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单元教学设计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ke594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凝炼了核心素养,给教学分析带来更丰富的维度,并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大概念、大思路出发的单元教学设计成为教研的重要内容。
  1.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是基于课标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构”,解读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挖掘学习价值,即挖掘知识内容所对应的核心素养目标和物理学的思想方法。例如,“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单元蕴含丰富的核心素养和科学方法,在教材分析中可以充分挖掘,并引导教师对应具体知识设计具体素养目标。
  二是基于学科特征,梳理内容并进行分类,厘清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级关系,建构起一个相互联系的有序整体,从而明确教学重点和实施策略。“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单元知识分为三个层级:层级一是“电生磁”,包括课本中的第一节“磁场磁感线”与第二节“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介绍磁场的主要概念及磁现象的电本质;层级二是“磁生电”,即第三节“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认识到电流能够产生磁场,磁场也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层级三是电磁场应用,包括第四节“电磁波的发现及其应用”和第五节“能量量子化”,从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角度理解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场和磁场形成统一不可分割的电磁场,从能量的角度介绍电磁波能量量子化的特征。
  三是基于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教学环节,展现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单元教学的学情分析可以结合教学实践,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关注学生已有经验、认知特点等,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为找准教学起点和设计活动任务奠定基础。
  2.单元具体学情分析
  物理观念方面,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磁现象,在高中阶段,经过电场的学习,初步建立了“场”的概念;知道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能够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对电与磁间的相互作用有初步的了解。
  科学思维方面,通过静电场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研究“场”的方法。对理想化模型法等科学方法较为熟悉,能够基于实验现象进行科学推理。
  科学探究方面,学生可以类比电场强度的建立过程,通过实验探究和科学推理建构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磁感应强度。学生在初中时探究过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需要在此基础上补充实验,将实验探究和科学思维相结合,得出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同时对电磁学相关的物理学史有了一定的了解,挖掘并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3.单元教学设计的操作框架和具体要素
  在原有教学设计框架的基础上,依据学习进阶理论,完善单元教学设计操作框架(见下图),指导教师依据此框架的要素和流程撰写单元教学设计,使单元教学设计理念真正落地。
  单元教学设计操作框架及要素
  在单元教学设计框架中,“学习活动设计”要素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也是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关键。要引导教师创设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问题情境,以科学探究、问题解决为立足点,整体规划学科核心素养,选择学习方式和活动内容、设计教学策略、提供学习资源,并设计对学生活动的评价反馈,体现目标、活动和评价的一致性。
  例如,“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单元的层级一“磁场的描述及其本质”的学习过程设计包括六个方面。一是问题情境创设。创设三种相互作用的情形:通电导线使小磁针偏转;磁铁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两条平行放置的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由此情境提出问题:以上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产生的?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有何特点?我们该如何形象地描述磁场?磁铁和电流的磁场是否有相同的起源?磁场对哪些物体有力的作用?如何定性比較磁场的强弱?类比电场的研究方法,设计定量描述磁场强弱的方案。二是知识内容安排,包括简单的磁现象、磁现象的电本质、磁场的性质、磁感线、安培定则、磁感应强度、磁通量。三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规划。通过简单磁现象的实验,丰富学生对磁场的感性认识,发展物质观;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通电直导线、环形电流、螺线管周围的磁场,通过类比的方法,建构磁感线理想模型;类比人口密度建构磁感线密度,定性比较磁场的强弱,引入磁通量的概念等。四是学习方式指导。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模拟电流周围的磁场分布,根据实验结果归纳推理出安培定则;小组讨论设计定量描述磁场强弱的方案,然后观看教师演示实验或者实验视频,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特点,经过科学推理定义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历史上科学家们对电与磁的联系的探索。五是学习难点突破。本层级的重点和难点是安培定则的得出和应用,以及磁通量、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得出电流周围的磁场分布;通过立体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建构磁场的空间分布;通过总结归纳得出安培定则;通过自制模型帮助学生将立体图转化成侧视图和俯视图;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特点。