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的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它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一、语文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
多媒体能把文本、图形、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综合运用在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媒体的单一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一)趣味性、直观性,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欧洲教育家德可乐利认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闸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杜威则把兴趣作为儿童成长的“指示器”。可见,把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运行机制,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而多媒体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又是效果非常突出的。多媒体课件中有动听的音乐,鲜明的色彩,华丽的影像,甚至有活灵活现的动画效果,可谓栩栩如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刺激和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浩瀚的宇宙,生命的奥秘,尖端的科学,醉人的音乐,动人的画面。只要你愿意,立马可展现在你的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因此,在课堂上,我们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教师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兴趣被激发出来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二)大容量、高效率,开阔学生视野。
传统教学,教师都是依赖于课本讲课,由于教材提供的材料有限,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作为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几个知识点便完成任务,试想,这样的学习怎么能让学生开阔视野,获取更多、更新、更广的知识点呢?怎么能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呢?不过,多媒体的应用,就马上使得这一现象有了明显的改观。例如教学《我们成功了》一课.传统的教学就是利用挂图,讲讲申奥成功的一些概况,读读课本了解申奥成功的盛大场面,任你教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仍是提不起精神.为什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运用了多媒体,学生的劲头完全不同,时间可以由远拉近,让你能清清楚楚地看到申奥成功之路,讲到中国申奥成功的场面,可以让你看看人们欢呼的情景;讲到北京2008年的奥运会,可以让你看看奥组委的筹备情况。短短的四十分钟,能让你置身于2001年7月1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让学生们意犹未尽,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开阔了眼界。怎么样,多媒体的作用确实不同一般吧!
(三)艺术性、观赏性,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关键是培养他们感受美、创造美。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是引导学生感悟和创造语言美。多媒体的运用,使得音画时尚也堂而皇之地进入了课堂,学生可以看到最赏心悦目的画面,在美的熏陶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可以听到最悦耳动听的乐曲,乘着音乐的翅膀邀游和畅想。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声、图、文融于一体.形成立体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领悟。例如:训练学生学习景物描写时.可以先播放一个配乐的美丽景色片段,让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然后相互讨论比较,补充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在感受美的同时,学会用美的文字去创造美。这样的课堂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学生与课件中的视听艺术产尘了共鸣,视听艺术与语言文字的魅力达到空前的统一,出神入化,妙不可言。
二、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局限性
多媒体课件好处多多,但就像山珍海味天天吃也会腻烦(且营养不全)一样,课件亦然。几年下来,反观语文教学质量,也发现它的一些局限性。
(一)冲淡对文本的理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语文学科它的答案只有丰富性而没有唯一性。所以,语文课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对文本解读的能力。多媒体课件过常有动听的音乐,绚丽的画面,往往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淡化了他们对文本的深入思考,造成学生思维的肤浅而单一,可就得不偿失了。
(二)束缚学生的想像力。
中国文字博太精深.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悟的过程。多媒体的不恰当介人,却使这一想象空间缩小, 一方面有的教师过分追求“真实再现,让学生直观感受把有些课上成了“场景观摩课”,另一方面学生一味接受直观刺激,养成不习惯思考的惰性,从何舒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
用课件只能演示几幅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多媒体的过多使用使板书相对减少,师生忙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因此,许多思辨的火花还需要教师的成功引导,形成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
三、语文多媒体课件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将多媒体课件更好地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使之为语文教学增辉添彩呢?
