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形势下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讨

来源 :科技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redc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工科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基本要求,也是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立足于当前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针对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不足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在工作实践搭建了“三结合、三搭建”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而提出完善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等教育;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工科院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应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就业能力,充分利用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优势,把学生、教师创业和青年教师实践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今后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
  一、当前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逐步深入展开。2002年以前,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几所重点院校就意识到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如清华大学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复旦大学开设了普及创业基础知识的相关课程。从2002年4月,教育部把清华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院校作为进行创业教育的试点高校。2008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又成立了30个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验区。试点工作的开展为全面推行创业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0年5月,高教司和学生司等主要司局联合行动,负责指导高校全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2012年8月,教育部下发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高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
  工科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摇篮,积极响应国家创业创业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一是对创新创业的必要性认识不断加深,创新创业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且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二是创新创业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三是很多工科工科院校认真编写教案教材,出台相关的政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四是部分院校建立起了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机构。我们应该注意到我国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是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没有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目标;创业教育理念陈旧、功利性较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动力缺乏。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创新创业内容匮乏,难以启发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是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性不高,产学研互动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僵化,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教学实效不佳;学生的专业知识不能很好发挥,抑制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学生的素质集中体现在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围绕这种素质的培养,我们的校企合作育人工作模式尚未得到深化,没有将学校的教学科研及人才优势和企业的生产技术及研发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是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目前工科院校都在全面开展创新创业工作,但是部门之间职能权限尤其是对学生针对性培养和帮扶方面有交叉,也有分离,未能形成统一合力,开展工作协调性较差。同时,具体活动开展和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培养平台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不重视创新创业能力平台建设。学生的专业知识很难和工程技术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就很难得到提高。
  二、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搭建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本,激励学生加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学生开展创业、参加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三结合、三搭建”的工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走出了一条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助学生成长成才的全新道路,建立了创新创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1.把学生创新思维和人才培养过程相结合,着力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平台
  第一,21世纪以来,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大学组成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团队提出、并持续发展和倡导了全新的CDIO,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是摆在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面前的严峻课题。我们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夯实“能力导向”创业教育的基础。先是开展了基于CDIO教育教学理念的“项目式”教学改革立项,进一步明确了“以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学研产”互动及合作教育,鼓励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承担企业的实际项目,强化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二,努力构建“项目式”教学体系,以此推进工科院校的CDIO工程教学模式。要求各专业按照行业岗位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确定专业培养方案,同时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课程项目体系,并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比重。“项目式”教学体系的建设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其向学生逐步渗透了产品构思、研发、实施、运行的理念,是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所需的知识架构和储备重要方式。
  第三,开设以专业领域知识为背景的“工程导论”必修课,同时开设“创业教育指导类”必修课程。课程结合贴近实际生活的案例、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视频、组织课堂活动等教学方式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创业的全过程。成立“创业教育教研室”,形成规模较为稳定的师资队伍。同时将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师职业道德、工程伦理等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注意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素养。
