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建功勋 经纬天地铸辉煌

来源 :科学中国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i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刻苦钻研,挑战自我,是创新型科技人才;他严谨谦逊,建功成才,是励志型青年楷模;他身先士卒,无私奉献,是榜样型团队领导。他就是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袁运斌。
  定:寻得一片天地
  袁运斌研究员一直致力于现代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系统理论技术方法及应用方面的科研工作,十多年来取得的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是他科研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5年,航天部门亟需攻关一项科研任务:高动态实时精密定位理论模型方法及软件系统研制。该项目要求利用自主技术,完成我国某重大航天工程中难度很大的高动态实时精密定位、测速任务。而此时,由袁运斌牵头负责的“卫星导航系统精密定位定轨理论与应用”创新团队才刚刚正式组建。初创时期,团队只有几名科研人员,却要接受如此重大科研任务的挑战。
  袁运斌深知,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重大航天工程项目,它的成败关乎着我国重大航天任务部分核心技术难题能否被突破和攻克,涉及整个任务是否能圆满完成。压力与动力并存,神圣使命感始终牢记在心中,袁运斌只有一个念头:“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无数个日日夜夜,袁运斌带领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终于,他们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不负重托,以“为祖国争光,确保精密定位服务”为信念,以科学严谨、创新求实的工作态度,攻克了一个个难题,圆满完成了所有科研任务,让他和他的团队攀登上了事业的又一高峰。
  “2005年正式接受任务,2007年完成整个项目核心任务,2009年完成相关仿真测试系统的研制”,领导团队完成重大任务的喜悦与兴奋,袁运斌至今记忆犹新。与此同时,他还带领团队承担了其它多项国家重大科研攻关任务并始终坚持前沿基础研究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扎实地开展自己的科研工作。
  “专业敬业、能啃硬骨头”——袁运斌和他的团队也由此在业内赢得了这样的形象和声誉。每当谈起自己的创新成果,袁运斌总是谦逊地说:“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而一直扎根国内、潜心钻研的治学态度、突出的科研成绩和出色的科研能力也让袁运斌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厚泽先生的褒奖,认为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优秀的学科带头人”。
  攻:攀登一座高峰
  袁运斌研究员是江西余干人,现为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GNSS/卫星大地测量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工作,主持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项目专题、重大卫星导航工程项目专题、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专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及973、863项目专题等数十项国家及部委项目课题。
  大地测量工作是真实的、理性的,也是枯燥和寂寞的。而博士毕业后就留在测地所工作的袁运斌一干就是十几年,与测量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地测量学是一门测量和描绘地球的科学,即研究和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以及地面点几何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它可以为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地震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一系列详实可靠的精密测量数据。当前,我们所熟知的许多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都需要参考和依赖这些测量信息与数据。
  多年来,他在专业领域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百余篇论文,被他引千余次,推动了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湖北省和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奖励。他本人及其领导的团队先后7次获得GNSS领域最权威的国际学术/技术会议(美国ION-GNSS年会)研究生优秀论文奖,是国际上获得该奖项最多的科研团队之一,提升了我国相关领域研究水平与国际地位。
  在科研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不求最多、但求更好”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立足我国重大需求,结合国际大地测量学前沿与热点问题,领导团队成员刻苦钻研,系统开展了GNSS电离层/精密定位/系统仿真测试等研究:
  创建了有特色的GNSS电离层监测及影响修正理论与方法,拓展了现代大地测量学研究与应用领域;建立了满足我国航天应用的精密定位理论与方法;研制了有特色的GNSS系统综合仿真测试技术、方法与软件平台;并将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交会对接、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卫星组网空间大气与海洋综合探测等多项标志性重大工程建设中,解决了电离层效应精密修正、空间高动态精密定位与数据质量控制及高性能仿真测试等关键理论与技术难题,为突破国际上对我国某重大航天技术的封锁,发挥了关键作用,提升了我国某重大航天技术研究与应用水平,增强了我国航天与空间安全保障能力。
  熟悉袁运斌的人都觉得他是一位“专心为国家做事”的科学家,因为他的科研工作总是围绕国家需求而展开。人们惊诧于他取得的科研成就的同时,也很想知道:“你到底是干什么的?你的研究与我们生活有多大关系?”对于这些不了解的人发出的质疑,袁运斌并不在意,因为他知道他的研究工作都是与解决国家重大任务中关键技术难题密切相关的,是直接为国家服务的。当他选择这种工作,就意味着选择了与寂寞为伴,选择了默默无闻,选择了无私奉献,选择了忍耐和坚守。袁运斌心里有自己的标尺:“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在做我喜欢的工作。”
  守:扎稳一个马步
  “有想法,沿着目标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总有一天会走向成功。”这是袁运斌的信念。他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求学工作的这些年里,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习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名言可以贴切的形容袁运斌对于做学问的态度。
  硕博连读的前四年,袁运斌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一直在打基础,对此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而袁运斌当时的想法是,自己虽有了一些学术思想,但没有经过实践且还不成具体的理论、技术与方法,这样发表出来的成果是不成熟的。
  他说:“论文是研究成果总结出来的,不是依靠文笔写出来的。写文章之前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想法和构思。但是思路和文章是两码事,文章的细节非常多。其实,我写第一篇正式的学术论文的想法和思路早就有了,但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把文章写出来。因为在上完研究生基础课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把自己的想法实现和写出来发表。成果出来后,就是确定论文的写作思路,然后着手开始写,不断地推敲文章中的细节,力图将每个细节考虑周到,其中的每一步都是我亲自计算的。”这也道出了袁运斌硕博连读第四年才发表第一篇文章的原因。
  而他的第一篇文章投出后,评审得很顺利,只要求改了一句话就顺利发表,论文发表后的引用率还比较高。
  对于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机遇至关重要。袁运斌有幸在博士毕业前夕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出国学习,于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学习。他十分珍惜在国外做研究的时光,为精读外文文献原著,他刻苦学习语言;为在科研道路上少走弯路,他经常向知名教授讨教,常常为了一个问题,彻夜不眠,苦苦思索……
  袁运斌是一个勤奋且善于思考的人,他认为做好科研工作仅仅依靠态度和工作环境是不够的,还得充分发挥科学家的科研能力和聪明才智,具体来说就是勤奋和善于思考。
  从丹麦回国后不久,袁运斌又顺利在本专业的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两篇文章,另有一篇论文获美国导航学会IONGPS年会研究生优秀论文奖,并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科研刻苦,治学同样严谨。回国之后,他没有急于进行博士毕业答辩,而是花了一年的时间撰写博士论文及修改相关内容,并在答辩的前一个月,把答辩论文的其中两章内容删掉,只因为他觉得内容还不够严谨和完善。
  正因为袁运斌的这种精益求精的科研态度和严谨治学的科研精神,使得他在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就已得到国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前国际大地测量学会秘书长、国际大地测量学界权威、丹麦哥本哈根大学Tsherning教授在2001年曾专门致信中科院测地所负责人高度评价了袁运斌在现代大地测量/GPS电离层领域取得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并认为“他是一位年轻而前途远大的科学家”。
  教:以身作则育精英
  在学术上颇有建树的袁运斌,也是一位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他有着诸多心得体会。
  他认为研究生的科研活动应该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时间和状态,但现代科技工作大多需要团结协作完成。所以他并不流于形式,在整个研究任务和计划安排之后,从不要求自己的学生按时按点来办公室,但是要求学生按时并高质量完成任务。对于布置的工作,他要求学生与他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及时的交流并反馈进展中的问题。
