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的祖父,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革命烈士李大钊。他的父亲,是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忘我奉献一生的李葆华。红色传承,赋予他牢记初心的政治本色、热忱为民的一腔情怀、修身律己的优良家风。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他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宗旨立场,把忠诚、勤勉、质朴的身影,镌刻在江淮大地山山水水之间。
先烈的求索,后辈的追随,老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
他的祖父,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革命烈士李大钊。他的父亲,是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忘我奉献一生的李葆华。红色传承,赋予他牢记初心的政治本色、热忱为民的一腔情怀、修身律己的优良家风。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他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宗旨立场,把忠诚、勤勉、质朴的身影,镌刻在江淮大地山山水水之间。
他就是李宏塔,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2021年6月29日,“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李宏塔作为“共产党人革命传统 优良家风的传承人”获得“七一勋章”。
一根红线系三代
“革命传统代代传,坚持宗旨为人民。”李宏塔经常用这副对联自勉,并以此教育子女。红色传承,赋予李宏塔牢记初心的政治本色、热忱为民的一腔情怀和修身律己的优良家风。
革命先烈李大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把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党的事业。
在祖父牺牲22年后,李宏塔出生了,他是听着祖父的故事长大的。“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是李大钊清贫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的收入大多用于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和资助青年学生。
李宏塔的父亲李葆华曾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他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直接教诲李宏塔,但公而忘私、一心为民的模范行为,让李宏塔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最好的家风就是父辈的言传身教。”李宏塔表示,他和父亲长期两地生活,偶尔借着开会进京探望,父亲总是埋怨其耽误时间,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工作上。“父亲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久而久之,我也知道了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人生进退去就的关头,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初心和志向。 1987年,组织拟安排在共青团工作多年的李宏塔到新的岗位。征求意见时,李宏塔毫不犹豫地选择省民政厅。“我喜欢直接与困难群众打交道,给群众多办实事好事最合我意。 ”李宏塔说。
“凡事都要脚踏實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李大钊为革命事业奔波一生,求真求实是其信条。李葆华在安徽工作期间,经常轻车简从,下乡下厂深入调查真实情况。工作中,李宏塔像先辈那样,拒绝任何形式主义,容不得一点花架子。
李宏塔在安徽省民政厅一干就是18年。当了厅长,他每天依旧蹬着自行车,穿行在熙来攘往的街巷。年复一年,李宏塔骑坏了4辆自行车,穿坏了5件雨衣、7双胶鞋。很久以后,沿途的交警、摊贩才知道,这个总是和他们微笑问好的人,祖父竟然是李大钊!
2003年夏天,淮河、滁河流域发生洪灾。李宏塔在灾区往来奔波,衣服干了湿、湿了干,饿了啃几口自带的干粮。在一处大堤上,李宏塔走进受灾群众的帐篷,顿觉一股热浪迎面扑来。他让工作人员测量,帐篷内气温竟达50℃!“群众安置绝不能有丝毫马虎。”李宏塔立刻联系有关部门,寻找通风条件好的安置点。直到事情有了着落,汗流浃背的李宏塔才急匆匆赶赴下一个受灾乡镇。
一连20多天,李宏塔累瘦了,晒黑了,嗓子沙哑了,但受灾群众得到了妥善安排。一位老干部感慨地说:“从宏塔身上,我们看到了李大钊先生的革命家风,看到了革命后代的精神风采。 ”
2000年前后,安徽推行农村税费改革,规范乡镇财政收支管理。此前,乡镇承担了部分五保供养经费,改革后会不会影响五保对象生活?时任民政厅厅长的李宏塔十分关心,立即组织大走访。 “一定要深入摸实情,把最真实的情况反映上去,为完善改革措施提供参考。 ”李宏塔带头调研、撰写材料,为五保对象争取到了相关保障经费。
2008年年初,李宏塔刚调到安徽省政协工作,正赶上安徽发生雪灾。 “新官”上任,李宏塔的第一件事就是调研雪灾倒房恢复重建。连续8天奔赴3市,他踩着烂泥路,挨家挨户查访。午饭时间,地方同志安排就近吃个工作餐。李宏塔摆摆手,钻进路边小面馆。 “不要为吃饭这种小事耽误时间,老百姓的事才是大事,能抓紧点就抓紧点。 ”李宏塔说。
“他(李宏塔)是个闲不住的人,到办公室经常找不到他,因为又下基层调研了。 ”跟随多年的秘书王守权介绍,李宏塔调研喜欢“寻丑”“揭短”,哪里条件差就去哪里。农村寄宿学校、城郊养老院、老旧小区,都是他经常去的地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李宏塔多次在两会上为改善民生建言献策。
清廉家风传初心
建党初期,李大钊曾拿出工资的2/3用于革命事业,还经常因资助困难学生致使家里揭不开锅。他曾言:“美味佳肴人皆追求,我何尝不企享用,时下国难当头,人民食不果腹,怎能只图个人享受,不思劳苦大众的疾苦呢? ”
李葆华同样生活朴素,他经常教育子女:“不能吃苦,就不能成人。”他家中的简朴装饰让人难以置信:老旧的三合板家具、人造革蒙皮的椅子,沙发坐下就是一个坑。2000年中央有关部门要为他调房,他说:“我住惯了,年纪也大了,不用调了。”
“父母言传身教,告诫我永远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李宏塔说。小时候在北京生活时,他曾骑一辆父母在旧货市场上买来的自行车,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
