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专业化是一种世界潮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教师是学校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们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是确保教育质量。倡导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本身就说明我们的职业身份与我们的职业要求之间是存在着巨大差异的。
究竟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化?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是这样论述的: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就其本质内容来看,应该包含专业知能、专业智慧和专业精神三个方面。专业知能是教师应当具备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智慧是指教师的行为水准和工作技巧。专业精神则是教师基于自我期待而表现出来的风范与活力。这三个方面在教师专业构成中缺一不可。那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呢?我想,在学校中,教师专业化发展应形成“三步曲”。
一、学习,让自己不断充实——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在飞速地发生变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变、教育目标在变、课程在变、课堂在变、师生关系在变……面对基础教育诸多变化。不学习能行吗?实践证明,单凭学历教育获取的营养难以支撑教育的全过程。一个富有理想的教师,一个想有所作为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扎扎实实地多读些书。阅读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养其根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非阅读不能使教师充盈自己的思想。假如教师自己不阅读,自身的阅读素养不提高,却要求学生进步,那么我们可曾想过,当学生大踏步前行的时候,不阅读的老师如何能丰富自己的心灵,如何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如何能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呢?教师读书既为提高自己的修养学识,也为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提高。
实际上,如果能做个调查,可能没有多少老师能说出最近看了什么教育专著、经典名著,可能没有多少老师能如数家珍地说出对自己影响深刻的十本书的名字。可能没有多少老师能说出自己爱看什么教育报刊……“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圣道,弗学不知其善。”读书也是如此。那么,作为教师应读些什么?著名学者余秋雨曾写过一篇文章,感叹书真的如海。书籍如此众多,常让我们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惶惑,一种茫然,这是技术时代的阅读,带给我们的必然,面临这样一个读书方面的问题,无人例外。我们认为,教师的阅读可以分为专业素养阅读和公共阅读两个方面。专业素养阅读包括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介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理论书籍;第二层次是兼有理论与实践的书;第三层次是纯技巧、设计、策略类的操作性图书。公共阅读的较高要求是阅读人文书籍,提高人文素养;底线要求是及时了解天下大事、了解社会中各种新闻的主流民意、主流观点。经史子集博涉为佳,天文地理通晓为妙,作为教师在深钻本专业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二、思考,让自己更聪慧——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
这里的聪慧指的是教育智慧。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即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惟有此时。教师工作才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享受。
教学智慧是日积月累生成的,我们要在日常的教学行为、教学行动中,掌握运用教学要素,形成教学推理的能力,提高教学综合能力。这在于我们的每一个教学细节、每一节课、每一天的收获,并时时进行反思。英国学者洛克说:“反思是人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反思是思想的反刍,是对思维的思维。在教育教学中,反思是指教师作为一个“他者”,不断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等问题,不断总结自己工作的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课堂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教学前进行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反思具有对课堂的监控作用,能使教学高质高效的进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反思是一种思考,一种意识,一种能力,一种习惯。考尔德希德说: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反思,教师能够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教师教育素养的提高,成为一个专家学者型教师。“实践 反思=岗位成才”。做到了这些,我们就会成为一个教育智慧的集成。
三、自律,让自己不断完善——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
师者,启迪蒙昧、教化冥顽、传播文明、升华智慧。千百年来人们给予教师太多的赞誉:灵魂的工程师、红烛、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航标、灯塔、人梯,这些赞誉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那就是教师要追求卓越,要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用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用道德、人格、学识、情操、理想、信念和形象去影响学生,否则,将误人子弟。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学问深厚、富有智慧,更需要品德端正,需要修师德、练师能、塑师魂。要倡导并实践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为人师表的自律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树立起更高的道德威望和道德形象,不断完善自身的素质,成为楷模和典范。
同时,教师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心态决定命运。美国成功学院对1000名世界知名成功人士研究发现。良好的心态决定了成功的85%。管理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可见,积极的心态对于事业成功至关重要。当教师自觉地把专业活动视为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人生意义的过程,而非外界赋予或强迫的时,则将从被动应付进入到积极应对状态,进而能够主动创新专业活动。