  他认为老师的身教大于言传,因此他很少口头告诉自己的学生应该怎么做人。他认为,现在的研究生从小到大已经受到了太多关于如何做人的教育。相比较而言,他更注重用自己的行动来给学生做表率。他认为导师为人处事如何,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他说:“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遇到沟通出现问题时,我首先考虑的是自己是否了解自己的学生,而不是觉得自己的学生不了解自己。”
  在工作中,他是学生的良师;在生活上,他是学生的益友。正因为这种师生平等关系的定位,才使得他和学生相处得非常融洽。作为导师,他认为老师自己要不断地提高业务素质,拓展视野,积累经验、技能、知识,这也是保证一位老师指导研究生工作质量的重要方面。
  作为博士生导师,对一些创新能力很强的学生,他支持他们去做自己喜欢做的课题,并指导他们完成这项工作,尽量让学生少走弯路。遇到一些在本单位不具备完成课题的条件时,他会推荐学生去其它单位或国外完成这些工作。对一些具备出色完成任务能力的学生,他会带着他们做自己的课题。这种培养学生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价值,使每个人都保持对科研的兴趣和激情。
  他努力坚持以做学术技术报告或总结近期工作的形式安排课题组定期例会,以此促进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增进知识,激发创新思想,激励组员自主学习。为了不让报告流于形式,真正取得实效,他允许学生在他们自己认为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自己选择适当的报告时间,并不一定要求按他指定的时间进行。
  在科研上,他态度严谨,要求在工作中尽量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对学生也如此要求。一般而言,对学生的第一篇论文他都会非常认真地修改,把所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细心的找出来并且指导学生如何去改正。此后,他要求学生交给他的第二篇论文的初稿中,不能再出现同样的问题。有了这样的积累,学生就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养成严谨的科研习惯,以至于不少学生的第二篇论文只需进行小修。
  盼:共绘一幅蓝图
  1995年,袁运斌本科毕业考取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从第二年起便跟随导师欧吉坤研究员潜心投入到“神舟四号飞船精密定轨电离层影响精确修正理论方法及软件研究”课题。
  弹指一挥间。2002年,神舟四号成功飞天。袁运斌等参与的“飞船留轨舱轨道精密测定”重大航天任务也宣告圆满完成。据悉,此项精密定轨试验是国内科学界对“留轨舱”进行的第一次精密测定科学研究,为我国低轨卫星轨道的精确测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同年,袁运斌博士毕业并留所工作,此时恰逢研究所实行聘任上岗,刚刚博士毕业的他成功应聘到GPS学科方向的研究员岗位,而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个学生,从没有任何工作经历,更没有过任何职称。所领导也从他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把他定位为学科带头人,让他牵头组建“卫星导航系统精密定位定轨”创新团队。从那时起,他就立志:一定不负厚望,要做出实实在在的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来。
  如今,在他和团队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创新团队规模已由最初的几个人增加到数十人,研究领域也得到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研究工作推动了大地测量学与相关学科交叉研究与发展,解决了我国载人航天等多项标志性重大需求中关键理论与技术难题。
  和许多科学家一样,袁运斌心中也有一个科技强国的梦想。他希望中国有更多优秀的科技者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唯有如此,我国的科技事业才会真正有希望,而要取得真正具有创新价值的成果,必须依靠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
  很多和袁运斌合作相处过的人都能感觉到,尽管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但对待同事和同行却很宽容,很注意与合作者和同行的团结,尽最大努力做到良性竞争、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与进步。在科技项目评审、论文评阅、奖励评选、人才评价与选拔等方面,他始终坚持应有的原则,做出真正有利于事业进步与国家发展的决定。即使在评阅和自己或同事申报相同或相近的项目课题时,他也会按材料本身的情况做出公正的评价,无论这个评价是否对自己项目的申报有利。他认为扼杀别人的科研成绩和机会对科技事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同时他要求自己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走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道路,坚定地做一位珍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科技工作者。
  成绩属于过去。面对国家与社会发展对现代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事业的需求,袁运斌又把发展目标投向了更远的将来……
  
其他文献
斑马鱼幼鱼的趋流性  Nature封面:斑马鱼幼鱼。Nature杂志第7664期封面文章报道了斑马鱼幼鱼的趋流性。Florian Engert与合作者考察了让鱼能够探测到所在水域水流的感觉系统。趋流性使鱼即使在缺乏任何视觉线索的情况下,也能始终溯流而上。科学家调查了斑马鱼幼鱼的这种能力,发现其中的奥秘存在于一系列毛细胞(红色),又称为侧线。研究者进一步提出毛细胞通过探测鱼身体周边的局部流场旋转,从
