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过度自信管理者典型行为特征出发,通过研究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治理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将管理者这种典型行为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对管理者的有效激励行为能有效降低公司过度投资的风险。同时,对约束管理者的行为以及更好地治理公司起到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公司治理;有效激励与约束
一、引言
企业的绩效和投资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如何投资才能够获得最大利益”成为当今各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如果公司价值增加,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投资活动的增多。同时,资本市场的不完美合理地解释了公司过度投资行为。过度自信往往表现为,高估投资机会、低估投资风险。为了保证公司能够进行科学化的决策,因此协调管理者与上级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公司内外部的机制设置就尤为重要。有时管理者可能会因为过度自信,从而对投资项目的未来净现金流入进行了过高的估计,管理者过度自信容易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从而影响融资决策,投资业绩等一系列问题。即使假设管理者是忠诚的,那么高估收益、低估风险也是会因为管理者存在的心里偏差而不可避免的,导致做出了过度投资的错误决策。因此,应该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加以监督和控制,避免盲目投资,降低公司的投资风险,促使公司达到最大效益。同时,对其进行有效激励,才可能使公司尽可能的避免损失,对公司治理产生积极影响。
二、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治理行为的影响
根据Larwoodetal(1977)的想法,可以知道管理者的内心想法不同于普通员工。管理者容易在能力、学识、技巧等方面过于自信,不能客观对自己进行理解和评价。因此在决策时往往容易展现出过度自信的姿态,从而进行了过度投资。过度自信指人们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低估运气、机遇和外部力量的作用,把成功都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从而对于事情成功的概率进行了过高的估计,低估了自己可能会遇到的失败。其中,企业的上级领导者出现过度自信的行为更为普遍,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的上级领导者对公司的具有更大的控制权,持股比例高,在经营决策中能够表现出绝对的权威,同时也可能会受到儒家崇尚“君臣”思想的制约,因此企业的上级领导者更容易做出过度自信的行为决策。在企业的投资决策、融资等活动时,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极易对其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极可能会在企业的绩效上得到显示。管理者适度的自信能够给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完善之前的投资决策,从而提高企业价值。但是如果超过一定限度之后,极易造成企业出现过度投资的决策,给企业的价值带来负面的影响。
经过研究可以得知,过度自信的心理更易在掌握丰富资源,承担重要责任的管理者身上体现出来。在相关决策的制定中,过度自信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影响,因为它也被包含在行为金融理论中。具有过度自信行为的管理者在对公司进行治理时,容易进行强度更高,但效率却更低的投资决策。这样既不利于公司的发展,同时也极易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损失,甚至可能一味地一意孤行,不能够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达不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因此要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行为加以约束,减少由于过度自信行为给公司带来的损失。若长时间放任不管,不能够对管理者加以有效的约束,那么公司的发展前景将不容乐观。因此,对一个公司来说,制定出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良好的治理方案不仅能够有效制约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能够根据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选择更适合的投资方案,为公司带来更大的绩效,推动公司更长远的发展。
但是,在公司治理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董事会的独立性、政府的干预、债权人的影响、大股东的控制、上一次投资项目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等这些都容易导致管理者过度自信这种行为特征的产生。因此,需要管理者克服这种心理偏差,对公司现在所处的环境进行准确的分析,之后再根据分析的结果适当调整投资方案,避免由于非效率投资给公司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管理者不仅掌握着足够多的公司资源,而且决定着公司的运行。公司治理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内部控制展现出来。在企业和银行的共同治理下,股东对公司的经营决策控制较弱,对公司的健康发展更为有利。而且,内部控制不仅影响着高层次决策效率的快慢,同时也能够把实施效率加以提高,将低层次逐步提高到高层次且使其操作性强。当公司管理者的约束有限时,管理者的决策目标可能就不是公司价值最大化,他们会以出于扩大公司规模的方面来考虑,推动公司的过度投资,所以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容易导致公司过度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因此,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与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李婉丽(2014)研究发现,具有过度投资倾向的管理者更容易被充裕的现金流影响。因此,一个公司是否进行投资,投资哪一个项目,是会受到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影响的,内部扩张的大小也与这一心理特征密切相关。从而公司能够更好的应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现象。在资金充裕时,避免过度投资;再融资困难时,避免投资不足。
三、对管理者的有效激励与约束对公司治理产生的积极影响