拥有知识的老师,或许只能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拥有智慧的老师,或许可以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只有拥有完善人格的老师,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因此,我们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
究竟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化?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是这样论述的: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就其本质内容来看,应该包含专业知能、专业智慧和专业精神三个方面。专业知能是教师应当具备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智慧是指教师的行为水准和工作技巧。专业精神则是教师基于自我期待而表现出来的风范与活力。这三个方面在教师专业构成中缺一不可。那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呢?我想,在学校中,教师专业化发展应形成“三步曲”。
一、学习,让自己不断充实——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在飞速地发生变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变、教育目标在变、课程在变、课堂在变、师生关系在变……面对基础教育诸多变化。不学习能行吗?实践证明,单凭学历教育获取的营养难以支撑教育的全过程。一个富有理想的教师,一个想有所作为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扎扎实实地多读些书。阅读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养其根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非阅读不能使教师充盈自己的思想。假如教师自己不阅读,自身的阅读素养不提高,却要求学生进步,那么我们可曾想过,当学生大踏步前行的时候,不阅读的老师如何能丰富自己的心灵,如何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如何能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呢?教师读书既为提高自己的修养学识,也为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提高。
实际上,如果能做个调查,可能没有多少老师能说出最近看了什么教育专著、经典名著,可能没有多少老师能如数家珍地说出对自己影响深刻的十本书的名字。可能没有多少老师能说出自己爱看什么教育报刊……“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圣道,弗学不知其善。”读书也是如此。那么,作为教师应读些什么?著名学者余秋雨曾写过一篇文章,感叹书真的如海。书籍如此众多,常让我们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惶惑,一种茫然,这是技术时代的阅读,带给我们的必然,面临这样一个读书方面的问题,无人例外。我们认为,教师的阅读可以分为专业素养阅读和公共阅读两个方面。专业素养阅读包括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介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理论书籍;第二层次是兼有理论与实践的书;第三层次是纯技巧、设计、策略类的操作性图书。公共阅读的较高要求是阅读人文书籍,提高人文素养;底线要求是及时了解天下大事、了解社会中各种新闻的主流民意、主流观点。经史子集博涉为佳,天文地理通晓为妙,作为教师在深钻本专业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二、思考,让自己更聪慧——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
这里的聪慧指的是教育智慧。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即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惟有此时。教师工作才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享受。
教学智慧是日积月累生成的,我们要在日常的教学行为、教学行动中,掌握运用教学要素,形成教学推理的能力,提高教学综合能力。这在于我们的每一个教学细节、每一节课、每一天的收获,并时时进行反思。英国学者洛克说:“反思是人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反思是思想的反刍,是对思维的思维。在教育教学中,反思是指教师作为一个“他者”,不断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等问题,不断总结自己工作的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课堂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教学前进行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反思具有对课堂的监控作用,能使教学高质高效的进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反思是一种思考,一种意识,一种能力,一种习惯。考尔德希德说: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反思,教师能够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教师教育素养的提高,成为一个专家学者型教师。“实践 反思=岗位成才”。做到了这些,我们就会成为一个教育智慧的集成。
三、自律,让自己不断完善——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
师者,启迪蒙昧、教化冥顽、传播文明、升华智慧。千百年来人们给予教师太多的赞誉:灵魂的工程师、红烛、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航标、灯塔、人梯,这些赞誉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那就是教师要追求卓越,要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用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用道德、人格、学识、情操、理想、信念和形象去影响学生,否则,将误人子弟。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学问深厚、富有智慧,更需要品德端正,需要修师德、练师能、塑师魂。要倡导并实践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为人师表的自律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树立起更高的道德威望和道德形象,不断完善自身的素质,成为楷模和典范。
同时,教师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心态决定命运。美国成功学院对1000名世界知名成功人士研究发现。良好的心态决定了成功的85%。管理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可见,积极的心态对于事业成功至关重要。当教师自觉地把专业活动视为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人生意义的过程,而非外界赋予或强迫的时,则将从被动应付进入到积极应对状态,进而能够主动创新专业活动。
拥有知识的老师,或许只能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拥有智慧的老师,或许可以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只有拥有完善人格的老师,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因此,我们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