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怎样富养

来源 :家庭之友·爱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dess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要富养,是从一位妈妈那里听来的。她委托做律师的先生老丹,给她的两个孩子办留学,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从中国到美国,对两个十多岁青春期的孩子是个挑战。
  她细问关于女孩留学的所有微小环节,最后还是觉得不踏实。她思前想后,决定亲自送女儿来美国读书,帮助其整理宿舍,陪女儿参加新生欢迎会,陪女儿熟悉校园,归期到了,不忍离去。
  对儿子的留学她未做过多研究。男孩子似乎也没有任何的畏惧,在新学校适应很快,没有任何富家子的恶习。
  其实真正的富养,实质上是一种高贵精神的培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来自精神,甚至是时间上的。
  物质上的满足,最容易实现。对女孩的影响,却可能有相反的作用。女孩子从小如果不停地被物质充斥,想得到的东西,父母都想方设法为她做到,经历物质富裕,见过花花绿绿的东西,会以为一切来得很容易,会养成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感。其实,物质永远都无法达到极点,富贵没有尽头,永远都有比自己有财力更尊贵的人出现,人比人,气死人。成年后,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如果女孩看到还有更多的人比自己富贵,反而有落差感,很强的挫折感,为了满足物质需求,容易不择手段。
  富养,其实是精神上的一种关爱,是对高尚情操的不懈追求。有位妈妈,从小陪孩子读书,在女儿还不识字时,每晚都给女儿两本小书,给女儿讲述外面的世界。书本,可以从图书馆里借到,一般家庭都可以承受,书中有天文地理,有人情世故,有道德哲理,有无穷无尽的知识,可以随时随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思绪飞翔。可以和古人对话,可以学习多种语言,知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见怪不怪,以平常心对待所有的富贵和浮华。所有人类几千年的智慧积累,尽在书中。女孩子真能从小读遍天下书,便真真是富养了。
  只是在这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今社会,做父母的,尤其是富有的父母,身上的责任重大,陪伴孩子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陪伴孩子的多是保姆。孩子固然在学校可以受教育,回到家中,却和忙忙碌碌的父母很少沟通,更谈不上被父母谆谆教诲了。富养之爱,实际上还是父母时间上的一种分享,关心孩子尤其是女儿的一颦一笑,分享她们的精神成长,才是最最重要的。
  真正能被父母富养的孩子,不仅仅是女孩,精神上必然无敌,在未来的生活中,遇到困难,必能应付自如,便是做父母富养结出的智慧之果了。
其他文献
国际汽车企业巨头大举进入中国汽车市场,人们常用“群贤毕至”这个词来形容,或说“该来的都来的”。其实,仍有被人们忽视的国外汽车公司正以渴望的眼光急切地探望着中国,他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与武汉地区学术事业发展的理念是内在一致的。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地区的学术期刊理应面对现实,着眼未来,以高校入文社科综合
热恋中的男人都差不多,分手后的男人却各有不同。离婚后,男人通常在想些什么?套用托尔斯泰的一句话:热恋中的男人都差不多,分手后的男人却各有各的不同。有极端的。比如有一
在科幻小说大师雷·布拉德伯里的代表作《华氏451》是中,故事主人公盖伊·蒙泰戈是一名消除队员,不过他的工作是焚烧违章书籍。他已经当了十年的消除队员,并且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乐趣:在午夜奔跑,看着书一页一页地烧成灰烬……,本书题目的 华氏451度是纸张起火的温度。  烧掉一本书就是对书中所宣扬的思想表示完全的反感与仇恨,独裁者经常这样做。为了“保护德国人民”,1933年,纳粹就迫不及待地燃
文字出现伊始,阅读就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相互交流的主要形式。而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智能移动设备为媒介的阅读方式又使书籍阅读发生了飞跃的发展,和本质的突破。本文重在比较传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为了积极开展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在党内外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曾先后在上海创办了四个出版社,即社会主义研究社、新青年社、新时代丛书社
“2005国产轿车消费者满意度”调查结果5月24日庄京隆重揭晓,Mazda 6以典雅而充满活力的造型、卓越的产品性能、宽敞的空间布置和过硬的产品质量等,再次荣获轿车领域惟一的
对维生素D的耐受性各人不同,有的人可以耐受大量维生素D,不会发生中毒,有的人对维生素D过敏和耐受不良,应用大量维生素D可产生不良症状,这就是维生素D过多症。此病系1952年L
胰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病程短、进展快、死亡率高;内科治疗,尤其是化疗已经成为重要治疗手段。从单药化疗、联合化疗及化疗与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结合治疗等方面介绍
一、前言 我厂生产的65F和75F两大系列单金属气缸套,已有近30年的历史。该系列产品是带散热叶片结构的,材质为低合金耐磨铸铁,其铸型结构如图所示。 First, the foreword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