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长高了、长胖了,看来他各方面都挺好!”这种说法很直观,很质朴,当然也很在理。因为从宝宝身高、体重的变化,可以看出宝宝的发育情况。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还会听到各种关于孩子成长的说法,比如,每个月都要称体重,1岁以内的宝宝肥胖是很正常的……那么这些说法是对还是错呢?
都说新生儿刚出生的几天体重不升反降,这是正常的么?
是。在出生后的第3天,几乎所有的婴儿都会丢失掉5%~10%的体重,这是正常现象。宝宝在出生前体内储备的多余水分大约相当于出生体重的10%,所以,只要宝宝丢失的体重在10%以内,就不用担心。正常情况下,在出生后的第5天或者第6天,宝宝的体重就会开始回升。出生2周后,宝宝的体重就会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
宝宝是否需要每个月都量一次身高和体重?
是。每个月去体检,保健医生都会给宝宝测量体重和身高,以评估他的发育是否良好。所以,家长不需要在家里再给宝宝测量,因为要想准确测量一个还不会站的宝宝的身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测量方式不对,测量的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等宝宝1岁以后,你可以每个季度给他测量一次体重、身高。2岁以后,每年测量1~2次就足够了。
婴儿保健手册上的发育曲线是给医生看的,家长不需要太过关注?
错。虽然保健医生比你更了解这些曲线的意义,但你也不能就把它全部推给医生。你们最好定期给孩子测量身高、体重,把数据记录下来,绘成曲线。这样,宝宝在出现发育问题的时候,给医生出示宝宝的生长曲线,能够让医生能尽快确诊。正常的生长曲线是有规律的,中间没有断口,曲线保持在中间值附近的区域。
发育曲线发生改变时要加以重视,要向医生咨询应对方法?
对。如果曲线在几个月里呈水平状态,或者突然朝上、朝下,都要引起注意。因为身高停止增长,有可能意味着成长激素的缺乏。所以,当正常的孩子每年长5~6厘米。而你的孩子在一年里没怎么长或只长个一两厘米,就要提高警惕了,最好带他去看医生,检查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生长发育缓慢。
婴儿在1岁以内长得最快?
对。在出生后到吹灭第一根生日蜡烛前的这段时间里,宝宝要长高25厘米左右!但是他不可能一直保持这个“疯狂”的速度。到了第二年,他只长高十几厘米,第三年,他的“劲头”更小了,只长高8厘米左右。此后,孩子每年以5厘米的速度“匀速”长高。到了青春期,他才又开始疯长起来。
1岁以内的宝宝肥胖是正常的么?
对。宝宝1岁以前胖点再正常不过了,因为宝宝在1岁以内体重变化也是最快的:第一年,体重增长6~7千克体重;第二年增长2~3千克。你想想,宝宝出生后12个月,体重增加了三倍左右,怎么可能不胖呢!再说了,在他生命的最初几个月里,他不会爬也不会走,消耗自然就小,当然就长小肉肉了。所以,孩子1岁的时候身体质量指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到六七岁脂肪重聚期开始反弹,此后逐渐增高,接近成人标准。脂肪重聚期是人一生中特别容易肥胖的年龄,出现脂肪重聚的年龄越提前,以后肥胖的可能性就越大。
听说从宝宝4个月起就可以给他吃蛋白质(肉和鱼)了,是这样么?
错。给宝宝添加肉或鱼,完全可以等到他6个月以后,而且开始时要少量添加。在宝宝10个月之前,奶一直应该是他的主要食物。如果蛋白质添加得过多,会增加宝宝肥胖的可能。
测量骨龄可以知道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对。如果医生需要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会建议给孩子测量骨龄。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它是反映人体成熟程度最有用的指标。正常情况下,骨龄与年龄基本相符,相差不超过1岁。骨龄相对于实际年龄的提前或落后能决定儿童的生长类型,比如:骨龄与身高均位于标准的低线值,即骨龄落后,身材也偏矮,则该儿童属于晚发育者,将来可以成长为正常身高者;骨龄落后,而身高中等或偏高的儿童,将来可能是高个子;骨龄提前,而身材偏矮者,则将来很可能成为矮个子;骨龄和身高均位于高线值的儿童,则属于早发育者,生长潜力并不大,最终未定会长成高个子。
使用可的松时,孩子的生长发育会暂时停止?
对。可的松是用来治疗哮喘、湿疹或者其他炎症的(消化道炎症或者关节炎)。目前已经证明这种药物无论是口服、鼻吸还是贴剂,在孩子治疗期间都会使孩子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止,当然,这种情况是在长期使用(几个月不间断地使用)或者大剂量使用(每天500~800毫克)才会出现。停止治疗后,孩子就会重新正常地成长。
情绪对孩子的发育是否也有影响呢?
