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佛茶茶艺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艺,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品饮之艺。注重茶品、水品、备器、冲泡技术、茶侣、环境的布置、服装音乐的设计等,以美好的形式呈现一种主题或民族风情,是一种动态的生活艺术表现过程。
  佛茶茶艺要表现的是佛教文化。由于佛教文化广博无涯,因此要有选择地去突出呈现一个主题。普陀山被列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且一直被奉为观音菩萨的应化道场。千百年来,凝聚了极其丰富的观音文化。传说观音慈悲为怀,随种种缘,现种种身,说种种法。佛经记载有六观音,三十三身之说。最为人熟识的有白衣观音、杨柳观音、千手观音等。观音形象已深入民众心底。鉴于此,我们希望通过佛茶茶艺的展示形式,让更多的普通民众感受佛教文化。
  茶品选用的是普陀山佛茶。自古名山名寺出名茶。普陀山佛茶始于唐代,一直到明代,寺僧种植茶树,供佛敬客之用,传承不绝。明·李日华《紫桃轩杂著》记载:“普陀老僧贻余小白岩茶一两,叶有白芽,润之无色,徐饮觉凉透心肺。僧云,本岩茶只五六斤,专供观音大士,僧侣啜者寡矣。”因此,普陀山佛茶是佛茶茶艺中最恰当不过的茶品。
  在确立了主题表现和茶品的基础上,我们结合佛家礼拜献供的礼仪程序,选择合适的茶具、水品和冲泡技法,并设计茶席、服装、音乐、场景等元素,相对完整地创作了佛茶茶艺。
  佛茶茶艺可选择在茶道馆等小型场所,也可公开表演。基本程序包括迎宾、净手、焚香、添水、请佛、净盏、点茶、献供、调茶、供佛、敬客、回念、礼毕。其中净瓶、柳枝、手印构成了茶艺的主要元素。
  手印,又称印契、印相、意印等,或单称“印”,指诸佛菩萨和修行者双手和手指所结的各种姿势。佛菩萨与本尊的手印,象征特殊的愿力与因缘,因此修行者与其结相同的手印时,会产生特殊的感应。茶艺中呈现的手印主要有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禅定印。此四种印是一般佛菩萨常见的手印。另外,又有表现观音文化特有的圣观音手印、观自在菩萨手印、白衣观音印、千手观音八叶印、如意轮观音印等。主泡者在结手印前,必须恭敬真诚,然后方可结印。印能使结者安住身心,宁静忘我,过滤尘心,化为慈悲之心。以此“心”点茶,不但茶味如同甘露,而且能感染周边喝茶人,可谓功德无量。因此,手印是茶艺、茶礼和茶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须以十分恭敬真诚之心认真对待,千万不可仅仅当成一种普通的动作或形式。
  相对于佛教茶礼和茶禅,普陀佛茶茶艺中的手印表现要更加艺术形象化一些,而宗教色彩则相对较为淡薄。主泡者最好为一气质纯净、相貌秀丽的少女,着白色衣裳,令人有恍若仙子之感。音乐要求配合茶艺过程,或凝重肃穆,或轻灵优美。布景可选大幅紫竹幽深、山泉潺潺的图景。整个场景要求营造出圣洁幽静的气氛。令观者把身心也完全安住在佛茶茶艺的每个过程中,和茶师一起洗涤尘心,回归当下,体验生命的真实意义和单纯的快乐,享受此刻这一盏茶。
其他文献
看照片里的何一心,板寸头,笑容很少,严肃的外表让人有些徒生敬畏。可第一次约见采访,他迎面走来,一张挂满笑容的脸却立马让人放下了所有的防备。在他福州的办公室里一起喝茶聊天,静静地听他用略带沙哑的厚重嗓音讲述自己和武夷山的故事,能深刻体会到他粗犷的外表背后,流露出的一份豪爽和精细。  这才是真实的何一心,他以独特的发展眼光,凭借着过人的胆识与豪气,只用了短短7年时间,让“星愿”一跃成为武夷岩茶的第一品
期刊
玄米茶在日本和韩国很是风靡,爱喝玄米茶的人很多。多年来玄米茶一直高居办公茶排行榜第一位。除了其独特的香气与滋味,人们认为,每日饮用玄米茶可迅速减肥。这几年,在国内,一些日本和韩国料理店中也常常使用玄米茶招待客人。可以看到,北京、上海等地玄米茶也渐渐流行了起来。  当前,国内越来越多的绿茶厂家也加入生产玄米茶的队伍当中,我们随机选择了浙江千岛玉叶的玄米茶作为鉴评,这是他们在2007年开发的新产品。 
期刊
