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这对中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职教师应当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基于德育工作渗透心理建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分别从提升教师素养、整合网络资源、尊重学生个性以及开展教育活动四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展开探讨,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之下,中职教师应针对现实的德育教育情况,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思考、敢于创新,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德育工作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健全人格,保持作为新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应有的积极品质。教师应当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与德育具有密切的关联,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对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师需要对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备深刻的认识,具有科学恰当的策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发挥有效的培养作用。
一、德育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要求,是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因此,中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也愈发重视,并逐渐成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于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初中学生,他们还处于心理与心理发展的快速发展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旦接触到不良的文化传播就有可能步入人生道路的歧途,由此可见,中职教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义务和责任,通过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准确体察,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变化特征,有效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向上的面对生活与学习的各种诱惑、挑战与惊喜,勇敢地应对挫折,同时在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使学生逐渐树立起对自我心理健康状况的体察意识和对自身心理情况自我教育糾正的意识,全面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进而提升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社会与国家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专业性人才。
二、中职德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教师素养,提升心理教育水平
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生最频繁接触并对学生实施最直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就是教师,因此,提升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非常必要且首要的步骤,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现阶段有一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还不够深刻,没有对心理健康教育做到真正重视,使得难以将对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策略形成系统化有效的系统,无法有效解决学生现有的心理问题或困惑,对此,教师自身要有主动性的自我提升意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切实提升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例如,中职教师自身要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具有明确的认知评估,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首先对教材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与掌握,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与心理状况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也可以多看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书籍,在网络上查找有关教育专家对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学习运用,此外教师也可以抓住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关于教师培训的教研活动,通过有效的学习提升自身关于德育与心理教育的方面的能力。
(二)整合网络资源,创设愉快课堂氛围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一位学生几乎每人都配备至少一台移动媒体设备,如果学生能够很高的利用它们,那将会对学生的见识增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具有不可忽略的促进作用,然而,中职学生还不具备对海量的信息有效筛选的能力,常常接受各种各样、好的坏的信息的干扰,甚至深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形成错误的观念,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中职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网络信息,结合心理健康教学内容,选择有趣、有用的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使其具有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息,创设愉快的心理健康教学课堂,起到引导学生积极心理状态的作用,并教会学生正确运用网络信息,学会辨析各种性质的信息,使网络资源成为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
例如,针对“情绪与健康”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不同情绪类型的音乐,让学生认真倾听并感知自身的情绪,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进而正视进入本课的教学主题。教师可以搜集网络上有关情绪与健康的有趣科普短视频,运用动画的形式想学生呈现情绪与健康的紧密关系,再为学生播放影视片段或文字资料,如范进中举、黛玉葬花、祥林嫂的故事等为学生展示不好的情绪对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的实例,增强学生对自身不良情绪的控制意识,学会察觉自身的情绪并做到避免情绪影响自身健康,有意识地保持愉悦的情绪。
(三)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中职教师从每一位学生的“心”出发,关注并对每一学生的个性特征形成整体的了解与把握,关注学生内心的真正需求,关注学生真正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的内心产生实质性的效用,使教育手段对学生的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真正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的向前发展。对此,中职教师在心理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注重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在学习心理知识时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变化,在此基础之上切实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例如,“我是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对话,先向学生介绍自己是谁,激发学生的表达沟通的欲望,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再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是谁,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自由表达的机会与平台,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个人鲜明的个性特征,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体察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如有些学生不自信,甚至自卑,有些学生还没有对自己有一个的正确的认知,对未来迷茫,教师需要对此给与学生一定的理解与认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四)开展教育活动,确保教育工作效果
想要真正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紧靠教师在课堂中单纯地讲解是远远不足够的,还要借以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将心理知识付诸实践,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载体,赋予具有心理引导和教育意义的主题内容,举办技能竞赛、演讲、情境表演、团体心理游戏、心理文章评比展示、社会调查等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丰富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大胆展示自我,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协作,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例如,在“人际交往有技巧”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丰富的人际交往情境,鼓励学生结合学习到的交往技巧方法,分别根据情境找到正确的人际交往策略,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上台表演展示,有班级其他学生打分评价进而树立良好的人际沟通观念,学会交往技巧。在“你好,自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这一主题举行征文活动,并在班级内展示评选,进而深化学生对自身的认知,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工作内容,教师在关注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更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有效学习,促进德育教育的切实落实。
参考文献:
[1] 陈燕红.浅谈中职德育课堂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职业,2015,(27):125-125.
[2] 陈永富.中职德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文理导航(上旬),2012,(6):57.
