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娱时代的率真乐评

来源 :当代音乐(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流行音乐时代的乐评代表了当下社会在“娱乐至死”年代的态度。李皖的《娱死记》如同一个中介将社会与听者衔接,书中对乐坛的“拾遗”和对音乐文化的探讨皆有独到之处。笔者通过阅读、整理,对《娱死记》中所体现的音乐评论特征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进行分析与总结。此书中作者所表现出的率真与坦诚,和对音乐的真、善、美的追求,均体现了较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娱死记》;李皖;音乐评论;流行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007-2233(2017)24-0102-04
  《娱死记》是李皖2014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音乐评论文集,书中收录的是作者写自2006—2008年的音乐随笔与评论。虽然大都是前几年的音乐作品,但放到现在来看,仍然有价值,因为好的音乐并没有按照与时间的正比而与日俱增。在他的文集中,有对经典老歌的品评,有对流行音乐“遗珠”的拾零,还有对新曲榜单的洞察。他关注国内外的民谣,了解国内外的摇滚,深谙流行音乐的历史,单是从他的文集里就可以找到许多好歌曲、好专辑。读者还可以通过阅读此书从音乐的视角来观察社会时代,了解所涉及的大众流行文化,别有一番乐趣。这本乐评不仅观点清晰、笔风清爽,且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李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大量购置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音乐磁带、黑胶和光碟。十几年前,他在杂志《读书》上,开设了《听者有心》的专栏,最终,业余热爱音乐的他,逐渐成为在中国大陆流行音乐评论界如雷贯耳的乐评人。用圈内人颜峻的话来说:“从此,属于人民的音乐开始有了它的辩护者和阐说者,和其他几个人一起,揭开了中国流行音乐乐评人的历史。”李皖以业余写作的独立乐评人身份,出版了《听者有心》《民谣流域》《摇滚1955—1999》《倾听就是歌唱》《李皖的耳朵》《我听到了幸福》《五年顺流而下》《回到歌唱》《暗处低吟》《亮处说话》《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多少次散场,忘记了忧伤——六十年三地歌》《娱死记》《锦瑟无端》等多本文集,凭着多年来听乐识人的经验累积,他用充满浩瀚信息的锋利笔触,不断地在唤醒大众渴望聆听好音乐的耳朵。
  书名越简单,其实质内容就越丰富,书名与内容形成了一个外延与内涵之间的反差。“娱死记”三个字,来源于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提出的观点——“娱乐至死”,其本意是,娱乐让我们死去。李皖在自序里也向读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游戏时代,还要不要追求意义?文学家米兰·昆德拉在小说《庆祝无意义》中决意“庆祝”,而李皖则试图听到一些什么。《娱死记》就像一个中介,一边是社会读者,一边是音乐作品,它在两者之间建筑起某种关系,双方互相注视,相互探索。
  这本写给互娱时代的书分为四个部分:“域外来音”“民谣,总在发生”“寂寞的收获”“伊甸园之门”。《娱死记》算不上是纯粹意义上的音乐批评,并没有严守音乐自身的逻辑,从音乐原理出发,以音乐的本体为主要对象,而是从文化或别的什么角度。到目前为止,还未有“专业”的流行音乐评论供我们阅读,难道是因为流行音乐的历史不够长远?反正,音乐就在那儿,将我们抛在身后一本万象地流淌。
  [LM]
  一、“域外来音”——真诚