后来,随父母工作调动,李宏塔来到安徽读书。曾有人给他家送来几袋葡萄干,放学回家后的李宏塔,当时年纪小不懂事,拆开一包就吃起来。父亲知道后当即批评了他。“我们只有一个权力,就是为人民服务。做了一点工作就收礼物,这不是共产党人干的事。”随后,父亲把葡萄干原样退回,李宏塔吃掉的那一包,也一同折价返还。
先烈的求索,后辈的追随,老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
他的祖父,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革命烈士李大钊。他的父亲,是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忘我奉献一生的李葆华。红色传承,赋予他牢记初心的政治本色、热忱为民的一腔情怀、修身律己的优良家风。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他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宗旨立场,把忠诚、勤勉、质朴的身影,镌刻在江淮大地山山水水之间。
他就是李宏塔,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2021年6月29日,“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李宏塔作为“共产党人革命传统 优良家风的传承人”获得“七一勋章”。
一根红线系三代
“革命传统代代传,坚持宗旨为人民。”李宏塔经常用这副对联自勉,并以此教育子女。红色传承,赋予李宏塔牢记初心的政治本色、热忱为民的一腔情怀和修身律己的优良家风。
革命先烈李大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把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党的事业。
在祖父牺牲22年后,李宏塔出生了,他是听着祖父的故事长大的。“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是李大钊清贫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的收入大多用于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和资助青年学生。
李宏塔的父亲李葆华曾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他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直接教诲李宏塔,但公而忘私、一心为民的模范行为,让李宏塔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最好的家风就是父辈的言传身教。”李宏塔表示,他和父亲长期两地生活,偶尔借着开会进京探望,父亲总是埋怨其耽误时间,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工作上。“父亲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久而久之,我也知道了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人生进退去就的关头,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初心和志向。 1987年,组织拟安排在共青团工作多年的李宏塔到新的岗位。征求意见时,李宏塔毫不犹豫地选择省民政厅。“我喜欢直接与困难群众打交道,给群众多办实事好事最合我意。 ”李宏塔说。
“凡事都要脚踏實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李大钊为革命事业奔波一生,求真求实是其信条。李葆华在安徽工作期间,经常轻车简从,下乡下厂深入调查真实情况。工作中,李宏塔像先辈那样,拒绝任何形式主义,容不得一点花架子。
李宏塔在安徽省民政厅一干就是18年。当了厅长,他每天依旧蹬着自行车,穿行在熙来攘往的街巷。年复一年,李宏塔骑坏了4辆自行车,穿坏了5件雨衣、7双胶鞋。很久以后,沿途的交警、摊贩才知道,这个总是和他们微笑问好的人,祖父竟然是李大钊!
2003年夏天,淮河、滁河流域发生洪灾。李宏塔在灾区往来奔波,衣服干了湿、湿了干,饿了啃几口自带的干粮。在一处大堤上,李宏塔走进受灾群众的帐篷,顿觉一股热浪迎面扑来。他让工作人员测量,帐篷内气温竟达50℃!“群众安置绝不能有丝毫马虎。”李宏塔立刻联系有关部门,寻找通风条件好的安置点。直到事情有了着落,汗流浃背的李宏塔才急匆匆赶赴下一个受灾乡镇。
一连20多天,李宏塔累瘦了,晒黑了,嗓子沙哑了,但受灾群众得到了妥善安排。一位老干部感慨地说:“从宏塔身上,我们看到了李大钊先生的革命家风,看到了革命后代的精神风采。 ”
2000年前后,安徽推行农村税费改革,规范乡镇财政收支管理。此前,乡镇承担了部分五保供养经费,改革后会不会影响五保对象生活?时任民政厅厅长的李宏塔十分关心,立即组织大走访。 “一定要深入摸实情,把最真实的情况反映上去,为完善改革措施提供参考。 ”李宏塔带头调研、撰写材料,为五保对象争取到了相关保障经费。
2008年年初,李宏塔刚调到安徽省政协工作,正赶上安徽发生雪灾。 “新官”上任,李宏塔的第一件事就是调研雪灾倒房恢复重建。连续8天奔赴3市,他踩着烂泥路,挨家挨户查访。午饭时间,地方同志安排就近吃个工作餐。李宏塔摆摆手,钻进路边小面馆。 “不要为吃饭这种小事耽误时间,老百姓的事才是大事,能抓紧点就抓紧点。 ”李宏塔说。
“他(李宏塔)是个闲不住的人,到办公室经常找不到他,因为又下基层调研了。 ”跟随多年的秘书王守权介绍,李宏塔调研喜欢“寻丑”“揭短”,哪里条件差就去哪里。农村寄宿学校、城郊养老院、老旧小区,都是他经常去的地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李宏塔多次在两会上为改善民生建言献策。
清廉家风传初心
建党初期,李大钊曾拿出工资的2/3用于革命事业,还经常因资助困难学生致使家里揭不开锅。他曾言:“美味佳肴人皆追求,我何尝不企享用,时下国难当头,人民食不果腹,怎能只图个人享受,不思劳苦大众的疾苦呢? ”
李葆华同样生活朴素,他经常教育子女:“不能吃苦,就不能成人。”他家中的简朴装饰让人难以置信:老旧的三合板家具、人造革蒙皮的椅子,沙发坐下就是一个坑。2000年中央有关部门要为他调房,他说:“我住惯了,年纪也大了,不用调了。”
“父母言传身教,告诫我永远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李宏塔说。小时候在北京生活时,他曾骑一辆父母在旧货市场上买来的自行车,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
后来,随父母工作调动,李宏塔来到安徽读书。曾有人给他家送来几袋葡萄干,放学回家后的李宏塔,当时年纪小不懂事,拆开一包就吃起来。父亲知道后当即批评了他。“我们只有一个权力,就是为人民服务。做了一点工作就收礼物,这不是共产党人干的事。”随后,父亲把葡萄干原样退回,李宏塔吃掉的那一包,也一同折价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