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当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融合时,课堂氛围更和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课堂容量加大,教学效率会明显提高。教师要准确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内涵与实质,遵循必要性、整合型、创造性、互补性等原则,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作用,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引導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课程整合 素质教育 运用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1-0029-02
以前语文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现在语文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更要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相整合,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在遵循客观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努力提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的时效性。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整合的优势
(一)教学理念不断更新
借助信息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将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促进了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突破了传统的讲授法,改变了教师中心地位,确立了学生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不仅掌握课内基本的知识,更要把课内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课外学习和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多元化
借助信息化教学,语文的目标是综合的、多元的,它不在只是针对于简单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讲解,或者不在局限于一两个环节的实施,它更是“三维目标”的综合体现。因为信息技术的介入,课堂容量增大,所以当堂学习的课文中的知识、能力、学习过程以及情感价值观,都可以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轻松完成。
(三)教学资源丰富形象,有利于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将原来黑白文字、单一教学方式变成了文、音、图、形为一体的形象生动情景,加之网络资源的庞大,更新速度快,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借助网络资源,把语文课所要掌握的知识利用多媒体呈现出来,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满足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的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接受习惯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训练和复习方案,采取不同形式进行辅导。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整合的目标与原则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整合,不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课堂演示工具,不是语文知识展示与信息技术运用的简单结合。真正的“整合”,要以语文课为整合的主体,以实现语文课程目标为根本点,使信息技术成为语文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创设数字化教学情境,转变学生传统的认知与研究习惯,改变死板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教学变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有机整合的原则
1.必要性和平衡性原则
信息技术应该是为主体课程服务的,所以,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要精而到位,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时,必须做到针对性强,重点突出,避免片面或强行的融合,做到效率与效果平衡,形式与内容兼顾。
2.互补性和整体性原则
信息技术的使用要与语文课内容形成互补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但信息化教学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要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同时发挥它们的优势,扬长避短,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3.渐进性原则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的整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的执教水平和学生的接受水平都要有一个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而且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也要有一个健全完备的过程,所以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的整合要杜绝急功近利的思想。
三、提高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整合实效的措施与策略
任何知识都不会孤立地存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整合,要以知识的整合为载体,以经验的整合为保障,以情境感受、活动体悟和价值讨论的整合为手段,以课程设计的整合为核心,形成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形式。
(一)形成以主题为中心、以任务来驱动的学习方式
有任务,有目标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将语文课的学习目标、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实施途径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与社会经验联系,渗透其它学科的学习,综合课内外所学,提出探究性问题,为学生提供运用信息技术的契机,围绕教学主题和核心内容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设置有难度梯度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挑战问题的心理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不仅有效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建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整合,为师生交流提供了方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是信息的引领者,是学生体验探究与情景实践中的辅导者,是学生课后巩固的引导者和监督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要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敢于并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他们是协作活动的参与者,是高效信息化教学的建构者。
(三)发挥信息技术多元化作用
信息技术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具有多元化的作用。教师和学生要能够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创设新颖的便于探究和感悟的情境,开展协商学习和讨论学习,发挥信息技术构建知识体系、提供实践机会的作用,利用其再现文章情景的功能,培养学生观察和感悟思考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与思维。这些多元化的作用有效地保障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四)发挥信息技术创造信息工具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给我们的课堂提供大量有效信息的同时,还要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创造信息的可能性。教师或者教师引导学生制作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时,师生要对网络信息进行必要的信息甄别和加工,要勇于质疑,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学习的实际情况制作信息化教学资料,抄袭和照搬都不利于学生高效的学习,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反思与总结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一项较为复杂而庞大的工程。一方面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处理好各种新型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整合不只是模式的融合,更是一种观念的融合,是各种能力的融合。总之,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的有效融合,就要求教师要遵循语文课程教学的规律,立足学科特点,合理高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方面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吕海莲,王小辉.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实践——构建双主型数字化教学环境[J].《科技创新导报》.2014,26.
[2]苑永波.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J].《中国电化教育》.2001,08.
