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长度可变连杆操纵方案

来源 :汽车与新动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li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海尔布隆(Heilbronn)大学开发了1种简单的长度可变连杆方案。通过采用整体式液压操纵系统替代传统机械操纵系统,并在汽车上进行了试验。该大学开发的另1种方案则是基于电磁操纵系统,使连杆长度实现无级变化。该系统已在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长度可变连杆;液压操纵;电磁操纵
  0 前言
  发动机的集成工作主要由其操纵系统完成。以前的解决方案通常基于机械操纵单元的改进,但机械操纵单元必须集成在靠近曲轴的底端结构中。这对于不同类型的发动机而言,就会涉及到较大的结构性调整。因此,研究人员开发了1种液压操纵方案替代机械操作方案,这种操纵适用于各类型的发动机而无须作任何结构调整,并且也不需要对润滑系统作调整。研发人员目前进行的第2个方案开发则是基于电磁操纵,可实现发动机压缩比的无级变化。
  1 挑战
  相关文献已介绍了以下2种可变压缩比(VCR)连杆方案[1]。在第1种方案中,连杆长度变化是通过偏心活塞销轴承来实现的,由该轴承承受2个液压缸上的力矩。目前,这种方案的工业化进程正在推进。第2种方案则是基于可伸缩连杆,并由1个双向作用的液压缸来支撑2个力,对于批量生产,这种方案还要进行优化[2]。
  在这2种系统中,液压缸的排空过程都是通过连杆中的1个双通换向阀(以下称为主换向阀)来实现的。由于要截断机油的高压力,特别是在可伸缩连杆情况下,主换向阀必须布置在连杆中。
  因此,这2种方案所面临的挑战在于对主换向阀的操纵过程,并且要求主换向阀在所有运行条件下都能可靠,且能够迅速被操纵,同时应尽量减少主换向阀的集成费用和附加零件成本。理想的操纵方式是采用无接触的方案,实现完全可变的连杆操作。
  2 具有分离式控制油压管道的液压操纵系统
  在液压操纵系统中,主换向阀与操纵机油压力的液压执行器是相互连通的。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这种执行器由1个加载弹簧力的活塞构成,该活塞承受着连杆轴承润滑油供油槽中的机油压力。因此,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改变主油道中的机油压力来操纵主换向阀,可使用可调式机油泵。在试验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直接”液压操纵功能来改变机油压力,使其仅能在1个有限的运行范围内运作。参考文献[2]中已对这种“直接”液压操纵系统进行了研究。研发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增加了1个附加电动机油泵为连杆轴承提供相应的高油压,而不再依赖发动机润滑系统。
  在分离式控制油压管道的液压操纵系统方案中,曲轴内布设有独立的分离式控制油压管道(图1)。控制油压的管道与位于曲轴中的3/2通阀(先导阀)相通,流体可与曲轴箱相连,也可与机油供应侧相连。同时,根据该系统的情况,研究人员在2个轴承轴瓦上分别设置1个供油槽,以便使VCR连杆与曲轴之间建立独立的流体连接,先导阀则由1个行程电磁执行器来操纵。图1示出的是未通电时的接通位置,控制油压与环境压力相对应,此时的主换向阀不工作,系统高壓缩比(εHigh)被激活。当然,研究人员也可以把主换向阀设计成在非控制油压情况下,系统低压缩比(εLow)被激活。
  图2示出了配备有独立分离式控制油压管道的液压操纵系统的结构。先导阀位于曲轴前端旋转轴中心第1曲柄臂侧,通过电磁执行器来操纵。操纵力由穿过中心螺栓的压杆进行传递。控制油压从先导阀出发,经过孔和管道直至最终传递到连杆轴颈。每个连杆轴承的液压系统都是独立的,由相邻的主轴承额外供应机油。研究人员在每个连杆轴颈的3个平面上均设置了输出孔:在第1个平面上90 °交叉处布置了2个输出孔,用于传递控制油压;在位于轴颈中间的第2个平面上,径向布置了2个输出孔,用于润滑轴承;在第3个平面上90 °交叉处布置了2个输出孔,用于为VCR液压系统传输机油。另外,研究人员还在连杆轴瓦上分段加工了出油槽,该油槽对称于轴瓦剖分面伸展略大于90 °,这样就能实现主轴承与连杆之间永久性的机油传输。采用这种油槽设计方案的优点是不会削弱轴承的主要承载区域。主换向阀由1个带有控制边缘的弹簧加载滑阀组成,在受非控制油压作用的情况下,VCR连杆的GKS支撑油腔出口管道关闭,MKS支撑油腔打开,意味着主换向阀在接通位置时,系统会以εHigh运行。
  3 试验车辆
