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颅脑损伤四肢骨折的临床诊治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kl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并探讨合并颅脑损伤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方式。方法:以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68例合并颅脑损伤四肢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较为详细与全面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格拉斯评分为5—15分,早期手术内固定的患者为28例,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为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早期内固定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非手术治疗组患者,且患者术后的恢复状况、愈合状况以及脑功能以及肢体功能的恢复也显著优于非手术治疗组患者,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合并颅脑损伤四肢骨折的患者而言,与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式相比,对其进行早期的内固定不仅可以极为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的死亡率,更加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的脑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作用,恰当的局部处理,有利为患者的全身治疗奠定基础,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合并颅脑损伤;四肢骨折;临床治疗方式;分析
  四肢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其病情的主要特点为患者的病情危重、复杂,极易产生误诊和漏诊,在临床的治疗中本着以患者生命为先的治疗原则,应该先对患者的颅脑损伤进行救治,之后再择期对其四肢骨折进行处理[1]。随着现代临床严重创伤救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此种疾病救治的成功率也显著提高。为了进一步探究治疗合并颅脑损伤四肢骨折患者最为有效的方式,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我院特以2009年12月—2012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68例合并颅脑损伤四肢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较为科学与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现将详细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项研究的主要研究资料为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68例合并颅脑损伤四肢骨折的患者,在所有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49例,女性患者为19例,其年龄为2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5岁。导致患者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为:车祸伤、高处坠落伤、摔伤以及砸压伤等。患者的格拉斯评分为5—15分。
  1.2 治疗方法:内固定的主要治疗方式如下:进行早期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为28例,共有39处骨折。其中,与脑部手术同时进行的患者为7例,其余的21例患者均为单纯的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在患者受伤之后的3—7小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13例,其余的15例患者具体的手术时间为受伤之后的3—5小时之内。在所有的患者中,运用髓内钉进行内固定的患者为15例,运用钢板螺钉来进行内固定的患者为11例,运用克氏针来进行内固定的患者为2例。
  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治疗方式如下:进行早期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为40例,共54处骨折。对于肱骨骨折的患者进行基本的牵引治疗;对胫骨骨折的患者运用石膏以及固定夹板等方式来进行治疗;对于肱骨以及前臂骨折的患者则首先运用手法复位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之后为患者进行夹板固定。本组患者中,死亡3例,死亡率为0.44%,其中,死于循环衰竭的患者为1例,死于脑水肿疝的患者为1例,死于呼吸衰竭的患者为1例。骨折对位线不良或者愈合畸形的患者为9例,发生率为,伤口感染的患者为3例,感染率为。
  1.3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早期内固定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非手术治疗组患者,且患者术后的恢复状况、愈合状况以及脑功能以及肢体功能的恢复也显著优于非手术治疗组患者,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本组研究中一共死亡的病例为4例,均发生在入院的7小时之内,死于脑水肿脑疝的患者为3例,死于循环衰竭的患者为1例。其余的所有患者均得到了较为及时的治疗,其临床治疗均为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且骨折及伤肢的愈合情况均很好。发生伤口感染的患者为2例,均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运用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其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皮肤坏死以及内固定物外露而导致的,致使患者的骨折延迟愈合。
  3 讨论
  四肢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是现代临床中十分常见的多发伤之一,患者的受伤机制十分复杂,病情非常危重,骨折部位较多[2]。本项研究中的平均每例患者均出现 处骨折,个别患者的骨折处甚至达到了4处。且本组患者中,休克伴昏迷的患者较多,骨折的确诊时间较长、漏诊率较高。本项研究的研究结果充分显示了运用早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优势,即十分有利于患者骨折的愈合[3]。患者在受伤之后,其早期骨折的血肿尚未机化,故而对其进行手术复位及固定均较为容易。对于四肢骨折的患者而言,进行早期的内固定治疗不仅解剖的复位率较高,且手术时间短,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术后痛苦少[4]。另外,由于颅脑损伤的患者往往具有较为明显的躁动,故而运用非手术治疗的方式很难将患者的骨折端对位对线维持在较好的水平中,极易导致患者形成不能接受的畸形愈合,甚至不愈合,从而对患者的身体机能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而如果为患者进行延期手术的话,由于患者已经形成了大量的骨痂,致使其为手术治疗带来困难,亦不利于患者关节以及早期的康复治疗[5]。
  对患者的骨折进行早期的内固定手术治疗,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有效的预防患者的器官衰竭,从而提高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为后期的进一步治疗以及功能康复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四肢骨折的患者进行早期的手术内固定处理可以显著的降低患者呼吸困难综合征及脂肪栓塞的发病率,是治疗四肢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在患者受伤之后对其进行积极的内固定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其局部软组织的进一步受伤,并能够较为显著的减轻患者的疼痛以及呼吸功能。
  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我国临床中多发性患者抢救以及复苏技术的提高,临床中对于合并颅脑损伤合并四肢骨折的处理原则为以患者的生命安全为考虑的出发点,故而,对于此种疾病的患者而言,其骨折的治疗一般均是在脑部治疗之后,亦或在脑部手术的同时进行。临床中脑外科以及骨外科的医生均认为,对于此类的患者应该共同管理、协作进行手术与治疗,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至于该项疾病手术方式的选择,则应该以髓内钉的固定为主。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研究者对患者骨折处血肿作用的不断认识,随着髓内固定的不断推广与应用,髓内钉内固定的治疗方式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其不仅能够较为显著的减少患者骨折处血肿的流失,且对于患者术后的康复亦具有相当显著的积极意义。
  总而言之,对于合并颅脑损伤四肢骨折患者而言,在坚持生命第一的原则下进行必要的内固定治疗十分的安全与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春吉,黄富运.合并颅脑损伤四肢骨折的治疗探讨[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3(3):273-274.