是。想让孩子生长发育得更好,不仅仅要让他有一个好的身体,保证他营养的均衡摄入,还需要给他爱,让他快乐。孩子长期情绪紧张、压抑,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他的身高。有资料表明,孩子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家中有人过世或者生很严重的病),他的发育曲线就会下滑,当然,这种下滑只是暂时的!
如果他比其他小朋友都胖,显得“与众不同”,家长该怎么面对呢?
在任何年龄段,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融入人群中,希望自己能够符合大家公认的审美标准,在孩子身上,这样的念头比成年人更加强烈。所以,如果他太胖、太瘦、太高、太矮,在与小伙伴的相处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这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帮助他们正视自己的“与众不同”,不管他高矮胖瘦,都让他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是否会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论?
儿童专家认为,6岁以下的孩子正处于建造自己身份的阶段,而且首先是在别人的目光下建造自己。所以,如果听到旁边的小朋友说 “你怎么那么胖?真难看!”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不自信,会受到沉重的打击。但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能处在别人的位置上想问题,不知道这么说会伤害别人,所以这样的情况也很常见,所以这时父母的支持就特别重要。要想帮助他,首先要接受他现在的样子,更不要表现出你对他的失望。
家长应该细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他在学校里被小朋友“孤立”,又不敢去反击别人的嘲讽,那么,他在家里很可能会攻击家里的人,或者不停地做坏事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时,你不能因为他痛苦就放任他做任何事情,也不要对他进行过度保护。不过,你可以告诉他,你能理解他的痛苦,你可以和他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
帮助孩子重新建立自信心的具体办法有哪些呢?
要想帮助他,除了你要接受他的样子,还要让他自己也接受这个事实,并且帮他出主意。比如,你可以这么对他说:“你的确有点儿胖,可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每天一起爬楼梯,这对我们两个都有好处。”如果面对他与众不同的身材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做的,那么就教会他换个角度看问题,这样能让他发现自己有着别人所没有的优势,而不是比别人少了什么:“你是比别的小朋友矮点儿、瘦点儿,不太适合打篮球,但是,我相信你比他们更擅长体操。”尽可能在体育、文艺或者其他领域帮他找到发挥特长的地方,这样就能够弥补他干不了一些事情的遗憾。一定要帮孩子避开他的障碍,和他一起去寻找他擅长的领域,而不是就此放弃!
都说新生儿刚出生的几天体重不升反降,这是正常的么?
是。在出生后的第3天,几乎所有的婴儿都会丢失掉5%~10%的体重,这是正常现象。宝宝在出生前体内储备的多余水分大约相当于出生体重的10%,所以,只要宝宝丢失的体重在10%以内,就不用担心。正常情况下,在出生后的第5天或者第6天,宝宝的体重就会开始回升。出生2周后,宝宝的体重就会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
宝宝是否需要每个月都量一次身高和体重?
是。每个月去体检,保健医生都会给宝宝测量体重和身高,以评估他的发育是否良好。所以,家长不需要在家里再给宝宝测量,因为要想准确测量一个还不会站的宝宝的身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测量方式不对,测量的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等宝宝1岁以后,你可以每个季度给他测量一次体重、身高。2岁以后,每年测量1~2次就足够了。
婴儿保健手册上的发育曲线是给医生看的,家长不需要太过关注?
错。虽然保健医生比你更了解这些曲线的意义,但你也不能就把它全部推给医生。你们最好定期给孩子测量身高、体重,把数据记录下来,绘成曲线。这样,宝宝在出现发育问题的时候,给医生出示宝宝的生长曲线,能够让医生能尽快确诊。正常的生长曲线是有规律的,中间没有断口,曲线保持在中间值附近的区域。
发育曲线发生改变时要加以重视,要向医生咨询应对方法?
对。如果曲线在几个月里呈水平状态,或者突然朝上、朝下,都要引起注意。因为身高停止增长,有可能意味着成长激素的缺乏。所以,当正常的孩子每年长5~6厘米。而你的孩子在一年里没怎么长或只长个一两厘米,就要提高警惕了,最好带他去看医生,检查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生长发育缓慢。
婴儿在1岁以内长得最快?
对。在出生后到吹灭第一根生日蜡烛前的这段时间里,宝宝要长高25厘米左右!但是他不可能一直保持这个“疯狂”的速度。到了第二年,他只长高十几厘米,第三年,他的“劲头”更小了,只长高8厘米左右。此后,孩子每年以5厘米的速度“匀速”长高。到了青春期,他才又开始疯长起来。
1岁以内的宝宝肥胖是正常的么?