  距李皖1992年写的第一篇乐评《我们有话要说》到现在,人间风景已大有不同。各种成功学正在火热上演,权势的无端分占,利益的不均分配,贫富的两极分化衍生出了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等一系列问题,音乐变成了娱乐,而且娱乐至死。网络媒体的出现洗牌了原有的唱片工业,媒体的中心话语权分崩离析,群众的“口水和砖头”却此消彼长。在娱乐时代,表演者和观众相互补给,相互消耗。娱乐让我们死去,我们还想加倍奉还。在这样颠倒的喧闹下,李皖仍然笔耕不辍,大力宣扬着那些不凡的却再难听到的声音,面对刊物的约稿,书写着与时代擦肩而过打了一眼照面的杂想与随笔,探讨对娱乐至死的异见,重申关于音乐、关于艺术、关于真善美的那些最基本的命题,试图以此来对抗病态和痴愚。
  “域外来音”是本书的第一个章节,共11篇文章,所谈到的都是西方流行音乐史上赫赫有名的经典人物。鲍勃·迪伦、约翰·列侬、吉姆·莫里森……在作者刚刚开始被音乐吸引的90年代,他们就已经占领了大众的耳朵。在《我的鲍勃·迪伦》中,作者坦言遇到迪伦就像是遇到一场奇迹,对于迪伦,就算地域不同,时间有差,意识形态各异,但仍能彼此相识,达到一种不问来路的相通。迪伦之于爱乐人,是一个时代的旗手,是一位乱世中的警觉者。文中不只提到了鲍勃·迪伦的成就,以及在那个时代达到的万人空巷的影响力,更提及了作者被偶像影响了的世界观、人生观。在探讨纯粹意义的音乐本体之外,作者从文化的场域中也给出了鲜明的观点:伟大的人,只出于我们抬头仰望的恶习,一旦我们懂得了平视,懂得深入其中仔细观察,最伟大的人,便成为连绵群山中的一座。不但赞颂,而且平视,这便是李皖一贯的写作风格,也是本书的风格所在,没有强暴式的批判稿,没有华丽的明星档案,也不是唱片公司企宣式的赞扬,他以杂文的形式布局,用散文的语言书写,代替了传统论文式和传记式的批评文样式,言辞坦诚,准确有力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使大众能够充分接受并获得通感,说是灼见有些人可能会反对,但这绝对算得上真知。
  不仅评乐独到,《娱死记》中更为精彩的应该是对人、对事的深刻见地。在《1970年列侬的观点》中,作者就鲜明地表达了对现代录音技术层层分割、层层叠加方法的强烈不满和无奈。商品经济和大众娱乐化促使歌手推出制作精美、质量上乘的唱片,然而“排练、追求完美,会走到艺术的反面去。因为纯真会丢掉,新鲜感会丢掉,感觉会丢掉,最终是有了最好的技艺,却无法进入状态”。这也是为什么粉丝听众能在一场LIVE演唱上感受到最真实和强烈的赤诚。“最悲惨的并不是没有知识,而是没有心灵,没有感受力……”李皖借列侬之口说到了很重要的一点——感受力,越过理论、流派、专业名词这些障碍,唯有“感受力”才是接触文艺作品的通途。音乐中最好的东西,是真诚;最好的文章是真诚的文章,谈的虽是音乐,串起的却是这一代人的人生。   流行音乐的评论最见批判精神。乐评人中,由于顾虑不同,有敢于直言者以权威自居者,动不动便以大话教训人,却不肯为中国的乐评拿出一点真具水平的坦诚;也有察言观色的婉言者,但又缺少真诚与坦率,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批评活动当成是原有艺术作品的附庸,认为“说三道四”“评头论足”即可,这恰恰成为乐评茁壮成长的桎梏。乐评人并不是在扮演导师的角色,也不需要溜须拍马,他们应该有一双属于音乐的耳朵,代表着良知与敏锐,代表着对于真、善、美的渴求。在《极限之外,还是极限》一文中,作者讨论了著名高音歌唱者维塔斯(Vitas),并将其与中国声音极限缔造者孔太做了合并梳理和对比。在此文中,作者表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质疑:维塔斯在技术上的华丽盖过了歌曲本身的感染力和艺术性,孔太的超高音和超低音无法在一个艺术整体中同时体现;两人突破了身体的极限却止步于艺术的极限;互联网包容了人们的少见多怪和孤陋寡闻……普通听众可能很难深究至此,专业歌者也难以将两人与互联网“娱乐至死”的传播现象联系到一起,作者以亲历者的姿态结合时代背景,以批判者的眼光直面音乐作品、音乐表演、音乐事件,赋予了《娱死记》真正的独创性。
  二、“民谣,总在发生”——拾遗乐与人
  用李皖的话来说,“民谣,是一种唱出来的说话”,因为它最质朴,最容易感动,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的现场,衔接于人群汇聚的街道,汇集在炊烟袅袅的居所,以你、我、他的事为题材,诉说着亲历者的遭遇和梦想。李皖的语言就如同民谣,使《娱死记》思想深刻,读起来如同散文般流畅。