  [2] 田夏元. 四肢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09,6(14):62-63.
  [3] 林世磅,余东. 颅脑损伤患者四肢骨折的治疗[J]. 现代医院, 2005,5(3):23-24.
  [4] 黄铿,崔华中,康黎军,等. 合并颅脑损伤的多发骨折57例的急救分析[J]. 现代医院, 2007,7(5):50-51.
  [5] 滕秀池.合并中重度颅脑损伤的四肢骨折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07,4(9):83.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伊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1级50例、2级60例、3级20例),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和苯磺氨氯地平片组各65例。分别采用伊贝沙坦150mg/d,苯磺氨氯地平片5mg/d进行治疗。两组病患每日监测血压,并以第8周周日血压为最后测量结果,同时观察心率和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我院自2010年3月份至2012年3月份收治的300例腹外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94例腹外疝患者采用了修补术治疗法,在本文中将其作为治疗组,另外6例采用传统修补术的患者归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将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资料进行非随机对照研究。主要对比参数有术后并发症率、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结果;数
期刊
【摘要】 目的:对儿童腹泻并发抽搐的特点及其发病原因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儿科2009-2012年收治的30例儿童腹泻并发抽搐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均按照腹泻的治疗方法予以治疗,30例患者全部治愈;抽搐症状根据程度不同予以治疗,均达到理想效果。结论:儿童腹泻并发抽搐的原因非常复杂,与身体温度过高,体内水电平衡紊乱以及轻型脑炎均有关系。  【关键词】 儿童;腹泻;抽搐;临床观察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血液净化疗法在救治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连续血液净化疗法,即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采用前稀释法补充置换液,每次治疗12-72 h,平均46.3 h后更换滤器,根据病情持续治疗2-6 d不等,置换液流量2000-4000 ml/h,血流量150-300 ml/min,采用普通肝素抗凝。结果:12例
期刊
晚期肺癌经常发生癌细胞脑转移的现象,这也是导致肺癌死亡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有文献资料报道肺癌癌细胞脑转移发生的几率大约是35%-55%[1],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治疗,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只有大约两个多月左右。目前,采用放射疗法依然是治疗癌细胞发生脑转移瘤的有效方案,一般可以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一定的延长,一般延长一倍左右,但是,医学界对化疗药物的研究开始不断有新的发现,通过深入研究化疗药物能够有效
期刊
腰肌劳损主要指腰部肌肉、筋膜与韧带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是以腰部隐痛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一种腰腿痛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也是农村社区居民常见易发的疾病。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可见于现代医学所称之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腰肌劳损脊椎及外伤、妇科等疾病。患者自觉主要症状为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缠绵不愈。而临
期刊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其特征症状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症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还影响到心、肺、血管等器官。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致残率高。它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年龄为3O--5O岁。女性和男性发病率之比为2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1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头位胎膜早破孕妇与100例无胎膜早破孕妇的比较分析。结果:胎膜早破组的难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窒息、新生儿肺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胎膜早破组。结论:胎膜早破是危及母婴健康的常见病发症。  【关键词】 胎膜早破;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扁桃体切除术的两种手术方式:扁桃体软剥离术及高频电刀扁桃体切除术,并比较这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方法96例4—10岁慢性扁桃体炎及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患儿,随意分为A、B两组,分别应用高频电刀和采用软剥离法,比较这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剥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及白膜脱落时间。结果 A组的扁桃体切除时间:4min-8min,平均5min30s,平均出血量4.5ml,白膜脱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