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解题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uwu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暴露出多种问题,如对知识只知其一,解题无全局观,无端地进行讨论等。针对此种问题,我们认为建立知识网络,熟悉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传授有关解题及考试策略的知识等等都是平时教学中亟待加强的环节。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过程;问题;分析
  解法1、解法2与标准解法相比,虽然说殊途同归,但其繁琐的解题过程无疑延长了解题的时间,增加了出错的风险。而3的分类谈论显得多此一举,丝毫没有分情况的必要,为什么非要强加上一段莫名其妙的谈论?实属画蛇添足。事实上,采用这两种解法的考生中的大部分都未能得满分,迂回的过程暗藏着出错的可能性。笔者对此作如下几点分析:
  原因之一:只知其一。
  解法1在化简sin■-2θ和cos(π+θ)时,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使用诱导公式,而是不厌其烦地采用和差角公式展开求解?追究其原因,可能是诱导公式较之和差角公式更难于记忆,再加之诱导公式能够由和差角公式推导得出,使得这部分考生只记得和差角公式,而对诱导公式不熟悉甚至弃而不用,这种想法和做法需要纠正。三角公式非常之多,一方面,这些公式是紧密联系的,它们之间往往能够相互推导,比如说诱导公式、二倍角公式都可以由和差角公式来得到。另一方面,这些公式各司其职、并不能够相互代替。既知其一,又知其二,方能得心应手,提高解题效率。
  原因之二:无全局观念。
  解法2中的化简,用cos2θ=2cos2θ-1形式,还是用cos2θ=1-2sin2θ形式?粗略看来,两种形式并无二致。再仔细思量一番,若选用cos2θ=2cos2θ-1形式,那化简后得到的式子中含有sinθ和cosθ两个元,我们必须在下一步用1-2sin2θ替代cos2θ,这岂不是兜了个圈子又回到了原地。其实,我们只需事先对下一步作出预计就不难知道cos2θ=1-2sin2θ才是合适的选择,多一点考虑就少走许多弯路。若无远虑,必有近忧,考生做题时需要对后续步骤作出适当的预计。
  原因之三:生硬的讨论。
  分类讨论实质上是“分而治之”,是在难以实现“统一处理”的情况下的一种策略。分类讨论要求“有感而发”:先看到讨论的必要,然后寻求讨论对象(参数等),再在适当的分类标准下实施有“差异”的推理或计算,最后作出结论。考生也许认为解法3是稳妥的做法,但我们只要冷静下来略加思索就会发现此题实在没有讨论的必要,这种“无病呻吟”般的讨论将考生的惶惶不安跃然于纸上,可以想象这些考生在考试时是多么的忐忑不安,怀着这样的心态又怎能很好地发挥水平呢?所以,考生们在考试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每一步推理、计算都做到有理有据,这样才不至于草木皆兵,毫无来由地讨论一番。
  在考场中,硬伤引起的失分自然应该尽力避免,这就要求我们抓好数学“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克服硬伤。而上文所提到的“迂回解法”带来的失分同样令人觉得可惜,即便能够迂回的把题目完整的解出来,那也是“劳民伤财”的事,说不定会殃及整个考试。对整堂考试而言软伤甚至比硬伤更可怕,那么这种“软伤”就更应引起广大师生的注意。建立知识网络,熟悉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传授有关解题及考试策略的知识等等都是平时教学中亟待加强的环节。
其他文献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四川成都611745)    Abstract: The Great Gatsby is Fitzgerald’s finest novel, which was published in 1925, and Eliot considered it “to be the first step that America has taken since Henry James
期刊
(浙江省兰溪市诸葛中学浙江兰溪321100)    摘要: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出发,以新的视角,探讨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实现情境性与问题性的有机结合,完美统一。  关键词:问题情境问题性情境性     数学课堂普遍都重视问题情境的设置,但能够真正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课堂并不多见,很多教师至今仍然不明白创设问题情境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误认为是一种时髦的装饰,所设置的问题情境常常是问
期刊
(1、2、3 渤海大学数学系06级研究生 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现行高一数学教材给出:“在函数的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 的取值区间,有着不同的对应法则,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而最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则要求: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关键词:分段函数 课程标准    1 分段函数的解析式问题    例1,(2007安徽文7)图中的图象所表示的函数的
期刊
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俗称“三个二次”问题。这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常把握不好,于是我将在此文中作详细的剖析,这一创新设计以助同行们参考。  问题:若关于 的二次方程 在区间 上有解,试研究:如何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设,其中  ⑴在 上有二个解(含两根相等)的充要条件是:   ⑵在 上有且只有一个解,其充要条件是:   ,解得   由⑴
期刊
(江苏省通州市姜灶初级中学 江苏 通州 226311)    摘要:作者认为:“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这一宗旨体现在数学教学中,就需要我们教师给孩子一个密切配合的学习环境,即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思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数学的机会,给学生多一点鼓励和赞美。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在教学中获得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数学 主体性    一、让
期刊
(四川成都市平安初级中学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表现为: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关键词:地理课堂 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表现为:⑴有效果。指教学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符,是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吻合程度的评价。 ⑵有效率。教学活动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生产活动,教学投入的直接表现是教学效果。 ⑶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新课
期刊
(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周庄中学江苏 江阴 214423)    摘要: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创设问题情景,设置适当的悬念,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不断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在自我参与中产生心理体验,刺激学生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知识在情感的作用下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的探究才会主动,才会在
期刊
(浙江省金华市第五中学 浙江 金华 321000)    摘要:教师在学生科学探究和建构活动要给予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重点是设境导趣,在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上下功夫;问题引思,在学生思维的激活上下功夫;拓展促能,在课外延伸的应用上下功夫。  关键词:科学探究 教师引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自身支配着学习活动;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
期刊
(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营防小学江苏如皋226541)    摘要: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预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活动、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切忌担心学生想不出来或做不出来,讲得过细。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思考,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 创设情境 数学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
期刊
在企业局域网中,网络链接的核心就是交换机。交换机属于网络运转枢纽,直接影响到连接到它上面的电脑上网。如果交换机出现运行问题,轻则导致电脑上网缓慢,严重的话则会出现断网现象。我们利用技术手段对交换机端口数据流量信息进行采集、分析、控制,可以有效保证交换机和网络链接的正常运行。  网络中对流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保证网络运行的稳定性。为此,选择性能优越、质量上乘的交换机组成完善网络链接体系,就显得至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