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万岁!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rui410843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鲁迅当年有一篇名为《论拿来主义》的文章,里面说当一个民族衰弱之时便会被外来事物吓得“抖作一团”,从而实行闭关自守的国策,而一个强盛、有自信心的民族却对外来的科学文化中的优秀者取来为己所用,以丰富自身。这次,国家大剧院将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未完成的杰作《图兰朵》不仅勇敢地将之“拿来”,还由中国作曲家郝维亚将普契尼当年因病去世而未能完成的歌剧结尾部分续成,取得了较好的演出效果。
  对于西洋歌剧传入中国的历史虽有从清朝宫廷就开始了的记载,但是面向城市观众的公演应从上世纪初在上海等大城市的外侨音乐、戏剧家(有时也有来跑码头的西方歌剧团)的演出开始,稍后也有少数中国的艺术家参与。而由国家专业歌剧团体的演出则要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1956年方才开始。当时,最早上演的有意大利歌剧《茶花女》、《蝴蝶夫人》,俄罗斯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等,改革开放以后又上演了法国歌剧《卡门》、《浮士德》,意大利歌剧《托斯卡》、《艺术家的生涯》等等,而另一部意大利歌剧《图兰朵》的准备工作也逐步进入了中国歌剧工作者的日程。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中、外的歌剧工作者们有的在酝酿于故宫实景前面的现场演出,有的准备剧场的公演,也有国外的歌剧团体为求逼真的舞台效果,来中国请表演艺术团体帮助设计制作舞台服装和设计舞台人物形象……,而这些活动到了上世纪末的1998年在太庙演出的张艺谋导演的版本形成了第一个高潮。与此前后,中国歌剧团体在室内剧场上演该剧的就有上海歌剧院和北京中央歌剧院两家。同时,改编为京剧和川剧的《图兰朵》的演出也引起了国内外关注。上述的各种组合的歌剧《图兰朵》的演出均使用的是当年普契尼去世后由另一位意大利作曲家阿尔法诺续成的版本,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演出此剧时所使用的版本,尽管尚不能尽如人意,却也只好从俗。如今,国家大剧院以极大的艺术魄力,推出了由中国作曲家另续的版本,增强了对于主要人物的性格刻画,使戏剧矛盾的解决较原来的版本更为合理和感人,应该予以充分肯定。
  众所周知,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意大利有两位歌剧巨人:威尔第和普契尼,他们的作品几乎是所有演出欧洲歌剧的团体的必备剧目,在中国也不例外,这两人的艺术才华不分伯仲,但是在思想境界上威尔第却略优,例如,当时欧洲的戏剧上演税和出版税制度已经较完善,威尔第和普契尼的作品在欧洲甚至北美和拉丁美洲又都有很高的上演率,因此他们二人在成名之后都有很丰厚的版税(演出和乐谱出版)收入,但是两人对待财富的态度却不一样;众所周知,威尔第在成名之后曾经用自己的财富为家乡创办乡村医院,当意大利发生水灾时他举行音乐会,亲自指挥《安魂曲》的演出为赈灾募捐,还捐资购买武器以支持意大利独立统一的武装斗争并且在他生命的最后还在遗嘱中决定将版税遗产中的一半用以建设老年音乐家休养院……本世纪初我曾去巴黎参加世界老龄会议,当我见到意大利代表问起这所休养院现在的情况时,他说,这所休养院在许多艺术界知名人士(例如著名导演齐菲勒里)的继续支持下仍在良好地运转。