从研究中可以得知,一个公司过度投资的规模可以被管理者行为控制。管理者有权力对公司进行投资决策,并对公司进行治理。在这种前提下,企業所有者为了解决企业的投资动力和投资效率,管理者被合理的激励因素不断刺激,并且同时受到约束机制的制约,使他们之间相互作用,让经营者自身效用最大化和企业所有者资本收益最大化之间能够达到一个平衡,避免管理者对企业价值造成减损。一个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会受到投资效率的不断影响。资源大量闲置,投资机会被浪费,公司不能将投资效率达到最大。这些都是过度投资的表现。由于过度自信管理者在投资决策时高估自己能力,低估潜在风险,导致其从投资项目中获取的收益可能无法弥补其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付出的成本,因此,针对过度自信管理者制定的合理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投资效率。 对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激励能够降低公司过度投资的风险。在管理者过度自信时对管理者加以有效激励,使管理者能够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此时当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有些许冲突时,管理者很可能会将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而非自身利益。 因此,管理者可能会重新审视公司现在所处的形势,重新分析当前投资的局面,判断自己现在所准备进行的投资是否为非效率投资,是否会对公司的资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适时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有效激励,可以抑制由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非效率投资,从而提高公司的绩效,使公司能够有更长远的发展。
因此,应该从互相尊重、感情与归属、生理、自我实现等角度来对管理者进行有效激励。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建立起一种团结友善的工作环境,最大程度的让管理者展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从一般的角度来说,管理者很重视上级领导者对其的评价,所以上级领导者应当适时地对管理者进行赞扬,并对其的工作努力进行认可,使管理者得到前进的动力,从而不断地进行学习与研究。除此之外,上级领导者应该和管理者保持沟通,相互了解,相互鼓励,相互信任,相互进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治理公司,使管理者在公司能够感受到归属感,从而对公司治理产生积极地影响。
唐雪松,周晓苏等(2007)研究上市公司中制造业的例子,经过细致的研究制约机制与所选取样本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可以得知,过度投资行为不仅能够被现金股利和举借债务所限制,而且也被公司治理机制制约。就非效率投资而言,公司还没有找到完全有效的方法来控制其扩大。过度自信也是管理者容易产生的心理状态,一旦产生,公司过度投资的规模将极有可能不断扩大。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管理者掌握着一定的权利,但是有时候在利益的驱使下容易不自觉地超出约束,而且约束方面的片面化更增加了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因此应对管理者的行为加以约束。能够对管理者进行约束的方面有很多,可以从道德方面、行政方面、法律方面等加以约束,培养管理者的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树立起健康向上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并且应该建立人才的合理流动,同时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任免体制,增强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监督和引导管理者向正确的价值观方向发展,使管理者认识到,在行使相应的权力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达到对管理者进行约束的目的。
四、思考与展望
企业管理者要通过自我纠正和外部监督等一系列方法来调节对自我的不正确认识,避免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非理性心理公司内部治理的重要机制之一——高管激励,对非效率投资行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管理者有效的激励,可以更科学合理地促进投资效率的提高,降低成本。过度投资也可以通过管理者薪酬来更好的得到抑制。在当今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中,抑制过度投资尤为重要,这时可以发挥管理者薪酬对过度投资的约束,来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而且,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的公司过度投资行为暂时还不能够被我国现有的公司治理机制抑制。这是在基于假设,但是没有被严格证明的条件下得出的结论。
同时,对管理者进行有效地激励,还能够对公司投资不足也具有缓解作用。当前产品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可能随时面临着被清算的威胁。有些管理者为了避免被清算带来的失业风险,紧迫感和威胁感同时存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此时上级领导者应该对管理者进行有效激励,适当降低管理者的焦虑心态,使管理者能够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将要到来的挑战。从而,管理者会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投资决策,避免过度投资,不断地提高投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长期立足于市场。
长期以来,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每个公司所追求的目标。如何对公司进行治理,是一场公司股东、董事、管理者、员工之间利益的博弈。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对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会存在一系列问题。对于如何能够更好的对公司进行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具有长期性与系统性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所以,一个企业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公司,达到理想的效果,不仅需要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约束,提高公司的绩效,同时还需要依据国情及企业的实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才能够使企业更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戚拥军,冯楚立,尹开国.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治理与过度投资行为[J].财会通讯,2015(08).
[2]王茂林,何玉润,林慧婷.管理层权力、现金股利与企业投资效率[J].南开管理评论,2014(02).
[3]Matthew T. Billett,Jon A. Garfinkel,Yi Jiang.The influence of governance on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a hazard model[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1.
[4]花貴如,刘志远,许骞.投资者情绪、管理者乐观主义与企业投资行为[J].金融研究,2011(02).