[3] 赵忠芝.探析如何提升中职心理健康教学的实效性[J].新课程·下旬,2015,(10):108-108,109.
关键词:中职;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之下,中职教师应针对现实的德育教育情况,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思考、敢于创新,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德育工作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健全人格,保持作为新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应有的积极品质。教师应当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与德育具有密切的关联,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对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师需要对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备深刻的认识,具有科学恰当的策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发挥有效的培养作用。
一、德育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要求,是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因此,中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也愈发重视,并逐渐成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于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初中学生,他们还处于心理与心理发展的快速发展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旦接触到不良的文化传播就有可能步入人生道路的歧途,由此可见,中职教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义务和责任,通过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准确体察,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变化特征,有效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向上的面对生活与学习的各种诱惑、挑战与惊喜,勇敢地应对挫折,同时在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使学生逐渐树立起对自我心理健康状况的体察意识和对自身心理情况自我教育糾正的意识,全面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进而提升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社会与国家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专业性人才。
二、中职德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教师素养,提升心理教育水平
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生最频繁接触并对学生实施最直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就是教师,因此,提升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非常必要且首要的步骤,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现阶段有一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还不够深刻,没有对心理健康教育做到真正重视,使得难以将对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策略形成系统化有效的系统,无法有效解决学生现有的心理问题或困惑,对此,教师自身要有主动性的自我提升意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切实提升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例如,中职教师自身要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具有明确的认知评估,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首先对教材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与掌握,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与心理状况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也可以多看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书籍,在网络上查找有关教育专家对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学习运用,此外教师也可以抓住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关于教师培训的教研活动,通过有效的学习提升自身关于德育与心理教育的方面的能力。
(二)整合网络资源,创设愉快课堂氛围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一位学生几乎每人都配备至少一台移动媒体设备,如果学生能够很高的利用它们,那将会对学生的见识增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具有不可忽略的促进作用,然而,中职学生还不具备对海量的信息有效筛选的能力,常常接受各种各样、好的坏的信息的干扰,甚至深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形成错误的观念,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中职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网络信息,结合心理健康教学内容,选择有趣、有用的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使其具有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息,创设愉快的心理健康教学课堂,起到引导学生积极心理状态的作用,并教会学生正确运用网络信息,学会辨析各种性质的信息,使网络资源成为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
例如,针对“情绪与健康”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不同情绪类型的音乐,让学生认真倾听并感知自身的情绪,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进而正视进入本课的教学主题。教师可以搜集网络上有关情绪与健康的有趣科普短视频,运用动画的形式想学生呈现情绪与健康的紧密关系,再为学生播放影视片段或文字资料,如范进中举、黛玉葬花、祥林嫂的故事等为学生展示不好的情绪对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的实例,增强学生对自身不良情绪的控制意识,学会察觉自身的情绪并做到避免情绪影响自身健康,有意识地保持愉悦的情绪。
(三)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中职教师从每一位学生的“心”出发,关注并对每一学生的个性特征形成整体的了解与把握,关注学生内心的真正需求,关注学生真正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的内心产生实质性的效用,使教育手段对学生的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真正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的向前发展。对此,中职教师在心理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注重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在学习心理知识时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变化,在此基础之上切实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例如,“我是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对话,先向学生介绍自己是谁,激发学生的表达沟通的欲望,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再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是谁,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自由表达的机会与平台,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个人鲜明的个性特征,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体察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如有些学生不自信,甚至自卑,有些学生还没有对自己有一个的正确的认知,对未来迷茫,教师需要对此给与学生一定的理解与认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四)开展教育活动,确保教育工作效果
想要真正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紧靠教师在课堂中单纯地讲解是远远不足够的,还要借以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将心理知识付诸实践,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载体,赋予具有心理引导和教育意义的主题内容,举办技能竞赛、演讲、情境表演、团体心理游戏、心理文章评比展示、社会调查等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丰富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大胆展示自我,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协作,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例如,在“人际交往有技巧”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丰富的人际交往情境,鼓励学生结合学习到的交往技巧方法,分别根据情境找到正确的人际交往策略,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上台表演展示,有班级其他学生打分评价进而树立良好的人际沟通观念,学会交往技巧。在“你好,自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这一主题举行征文活动,并在班级内展示评选,进而深化学生对自身的认知,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工作内容,教师在关注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更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有效学习,促进德育教育的切实落实。
参考文献:
[1] 陈燕红.浅谈中职德育课堂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职业,2015,(27):125-125.
[2] 陈永富.中职德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文理导航(上旬),2012,(6):57.
[3] 赵忠芝.探析如何提升中职心理健康教学的实效性[J].新课程·下旬,2015,(10):10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