  为了验证独立分离式控制油压管道的液压操纵系统的转换特性,研究人员选取了福特嘉年华(Ford Fiesta)作为试验车辆,并在真实环境行驶状况下进行了试验。该试验汽车搭载了1款3缸1.0 L增压直喷式发动机。图3示出了该方案的样品,其中专门设计的VCR连杆与样品活塞组合,能获得2种压缩比,高压缩比εHigh为12.11,低压缩比εLow为9.56。为了安装电磁执行器,研究人员在曲轴扭振减振器前设置了1块支承板(图3),该执行器连接在发动机凸轮轴相位调节器上。为了采集实时连杆长度(即瞬时压缩比ε)数据,研究人员在气缸体曲轴箱上安装了霍尔传感器(ε传感器)。此外,研究人员未对试验车辆的发动机进行其他方面的修改,同时为发动机添加了由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认证的粘度等级为0W40的全合成机油。
  研究人员采用了1个可自由编程的发动机电控单元(Motec M800)作为独立的VCR电控单元,用于处理ε传感器信号和控制执行器所产生的数据。对发动机的管理是通过具有量产数据状态的量产发动机电控器来实现的。每个瞬时ε和其他测量值都被记录下来,并在汽车中控的显示屏上得以显示。
  4 在汽车上的试验
  试验验证了压缩比能精确、可靠地转换,并且对发动机的机油用量不会造成明显的干扰。图4示出了车辆试验主要测量值的情况。该值以100 Hz测试速率为标准进行记录。研究人员将进气管压力pSaug作为负荷参数,当进气管压力超过依据转速的转换阈值时,压缩比就开始向εLow转换;当进气管压力低于转换阈值并持续3 s后,压缩比就开始向εHigh反向转换。图4示出了向εLow转换和随后向εHigh反向转换的过程,其中t=0 s的时间点相当于执行器电流被切断的时刻。通过试验,研究人员得出如下结论:(1)在向εLow转换过程中,第1气缸连杆在约0.1 s后首先开始动作,其他气缸连杆紧跟其后,连杆的最小时间偏差是由点火偏差造成的,而非控制油压在曲轴中的传播造成;(2)在t=0.5 s时,所有连杆都达到了最终的εLow状态,向εHigh反向转换有约0.1 s的偏差;(3)在t=0.8 s时,所有连杆都达到了最终εHigh状态。在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机油压力p机油信号曲线并没有因试验转换过程而出现明显的变化。此外,所显示的转换过程也没有出现完全相似的曲线。   5 电磁操纵
  液压支持的VCR连杆的全可变运行可通过2点调节和选择气缸操纵来进行。若VCR连杆采用2点调节方式,则须对连杆长度进行调节,其调节量即连杆的长度,但连杆长度在曲轴每1转后都需要重新检测1次。若VCR连杆选择气缸操纵方式,就可在开始时缩短或增大连杆的长度。为了尽可能精确校准连杆长度额定值,主换向阀必须较为频繁地实现来回转换。无接触的电磁操纵已被证实是最有技术潜力的操纵方式,研究人员已通过采用该方式,制成了功能性演示装置(图5)。VCR连杆及所旋入的阀结构组件应与安装在试验汽车上的VCR装配杆结构相同。阀结构组件包括1个主换向阀(由液压操纵的3/2通阀组成)和1个先导阀(由电磁操纵的4/2通阀组成)。其中,先导阀的滑阀起着磁回路中衔铁的作用,它与固定发动机结构相连的电磁铁有2个线圈,并在滑动时使衔铁偏移1 mm。图5示出了借助于磁通模拟以优化瞬态磁场建立和操纵力曲线的示意图。
  电磁操纵方案的功能检验是在1个气缸单元的倒拖模拟装置上进行的。图5中的曲线图示出了在转速为2 000 r/min时的实时压缩比变化曲线及线圈电流变化曲线。为实现转速的调整,试验在实时值环绕额定值为±10%的窗口中以波动方式进行。在选定装备及运行工況点的情况下,发动机平均每14转就需要实施1次调节。目前,该试验已在转速3 000 r/min以下的范围内证实,可以实现功能的转换。
  6 结语
   本文介绍了2种VCR连杆无接触式操纵方案。第1种方案减少了在安装行程电磁执行器和气缸体曲轴箱上ε传感器方面的集成工作。因VCR曲柄连杆的部件与传统的部件无关,可以完全以相同的方式安装在发动机上。该方案已在超过1 000 km的实际行驶条件下进行了试验,并已证实是可靠和稳定的。
  第2种电磁操纵方案可采用气缸或无接触操纵方式,这使得受液压系统支持的VCR连杆能具有较好的连续可调节性。该功能在倒拖运行试验中也已得到了验证。未来,研究人员将致力于对转换阀结构组件的进一步优化。
  [1]PPPERL M,SCHULZE D,HENAUX D,u.a. Zweistufig variable verdichtung-integration und industrialisierung [J]. MTZ, 2020, 81(2): 50-53.
  [2]SCHFFMANN W,SORGET H,LSCH S,u.a.Das DUAL MODE VCS-system als modulare variante für unterschiedliche motorenfamilien[C].5th Internationaler Motorenkongress, Baden-Baden, 2018.
