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竖笛教学提高识谱能力

来源 :当代音乐(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da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竖笛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已开展多年,但大多停留在教学方法和策略操作层面,对竖笛与学生识谱能力关系研究鲜有涉足。以京溪小学学生群体为案例,通过对该校2015届和2016届两届毕业生展开跟踪和测试,将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了经过2~3年常规竖笛课堂教学,学生的识谱能力将大面积提高的结论,进而有力地验证了通过竖笛教学能够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观点。
  [关键词]竖笛;识谱;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22-0044-03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基础教育领域义务教育阶段开展竖笛教学(本文中竖笛教学皆指该领域)。在1988年音乐教学大纲中首次增加了器乐教学,将竖笛列为主要学具之一,并且在各种音乐课本中增设了竖笛教学内容。竖笛亦称“直笛”,是一种古老的乐器。本文涉及的竖笛是指我国目前引进的八孔德国式竖笛。一直以来,竖笛教学在世界发达国家,无论是在专业音乐表演还是在普通音乐教育中,都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中小学开展竖笛教学的30年间,广大一线教师在竖笛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不少成果。例如在维普期刊网上收索出600多篇竖笛相关的文章,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课堂教学方法操作策略方面,占总数的90%以上;但是竖笛与学生识谱方面的文章只有32篇,约占总数的5%。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对竖笛教学的文章很多,但是大多是研究总结竖笛教学自身操作的问题,对研究竖笛教学与提高学生音乐识谱方面的文章相对较少,只有在少数文章中泛泛提到了“竖笛教学有助于识谱能力的培养”[1]。这表明,竖笛教学提高学生识谱能力方面的验证性研究还非常薄弱,甚至尚未起步。而识谱能力的培养,又是学校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一个困惑广大音乐教师的问题。因此在竖笛与学生素质方面的相关研究还很缺乏,远远不能与方法层面上的成果向匹配。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现实中在中小学阶段完成识谱教学,一直是困扰一线教师的“老大难”问题。在一些学校调查显示,有多达90%以上学生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音乐识谱记谱学习。方法操作层面的热闹,掩盖不了目前我国竖笛教学研究不够严谨过于“虚”“空”的事实。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了音乐识谱教学的重要性,关于识谱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习并掌握识谱基础知识”“在音乐听觉感知的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和创作活动中运用乐谱”。新的课程标准,修正了过去过于强调学生学习兴趣,忽略音乐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导向,体现了识谱能力在学生音乐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性。因此从竖笛教学与学生识谱能力领域入手开展研究,能够迫切解决当前音乐课堂教学现实中的难题。
  识谱亦称“识读乐谱”,是学习音乐的工具。学生的识谱能力涵盖了熟悉并掌握所学乐谱的记谱方法,包含音乐要素中的节奏、节拍、曲调、调式、和声、速度、力度等。与专业识谱不同,小学生识谱教学并不作为专项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只需在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本文所指的乐谱指规范的五线谱和简谱,图形谱、字母谱不在识谱范围内。
  小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卓越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过“经验先于抽象”,完整的音乐学习应该是耳、眼、身、脑等综合体验,通过表现器乐演奏中的视觉符号体验,让学生在学习器乐的经验中逐步学习抽象的乐谱。因此小学生视频学习需要建立在大量的感知实践基础之上。小学阶段开展竖笛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吹奏竖笛的同时将音符的形象与内心的音高和节奏感受相吻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内在感受力,让学生在大脑控制下多个感官并用,协调发展,在培养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读谱和音乐思维能力。
  广州市白云区京溪小学是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从2007年开始该校坚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竖笛教学,距今已经有十年以上,是广州市音乐竖笛教学水平先进学校。多年的竖笛课堂教学,改善了音乐课堂,学生爱上音乐课,爱吹竖笛,音乐综合能力特别是识谱能力有了大面积提高。目前该校从三年级至六年级开展的全校竖笛教学已经呈现常态化,在区域已经形成了竖笛教学规模和品牌效应。学校教师对竖笛教学热情高,同时希望分析这可喜变化的深层原因。因此近年该校开展了竖笛教学与学生识谱能力关系研究的验证性实验研究。
  二、研究过程