  对于这一章节最大的感受,便是“拾遗”二字。不同于第一章和第三章,这一章节的20篇文章不仅将人们遗忘的找回,还对原有对象自身的未知进行了挖掘和补充。在《沧桑少年记》中,李皖用6页纸专门评价了台湾知名乐评人——马世芳。笔者曾经听过马世芳的一场关于“乡愁”的小型演讲,其中马世芳提到了罗大佑,提到了李宗盛,提到了齐豫齐秦,提到了《梦田》,由此,在笔者印象中的马世芳是散文式的,有着浪漫气息的诗人一样的乐评家,而李皖在《沧桑少年记》中却给了读者一个曾经反叛、曾经迷幻、曾经激进的懵懵懂懂的“少年马世芳”。李皖能够跳出主观视角,去从历史维度进行补充与评判,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幸运。
  相比较跟李皖同时期开始写乐评的人来说,其他人大都已经停笔了,只有他还在坚持。颜峻,混迹于摇滚江湖多年,激昂时写出潇潇洒洒的文字,可谓是摇滚乐评界的“老炮儿”,然而多年后再看颜峻的文章,好似还是一大堆专业摇滚名词的堆砌,并且越发小众晦涩。郝舫,有着汗牛充栋的知识储备,这赋予了他极大的话语权。擅长写摇滚评论的他有着极为深刻的笔风,能够将一个小的摇滚典故上升到哲学的理性思考,这使他的乐评极富有含金量,但就笔者所表的大众审美来说,却是过于厅堂。“新疆音乐的性格绝非优美,而是火烫。”这是李皖对于新疆音乐的评价(《浪漫漫流大地——新疆音乐如是我闻》),好像与我们印象中优美灵动的新疆音乐有些不同:“……等新疆人拿出了新疆歌曲原味,它们全变了味,就是一股子节奏,一股子节奏的圈圈,一股子节奏的旋舞,旋转旋转旋转。”读至此,笔者的脑海中便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即使是乐鼓已经停止住了,整个舞场却仍是尘土弥漫,一群东倒西歪,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回收神志的男女老少!这样酣畅淋漓的笔墨和变着法儿地用动词、形容词进行描写,更让人感到置身于新疆音乐中的真实。与李皖早期的文章进行比较,《娱死记》中,作者往往用简单的话说出深刻的道理,没有过多的专业名词,并将理论化内容化繁为简。正是因为这种博大、杂糅式的书写方式,流行音乐的乐评不再局限于古典严肃音乐理论分析那样学术化、枯燥化。
  唱民谣的刘家昌,现在的大众好像并不太熟悉,《娱死记》在这一章节的《听刘家昌唱刘家昌》中将他提出来,给年轻人公布在太阳下。刘家昌最流行的时代,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两个十年。被人们渐渐淡忘的刘家昌,虽是当年的流行者,却成了现在榜单上的失落者,曾经如日中天,现而熟视无睹。刘家昌红极一时的“深情系列”的唱片,刘家昌沾了老派爵士风的“东方小调”,刘家昌一首也没几个字的歌词,却有情浓,却有伤痛,却有常常落寞又能抚平千种心绪的个性……没有李皖的梳理,这些经典遗珠,恐怕是很难再看到了。
  三、“寂寞的收获”——流行符号的消与涨
  “当我想到周杰伦和方文山,脑中就出现鹫头鹫脑在大门外探望,却始终走不进殿堂的小字人物。”若是周杰伦的粉丝听到李皖这样的评价,恐怕要破口大骂了吧。在《周杰伦与方文山》一文中,李皖将周杰伦和方文山比作两位匠人,方文山小一点,歌词行云流水却始终未得堂奥;周杰伦大一点,清新有温度,有“第一人”的技艺,唱出了中国人的韵味,却没有大境界,缺少大关懷。其实,流行音乐在当下,更像是供大家茶余饭后咀嚼消遣的口香糖。这里并无贬义,于圈外人而言,茶余饭后若都咀嚼这块“流行音乐口香糖”,也算是将全部精力付之于此了。流行音乐不是只懂谈情说爱,那里有民众的呼吸与心声,若人人的歌曲作品都有大境界与大关怀,未免流行音乐的乐坛上将会多出千万首颂扬曲,而少了中国青少年拥抱世界的态度。