可是普契尼却将他巨大的财富主要用于享受生活,当他不进行创作或指导演出时,便用渔猎、飞车来将时光消磨,致于他曾经为被选为意大利法西斯政府的议员和被接纳为法西斯党的荣誉党员而沾沾自喜,或将意大利振兴的希望寄托于墨索里尼这样的法西斯头子身上可归之于政治上的幼稚,但是当他去世以后《图兰朵》于1926年首次公演时,托斯卡尼尼却明确拒绝在开演前为墨索里尼的驾临而全场起立和奏纳粹党歌,他对剧院经理说:“如果要这样做你们就另请指挥吧。”致使准备来观看首演的墨索里尼竟打了退堂鼓。这对比是何等鲜明!因此,我们对于普契尼能在《图兰朵》的创作中寄托多么崇高的理想也就不必指望了!所以我认为国家大剧院在上演这部歌剧时做的不是“挖掘”而是“拔高”的工作。
  众所周知,《图兰朵》故事的根并不在中国,而是意大利戏剧家戈齐取材于中东的传说——《天方夜谭》中的“中东王子嘎梅录与中国公主白都伦”的故事,有西方的研究者还认为这故事中也有安徒生童话中“旅伴”的影子,后者也是说一位公主在魔法的蛊惑下用刁钻的谜语来考验求婚者,猜不出就要被杀害,后来,一位勇敢智慧的青年来猜中了谜语并破了魔法,最后和公主结合了。但是,在真正的中国历史或传说中并没有这样“不近情理”的故事,常有的是公主或贵胄的女子抛彩球招亲,不惜下嫁被彩球击中的贫穷青年人,用以表现中国女性的善良、坚强和守信,最著名的故事当是有多种戏曲版本的《王宝钏》。可是,由于普契尼在该剧的音乐创作中十分成功地运用了中国民歌如《茉莉花》等的素材,并且发挥了他“用音乐写戏”的高超本领,因此才“弄假成真”地被世界公认为“中国题材”的歌剧了。但是,也正如此次该剧的导演陈薪伊女士所认为的,歌剧的剧本先天不足,有许多说不通的东西,过去该剧在西方演出受到欢迎是因为西方的观众们一般对东方了解不多,在欣赏普契尼的优美音乐之余也就不计较其它了。但是,中国的国情与西方不一样,从古至今无不重视戏剧对人民的教育作用,往往在乡村古戏台上都高悬着一块“高台教化”的牌匾,因此,国家大剧院版的《图兰朵》就更加强调了其中的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精神,中国公主图兰朵与鞑靼王子卡拉夫的结合也象征着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和平共处。但是,我认为这样的思想在歌剧原作里也只是个萌芽,是我们将之发掘并发扬光大的。其实,在另一个版本——上演于1917年由布松尼作曲的《图兰朵》的结尾处,已经将这样的思想比普契尼版本表达得更清晰、更深刻了;在结束的大合唱中的歌词是:“是什么力量能团结所有的人类?在这力量面前一切矜持都是虚伪,暴力和狡猾都无地用武,它还让卑微的求婚者登上高位?是什么引导人们追求的方向?战胜一切阻碍,让人们的心情变得愉快?让全世界都联合起来?这就是爱!就是爱!”比普契尼原来的版本高明得多!尽管布松尼的音乐不如普契尼的辉煌,运用中国的素材也较差,这是因为布松尼更强调了该剧的意大利即兴喜剧风格,和普契尼的大歌剧风格不同罢了。希望国家大剧院在“拿来”这出歌剧时再继续努力,不要仅仅满足于目前的辉煌!
  另外,我在参加22日举行的论坛上曾和舞美专家李畅一样共同感到这类精彩的制作如何保留和持续下去?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国家大剧院都是“场团合一”的,即大都有“自己的”表演团体,以利于剧目的保留传承,一个优秀的剧目往往可以保留上百年并且“常演常新”,我国如何做到这一点,希望有关的文化决策部门在完成了大剧院的辉煌建筑之后,还要进一步考虑剧目的建设问题!