  2010年该校所属白云区曾经开展了一次“白云区小学初中教学衔接调研艺术学科质量分析”。这是难得一次区域性“小升初”毕业生进行的艺术素质摸底测试,这套调研试题中有七道音乐测试题。该校老师以这七题为测评工具,分别对京溪小学2015届和2016届六年级学生展开了两轮测试。
  (一)第一轮测试——对2015届六年级学生的测试
  京溪小学2015届六年级学生七个教学班,共计299人,所有班级皆同步从三年级开始开展了三年的竖笛课堂教学,测试样本数据如下,浅色为该校成绩,深色为区成绩(图1):
  第一輪测试显示该校2015届学生音乐学业总体水平明显高于2010年白云区总体水平,其中在涉及乐理、读谱能力的35、36、37题学生优势明显,高出区平均水平50%以上。
  产生这种优势的原因是什么?一定是开展竖笛教学带来的结果吗?广州市白云区由于地域辽阔,是广州市发展最不均衡的地区,区域内既有现代化的城市学校,又有偏远的农村学校。在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配备普遍参差不齐,很多原本专职音乐教师被转岗任教其他学科,也有很多非专业教师在兼职上音乐课。而京溪小学由于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地段,是白云区龙头示范性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先进和软件优势明显,音乐教师都是专职教师,都毕业于正规音乐教育专业。此外,学生家庭背景优越,家长普遍重视艺术类教育,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这部分学生普遍识谱能力都较强。以上种种原因都是干扰研究数据的要素,为了弄清事实真相,该校第二年开展了对2016届六年级学生的第二轮测试。   (二)第二轮测试——对2016届六年级学生的测试
  2016届六年级共有七个教学班,其中(1)至(5)五个教学班从三年级开始实施竖笛课堂教学,(6)班和(7)班两个班级,由于出现教师人员调配、工作变动等不可预知因素,始终没有开设竖笛教学。这是该校大面积实施竖笛教学以来首次出现的“空白”,一方面是件遗憾的事情,另一方面却给该校教师在校内实施“有开展竖笛教学”和“无开展竖笛教学”(文中简单称“有竖笛组”“无竖笛组”)学生群组之间对比研究提供了可能。
  吸取了第一轮测试中对变量控制不够严格的问题,在这轮测试中,课题组在测试题中增加了“有无参加课外器乐学习”的选项,有意识地将学生分成“有参加课外器乐学习组”和“无参加课外器乐学习组”两类(文中简称“有课外组”和“无课外组”)。
  “有课外组”的学生是指,除了在校内音乐课堂学习器乐之外,还在校外参加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各种各类与器乐相关的培训班。“无课外组”的学生是指,除了校内音乐课,均没有参加任何其他器乐类型的学习,即体现课堂“所教即所得”。第二轮测试中,该校2016届六年级学生共计306人,其中有80人參加了课外器乐学习,未参加课外器乐学习有226人,为使数据更有说服力,在数据对比分析中将干扰项,“有业余音乐学习”部分80学生的数据剥离。(图2)
  在“无课外组”中,“有竖笛组”即(1)至(5)班有164人,“无竖笛组”即(6)班和(7)班有62人,测试题目与上一轮测试一致,同样为“2010白云区小学初中衔接调研试题”,测试结果如下,深色代表有竖笛组、浅色代表无竖笛组。(图3):
  第二轮测试,在“无课外组”中,在涉及识谱能力的36题“让学生辨认旋律是哪首中国民歌的音乐主题”和37题与识谱相关的拍号题目考核中,“有竖笛组”和“无竖笛组”中差距与第一轮同样明显。第二轮测试同样反映出, “有竖笛组”比“无竖笛组”学生识谱方面的得分率会高出约50%,具体数据见对比表(表1)
  三、结论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该校教师得出了如下结论:
  结论一:实施竖笛教学是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有效途径。[BW(S(S,,)]
  两轮研究结果都显示,开展竖笛学习后的识谱学业成绩与对照组相差近50%,无竖笛课堂教学的学生,学生识谱题目正确率不高于30%,而有竖笛课堂教学的学生,学生识谱题目正确率远高于对比组,因此竖笛教学是学生识谱能力差异的重要因素,是学生识谱能力提高的因变量。在同一群体中这种差距是明显的,并且这一结论无论对城市、农村、不同区域都具有普遍规律。
  结论二:开展竖笛教学的头三年,学生的识谱能力提高显著。
  两轮测试均测试的是开展竖笛教学最初三年的学习情况。在这个时间段内,开展竖笛教学与学生识谱能力大面积提高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为了控制变量,研究使用的是同一套试题,并且在数据分析中排除了课外器乐学习的干扰,研究的重点在于“无课外组”,真正体现了“所教即所得”的因果关系,学生的识谱学业就是音乐课堂教学的直接反映。虽然三年后识谱情况还有待考察,但是从最初三年的情况显示,在开展竖笛教学确实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
  四、问题与展望
  虽然,本次研究是以研究竖笛教学与学生识谱能力为目标,用验证性实验来论证开展竖笛课堂教学确实能够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为前人的观点提供了验证依据。但是由于运用识谱学业方面的测试评价工具和手段还很单一,加之对教育统计学的认识还很不足,导致测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还很初步,分析的只是触及到较显性的层面,对竖笛与学生识谱综合素质深层方面的联系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正如雪莱所说“潜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在竖笛教学改革之路上,存在问题仍不少,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探索。
  [参 考 文 献]
  [1]高佩芬.将竖笛引进课堂有助于培养音乐能力[J].教学研究,2010(24).
  [2] 黄钦慧.小学初中教学衔接调研音乐学科分析报告[R].(未发表)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 2010.
  [3]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刘敏.任务导向下的分层异步教学法在竖笛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音乐教育,2012(01).