  轮回乐队有一首歌就叫作《寂寞的收获》,“黑夜中的你是否在独自哭泣/不要太在意因为这已是真理/多少年人们靠外表填补自己的空虚/多少年又把秘密掩盖在心底”。《娱死记》的这一章节主要评论了国内曾经红极一时的大众明星与歌者,他们当中有一些还活跃在荧屏前、舞台上,如唐朝乐队、许巍、周杰伦与方文山、萧敬腾,也有一些已经渐渐褪色甚至笔者从未耳闻的名字:“Joy side”“重塑雕像的权利”“清醒”“木马”,以及高枫、姜昕、李思琳等,这些偶像作为一种大于实际意义的流行符号丰富着社会生活,创造着一波接一波的偶像时期。李皖在《看透王菲》(出自《李皖的耳朵》2001年出版)一文中不偏不倚地分析了“王菲现象”。笔者非常喜欢王菲,因为王菲所传达出的清新绮丽的风格,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所议论的王菲,通常不是王菲这个人,而是在议论“王菲”这个产品。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王菲其实就是一个歌曲的诠释者,是一个传媒制造物,一个公共虚拟影像,一个符合了受众口味的商品,一个被规定意义的流行音乐符号。此种见解不仅在这一篇章中多有体现,在前一章节《冷眼看猫王》和《再谈猫王》中也有所提及。作者将流行音乐中的热点或经典的片段及现象,结合音乐学、意识形态、社会学、传播学,甚至后现代艺术学,糅合在一起,充分发酵后,徐徐展开在读者面前。   很多人说,中国的流行音乐乐评人大都是非音乐专业出身,没有过硬的音乐素养,这在写乐评的时候往往容易忽略音乐本体的分析,转而投向旁枝末节。这并不奇怪,我们对音乐艺术的认识活动本就应当不断地变换角度,不断地转换眼光,只有拥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储备,才能多维度地获得作品更为深刻的东西。学院派长期青睐于严肃古典音乐,他们对流行音乐这块领域熟视无睹甚至嗤之以鼻,这就让这群“圈外人”有了施展拳脚的空间。其实,乐评人的笔触,应比一般艺术家宽广,他们不只是“专家”,还须是“杂家”,这样,这些看似“非专业”的乐评人至少能够拨开一个新的视角,从社会、从诗歌、从哲学对音乐周边进行评论与研究,通过一次次的质疑和寻找展开探索,无限丰富了作品的可能性,由此更能体现出社会关于音乐生活的面貌。
  四、“伊甸园之门”——时代的反思书
  美国作家迪克斯坦于2007年出版了一本书叫作《伊甸园之门》,书中主要探讨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政治背景下诞生出的激情澎湃的乌托邦思潮,解释了复杂多变的社会政治现实和个人心理潜流,对“垮掉的一代”文化偶像及其创作进行剖析。《娱死记》中“伊甸园之门”的这一部分评论了从音乐的表象中透视出的种种文化与社会现象,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没有怀旧者的回忆录,更像是一个历史学家写就的时代反思书。在《假如我是张艺谋》中谈到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歌曲的选择”这个命题作文张艺谋是如何解决的;在《与我迥异的另一段民谣》《大众视野中的大陆民谣》中谈到了中国的民谣现象,它的产生及发展;还有李皖评论最多的,曾被音乐人视为公共政治话语的音乐形式——摇滚音乐,如何在20年的时间里(《过了二十年,无人来相会》),未收获预期的思想解放,反而迎来了音乐主义摇滚的美学丰收(《热情是如何冷却的》);正面剖析同为乐评人的王小峰出版的《欧美流行音乐指南》一书(《音乐辞典该告诉我们什么》),虽指出王小峰和章雷在音乐家作品风格、成就及价值的描述和判定做得不够到位的地方,但仍然肯定了二人作为行业内的开创者做出这项浩繁的工程的勇气。
  恩格斯曾提出,站在时代的风头浪尖上进行艺术与批评活动的人,才是具有“丰富”的“力量”的人。李皖写音乐评论,写民谣历史,写翻译的摇滚歌词,写红极一时或尚在成长的歌手、乐人,写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写雅与俗、经典与新生,写对音乐的误读与曲解,写音乐所处时代的社会心理与互动,写商品包装下的音乐艺术表达形式,写在历史突变期中人们彷徨、迷茫和寻求突破的精神状态……正因为他经历的时期纷繁复杂多变,有过政治动荡,有过思想解放,有过经济发展,也有过迷茫回望,他便拥有了更多的发言权,所以,我们所读到的文章里有歌,有诗,有哲学,有宗教,有科学,有艺术,有审时度势,有随感而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音乐”,这是流行音乐的本质,一位音乐人与他的听众之间,能够形成紧密的、漫长的成长共同体,这种“成长式共鸣”存在或只存在于流行音乐当中。他们或许是同龄人,一同经历生命中的某一时段,一同经历了与这生命时段相对应的周遭世界的风云变化。作者不只是站在音乐人的角度分析音乐,同时还追附着光阴,站在自己的生命河流里展开论述。每一首歌曲都是时间的一个结点,通过这些结点,音乐人的经历,听众的经历,与一段段的时代,都能够一一咬合起来,成为彼此的投射和见证,这种投影超越了词曲本身,拥抱了歌者和听者,拥抱了时代和人生。