*基金项目: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20170520157;cx201802058。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公司治理;有效激励与约束
一、引言
企业的绩效和投资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如何投资才能够获得最大利益”成为当今各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如果公司价值增加,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投资活动的增多。同时,资本市场的不完美合理地解释了公司过度投资行为。过度自信往往表现为,高估投资机会、低估投资风险。为了保证公司能够进行科学化的决策,因此协调管理者与上级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公司内外部的机制设置就尤为重要。有时管理者可能会因为过度自信,从而对投资项目的未来净现金流入进行了过高的估计,管理者过度自信容易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从而影响融资决策,投资业绩等一系列问题。即使假设管理者是忠诚的,那么高估收益、低估风险也是会因为管理者存在的心里偏差而不可避免的,导致做出了过度投资的错误决策。因此,应该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加以监督和控制,避免盲目投资,降低公司的投资风险,促使公司达到最大效益。同时,对其进行有效激励,才可能使公司尽可能的避免损失,对公司治理产生积极影响。
二、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治理行为的影响
根据Larwoodetal(1977)的想法,可以知道管理者的内心想法不同于普通员工。管理者容易在能力、学识、技巧等方面过于自信,不能客观对自己进行理解和评价。因此在决策时往往容易展现出过度自信的姿态,从而进行了过度投资。过度自信指人们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低估运气、机遇和外部力量的作用,把成功都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从而对于事情成功的概率进行了过高的估计,低估了自己可能会遇到的失败。其中,企业的上级领导者出现过度自信的行为更为普遍,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的上级领导者对公司的具有更大的控制权,持股比例高,在经营决策中能够表现出绝对的权威,同时也可能会受到儒家崇尚“君臣”思想的制约,因此企业的上级领导者更容易做出过度自信的行为决策。在企业的投资决策、融资等活动时,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极易对其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极可能会在企业的绩效上得到显示。管理者适度的自信能够给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完善之前的投资决策,从而提高企业价值。但是如果超过一定限度之后,极易造成企业出现过度投资的决策,给企业的价值带来负面的影响。
经过研究可以得知,过度自信的心理更易在掌握丰富资源,承担重要责任的管理者身上体现出来。在相关决策的制定中,过度自信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影响,因为它也被包含在行为金融理论中。具有过度自信行为的管理者在对公司进行治理时,容易进行强度更高,但效率却更低的投资决策。这样既不利于公司的发展,同时也极易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损失,甚至可能一味地一意孤行,不能够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达不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因此要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行为加以约束,减少由于过度自信行为给公司带来的损失。若长时间放任不管,不能够对管理者加以有效的约束,那么公司的发展前景将不容乐观。因此,对一个公司来说,制定出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良好的治理方案不仅能够有效制约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能够根据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选择更适合的投资方案,为公司带来更大的绩效,推动公司更长远的发展。
但是,在公司治理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董事会的独立性、政府的干预、债权人的影响、大股东的控制、上一次投资项目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等这些都容易导致管理者过度自信这种行为特征的产生。因此,需要管理者克服这种心理偏差,对公司现在所处的环境进行准确的分析,之后再根据分析的结果适当调整投资方案,避免由于非效率投资给公司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管理者不仅掌握着足够多的公司资源,而且决定着公司的运行。公司治理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内部控制展现出来。在企业和银行的共同治理下,股东对公司的经营决策控制较弱,对公司的健康发展更为有利。而且,内部控制不仅影响着高层次决策效率的快慢,同时也能够把实施效率加以提高,将低层次逐步提高到高层次且使其操作性强。当公司管理者的约束有限时,管理者的决策目标可能就不是公司价值最大化,他们会以出于扩大公司规模的方面来考虑,推动公司的过度投资,所以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容易导致公司过度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因此,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与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李婉丽(2014)研究发现,具有过度投资倾向的管理者更容易被充裕的现金流影响。因此,一个公司是否进行投资,投资哪一个项目,是会受到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影响的,内部扩张的大小也与这一心理特征密切相关。从而公司能够更好的应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现象。在资金充裕时,避免过度投资;再融资困难时,避免投资不足。
三、对管理者的有效激励与约束对公司治理产生的积极影响
