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谈论的古典诗歌,一般指唐代诗歌,它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向来为世界人民所瞩目。对唐诗的鉴赏学习是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后人借助唐代及后来的文人墨客的著述评论,可以更好地欣赏优美的诗歌,更好地读懂古人。
我认为对博大精深的唐诗鉴赏可分四个步骤。
第一,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包括时代的背景和诗人自身的境遇,以此来欣赏诗歌的时代意义。诗人所处什么朝代,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诗歌的创作与其有无联系?诗人的际遇如何,心情如何,写诗的来由是什么?了解了这些,再来理解诗歌内容、诗歌内涵、诗人的情感就容易得多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被“故人”热情地邀请做客农家,诗人心情愉快,又体现出诗人很向往田园。“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中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约定重游,登高赏菊饮酒,和谐自然,令人垂涎。孟浩然一生未曾入仕,曾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时应进士不举。他才华横溢,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满座倾服,为之搁笔。但他不慕荣利,洁身自好,不乐于趋承逢迎,因此,政治上非常失意。他喜游山水,穷极山水之胜。其另一首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就不是这种滋味了。此诗是干谒之作,希望得到张的推荐。“欲济无舟楫”,意为面对浩瀚湖水,却没有渡水的船和桨,言下之意即想有所作为,却苦于无人推荐。“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暗示自己徒有从政的愿望,而无从政的途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援引,他心有不甘,乞求张能在皇上面前替自己美言,以得到朝廷的重用。全诗前半节望洞庭湖,后半节赠张丞相,是以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
第二,要读懂诗歌的内容。诗人抒写的对象是什么?描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如何写景,是由景生情,还是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是写离别?还是写相思,抑或是别的什么?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首句写景,二句叙事,三、四句抒发情意,整首七绝不单说愁,而是借用景语,合情却不合理,但非常生动形象。诗人难与朋友相离,天真地想象出将心寄明月,朋友到哪,自己神往心驰到哪,真是生动有趣。《西江月》中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写此词时恰逢被罢官回江西上饶时,路经黄沙道,正值夏夜,夜半蝉鸣蛙叫,此天籁之声令词人心情愉悦,忘却了罢官的郁闷,胸怀大释,陶醉于山水田园之间,偶遇天雨,急忙寻茅店避雨,却因为醉迷于山水之中,忘了自己身在何处;或许是借此波折来调侃自己糊涂了。不管怎样,我非常喜欢其中“路转溪桥忽见”的意境。那份惊喜庆幸,真切感人。
第三,从思想情感内涵上去感悟。中国古诗没有标点,古文不分段,诗和文的意义主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把整首诗文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脱离整体,单纯就句子学句子,就段落学段落。诗歌是以诗为歌,歌者言情,情不自禁而歌之。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写春望所见,山河虽然依旧,却是国都沦陷后乱草遍地的破败景象。诗人触景生情,因感伤时事泪洒花上,因恨别离闻鸟鸣而更悲伤。诗人的形象可由后两句勾勒:“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忧国念家之情浓厚可感。全诗令人感到的是深深的沉重,“国破”、家亡,能不令人沉重吗?诗人焦虑忧愁,头发都变稀变白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我国古代诗歌中诗人情感的表露大都与写景离不开,我们在欣赏诗歌内涵时,首先从写景着手,感知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形象,同时感受着体现于这景物形象中的诗人的情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在这短短四句诗中,杨柳飘扬与雨雪交加的景,跟离乡远戍和凄凉归来的情交织在一起,读者从那对杨柳和雨雪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动,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境界,深深受到诗情的感染。
第四,从诗歌的表现手法、写作技巧上鉴赏。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头一句问,下三句答,体现出“隐者”的不可遇。开头寻隐者不遇,不遇就算了,却见一小童,此小童不是别人,恰是“隐者”的弟子,那么“隐者”可遇了,问小童便知。却“言师采药去”,当然又知不可遇了,寻者该死心了。又“只在此山中”,“此山中”很近,不往别处,容易找到,可遇了。寻者刚喜形于色,小童却又说:“云深不知处。”此山中云深,不知师父在哪,去哪里找?因此寻者终难遇“隐者”。一可遇一不可遇,再可遇终不可遇,多个层折,意趣显现,令赏析者哑然失笑,手法实在太高明了。
另外,从诗人的写作目的中可以猜测诗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表现了诗人闲居无事,有愧于太平盛世的苦闷。“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表面的幽静,其中蕴含着深深的不平和落寞。通过吟诵孟浩然的诗歌,我们设想一下诗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外貌、形神、言谈、举止、内心世界怎样呢?可能是一个外貌俊美、满腹才华、雄心勃勃、儒雅正直的文人。再如杜甫,一个憔悴的日夜为生活奔波操劳的老头,忧愁满面,这是时代使然,社会使然。李白的寄情明月,洒脱、天真浪漫。真是怎样的时代决定怎样的诗,怎样的人写怎样的诗。读懂了诗歌就读懂了诗人,就读懂了时代。
总之,我国古代诗歌精美绝伦,她具有高度集中反映生活,语言富于节奏感,感情真挚强烈等特点,教学时要抓住如下要点:1、由于诗歌的语言常存在间断跳跃,变换词序、减少成分、压缩省略等特点,给学生的理解带来较大的困难。教师在串讲诗句后,要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连缀和补充,启发学生驰骋想象,再现意境。2、抓住“诗眼”和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推敲品味,透过字面领会其深刻的内涵。3、引导学生分析诗人是如何描写人、事、物的,对人、事、物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从而领会诗人要表达的主题。