空气里面有什么物质?宇宙起源于哪些物质?  从以前的放大镜、显微镜,到后来的粒子加速器,人类探索物质结构和自然界基本规律的脚步从未停止。借助现代科技之力,研制日益先进的精密测量仪器,“剥开”物质表皮,更深层次的细胞、分子、原子、原子核、甚至更基本的粒子,才能一一展现在人类面前。粒子加速器就是这些精密测量仪器中堪称最为庞大和复杂的一种,随着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研究的迫切需要,近百年来它们也得到了极大发展
许学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学毕业后曾在生产建设兵团和工厂工作,1977级入大学学习,获山东师范大学地理学学士学位,河南大学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曾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作访问学者,在美国耶鲁大学作高级研究学者/访问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综合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与区域开发、自然保护与环境管理,对三角洲和海岸带进行连续研究,探索环境变化及人地系统的互动效应。
在生物光子学这条路上,汪待发博士已经行进了十余年,热情却丝毫未减,因为这指向他的梦想应许之地。新的开创  对于光,生物组织存在强散射现象。“举个例子来说,一杯牛奶的内部,我们是看不清的,这是因为牛奶里面有很多的小颗粒,造成了光的散射。”汪待发解释说。与此类似,当一束光进入浑浊不透明的生物组织后,经过一个传输平均自由程,光束将丢失原始的方向信息,呈现漫射传播。  当下,在深层生物组织中实现高分辨的功
王伟,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重味物理和CP破坏(宇称和电荷共轭变换)并拓展到强子物理及大型强子对撞机上量子场论计算等方面的研究。2004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学院, 2009年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0年在意大利核物理研究院巴里分部(INFN)做博士后特别研究员,随后在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做洪堡学者。2012年10月
在国际贸易如火如荼的时代,世界各国及地区纷纷建立各自进出口货物检测标准,以维护本国利益。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进出口货物数量巨大,因此构建检验检疫屏障,守护国门安全,更不容小觑。打造安全的国门环境、杜绝国外非安全物品入侵、增强我国对非安全物品的检测能力,是每一个检验检疫从业者的终极使命。  陈洪俊从事植物检验检疫工作30余年,对科研工作兢兢业业、矢志不渝,主持国家科技部科技计划项目和课题达数十项,
郝思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88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96毕业于苏州医学院获血液病学硕士学位;2003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血液学研究所获血液病学博士学位。曾于2000年赴新加坡总医院血液中心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访问研修;2004年至2007年在加拿大从事肿瘤免疫治疗的博士后研究,2007年回国。工作以来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
摘要:坚持一切知识都来自于经验,这是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但是从弗兰西斯,培根一直到洛克,英国经验论者们始终具有一种朴素的实在论情结,即先验地设定了某种实体的客观存在。这种实在论预设与经验论原则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理论矛盾。贝克莱试图解决这一矛盾,但是他最终仍然未能摆脱精神实体的幽灵。休谟通过怀疑论彻底否定了一切独立存在的实体,然而他同时也把作为一种知识论的经验论推向了自我否定的危机中。  关键词:经验论
摘要:面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环境,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不是距离地球变得无法生存还有多长时间,而是按照目前的恶化速度,距离地球环境达到不可恢复的崩溃点还有多久。阻止我们在崩溃点到来之前采取有力措施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治一经济问题,也就是说,现行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在其本质上无法接受改善环境所需支付的经济成本,因此,不对现行经济体制进行批判就不可能解决生态问题。  关键词:生态危机:气候变化经济学;资本主义制
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发布的《创新报告2014》显示,为保持世界创新领先国家行列并实现经济复苏,英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创新体系建设,还将于2014年秋出台新的科学和创新长远战略。  拓展知识边界并推进新技术开发利用是英国产业战略的核心,是英国长期增长和创造新市场机遇的前提。创新还会增进健康与福祉,并帮助应对清洁能源、食品安全、人口变化等重要社会挑战。英国政府积极促进创新,以应对市场失灵,并增进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