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创造精神及其培养浅谈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策略创作精神比数学知识更重要。策略创作精神一旦养成,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数学策略创造精神是由于数学的“探索性”特征决定的,实际上是倡导一种“合情推理”,笔者认为应该做到:给学生进行策略创造的机会,教给学生策略创作的方法,营造平等民主的气氛
  【关键词】 数学日常教学;创新;策略创造精神
  
  谈到创造、创新,学生觉得很神秘,许多老师也这么认为。认为“创造”是科研人员的专利,学生就应该学习知识,熟悉各种题型。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都在创造,解决一个日常问题是创造,制作一个生活工具也是创造,对于我么的学生而言,“解决一个以前没有做过的习题”是创造,“理解一个新的数学概念”也是创造。创造并不神秘,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机会和天分,事实上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策略创作精神比数学知识更重要。策略创作精神一旦养成,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我们的学生经常会产生这样的感慨:“平时的练习题好多都会做,可是到了大型考试常常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打乱撞,没有思路,没有头绪”,究其原因是因为平时习题和平时教学中我们过多的强调的是“题型”,“模仿”,而没有多少创新,没有多少思维的培养!所有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也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的中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并加强“策略创作精神”的培养!
  数学策略创造精神是由于数学的“探索性”特征决定的,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很多师生都认为数学是严谨的逻辑推理,数学是由“因为”和“所以”组成的,而实际上数学也包括探索性的合情推理,数学也包含“假如”,“也许”,“类似的”,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曾经指出:“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应当是大胆假设(结论或猜想)”,实际上是倡导一种“合情推理”,所以数学是充满探索性的,数学的探索性决定了“策略创造精神”在数学学习和数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策略创造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认真探索,长期试验,不断坚持,结合自身实践,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给学生进行策略创造的机会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欲望和创造的天分,日常教学中要尽可能的给学生“设置”或者“珍惜”创造的机会。“设置”策略创造机会笔者偏爱以下两点:首先讲授新知识时,可以“还原教材”,将教材变成活的,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而不是只教给学生结果,让学生理解公式、概念、定理产生的背景及其推导的过程,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其次习题教学中多选择一些情境新颖的,知识交汇的,解法不唯一的问题,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的产生策略创造精神,此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珍惜”策略创造机会主要是利用学生生成的,学生的一个想法一个疑问都可以形成创造机会,适时适度引导常常会形成意想不到的策略创造机会。
  二、教给学生策略创作的方法
  学生本身有策略创造的愿望,但是仅有创造的机会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不断渗透策略创造的方法,毕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学本身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综合体,所以数学策略创造的方法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异彩纷呈,但是笔者认为我们日常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本质的常见的对学生思维相对而言最有帮助的方法于无形之中教给学生。笔者认为有以下常见的策略创作方法:观察实验、归纳猜想、类比推理、直觉顿悟、发散思维、自由联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转化、运动变化、函数思想、方程思想。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方法是时时处处存在的,不是高高在上的,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常常有意的去渗透上述方法而没有专门去讲述这些方法。日常教学中的一个设置、一句话都可能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影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策略创造精神!比如“我以前解决过类似的问题吗?”,“画出图形是否可以帮助我呢?”“一般情况下这类问题怎么解决呢?”“我能够把它转化成几个简单的小问题吗?”,笔者发现: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创造的兴趣,产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使一些看起来无从下手的问题“很自然”的解决掉了,学生常常发出感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营造平等民主的气氛
  学生的发展不仅与其智力因素有关,而且与非智力因素有关,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发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营造平等民主的气氛”对学生策略创造精神的培养非常有帮助!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敞开思想、共同切磋、群策群力,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形成学生自己的思维,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允许学生“接下茬”和“交头接耳”,教学中教给学生猜想方法,让学生大胆猜想,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路和疑问,充分肯定并帮助学生形成平等的民主的讨论空气,为学生的策略创造精神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气氛和环境,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氛围,学生便会在自身创新愿望的支配下行使创新的权利,有助于策略创造精神的培养!
  策略创造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定难度,但是并不等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要注意要把策略创造潜移默化的融进日常教学之中,一句话、一次启发、以此引导都可能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策略意识,若干年之后学生的知识忘记了,但是数学精神和数学思维依然存在,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无疑是个利好因素,当然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刻意追求创新,而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教学,毕竟万丈高楼平地起!
其他文献
【摘要】 聋哑学生由于听力与语言的障碍,丧失了很多学习的方法和乐趣。视觉器官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感觉器官,在语文教学中需要设计一些能充分发挥其视觉和触觉功能的内容,尝试采用“快乐式”教学法,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情境;语文;快乐式教学    众所周知,聋哑学生虽然心理和思维能力是正常的,但由于受听力及语言障碍的影响,很多通过听力与语言的教学方法不能使用,丧失了很多学
期刊
“上语文课难,上好新语文课更难!”这是课改后语文教师的普遍感受。语文教学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循,它既要融教师的思维、口才、知识、规律等于一体,又要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接受水平以及语文理解的多元化。要上好新语文课,就必须适应课改要求,懂得语文教育的特点和技巧,以素质教育为指针,以学生为主体,学会因材施教,灵活地处理教学问题。具体做法是:把教材处理得“活”,上课时教得“活”,让学生学得“活”。这就是语文教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位教育战线的同仁们所共同追求的理想。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本文阐述了语文教学有效提问的原则,以及怎么样才会更加有效的问题,与同行们商榷。  【关键词】 课堂提问;有效性;教学艺术    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
期刊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下面简要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导入方法。   一、“丢包袱”导入法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必须使数学顺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向生活、走向大众。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发挥其整体育人的功能,结合我们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我谈一谈几点体会:  一、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合理、科学、全面  实施素质教育,就
期刊
新课标要求初中七—九年级数学教学要完成四个方面的过渡:1、从算术到代数(用字母表示数)2、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函数)3、从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推理和证明)4、从确定性数学到随机性数学(概率和统计)这就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我国数学存在:数学教育“不自然”,强加于人,缺乏问题意识,重结果轻过程,重解题技能技巧轻思考方法的概括,机械模仿多,独立思考少
期刊
马克思说过:“数学教育具有创造之本型,数学是人类自由的创造物。”这句话明确了数学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教育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因此,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最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情绪情境、教室情境,就成为整个课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发展和更新日益加速,要想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人才,就应善于学习和创造。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以学生为主,要求受教育者不仅是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近几年来,旨在教会学生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学法指导的研究和实践已是基础教育工作者改革者的一个热门课题,让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教育工作者是共识。 新课标认为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
期刊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创设情境需注意哪些问题?
期刊
【摘要】 步入职业高中校门的学生大部分是纪律差、学习成绩差、无法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 上职高是他们无奈之下选择的结果。许多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但是,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程,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他们喜欢“枯燥乏味”的数学,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介绍了笔者从事职高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