对。宝宝1岁以前胖点再正常不过了,因为宝宝在1岁以内体重变化也是最快的:第一年,体重增长6~7千克体重;第二年增长2~3千克。你想想,宝宝出生后12个月,体重增加了三倍左右,怎么可能不胖呢!再说了,在他生命的最初几个月里,他不会爬也不会走,消耗自然就小,当然就长小肉肉了。所以,孩子1岁的时候身体质量指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到六七岁脂肪重聚期开始反弹,此后逐渐增高,接近成人标准。脂肪重聚期是人一生中特别容易肥胖的年龄,出现脂肪重聚的年龄越提前,以后肥胖的可能性就越大。
听说从宝宝4个月起就可以给他吃蛋白质(肉和鱼)了,是这样么?
错。给宝宝添加肉或鱼,完全可以等到他6个月以后,而且开始时要少量添加。在宝宝10个月之前,奶一直应该是他的主要食物。如果蛋白质添加得过多,会增加宝宝肥胖的可能。
测量骨龄可以知道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对。如果医生需要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会建议给孩子测量骨龄。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它是反映人体成熟程度最有用的指标。正常情况下,骨龄与年龄基本相符,相差不超过1岁。骨龄相对于实际年龄的提前或落后能决定儿童的生长类型,比如:骨龄与身高均位于标准的低线值,即骨龄落后,身材也偏矮,则该儿童属于晚发育者,将来可以成长为正常身高者;骨龄落后,而身高中等或偏高的儿童,将来可能是高个子;骨龄提前,而身材偏矮者,则将来很可能成为矮个子;骨龄和身高均位于高线值的儿童,则属于早发育者,生长潜力并不大,最终未定会长成高个子。
使用可的松时,孩子的生长发育会暂时停止?
对。可的松是用来治疗哮喘、湿疹或者其他炎症的(消化道炎症或者关节炎)。目前已经证明这种药物无论是口服、鼻吸还是贴剂,在孩子治疗期间都会使孩子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止,当然,这种情况是在长期使用(几个月不间断地使用)或者大剂量使用(每天500~800毫克)才会出现。停止治疗后,孩子就会重新正常地成长。
情绪对孩子的发育是否也有影响呢?
是。想让孩子生长发育得更好,不仅仅要让他有一个好的身体,保证他营养的均衡摄入,还需要给他爱,让他快乐。孩子长期情绪紧张、压抑,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他的身高。有资料表明,孩子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家中有人过世或者生很严重的病),他的发育曲线就会下滑,当然,这种下滑只是暂时的!
如果他比其他小朋友都胖,显得“与众不同”,家长该怎么面对呢?
在任何年龄段,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融入人群中,希望自己能够符合大家公认的审美标准,在孩子身上,这样的念头比成年人更加强烈。所以,如果他太胖、太瘦、太高、太矮,在与小伙伴的相处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这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帮助他们正视自己的“与众不同”,不管他高矮胖瘦,都让他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是否会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论?
儿童专家认为,6岁以下的孩子正处于建造自己身份的阶段,而且首先是在别人的目光下建造自己。所以,如果听到旁边的小朋友说 “你怎么那么胖?真难看!”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不自信,会受到沉重的打击。但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能处在别人的位置上想问题,不知道这么说会伤害别人,所以这样的情况也很常见,所以这时父母的支持就特别重要。要想帮助他,首先要接受他现在的样子,更不要表现出你对他的失望。
家长应该细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他在学校里被小朋友“孤立”,又不敢去反击别人的嘲讽,那么,他在家里很可能会攻击家里的人,或者不停地做坏事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时,你不能因为他痛苦就放任他做任何事情,也不要对他进行过度保护。不过,你可以告诉他,你能理解他的痛苦,你可以和他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
帮助孩子重新建立自信心的具体办法有哪些呢?
要想帮助他,除了你要接受他的样子,还要让他自己也接受这个事实,并且帮他出主意。比如,你可以这么对他说:“你的确有点儿胖,可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每天一起爬楼梯,这对我们两个都有好处。”如果面对他与众不同的身材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做的,那么就教会他换个角度看问题,这样能让他发现自己有着别人所没有的优势,而不是比别人少了什么:“你是比别的小朋友矮点儿、瘦点儿,不太适合打篮球,但是,我相信你比他们更擅长体操。”尽可能在体育、文艺或者其他领域帮他找到发挥特长的地方,这样就能够弥补他干不了一些事情的遗憾。一定要帮孩子避开他的障碍,和他一起去寻找他擅长的领域,而不是就此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