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美术课如何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0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新课程和新课标的实施,美术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在部分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依然是薄弱课程。
  通过对我校的部分学生从幼儿到初中阶段对美术的爱好、认知理解,以及家长态度、学校课程开设情况、教师的师资教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总结出的数据是惊人的:幼儿期间,孩子喜欢画画的占调查人数的99%;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下降到95%;到五年级下降到78%;到了初中出现严重的分化,对美术有兴趣的只能达到60%;几年的义务教育,为什么使我们的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下降了如此地步呢?
  经过分析,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因素;
  过分重视智力开发,忽视学生兴趣: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畫画为荣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尚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在前几年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现在虽然有很大转变,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仍然没有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有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这些都是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学生兴趣。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比如当有老师要求画周围同学头像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要自己找“模特”画,有的还要画自己的家人,有的要画书上的图片,有的甚至要画只小动物。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自己找“模特”的可能觉得自己能画的更好;要求画自己家人的是因为他最熟悉,能画象;要求画书上的和动物的同学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人头像而要画自己拿手的。如果这时教师大怒,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批评的话,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意识
  因为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是简单的哄孩子玩。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也不能以太高的标准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创造性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不能认为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更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兴趣
  1、改变教学方法
  过去有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教法简单化,墨守常规,枯燥呆板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以至学生失去兴趣,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新激趣: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鲜感。如在上《多彩的风景》一课时,把三原色中两种颜色相调和,就会出现另一种颜色,这一变化,学生没有见过,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兴趣顿生。教师可利用这一效果,让学生自己动手,调一调不同颜色混后出现的新颜色,最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以情激趣: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比如八年级的《与罗丹游戏》一课,我们的学生没有条件用橡皮泥来做雕塑练习,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来上,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让他们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导,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达到美育的目的。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
  2、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直观教学。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长了也呆板,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兴趣,上好美术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资料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3、课堂教学内容适中,训练有层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分层次训练,不要把学生划在同一线上,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分不同的层次进行要求。分层要求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阶段,乘新课程改革之机,要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激发他们的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识记学习课,学生的学习就是接受、记住、重复练习、会使用。理解学习课根植于两个物体相交的经验,在经验不断强化中形成了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基本意识不到他们在学习知识,而只是在思考一个对象。提供这样的学习过程的课堂教学,就是种子课。  关键词:“种子课”力量;小学数学  一、引言  特级教师俞正强在《人民教育》2011年第2期的文章中首次提到“种子课”的概念。俞老师把可供迁移,可供生长的关键课
期刊
思想政治学科作为思想政治的传播工具与宣导素材,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忘初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十九大报告开篇就发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强音,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并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一以贯之的坚持
期刊
摘要:快乐教学法是利用丰富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在灵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接受知识,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困境,概括了在课堂上推行快乐教学法的经验,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几点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快乐教学法;有效应用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冠,是训练人们严谨的抽象思维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的重要工具。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数学是枯燥的,尤其是对于智力发育尚未健全的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以下几大方面,坚持做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高效习惯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数学素养,为其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做逐一深入阐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解疑答惑。  关键词:高中数学
期刊
摘要:农村单亲家庭的孩子内心更加敏感,心理上普遍具有自卑心理,这些心理导致一些孩子做出了一些叛逆行为,也就成为了人们眼中的“问题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注,教师要用的关怀去融化他们内心的坚冰,教师要用感恩教育为这些孩子“疗伤”,让这些孩子和普通孩子一样爱笑、有爱心、积极乐观。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中含有很多感恩题材,历史教师要把历史教学和感恩教育融合在一起,引导单亲孩子从历史人物的身上学会感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进程中,城乡二元分立日益严重,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尤为显著。信息技术时代,利用新的教育方法,结合先进的教学技术,有助于弥合城乡教育的鸿沟。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借助翻转课堂的操作,改善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从而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服务乡村地区的语文教育事业。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翻转课堂;小学语文教学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伟大成就,同时也出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指是指教师在教学时不再遵循传统的教学观念,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是开始逐渐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的具体教学中就是要重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数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整体的素养,进而促进全面发展。本文就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探讨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往往是最令师生头疼的,语文教材中对写作教学指导性的语言几乎没有,学生年龄在增,年级在长,但作文水平似乎总不见提高。  一、跟课文学写一件事  1.立意使事件有了方向  写一件事的文章不外乎三类:  第一类:通过一件事讲述一个道理,即“因事及理”。譬如《自然之道》通过写作者及其同伴不顾导游劝阻,把幼龟抱向大海,导致成群结队的龟儿得到错误信息,而被食肉鸟吃掉的一件事。启示人们要按自然
期刊
摘要:区域活动是介于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性活动之间的一种活动,美工区区域活动是区域活动中的一种。通过美工区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玩中学,学中玩”,达到区域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在主题活动背景下开展美工区区域活动的有效途径,通过明确目标、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活动指导、反思调整五步,有条不紊的开展美工区区域活动,以达到主题活动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活动;美工区区域活动;组
期刊
摘要:多文本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激活了老师们的思维,摆脱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是两张皮的思想。多文本阅读中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更容易促进学生的自由探究,多文本阅读中课外阅读要围绕课内阅读的单元主题展开,多文本阅读中,课外阅读结合课内阅读的选文很重要。  关键词:多文本阅读;课内;课外;兴趣;组合  一、关于“多文本阅读”的认识  “多文本阅读”一词是对之前群文阅读的精确化,两个或者两个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