从研究中可以得知,一个公司过度投资的规模可以被管理者行为控制。管理者有权力对公司进行投资决策,并对公司进行治理。在这种前提下,企業所有者为了解决企业的投资动力和投资效率,管理者被合理的激励因素不断刺激,并且同时受到约束机制的制约,使他们之间相互作用,让经营者自身效用最大化和企业所有者资本收益最大化之间能够达到一个平衡,避免管理者对企业价值造成减损。一个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会受到投资效率的不断影响。资源大量闲置,投资机会被浪费,公司不能将投资效率达到最大。这些都是过度投资的表现。由于过度自信管理者在投资决策时高估自己能力,低估潜在风险,导致其从投资项目中获取的收益可能无法弥补其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付出的成本,因此,针对过度自信管理者制定的合理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投资效率。 对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激励能够降低公司过度投资的风险。在管理者过度自信时对管理者加以有效激励,使管理者能够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此时当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有些许冲突时,管理者很可能会将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而非自身利益。 因此,管理者可能会重新审视公司现在所处的形势,重新分析当前投资的局面,判断自己现在所准备进行的投资是否为非效率投资,是否会对公司的资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适时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有效激励,可以抑制由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非效率投资,从而提高公司的绩效,使公司能够有更长远的发展。
因此,应该从互相尊重、感情与归属、生理、自我实现等角度来对管理者进行有效激励。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建立起一种团结友善的工作环境,最大程度的让管理者展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从一般的角度来说,管理者很重视上级领导者对其的评价,所以上级领导者应当适时地对管理者进行赞扬,并对其的工作努力进行认可,使管理者得到前进的动力,从而不断地进行学习与研究。除此之外,上级领导者应该和管理者保持沟通,相互了解,相互鼓励,相互信任,相互进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治理公司,使管理者在公司能够感受到归属感,从而对公司治理产生积极地影响。
唐雪松,周晓苏等(2007)研究上市公司中制造业的例子,经过细致的研究制约机制与所选取样本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可以得知,过度投资行为不仅能够被现金股利和举借债务所限制,而且也被公司治理机制制约。就非效率投资而言,公司还没有找到完全有效的方法来控制其扩大。过度自信也是管理者容易产生的心理状态,一旦产生,公司过度投资的规模将极有可能不断扩大。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管理者掌握着一定的权利,但是有时候在利益的驱使下容易不自觉地超出约束,而且约束方面的片面化更增加了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因此应对管理者的行为加以约束。能够对管理者进行约束的方面有很多,可以从道德方面、行政方面、法律方面等加以约束,培养管理者的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树立起健康向上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并且应该建立人才的合理流动,同时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任免体制,增强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监督和引导管理者向正确的价值观方向发展,使管理者认识到,在行使相应的权力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达到对管理者进行约束的目的。
四、思考与展望
企业管理者要通过自我纠正和外部监督等一系列方法来调节对自我的不正确认识,避免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非理性心理公司内部治理的重要机制之一——高管激励,对非效率投资行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管理者有效的激励,可以更科学合理地促进投资效率的提高,降低成本。过度投资也可以通过管理者薪酬来更好的得到抑制。在当今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中,抑制过度投资尤为重要,这时可以发挥管理者薪酬对过度投资的约束,来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而且,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的公司过度投资行为暂时还不能够被我国现有的公司治理机制抑制。这是在基于假设,但是没有被严格证明的条件下得出的结论。
同时,对管理者进行有效地激励,还能够对公司投资不足也具有缓解作用。当前产品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可能随时面临着被清算的威胁。有些管理者为了避免被清算带来的失业风险,紧迫感和威胁感同时存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此时上级领导者应该对管理者进行有效激励,适当降低管理者的焦虑心态,使管理者能够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将要到来的挑战。从而,管理者会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投资决策,避免过度投资,不断地提高投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长期立足于市场。
长期以来,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每个公司所追求的目标。如何对公司进行治理,是一场公司股东、董事、管理者、员工之间利益的博弈。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对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会存在一系列问题。对于如何能够更好的对公司进行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具有长期性与系统性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所以,一个企业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公司,达到理想的效果,不仅需要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约束,提高公司的绩效,同时还需要依据国情及企业的实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才能够使企业更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戚拥军,冯楚立,尹开国.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治理与过度投资行为[J].财会通讯,2015(08).
[2]王茂林,何玉润,林慧婷.管理层权力、现金股利与企业投资效率[J].南开管理评论,2014(02).
[3]Matthew T. Billett,Jon A. Garfinkel,Yi Jiang.The influence of governance on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a hazard model[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1.
[4]花貴如,刘志远,许骞.投资者情绪、管理者乐观主义与企业投资行为[J].金融研究,2011(02).
*基金项目: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20170520157;cx201802058。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