(一)教师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性。
运用多媒体课件只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实施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非是教学本身的目的。因此,运用多媒体课件首先一定要遵循教学为主、课件为辅的基本原则。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主要是依据文本设计的。运用这些课件教学,明显在教材处理运用、知识的丰富、感觉的立体化、教与练形式的新颖等方面为语文老师提供了便利的捷径。但它并非一把万能的“钥匙”。因为课堂教学成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情况,这一因素干变万化,是多媒体课件制作者无法全面顾及的。运用课件之时,必须把具体的学生因素考虑进去,灵活的对课件进行适当的增、删、补、改的整合非常必要,不能盲目的依赖它,照搬它。运用一切教学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上好语文课,使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正如泰勒所说的那样,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各种知识,展示各种事物,并不是教学。真正的教学,是让学生有机会、有可能从事学习活动,是学习者、教师和教学内容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多媒体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则就应该体现它的辅助性。
(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注意适时、适当、适度。
多媒体的应用要适时。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是先读文字再看画面,还是先看画面再读文字,效果是不一样的。当文本内容与学生学识、阅历相接近时,在教学程序中则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然后再辅以多媒体,以拓展、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当文本内容与学生学识、阅历相隔较远时,则可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辅以多媒体,以拉近或消除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借此突破理解上的难点。
多媒体的教学更要适当。多媒体要结合语文自身的特点,遵循语文固有的规律,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不用。当学生完全可以读懂的时候,就千万别让学生看懂。
多媒体的运用还需适度。一节课频繁地运用多媒体,会极大地妨碍学生的自由探索。这种貌似“丰富多彩”,除了满足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好奇心外,他们的思维根本没吸收到多少营养。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处理好师生的双边活动。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教师的一部分工作,但它绝不能代替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者,要认识到计算机多媒体只是教学中的辅助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辅助教与学这个双面活动,目的是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率。如果以一代十,以点代面,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课件播放取代课堂全部内容,势必会本末倒置,使教学步入一个现代文明的误区:以电脑为中心,师生处于被牵引忽略的被动地位,由以往的“人灌”式教学转而为“机灌”式教学。长此以往,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学习能力可能会濒于消亡。因此,语文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必须防止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的情况发生,要在发挥多媒体作用的同时,开展好师生的双边活动。
综上所述,多媒体课件犹如一把双刃剑,使用时也有它的两面性。语文多媒体课件应该为教学服务。培养语文能力与课件达到有机的整合,使语文教学取得最优化是最终目的。那么,语文多媒体课件当用则用,不当用就应同归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编辑 杨帆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一、语文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
多媒体能把文本、图形、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综合运用在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媒体的单一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一)趣味性、直观性,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欧洲教育家德可乐利认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闸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杜威则把兴趣作为儿童成长的“指示器”。可见,把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运行机制,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而多媒体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又是效果非常突出的。多媒体课件中有动听的音乐,鲜明的色彩,华丽的影像,甚至有活灵活现的动画效果,可谓栩栩如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刺激和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浩瀚的宇宙,生命的奥秘,尖端的科学,醉人的音乐,动人的画面。只要你愿意,立马可展现在你的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因此,在课堂上,我们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教师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兴趣被激发出来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二)大容量、高效率,开阔学生视野。
传统教学,教师都是依赖于课本讲课,由于教材提供的材料有限,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作为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几个知识点便完成任务,试想,这样的学习怎么能让学生开阔视野,获取更多、更新、更广的知识点呢?怎么能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呢?不过,多媒体的应用,就马上使得这一现象有了明显的改观。例如教学《我们成功了》一课.传统的教学就是利用挂图,讲讲申奥成功的一些概况,读读课本了解申奥成功的盛大场面,任你教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仍是提不起精神.为什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运用了多媒体,学生的劲头完全不同,时间可以由远拉近,让你能清清楚楚地看到申奥成功之路,讲到中国申奥成功的场面,可以让你看看人们欢呼的情景;讲到北京2008年的奥运会,可以让你看看奥组委的筹备情况。短短的四十分钟,能让你置身于2001年7月1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让学生们意犹未尽,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开阔了眼界。怎么样,多媒体的作用确实不同一般吧!