  [5] 蔡萍.小学器乐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 高佩芬.将竖笛引进课堂有助于培养音乐能力[J].教学研究,2010.
  [7] 曹理,缪裴言,廖家骅.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8] 王耀华,王安国,吴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丛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9] 黄钦慧.小学初中教学衔接调研音乐学科分析报告[R].(未发表)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2010.
  [10] 曹理.学科教育大系之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2] 叶澜,郑金洲.学校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3] 李秉德,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4]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5] 曹理.学科教育大系之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6] 缪裴言,章连启,汪洋.中小学音乐教育词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17] 施敏慧.竖笛进课堂,让识谱轻松[J].北方音乐,2016(23).
  (责任编辑:刘露心)
其他文献
[摘要]  《图兰朵》作为普契尼最后一部歌剧,自诞生多年以来,一直饱受争议,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贯穿全剧的“中国元素”,那么在从未来过中国的普契尼眼中,中国元素是怎么体现的呢?分析了解外国作品中的“中国元素”,对于本民族文化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将以对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中国元素”的分析为例对西方歌剧中的“中国元素”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元素;普契尼;《图兰朵》  [中图
期刊
[摘要]  舞蹈要发展,就要有创新。传统的中国古典舞根生于中国千年文明的土地上,是在戏曲表演的基础上发展演变来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古典舞,实际上是中国当代舞蹈家对传统舞蹈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再创造。《风吟》作为一部创新作品,不论是从创作意识上还是舞蹈语汇的运用上,以及意境的营造上,都将古典与现代元素完美融合,把时代的审美意识带到舞蹈创作中,开拓出古典舞创作广泛而多样的走向。  [关键词]古典舞;创新;
期刊
[摘要]  流行音乐时代的乐评代表了当下社会在“娱乐至死”年代的态度。李皖的《娱死记》如同一个中介将社会与听者衔接,书中对乐坛的“拾遗”和对音乐文化的探讨皆有独到之处。笔者通过阅读、整理,对《娱死记》中所体现的音乐评论特征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进行分析与总结。此书中作者所表现出的率真与坦诚,和对音乐的真、善、美的追求,均体现了较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娱死记》;李皖;音乐评论;流行音乐  [中图分
期刊
《炎黃风情》二十四首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曲9·女娃担水
期刊
麻雀生活素描
期刊
[摘要]  本文借“琴”之典籍——徐上瀛的《溪山琴况》以言筝,分别从“指与弦和”“弦与音和”“音与意和”三个方面,结合对三首传统筝曲的演奏、理解、分析和艺术处理而就传统筝乐在“和”方面的渗透谈之,提出笔者的感悟和拙见。  [关键词]溪山琴况;古琴;传统筝曲;万法归宗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24-0111-05  《溪山琴况》是一部全面而系
期刊
主教练:何塞·穆里尼奥(Jose Mourinho) 葡萄牙  穆里尼奥属于典型的厚积博发,大总分的时间都在用来学习。他总是充当著名教练的助手,从罗布森到范加尔都给过他相当多的指点。  再加上他自己的不断努力,于是我们看到了他创造出的神话。穆里尼奥具有超强的指挥能力,相信穆里尼奥能够开启一个神话时代,他究竟能够迸以出多少力量我们谁也不知道,但我们相信,有了穆里尼奥神话可能就会变为现实。     前
期刊
11.2004年8月30日,雅典奥运会的足球金牌由阿根廷终结神话。   天道酬勤,最拿足球金牌当回事的阿根廷人,军容最整齐的阿根廷队最终获得了金牌。  如果阿根廷人得不了金牌,他们可谓比窦娥还冤,这也是对阿根廷队主教练贝尔萨的另类安慰,当阿根廷队主教练不容易,贝尔萨当家快4年,还没有拿到一个冠军。获胜后的阿根廷唯有贝尔萨保持铁面人本色,他似乎笑不出来,他非常清楚奥运会的份量,拿这项赛事金牌,并不预
期刊
20世纪50年代初,抗美援朝时期我国曾经流传一首叙事歌曲《王大妈要和平》。歌曲运用我国东北民间音乐音调,用抒情性和说唱性相结合的旋律生动地塑造了王大妈为了和平奔走宣传的生动形象,表达了我国人民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反对侵略、保卫世界持久和平的决心。198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在太平洋录制的民歌专辑中,经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古典诗词歌曲演唱家王苏芬的重新
期刊
[摘要]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作为莫扎特不朽的杰作,不仅将单簧管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向世人展现了他音乐的至高境界。这其中渗透着莫扎特对于生命的感怀和超验般的神学思想:他对于上帝始终保持一种“幸福感”的敬仰和信念,对于死亡有着超然脱俗的感悟和体认。同时慢板乐章也蕴含着东方美学的意境:“中和”“含蓄”“朴质”。而这高古超拔情状中难得的宁静,深沉伤感中迷人的忧郁,便造就了人类文化的“千年绝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