  结语
  一个活在现在的人为什么常会怀念曾经一无所有的过去?这显然不是因为那时一无所有的匮乏,而是那“一无所有”的强压下被逼释放的热情,因为匮乏,所以富有;因为一无所有,所以一无所惧。
  李皖说:“当下显然不是乐评人的好时代。”
  流行音乐乐评人所做之事,所言之情,在这个时期的确不怎么被别人当回事,吃喝拉撒、饮食男女,我们被这些东西完全包围了,所以乐评人目前只能代表部分人群的觉醒。乐评人以音乐家创作的作品作为素材,随着音乐的蓬勃而不断地发展,去思索并创作具有独创性的文章,但一同成长起来的流行音乐乐评人,当时声名大噪现在却大多退隐江湖,由此可见,心内感受欲弥新,但苦于没有二次井喷式的音乐作品创作,笔锋就难以摆脱固有的思维定式。欲从绝地逃亡,只有听到新声音,它们给予我们一种补充,容许我们在这里发现新的东西,才能够催动着我们一起成长。乐评承担着引领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方向和潮流的责任,不囿于音乐文本本身,结合时代与自身记忆和民众所需进行解构,并重新建构起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才是乐评写作的正途。
  在《浪漫漫流大地——新疆音乐如是我闻》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新疆音乐……往往是四四拍,但二、四尤其是四拍的重音被格外地加重,还要加上一堆手鼓、一排拨弦以更碎、更狂的八拍、十六拍甚至奇数拍子予以叠加、炒动、掺和。奇数不要紧,点子乱也不要紧,关键要在紧要处重合,在一句末尾达到循环。”这段文字从乐理的角度看确实有些不准确,或者说完全是根据作者的个人感受而写出来的,没有从专业理论的角度去深入分析新疆音乐的节拍和律动,此方面是本书的微瑕之处。乐评写作在保持真我的基础上,只有上升到理性阶段,在此领域具有相当的造诣后,才能做到浪里淘沙、去伪存真,才能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快意与飒爽。所以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乐评人除了与时代同步,单凭灵感与直觉,也需要将思维逻辑上升到理性阶段,须言之有物并且富有创造性,才能继续为流行音乐反馈真诚所言。
  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不绝对独立,而是相对的自由,比如,在第一部分中所提到的“真诚”,它并不只存在于“域外来音”里,而是渗透在此书的每一个音节当中:闲说仓央嘉措的情歌是真诚,谈世间女子潘越云也是真诚,说费翔是二道贩子既戳中了笑点又不失风度……善于点评的李皖用锋利的笔把与音乐有关的名字解剖给你看,将事件、传说还原在背景中一一解读,让你知道他们姓甚名谁,来自何方,之所以“有容乃大”,正是因为纳入了“百川”。《娱死记》是一本时代的反思书,是一本互娱时代下的率真乐评,作者从多角度观察社会,将古老的、崭新的论题一一呈现给当下的读者。这些大小不一的文章,作为一种理性与感性交织,散文与评论合体的创作,开拓出一方又一方的认知与发现。虽然李皖对于“娱乐时代,娱乐至死”发出声声的叹息,但他传达给我们情绪却绝非如此。人类一直都在走向更高的智慧层,更好的精神世界,所以我们所处的时代也并不是一個最坏的时代。
  (注:本文获第七届“人音社杯”音乐书评奖硕士生组二等奖)
  [参 考 文 献]
  [1]李皖.娱死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2]明言.音乐批评学[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3]杨燕迪.音乐与文化的关系解读:方法论范式再议[J].音乐艺术,2011(01).