  第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设常态化,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拨专款设立立项基金,形成国家、省、校三级项目的管理,引导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综合性实验项目、自制实验实训小设备、小器件等,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训练科学研究的方法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严谨的科学研究作风,不断提高学生的研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第五,2.把学生动手能力和科技实践相结合,着力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第六,通过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遴选与培育,向科技成果转化方向发展。
  第七,第一,通过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中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水平,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积极打造“产学研”一体化互动模式。借助“挑战杯”、“创青春”等活动和赛事,选拔出优秀学生创业项目中,挑选出发展前景好、适于孵化的项目加以培养,进行项目选拔、立项、培育、完善,在各方面条件成熟后,送入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孵化,形成企业,构建了完整的科技产业链。
  第八,第二,积极开展学科竞赛、专业技能展演等活动。为促使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融合,研究制定了《本科生学科竞赛组织与管理办法》,从政策和经费上支持和保障“一院一赛”的常态化,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让全体学生受益。
  第九,3.把创新创业工作和经济发展形势相结合,着力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平台
  第十,第一,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孵化平台。“对创业带头人的创业项目提供创业孵化场地和公司基本运行设施,帮助他们的创业公司规避在基本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风险。”[1]同时,“利用孵化基地规范的管理和社会形象,为大学生创业者建立最初的商业信誉。为大学生创业搭建支撑平台,提供创业项目、信息、场地、政策、保障、援助及相关的公益性服务。”[2]为学生创业提供“一站式”基础服务,帮助创业大学生充分享受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由专人代办工商、税务、银行、劳动、科技等相关手续。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法律咨询、人才交流与人力资源代理、资源与信息共享、物业、市场推广、培训、网络通讯等服务。
  第十一,第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辅导。结合创业导师行动,开展创业咨询服务,“聘请创业方面的学科专家和成功创业者,对创业带头人或项目负责人进行针对性指导,并贯穿创业过程暨企业发展的始终。使他们的创业能力和技能得到提高,创业项目不断完善,创业方案付诸实践,创办的企业健康发展。”[3]“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在大学生创业选型定位、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指导过程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形成有效的教育与教学模式。”[4]
  第十二,第三,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开发与对接。“组织大学生创业比赛,征集大学生创业项目,特别是通过向在校大学生征集创业项目以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与兴趣。定期举办大学生创业项目展,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库。面向社会其它高校广泛征集可以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成果,优先提供给希望创业又苦于没有好的创业项目的大学生”[5]。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沙龙,不定期邀请创业教育专家、成功创业人士为大学生进行讲座、指导和交流。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增加大学生创业群体的沟通和交流。”[6]
  第十三,三、完善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策略思考
  第十四,1.完善顶层设计,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第十五,“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评估指标。”[7]统筹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统筹各部门的协同推进;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发展。
  第十六,2.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要求,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
  第十七,“科学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使大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8]科学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学生理解创业与之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科学改进教学方法,遵循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规律,注重参与式、体验式教学,倡导项目化、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方法。
  第十八,3.把握国家扶持"双创"机遇,加强高校创业基地园区建设
  第十九,结合高校创业基地孵化器功能,整合校内和校外资源。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将各学院的创业基地整合,突出每个基地的侧重和特色,将现有的团队和企业安置进去,便于营造氛围和开展工作;在成果选育方面,强化部门合作,建立成果“挖掘—培育—孵化”的链条,同时也立足于现有创业团队的培养和扶持,达到成果落地实效。另一方面拓展校外基地,突出其行业特色,加强与学校的结合点建设,通过市场调节,作为师生创业的桥头堡和试金石。
  第二十,4.探索“大手拉小手“的师生创业机制,增加创业成功机率
  第二十一,一方面师生联合创业,通过教师的经验、技术、人脉、资金等条件,克服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的弊端;另一方面引进校外成熟投资机构,达成共同投资扶持意向,校外领投,学校天使基金跟投,学校把握小额度、高频率、快周转的原则,尽快回笼资金,减少投资风险,既达到扶持师生创业的目的,又锻炼了学校创业指导队伍。
  第二十二,5.推進制定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法规和保障措施,确保创新创业工作有序开展
  第二十三,政府方面应该对工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给予必要的政策法规支持,包括鼓励相关部门企业与工科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对于办学水平较高的工科院校可以有一定比例的按照成本或者略微高于成本的费用进行招生等;学校方面要明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所承担的责任及义务,明确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过程中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等。
  第二十四,参考文献:
  第二十五,[1][3][4][5]刘铸.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6(6):79-82. [2][6] 刘铸,陈森.辽宁省大学生三级创业孵化基地的功能与特点[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8):61-64.   第二十六,[7][8]李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4):146-147.
  第二十七,[9]周长群,王宏起.构建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平台的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121-124.
  第二十八,[10]霍正刚.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2(10):147-148.
  第二十九,[11]李长熙,张伟伟,李建楠.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97-99.
  第三十,[12]汤洁.地方工科院校构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途径和方法[J].创新创业,2014(24):57-60.
  第三十一,[13]王海宾.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经营者管理,2014(12):277.
  第三十二,[14]孙伟,王美,费兆奎.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科学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51-53.
  第三十三,[15]薛志清,姜建成. 创业视域下的区域文化培育[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5):122-125.
  第三十四,[16]李莉. 基于高校与政府协同创新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与保障机制研究[J]. 中国地质教育,2015(1):15-18.
  第三十五,[17]高静,贺昌政,刘娇.基于SEM模型的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来自重庆的实证数据[J]. 教育发展研究,2014(1):57-62.
