2013北京国际胃肠肿瘤外科高峰论坛暨第六届全军胃肠外科学术大会和第四届解放军总医院胃肠肿瘤诊治学习班通知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975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解放军总医院主办的“2013北京国际胃肠肿瘤外科高峰论坛、第六届全军胃肠外科学术大会、第四届解放军总医院胃肠肿瘤诊治学习班”将于2013年5月18—19日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国际学术中心召开。本次论坛将邀请来自国际及国内胃肠外科领域的40多位学科领袖聚首北京,共同回顾胃肠外科发展历程,介绍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指点胃肠肿瘤外科规范化及个性化治疗策略,并同时进行精彩的手术演示和讲解,和与会者共同深入探讨胃肠肿瘤外科各类手术操作的技巧和要领。本次论坛以国际化视野和前瞻性交流合作为目标,内容涵盖胃肠肿瘤外科规范化治疗、腹腔镜微创手术技巧、胃肠道肿瘤综合治疗进展、胃肠肿瘤围手术期并发症和营养支持治疗、普通外科相关基础研究进展和科研热点等各方面,

其他文献
患者 女性,26岁.因"腹胀2周,加重1d"而于2010年11月1日入院.患者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以上腹部为主,呈持续性,与饮食无关,排气后好转;未予诊治.1 d前患者在家中自觉腹胀加重,以上腹部为主,无腹痛,伴恶心,有呕吐数次,非喷射性,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质;伴肛门排气排粪减少。
期刊
患者,男,19岁.因"反复上腹部胀痛半年余,加重1周"于2011年8月6日入院.患者半年来反复出现上腹部胀痛,伴有反酸、嗳气,无呕血,1周来间断性解黑便,每天一次,量约100 g.既往史:出生时被发现右肩胛区一皮肤隆起,逐渐增大,15年前行手术切除,病理为海绵状血管瘤;后逐渐发现全身多处出现小血管瘤,稍增大,未作进一步处理;4年前因"乏力"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红蛋白为38 g/L,后长期口服"琥珀
期刊
减重手术在西方发展了50年以上.随着我国肥胖人口的增加,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手术治疗逐渐受到重视.通过回顾减重手术的历史,总结出目前适合中国国情的减重术式,包括胃旁路术、袖状胃切除术以及可调节胃绑带术等.根据患者的意愿和病情,综合考虑患者的承受能力以及支持随访等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术式,方能达到最佳的减重降糖效果。
目的 探讨腹部大手术后患者并发韦尼克脑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00-2012年间腹部大手术后并发韦尼克脑病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发病时间为术后5~36(平均22.9)d.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嗜睡、意识障碍、视物模糊及步态不稳.MR检查主要表现为丘脑、第三脑室、侧脑室或中脑导水管周围等区域可见对称性长T1和T2信号.给予维生素B1治疗后,症状完全缓
局部复发是进展期胃癌行D2治愈性切除后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我们发现,在胃癌胃系膜中存在着一类新的转移,其与原发灶、淋巴结或血管不相连接,而胃系膜被固有筋膜完整地包绕着,表面部分被脏层腹膜所覆盖,这类转移(第五转移)有可能是胃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建议在行D2手术时,除了进行彻底的原发灶切除和系统的淋巴结清扫外,还应该增加第三根治原则,即完整的胃系膜切除,以免第五转移散落在手术野,遭致
肝脏是结直肠癌转移最常见的靶器官.因此,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治疗引起国际医疗界广泛关注,并成立了专门的学术组织、制定了诊治共识.我国于2008年和2010年也先后制订了《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草案)》和《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以指导我国CRLM的诊断与治疗.但笔者发现,我国医生目前对指南的相关建议的认识尚不够充分,执行过程中易出现偏差.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1)积极推广CR
结肠造口患者行清洁灌肠时极易污染衣被,并且灌肠效果不佳.如何自如控制灌肠液的进出、流速和数量,并将灌肠液完全灌入肠道而不从造口处反流是理想的状态.我们利用气囊导尿管代替括约肌,同时使用造口袋收纳灌洗物,将两者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效果.关键词:结肠造口;清洁灌肠;气囊导尿管
目的 总结应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治疗胃癌的经验,并探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间,应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治疗胃癌患者共计120例.综合分析这组患者的手术及近期康复结果.结果 120例患者中男74例,女46例;平均年龄58.5(22~80)岁.其中远端胃次全切除62例,全胃切除35例,近端胃次全切除23例;其中55例患者采用了腹部辅助小切口完成消化道重建;65例在机
患者 女,47岁.因"反复肛门肿物脱出伴便血10年余"于2012年2月17日在当地医院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翌日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予头孢类和甲硝唑抗感染治疗两周余,症状未见缓解.2月19日始,肛门有血性物排出,每日约5ml,后渐出现排尿困难、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行盆腔MRI示:直肠壁水肿
期刊
胃肠道肿瘤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尽管近些年传统治疗方法有了很大改进,但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生存率仍较低.生物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对改善胃肠道肿瘤的预后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几方面对近年来生物治疗在胃肠道肿瘤应用中的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