  
  刘诗嵘 翻译家、《人民音乐》顾问,原中央歌剧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 于庆新)
其他文献
2011年8月1日下午,上海龙华殡仪馆银河厅,《在那遥远的地方》、《幻想曲》、《夜景》婉转低回、绵延不绝。社会各界人士怀着沉痛的心情为桑桐先生送行。中国共产党党员,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上海市第十届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五届政协委员,原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原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音乐教育委员会主任,原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桑桐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
在2011北京现代音乐节上,“中国美育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新音乐跨界”,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亮点。从5月23日至25日,在三个半天的演讲和自由讨论中,包括美国普利策作曲奖获得者斯蒂文斯塔基,格鲁吉亚作曲家吉雅坎切利,日本作曲家池边晋一郎,美籍华裔作曲家、长江学者陈怡,以及画家、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香港作家、批评家陈冠中,电影导演宁瀛,戏剧编剧廖一梅,作曲家郭文景,
继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在2008年9月于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音乐人类学专家讲习班”之后,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下称“中心”)又于2008年10月24日、11月13日-14日,分别举行了名为“大音田野工作论坛”和“大音讲堂”(下称“论坛”、“讲堂”)的年度系列学术活动。作为成立不到一年的学术研究实体,“中心”以上世纪末贺绿汀先生“大音传人”的题词为自我期许和追求目标,亦重在对
朝刚教授的《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以下简称《新论》)于2006年1月在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初版后,笔者就一直想写一篇推介之作。之所以一直未及落笔,是觉得既然是一部有关音乐表演技能教学的著作,先在实践中进行一番验证再行“鼓吹”与引荐亦不为晚,于是才有了今天本文的姗姗来迟。反复研读《新论》,联系当下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特别是器乐表演技能教学中的一些现象,笔者从一个器乐学习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视角,草成此文,
2001年5月6日,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具有国际声誉和世界影响力的作曲家陈怡凭借管弦乐作品《动势》获得全球金额最高的作曲奖——艾夫斯大奖,评委会对她的评价是“陈怡的作品具有充分说服力的热情、控制、色彩和原创性,她的音乐在持续的紧张度中充满了奇妙的灵活性。”作为一位多产的作曲家,陈怡近年来佳作不断。本文所介绍的《中国古诗合唱五首》是她1999年创作的无伴奏同声合唱作品。此曲规模不大,
赖广益,祖籍广东乐昌。1928年11月29日赖广益生于广州的一个贫寒家庭,自幼双亲病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小广益到处流浪,生活毫无保障,因此,根本不具备任何学习音乐的环境和条件。而那些流落街头的民间艺人的演唱和如火如荼的抗日歌咏活动给了他最初的音乐洗礼:在街头,他听熟了湖广戏曲、凤阳花鼓,还拜一位北方难民为师学唱京戏。从街头宣传抗日的学生那里学会了冼星海的《酸枣刺》和《救亡进行曲》等抗战歌曲。他
13年11月12日晚,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座无虚席,西安音乐学院合唱团参加第六届“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的作品《陕北风情》合唱音乐会在这里精彩呈现。整场音乐会由六个单元组成,其中,除了男生合唱、女生合唱与混声合唱之外,还巧妙穿插了男女生独唱、无伴奏合唱、中外民间特色乐器伴奏以及舞蹈元素等多种形式,可谓安排精巧、匠心独运。  这次演出由杨力(特邀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与魏征(西安音乐学院)
3月11日,男高音歌唱家、原上海歌剧院院长、艺术指导施鸿鄂同志,因心脏病突发,永远离开了我们……  4月10日下午,上海歌剧院再度回荡他的声音,只是昔日那祥和的音容笑貌,已被定格在圣洁百合花簇拥的黑镜框里。这是他的追思会,他的爱妻朱逢博悲伤地几度哽咽;他的老同事一声声地呼唤“施兄”,念叨着“他是嫁给歌剧的男人”;他的弟子连龙海一阵阵地鼻酸:“我们的老师,教我那么多年,从没收过我一分钱”;现任院长张
2008年10月,我国音乐理论家、教育家茅原先生在人生道路上走过了80年风雨历程。  这80年,是中国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走向强盛的80年,是中华民族从贫穷落后走向初步繁荣的80年,也是古老的中华文明重新崛起的80年。茅原亲历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战争、动乱和社会巨变,他似一颗不屈的小草顽强抗争;他以甘为“铺路石”的精神,勤勉育人,坚韧求道。作为一名新中国的音乐理论工作者,他学习不止、思维不断、
旅美小提琴家吕思清是当今国际乐坛最活跃的中国小提琴家。作为第一位夺得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东方人,吕思清以他激情洋溢的演奏以及无可比拟的音乐魅力征服了全世界近40个国家及地区的观众,被西方媒体盛赞为一个伟大的天才,一个无与伦比的小提琴家。日前,吕思清接受了中央电视台《音乐人生》的访问,其间这位足迹遍及世界的演奏家为我们回顾了他学习、生活、演出的独特经历。    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