作者简介:
李晓风(1968.08-);女;甘肃崇信人;汉族;专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课程整合 素质教育 运用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1-0029-02
以前语文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现在语文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更要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相整合,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在遵循客观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努力提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的时效性。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整合的优势
(一)教学理念不断更新
借助信息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将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促进了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突破了传统的讲授法,改变了教师中心地位,确立了学生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不仅掌握课内基本的知识,更要把课内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课外学习和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多元化
借助信息化教学,语文的目标是综合的、多元的,它不在只是针对于简单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讲解,或者不在局限于一两个环节的实施,它更是“三维目标”的综合体现。因为信息技术的介入,课堂容量增大,所以当堂学习的课文中的知识、能力、学习过程以及情感价值观,都可以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轻松完成。
(三)教学资源丰富形象,有利于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将原来黑白文字、单一教学方式变成了文、音、图、形为一体的形象生动情景,加之网络资源的庞大,更新速度快,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借助网络资源,把语文课所要掌握的知识利用多媒体呈现出来,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满足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的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接受习惯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训练和复习方案,采取不同形式进行辅导。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整合的目标与原则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整合,不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课堂演示工具,不是语文知识展示与信息技术运用的简单结合。真正的“整合”,要以语文课为整合的主体,以实现语文课程目标为根本点,使信息技术成为语文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创设数字化教学情境,转变学生传统的认知与研究习惯,改变死板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教学变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有机整合的原则
1.必要性和平衡性原则
信息技术应该是为主体课程服务的,所以,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要精而到位,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时,必须做到针对性强,重点突出,避免片面或强行的融合,做到效率与效果平衡,形式与内容兼顾。
2.互补性和整体性原则
信息技术的使用要与语文课内容形成互补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但信息化教学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要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同时发挥它们的优势,扬长避短,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3.渐进性原则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的整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的执教水平和学生的接受水平都要有一个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而且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也要有一个健全完备的过程,所以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的整合要杜绝急功近利的思想。
三、提高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整合实效的措施与策略
任何知识都不会孤立地存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整合,要以知识的整合为载体,以经验的整合为保障,以情境感受、活动体悟和价值讨论的整合为手段,以课程设计的整合为核心,形成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形式。
(一)形成以主题为中心、以任务来驱动的学习方式
有任务,有目标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将语文课的学习目标、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实施途径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与社会经验联系,渗透其它学科的学习,综合课内外所学,提出探究性问题,为学生提供运用信息技术的契机,围绕教学主题和核心内容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设置有难度梯度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挑战问题的心理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不仅有效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建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整合,为师生交流提供了方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是信息的引领者,是学生体验探究与情景实践中的辅导者,是学生课后巩固的引导者和监督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要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敢于并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他们是协作活动的参与者,是高效信息化教学的建构者。
(三)发挥信息技术多元化作用
信息技术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具有多元化的作用。教师和学生要能够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创设新颖的便于探究和感悟的情境,开展协商学习和讨论学习,发挥信息技术构建知识体系、提供实践机会的作用,利用其再现文章情景的功能,培养学生观察和感悟思考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与思维。这些多元化的作用有效地保障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四)发挥信息技术创造信息工具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给我们的课堂提供大量有效信息的同时,还要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创造信息的可能性。教师或者教师引导学生制作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时,师生要对网络信息进行必要的信息甄别和加工,要勇于质疑,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学习的实际情况制作信息化教学资料,抄袭和照搬都不利于学生高效的学习,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反思与总结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一项较为复杂而庞大的工程。一方面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处理好各种新型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整合不只是模式的融合,更是一种观念的融合,是各种能力的融合。总之,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教学的有效融合,就要求教师要遵循语文课程教学的规律,立足学科特点,合理高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方面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吕海莲,王小辉.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实践——构建双主型数字化教学环境[J].《科技创新导报》.2014,26.
[2]苑永波.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J].《中国电化教育》.2001,08.
作者简介:
李晓风(1968.08-);女;甘肃崇信人;汉族;专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