  第三十六,[18]谢小萌.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11):98-100.
  第三十七,[19]蒋开东,朱剑琼. 大学生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54-58.
  第三十八,[20]萬荣根,曲小远.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市场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79-83.
  第三十九,[21]张颖.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122-123.
  第四十,[22]高桂娟,苏洋.学校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系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4-30.
  第四十一,[23]乔江艳,赵丽曼.地方工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3):54-56.
  项目名称:
  地方应用型大学工科类跨专业联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黑河学院教改项目,项目代码:xjg1705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实现农业机械设备操控管理效果的提升,应认识到农业机械管理当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能结合农业机械管理控制要求,制定科学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案。本文就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机械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影响  农业领域的发展不仅关系着现代人的粮食供应,同时也对社会中的其他领域产生着影响,因此目前在农业领域投入的技术不断增多,出现了新型高效机械以及新型种植理念,同时也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在图书馆学研究中,普遍认为图书馆学研究的当代困境与危机根源是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与研究模式单一。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要打破传统桎梏,通过理性思考与合理反思,有效解决当代困境与危机,以促进图书馆学研究的进步与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图书馆学研究的当代困境与危机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对图书馆学研究事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图书馆学研究;困境;危机  自图书馆学创立以来,
期刊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建设的主要工程材料之一,有效的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对相关的技术项目进行合理性优化,对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效益具有深远影响,使现有混凝土施工技术更符合现代化工程建设的基本需要,有效改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条件与环境,为未来阶段更好的将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奠定了良好根基。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控制;混凝土;技术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基础水平逐步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水利工程风险分析,从单一性的分析方式入手,引出综合性风险分析方式,最后借助实际案例验证,各类分析法均具备良好的应用效果,基于本文的分析阐述,旨在为水利工程建設风险分析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水利工程;风险分析;研究现状;工程案例  前言  基于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在当前水利工程风险分析中,主要包括综合、单一分析法,通过开展水利工程风险分析,能够发现其中的缺陷及问题,以便及时
期刊
摘要: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砌体结构是其主要采用的结构形式之一,但是受砌体结构材料及施工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裂縫问题,针对砌体结构裂缝问题必须要采用适当的方案对其进行处理。本文通过研究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几种砌体结构裂缝来分析引起其出现的因素,以此作为依据提出了在实际中可以采用的预防结构裂缝的措施,以期可以有效的对砌体结构进行加固,进而提升建筑施工的实际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砌体结构;裂缝;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增长的趋势比较明显,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不同地质环境中进行房屋工程建设时,对施工技术也存在着不同的要求,有些施工环境会限制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有时也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不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并且由于混凝土的特殊性质,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定性。进而,本文对钻
期刊
摘要:灌区渠道工程是灌区灌溉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运用得好坏,不仅影响灌区工程效益的发挥,还影响到沿渠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合理有效地管好、用好灌区渠道工程,对于促进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利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和人民安居乐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淠史杭灌区内杭淠干渠多年来管理养护的实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灌溉渠道;管理养护;实践思考  一、基本概况  安
期刊
摘要:在汽车需求日益增长的影响下汽车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提升,在实际针对几何质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主要依靠高精度的测量机器,现阶段已经逐步实现在汽车钣金件制造过程中的大面积推广与应用。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无法实现对测量结果精确性的保证。为实现对上述现象的改善我们需要对其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在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三坐标测量;测量不确定度;钣金件;
期刊
摘要:伴随着LED照明技术的发展,可见光通信已经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针对室内环境下的可见光通信对一般的数字可见光通信系统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采用非门芯片的发射机驱动电路,和由信号前端电路、两级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及比较电路组成的接收机电路。其次,通过对基于STM32的软件设计实现一种数字可见光数据编码方式。最后,对不同条件下的具体硬件电路及系统整体通信性能进行测试,并实现系
期刊
摘要:目前聚乙烯管材在城市的供水系统和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中应用的比较广泛,聚乙烯管材与其他的给水管材相比,具有使用成本低,阻力小、耐腐蚀、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给水管材。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本文通过对PE给水管材在管网改造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使用方法,使PE给水管材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聚乙烯管材;管网改造;应用  引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