六是学习反馈评价。采用课前诊断的方式,考查学生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磁铁周围磁场的理解。通过讨论、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重点对场的研究方法、安培定则、磁感应强度的定义进行检测和评价。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尊严的失落即教师尊严的丧失与衰落,表现为教师不被尊重甚至被诋毁。这种失落危害了学生的发展,加速了教师的流失,异化了教育的本质,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造成教师尊严失落的原因主要有个别教师师德失范,教师职能被异化,教师形象污名化以及教师权益缺乏保障。重塑教师尊严,就必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维护教师的正当权利,捍卫教育的本质与规律。  [关键词]教师尊严;教育尊严;失落;重
期刊
丰台五小教育集团工会认真履行职能,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为学校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民主管理,规范工会各项工作  学校工会坚持校务会、教代会专题议事制度。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工作精神,校务会、教代会参与讨论学校工作计划、发展规划、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重点工作或决策等。  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工作原则,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在干部、教师岗位聘任及绩效工资方案、教师职称评审推荐、年度
期刊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知识内涵丰富、思辨性强、价值判断明显等优势,重点挖掘具有典型意义的教材内容,点透说破其背后的价值内涵,构建相对完整的学科德育案例体系。  1.学科德育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相融合  学科德育与历史学科素养并不矛盾,可以依托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来实现。本节课,我引导学生绘制中共中央驻地、历次党代会会址和两次工作重心转移的路线图,阅读史料,结合历史背景解释不同时期地点转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因此,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进步,生活如何变化,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这一特点是亘古不变的。学校始终倡导家校合力携手育人,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和谐的氛围,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1.走进家长内心,沟通无阻敞心扉  作为教育路上的合作伙伴,学校和家长真心沟通才
期刊
教材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如何用好统编语文教材,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整体梳理,领会编者意图  统编语文教材结构上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按照“语文要素”组织单元,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
期刊
青年教师整体素质较高,但也存在着骨干比例偏低,部分青年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教学能力不突出、工作作风不硬朗、教学方法不科学等现象。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青年教师基本素质,就成为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1.做好职业规划,激发内驱力  通过文献、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典型剖析等方法,全面了解青年教师基本素质的现状,梳理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指导青年教师明确提升目标,做好职业规划,激发青
期刊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带领学生探寻课本中的红色记忆,传承百年红色基因?我从执教的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开始探索。在“理想和信念”这一宏大单元主题下,学生是否可以深入文本、走近伟人,感受其崇高的革命精神?我通过课前测发现,课文历史背景距学生较远,容易产生隔膜;对李大釗的认识主要集中在“革命先驱”“共产党的创始人”等词语,对李大钊品质的评价也主要是沉着冷静、忠于革命、宁死不屈…
期刊
新高考中,生物试题的情景更加新颖,开放性答案的试题分值有所增加。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生物学专业的资料,提取关键信息,利用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加工,最后用專业名词和术语进行条理清晰、严谨的表述,这对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和科学表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目前,学生在科学表述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本身并不重视科学表述能力的训练,在学习过程中不重视记忆基本概念,对习题及课本中出现的图示、
期刊
在“以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让学生拥有愉悦的童年”办学理念指导下,学校构建了“YUE教育”育人体系,即“悦”“阅”“跃”“越”。学校分年级段研制学生培养目标,构建愉悦教育課程体系,把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整合融通,形成“悦”“阅”“跃”“越”四维课程,打造愉悦课堂教学文化,把质疑、探究、合作、表达作为基本课堂素养,通过“四部十六委”的学生部委制,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等能力。  “悦”在阳光心态。在四
期刊
学校秉承“培育科学精神,把科技创新的种子播进每个孩子的心田”的教育理念,推进“一二三”课程体系建设,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一”是指一个精品课程;“二”是指培育两个特色项目;“三”是指构建三个层面的金字塔式科技教育课程体系。  打造机器人精品课程  学校机器人教育始于2007年,当时使用了乐高动力机械、可再生能源等机器人开发套件开展科技活动。目前,增加了乐高科学技术、未来伙伴的WE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