我认为对博大精深的唐诗鉴赏可分四个步骤。
第一,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包括时代的背景和诗人自身的境遇,以此来欣赏诗歌的时代意义。诗人所处什么朝代,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诗歌的创作与其有无联系?诗人的际遇如何,心情如何,写诗的来由是什么?了解了这些,再来理解诗歌内容、诗歌内涵、诗人的情感就容易得多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被“故人”热情地邀请做客农家,诗人心情愉快,又体现出诗人很向往田园。“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中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约定重游,登高赏菊饮酒,和谐自然,令人垂涎。孟浩然一生未曾入仕,曾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时应进士不举。他才华横溢,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满座倾服,为之搁笔。但他不慕荣利,洁身自好,不乐于趋承逢迎,因此,政治上非常失意。他喜游山水,穷极山水之胜。其另一首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就不是这种滋味了。此诗是干谒之作,希望得到张的推荐。“欲济无舟楫”,意为面对浩瀚湖水,却没有渡水的船和桨,言下之意即想有所作为,却苦于无人推荐。“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暗示自己徒有从政的愿望,而无从政的途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援引,他心有不甘,乞求张能在皇上面前替自己美言,以得到朝廷的重用。全诗前半节望洞庭湖,后半节赠张丞相,是以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
第二,要读懂诗歌的内容。诗人抒写的对象是什么?描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如何写景,是由景生情,还是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是写离别?还是写相思,抑或是别的什么?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首句写景,二句叙事,三、四句抒发情意,整首七绝不单说愁,而是借用景语,合情却不合理,但非常生动形象。诗人难与朋友相离,天真地想象出将心寄明月,朋友到哪,自己神往心驰到哪,真是生动有趣。《西江月》中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写此词时恰逢被罢官回江西上饶时,路经黄沙道,正值夏夜,夜半蝉鸣蛙叫,此天籁之声令词人心情愉悦,忘却了罢官的郁闷,胸怀大释,陶醉于山水田园之间,偶遇天雨,急忙寻茅店避雨,却因为醉迷于山水之中,忘了自己身在何处;或许是借此波折来调侃自己糊涂了。不管怎样,我非常喜欢其中“路转溪桥忽见”的意境。那份惊喜庆幸,真切感人。
第三,从思想情感内涵上去感悟。中国古诗没有标点,古文不分段,诗和文的意义主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把整首诗文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脱离整体,单纯就句子学句子,就段落学段落。诗歌是以诗为歌,歌者言情,情不自禁而歌之。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写春望所见,山河虽然依旧,却是国都沦陷后乱草遍地的破败景象。诗人触景生情,因感伤时事泪洒花上,因恨别离闻鸟鸣而更悲伤。诗人的形象可由后两句勾勒:“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忧国念家之情浓厚可感。全诗令人感到的是深深的沉重,“国破”、家亡,能不令人沉重吗?诗人焦虑忧愁,头发都变稀变白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我国古代诗歌中诗人情感的表露大都与写景离不开,我们在欣赏诗歌内涵时,首先从写景着手,感知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形象,同时感受着体现于这景物形象中的诗人的情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在这短短四句诗中,杨柳飘扬与雨雪交加的景,跟离乡远戍和凄凉归来的情交织在一起,读者从那对杨柳和雨雪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动,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境界,深深受到诗情的感染。
第四,从诗歌的表现手法、写作技巧上鉴赏。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头一句问,下三句答,体现出“隐者”的不可遇。开头寻隐者不遇,不遇就算了,却见一小童,此小童不是别人,恰是“隐者”的弟子,那么“隐者”可遇了,问小童便知。却“言师采药去”,当然又知不可遇了,寻者该死心了。又“只在此山中”,“此山中”很近,不往别处,容易找到,可遇了。寻者刚喜形于色,小童却又说:“云深不知处。”此山中云深,不知师父在哪,去哪里找?因此寻者终难遇“隐者”。一可遇一不可遇,再可遇终不可遇,多个层折,意趣显现,令赏析者哑然失笑,手法实在太高明了。
另外,从诗人的写作目的中可以猜测诗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表现了诗人闲居无事,有愧于太平盛世的苦闷。“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表面的幽静,其中蕴含着深深的不平和落寞。通过吟诵孟浩然的诗歌,我们设想一下诗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外貌、形神、言谈、举止、内心世界怎样呢?可能是一个外貌俊美、满腹才华、雄心勃勃、儒雅正直的文人。再如杜甫,一个憔悴的日夜为生活奔波操劳的老头,忧愁满面,这是时代使然,社会使然。李白的寄情明月,洒脱、天真浪漫。真是怎样的时代决定怎样的诗,怎样的人写怎样的诗。读懂了诗歌就读懂了诗人,就读懂了时代。
总之,我国古代诗歌精美绝伦,她具有高度集中反映生活,语言富于节奏感,感情真挚强烈等特点,教学时要抓住如下要点:1、由于诗歌的语言常存在间断跳跃,变换词序、减少成分、压缩省略等特点,给学生的理解带来较大的困难。教师在串讲诗句后,要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连缀和补充,启发学生驰骋想象,再现意境。2、抓住“诗眼”和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推敲品味,透过字面领会其深刻的内涵。3、引导学生分析诗人是如何描写人、事、物的,对人、事、物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从而领会诗人要表达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