美丽的西湖之畔,垂柳依依,落花纷飞。  凡是来过这个城市的人们,不管短暂或长久,都始终如一地喜欢上这里。从避难的皇帝直到寻找幸福的平民。  西湖畔龙井村,千年茶事,灵隐香,缠绻着那些悠扬的故事以及绵绵的茶韵,使人们在这片温柔的故乡,不知道身在何处,清醒抑或是沉醉?  用上人间天堂最好的水,用上龙井村落最香的茶,细细浸润,是人间四月暖暖的春光。    独语西子湖    在杭城住得久了,茶喝得久了,便
期刊
有人说过“茗事之为雅,情与趣则缺一不可”。佳茗还需佳器衬,陆羽《茶经》记载的茶器物什就有28种之多,陆羽非常重视茶器,还亲自设计了风炉;宋代爱茶人苏轼也很重视茶器,并自制了提梁壶,寻水煮茶,自烹自吟: “松风竹炉,提壶相呼……”。  但今天,我们喝茶爱茶,把更多的情感投入在茶上,却对炭火与茶釜(煮水器)等茶器不很在意,茶器的概念简单到只有盖碗和紫砂壶。风炉提壶,寻水烹茶的日子似乎变得那么遥不可及
期刊
就茶界来说,全国茶馆最多的城市,成都应是首户。而茶馆里,品饮变化较快的,应是上海。何也?因为上海从旧时开始,就是一个新新世界,“租界”的西方品饮文化从旧时起,就不断地冲击着比较传统的中式品饮文化。如果说。上世纪初的上海滩咖啡飘香,代表着那时的西方品饮文化对中式品饮文化的冲击,那么,新世纪初的茶咖,是这个冲击的继续。说准确点。是国人改良了西方品饮文化为中用。把咖茶改成了茶咖。  所谓茶咖。就是往茶里
期刊
佛学院,本是个紧张又严肃的地方。闲暇是没有的,而禅堂的“用功”,也不是人人皆可“心空及第”的。为了调节紧张严肃的情绪和难得要领的“用功”。我决定用“禅茶”了,取之于茶用之于道。教务处被征用了。先是乒乒乓乓地打扫了一番。又摆些花儿,又在对面屋内的电脑上备了茶乐《听壶》,加上茶道必备的法器:引罄、香炉、止静牌,正儿八经的一场佛事。一切准备就绪,饮茶就在这一独门小院中正式演绎了。  小门的铁栅上挂了个大
期刊
就饮品而言,大体上在西方,咖啡是人生的重要组成;在东方。自然就非茶莫属。一般人对咖啡的想象,多半是浪漫温馨,是灵感的泉源,充满人文色彩。那茶呢?除了具实用性的解渴消暑、提神醒脑之外,亦可作为消除烦恼、澄清思绪、怡情养性的饮品。显然,茶的世界比咖啡国度更为宽广。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体现于茶席布置或茶席设计上,亦逐渐在实用性之余,开始讲究并融入更多的人文、艺术审美情趣。其中,将饮茶活动置于自然或类自
期刊
公元2008年3月11日13时。我国著名茶文化学者凯亚先生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里悄无声息地走了,享年79岁。  家人取出凯亚的遗嘱,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不设灵堂,不搞发布,不举行遗体告别”之类文字,以及他死后“把骨灰撒在雨花台和中山陵的茶园里,福建武夷山的茶园里”等等字眼。另外,还有前几天交给妻子未完成的有关《中日茶文化交流史》读评系列文章清样……当时在场的医生和所有人眼睛都红了,一位医生
期刊
有人收藏字画,还有人收藏鞋袜,我喜欢收藏云南茶。  收藏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东西本身具有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如限量版鞋袜和绝版书籍;一种是收藏者只为自己喜欢。我朋友小兰。集数千枚纽扣于一柜,开柜即见五彩缤纷,大小各异如千眼观音。  云南是个茶之宝地。我经常在红土地行走,免不了结识几位茶农,攀爬几座茶山,品饮一些或浓郁或寡淡的茶汤。如此寒来暑往,积累了些许经验——平时眼神迷惘如僧入定,一旦看到某种
期刊
鼓浪屿,一个浪漫的小岛。此次去发现小岛上多了好几家咖啡屋,名字都很美,很现代,像娜雅,像hi天堂,和小岛上一座座欧式风格的建筑搭在一起,很精致,让人流连。不过,去过鼓浪屿的人也一定都不会忘记,从轮渡下船后沿着海边的鹿礁路慢慢地散步,快到尽头的117号——鼓浪屿上唯一的一家茶馆——老至诚茶膳坊。  套用时下几个比较通俗的词汇形容这座别墅式的小店——古色古香、别具特色。大门上的红木牌匾应该算是如今鼓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