(三)艺术性、观赏性,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关键是培养他们感受美、创造美。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是引导学生感悟和创造语言美。多媒体的运用,使得音画时尚也堂而皇之地进入了课堂,学生可以看到最赏心悦目的画面,在美的熏陶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可以听到最悦耳动听的乐曲,乘着音乐的翅膀邀游和畅想。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声、图、文融于一体.形成立体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领悟。例如:训练学生学习景物描写时.可以先播放一个配乐的美丽景色片段,让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然后相互讨论比较,补充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在感受美的同时,学会用美的文字去创造美。这样的课堂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学生与课件中的视听艺术产尘了共鸣,视听艺术与语言文字的魅力达到空前的统一,出神入化,妙不可言。
二、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局限性
多媒体课件好处多多,但就像山珍海味天天吃也会腻烦(且营养不全)一样,课件亦然。几年下来,反观语文教学质量,也发现它的一些局限性。
(一)冲淡对文本的理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语文学科它的答案只有丰富性而没有唯一性。所以,语文课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对文本解读的能力。多媒体课件过常有动听的音乐,绚丽的画面,往往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淡化了他们对文本的深入思考,造成学生思维的肤浅而单一,可就得不偿失了。
(二)束缚学生的想像力。
中国文字博太精深.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悟的过程。多媒体的不恰当介人,却使这一想象空间缩小, 一方面有的教师过分追求“真实再现,让学生直观感受把有些课上成了“场景观摩课”,另一方面学生一味接受直观刺激,养成不习惯思考的惰性,从何舒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
用课件只能演示几幅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多媒体的过多使用使板书相对减少,师生忙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因此,许多思辨的火花还需要教师的成功引导,形成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
三、语文多媒体课件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将多媒体课件更好地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使之为语文教学增辉添彩呢?
(一)教师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性。
运用多媒体课件只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实施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非是教学本身的目的。因此,运用多媒体课件首先一定要遵循教学为主、课件为辅的基本原则。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主要是依据文本设计的。运用这些课件教学,明显在教材处理运用、知识的丰富、感觉的立体化、教与练形式的新颖等方面为语文老师提供了便利的捷径。但它并非一把万能的“钥匙”。因为课堂教学成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情况,这一因素干变万化,是多媒体课件制作者无法全面顾及的。运用课件之时,必须把具体的学生因素考虑进去,灵活的对课件进行适当的增、删、补、改的整合非常必要,不能盲目的依赖它,照搬它。运用一切教学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上好语文课,使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正如泰勒所说的那样,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各种知识,展示各种事物,并不是教学。真正的教学,是让学生有机会、有可能从事学习活动,是学习者、教师和教学内容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多媒体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则就应该体现它的辅助性。
(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注意适时、适当、适度。
多媒体的应用要适时。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是先读文字再看画面,还是先看画面再读文字,效果是不一样的。当文本内容与学生学识、阅历相接近时,在教学程序中则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然后再辅以多媒体,以拓展、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当文本内容与学生学识、阅历相隔较远时,则可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辅以多媒体,以拉近或消除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借此突破理解上的难点。
多媒体的教学更要适当。多媒体要结合语文自身的特点,遵循语文固有的规律,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不用。当学生完全可以读懂的时候,就千万别让学生看懂。
多媒体的运用还需适度。一节课频繁地运用多媒体,会极大地妨碍学生的自由探索。这种貌似“丰富多彩”,除了满足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好奇心外,他们的思维根本没吸收到多少营养。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处理好师生的双边活动。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教师的一部分工作,但它绝不能代替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者,要认识到计算机多媒体只是教学中的辅助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辅助教与学这个双面活动,目的是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率。如果以一代十,以点代面,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课件播放取代课堂全部内容,势必会本末倒置,使教学步入一个现代文明的误区:以电脑为中心,师生处于被牵引忽略的被动地位,由以往的“人灌”式教学转而为“机灌”式教学。长此以往,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学习能力可能会濒于消亡。因此,语文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必须防止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的情况发生,要在发挥多媒体作用的同时,开展好师生的双边活动。
综上所述,多媒体课件犹如一把双刃剑,使用时也有它的两面性。语文多媒体课件应该为教学服务。培养语文能力与课件达到有机的整合,使语文教学取得最优化是最终目的。那么,语文多媒体课件当用则用,不当用就应同归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编辑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