其他文献
为解决实验室测试与实际使用柴油车排放之间的差距问题,汽车行业引入实际行驶排放(RDE)要求。现代柴油机技术证明,可以在宽泛行驶工况下实现车辆在道路上的低排放。研究进一步表明,通过综合采用一体化的排放控制技术,可以在超过欧六d RDE要求的宽泛行驶工况下实现持续的低氮氧化物(NOx)排放和低颗粒数量(PN)排放。采用稀薄氮氧化物捕集技术(LNT)与双剂量尿素喷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相结合,通
期刊
内燃机已有12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1项非常成熟的技术成果。通过设计、工艺和材料性能的改进,内燃机的功率密度和制动热效率显著提高。随着计算机仿真能力的巨大进步,针对这2个领域的探索和开发得以大幅提升。目前,材料技术已成为内燃机效率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总结了为活塞、活塞环、连杆和衬套应用开发的一系列替代材料的设计优势。选择福特Ecoboost 2.3 L RS发动机作为基准发动机,利用这些材料的改进特性
期刊
随着柴油机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对提高发动机整体热效率的期望,对各种燃烧方式进行了研究和研究。获取更高效率的途径之一是减少缸内传热。探索了1种旨在通过提高活塞温度来减少缸内传热的概念。为了提高活塞温度并理想地减少缸内传热,对零油冷(ZOC)活塞进行了研究。为了研究这1技术,对测试发动机进行了修改,以使其停用活塞油冷,从而可以评估其对诸如有效热效率(BTE)、活塞温度和排放等参数的影响。该发动机配
期刊
建彬1 陶士明2  介绍柴油中含水形态对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影响,通过分析柴油滤清器油水分离效率,区别ISO 16332:2018标准和SAE J1488:2010标准试验方法的不同点,并就如何正确客观评价1款滤清器的油水分离效率进行了探讨,用于指导柴油油水分离器的设计制造和性能评价。  滤清器; 油水分离效率;试验方法  0 前言  随着柴油机技术的进步和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 发动机对燃油过滤系统的
期刊
为实现零排放目标,选用氢发动机作为重型载货汽车的动力装置,以此替代燃料电池装置和纯电驱动系统。重点介绍了由Keyou公司开发,并采用了高废气再循环(EGR)稀薄燃烧过程的氢发动机。氢燃料;废气再循环;稀薄燃烧  0 前言  气候变化长期影响着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多的科学数据清晰地证实了近年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以温室效应为例,该现象主要由CO2排放物所导致,而CO2很大程度上是由柴油、汽油或天然气等化
期刊
采用表面涂层是减少内燃机摩擦损失的有效措施之一。在配气机构中,优化挺柱和凸轮轴之间的摩擦接触具有较高的技术潜力。Schaeffler公司提出了1种采用纳米结构的摩擦催化物理气相沉积(PVD)涂层系统,可在受应力作用的表面形成保护性摩擦膜。  摩擦;磨损;涂层;挺柱;效率  0 前言  根据统计,由于摩擦和磨损等现象的存在,各类设备在运作过程中约损失25%的能量。根据Holmberg等[1]的分析,
期刊
减少燃油耗和废气排放一直是柴油机开发的重点。基于“动态停缸(DSF)”系统可以同时实现这2个目标。为了证明该项技术的优势,Tula公司和FEV公司针对不同发动机类型和试验循环进行了大量仿真研究,并基于完整的动力总成平台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模型。  柴油机;停缸;燃油耗;排放;仿真  ①为了符合本行业计量习惯,本文仍沿用部分非法定单位——编注。  0 前言  全球范围内的柴油机排放法规将会越来越严格。以
期刊
中国燃油耗法规与排放法规的不断发展,对汽车发动机的燃油耗和排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的燃油耗和排放。介绍了1种由上汽集团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两级智能可变气门升程(I-VVL)系统。结合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仿真分析,设计了该系统的核心结构。开发了一整套适用于该系统的零件加工工艺,并完成了配气机构性能试验和耐久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I-VVL系统结构紧凑,对周边零部
期刊
交通运输领域温室气体(GHG)减排压力的日益增大对整个汽车行业提出了挑战。由于新发布的欧洲车队CO2排放目标要求在未来几年内大幅减少CO2排放。基于2021年数据,欧盟要求到2025年CO2排放目标减少15%,到2030年减少31%。研究人员为此提出了大量建议,确保开发出成本低、排放少的车型,以满足市场需求。柴油动力车,尤其是轻型柴油车已经成为近年来CO2减排的主要研究方向,其减排效果主要在于燃烧
期刊
三菱公司为新型ECLIPSE CROSS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UV)开发了1款全新的小型发动机。通过应用直接喷射,以及其他降低排放与燃油耗的技术,新款4B40型发动机实现了驾驶性能与环保性能的进一步优化。关键词:热力发动机;直接喷射;涡轮增压;颗粒滤清器  0 前言  社会各界对汽车的要求与日俱增,不仅需要满足各国的燃油耗标准和排放法规,同时也应为驾驶人员提供愉悦的驾驶体验。由三菱公司推出的全新E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