  [4]http://liwan-blog.blog.163.com/loftarchive.
  [5]http://toutiao.com/a3684993607.
其他文献
各位专家:  很高兴在枫林如火的美好金秋再次来到北京大学,参加第二届北大歌剧论坛,与各位专家就论坛主题“中国歌剧民族性的当代呈现及其创作走向”进行研讨,就中国歌剧的未来发展进行深入交流。  歌剧作为艺术殿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融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为一体,是衡量一个国家舞台艺术创作、表演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加快中国歌剧发展已成为共识,中国歌剧的创作、演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等各
期刊
[摘要]  《南国印象》是由我国著名音乐家朱践耳先生所创作的一部极具影响力的钢琴组曲。这部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较为浓烈,且和声多变,节奏交叉相错,因而对演奏技法具有较高要求。本文对朱践耳钢琴组曲《南国印象》的创作进行简要阐述,并分析了《南国印象》的曲目及其演奏特点,最后具体诠释了朱践耳钢琴组曲《南国印象》的演奏。  [关键词]民族意象;南国印象;曲目;演奏诠释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
期刊
中国美声,是美声中国化的结果,是美声传入中国后漫长而艰辛探索的成果,是几代美声人梦寐以求的正果。唱法是演绎作品的工具,中国美声,就是用中国语言演绎中国声乐作品的美声唱法。提起中国美声,就不能不提与它相关的一个人——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金曼。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民歌、曲艺、戏曲中能明显感受到一种甘醇厚重的底蕴,既体现了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又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
期刊
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碗里面应该主要装中国的粮食。”  这个形象、生动的比喻用于我们的歌剧,确可令人深思,引为镜鉴!  “德国歌剧”这个名称,是因为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等作曲家在它“碗”里面装上了德国的“粮
期刊
[摘要]  弘扬传统文化是一项文化事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当代创作的重要源泉。潮州筝乐就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潮州筝乐;传统文化;弘扬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24-0020-06  一、20世纪以来潮州筝乐的传播及贡献(以几位筝家为例)  (一
期刊
[摘要]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侗族大歌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给予“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的高度评价。侗族大歌是无与伦比的文化瑰宝,其价值获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创造,凝结了侗族人民的智慧,蕴含了民族生命力。大歌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中的需要而存在,它承载着侗族世世代代凝铸的生命价值观,深深地扎根于侗族的历史文化当中。通过口传心授
期刊
[摘要]  开展丰富多彩的舞蹈社团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本篇论文以笔者在东北师大明珠校区舞蹈社团进行的短期实地调研为主,内容深入课堂训练,剖析了舞蹈社团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以及相关成果。本篇论文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初中舞蹈社团活动现状调查的空白,是实地考察后对于现今舞蹈社团发展的真实反映。  [关键词]初中舞蹈社团;舞蹈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此可看出,我国国民对于基本物质需求的阶段已经过去,目前已经逐渐向文化、素质、精神方面发展。本文将从训练中老年非专业男女混声合唱团出发,从外部影响,内部训练中的个人、团体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探究,帮助中老年非专业男女更好地加入到混声合唱团中,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成就。
期刊
[摘要]  《图兰朵》作为普契尼最后一部歌剧,自诞生多年以来,一直饱受争议,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贯穿全剧的“中国元素”,那么在从未来过中国的普契尼眼中,中国元素是怎么体现的呢?分析了解外国作品中的“中国元素”,对于本民族文化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将以对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中国元素”的分析为例对西方歌剧中的“中国元素”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元素;普契尼;《图兰朵》  [中图
期刊
[摘要]  舞蹈要发展,就要有创新。传统的中国古典舞根生于中国千年文明的土地上,是在戏曲表演的基础上发展演变来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古典舞,实际上是中国当代舞蹈家对传统舞蹈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再创造。《风吟》作为一部创新作品,不论是从创作意识上还是舞蹈语汇的运用上,以及意境的营造上,都将古典与现代元素完美融合,把时代的审美意识带到舞蹈创作中,开拓出古典舞创作广泛而多样的走向。  [关键词]古典舞;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