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大师吕叔湘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教活了。一个“活”字,把课堂上教师创设的恰如其分的情境说“活”了,把学生为之全身心投入的状态说“活”了,课堂就应当是这样。“活”的课堂需要教师去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在小学体育课上,用恰当的方法,创设一些适合孩子,也适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孩子们得到的将会是极大的发展。
故事法
上小学的孩子鲜有不喜欢听故事的,一听故事,大家就会想象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一个个人物,体会着人物的心情、想象着人物动作。能让孩子们深深融入其中的体育课,还能不让他们得到发展么?
我在上“立定跳远”课时,编了一个小袋鼠找妈妈的故事。我领着同学们,首先一跳一跳地上路了,在路上遇到了各种不同的小动物:有大雁,我们学大雁扇扇翅膀,活动上肢;有鸭子,我们学鸭子走路,活动下肢;有小猴子,我们学他偷苞米,活动腰肢;有小喜鹊,我们学她东张西望,活动头部;有钻出地面的小蚯蚓,我们学他前进,活动腹部。然后我们继续一跳一跳地前进,来到了一条小河沟边,我们必须要跳过去才能继续找妈妈。我在地上画上了一条“河沟”,然后开始教大家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进行立定跳远训练,看谁学本领学得最快。终于过了小河,找到了妈妈,他和妈妈一起欢快地玩起来,我们一起做放松运动,结束了一节课。在这节课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安排一些活动,比如和妈妈玩的方式就可以很多,可以砸沙包、跳绳等。
游戏法
体育本来就从游戏发展而来,从它的源头寻找教法,可以说是一种回归。《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把规范悄悄地放置到游戏下,暗含在玩耍中,以曲线的方式达到两不误。小学一年级新生,刚入学的时候,在操场上排个队,折腾半天也排不好。我就先让大家在教室里自己的座位旁站好,然后说:“我们今天要玩一个快乐的数字游戏,我们现在都是鱼,老师是大鱼,小朋友是小鱼,请小鱼跟着大鱼,我们一起游到池塘里面好不好?”这期间要注意把“小鱼”们拉开距离,以防触碰到其他小朋友,还要保持队伍大体的先后顺序,到了“池塘”,我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小小的调整,按高矮顺序排成四行,然后每队从矮到高,开始报数:“1,2,3,4,5,6,7......”,重复两遍之后,确认了每个同学报的数没有错误,就让他们记住自己是几排几号,先提问加深印象,比如提问:“你在几排?--几号?--左边是几号?--右边是几号?”“好,答对了,奖你一个沙包。”再提问第二个,以此类推,大家基本记住,几乎每人手里都有一个沙包之后,我们就开始玩砸沙包游戏,四行从中间分开,每侧两行,中间留出一个大的空地,两边我各画了一条线,“下面我们要玩游戏了,我点到几排几号,就请这个同学往前走,站到线后面,然后把沙包砸向对面的同学,对面的同学可以躲,躲完以后要站回自己的位置。”通过这个游戏,小朋友牢牢记住了自己的排号和位置。第二次排队就不会忘记了。这个游戏简单、新颖,学生喜欢参与,接受得快,效果也好。
音乐法
音乐带给人的常常是积极向上的影响,不同的音乐,给人以不同感觉。经研究证明,音乐对学生来说,可以改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在室外的体育课堂上使用音乐,也能让一节平淡简单的课,变得生动起来。比如在一年级的“单双脚跳游戏”教学中,我用录音机播放《动物园》,我本来是想先引导孩子们了解里边的动物,结果还没来得及提问,就有同学跟着乐曲扭起来,我吃了一惊,问:“你们知道这里面是什么动物吗?”“小猫、蜜蜂、牛、鸡......”回答虽然不完全正确,但是大部分都在里面了,于是我播放了另一节精心挑选过的,有小兔子、小青蛙、小袋鼠等跳跃行走的动物的音乐,问:“大家听到了哪几种动物呀?--你们知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跳的?--我们跟着他们一起跳好不好?”“好--”大家跟着音乐,模仿着各式各样的小动物,散在场地上,一蹦一跳地跳起来,我穿行其中,不禁莞尔:“大家现在知道小兔子怎么跳了吗?”“这样,这样。”学生比划着,“哦,是不是双脚跳呀?”“是。”“那我们来学学小兔子双脚跳。”于是学会了双脚跳。
演示法
演示教学法有实物(人)演示、影片演示。用实物演示,能够使动作更直观、更形象。而影片演示,主要使用在动作的慢化或分解上,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例如"前滚翻"的教学,就很适合使用实物演示,用两块橡皮泥,分别捏成一方一圆的形状,用手推动,圆的远比方的要滚动顺利。接着让大家掌握其“蹲撑,两腿蹬直,同时曲臂、低头、提臀、团身向前滚翻。前滚时,头的后部、肩、背、臀部依次着垫,当背着垫时,迅速屈小腿。上体与膝部靠紧,两手抱小腿,向前滚动成蹲立”的要领,进行练习,有的同学团得不是很圆,滚动时还是有困难,于是我把圆的那块橡皮泥捏出一些突起,再滚动,比原来就要困难多了,同学们很容易就理解了老师的意思,再练习时就注意到这些问题了,有的同学自己管不好胳膊腿的,还让别的同学在旁边帮看,到底是那块地方出了问题。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地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教学,是忠实地执行了《新课标》的要求,也能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龚正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
[3]杨斌等.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教学探析[J]. 体育世界2007(4).
[4]古亚玲等.新课标下改进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J]. 体育师友2007(5).
故事法
上小学的孩子鲜有不喜欢听故事的,一听故事,大家就会想象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一个个人物,体会着人物的心情、想象着人物动作。能让孩子们深深融入其中的体育课,还能不让他们得到发展么?
我在上“立定跳远”课时,编了一个小袋鼠找妈妈的故事。我领着同学们,首先一跳一跳地上路了,在路上遇到了各种不同的小动物:有大雁,我们学大雁扇扇翅膀,活动上肢;有鸭子,我们学鸭子走路,活动下肢;有小猴子,我们学他偷苞米,活动腰肢;有小喜鹊,我们学她东张西望,活动头部;有钻出地面的小蚯蚓,我们学他前进,活动腹部。然后我们继续一跳一跳地前进,来到了一条小河沟边,我们必须要跳过去才能继续找妈妈。我在地上画上了一条“河沟”,然后开始教大家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进行立定跳远训练,看谁学本领学得最快。终于过了小河,找到了妈妈,他和妈妈一起欢快地玩起来,我们一起做放松运动,结束了一节课。在这节课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安排一些活动,比如和妈妈玩的方式就可以很多,可以砸沙包、跳绳等。
游戏法
体育本来就从游戏发展而来,从它的源头寻找教法,可以说是一种回归。《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把规范悄悄地放置到游戏下,暗含在玩耍中,以曲线的方式达到两不误。小学一年级新生,刚入学的时候,在操场上排个队,折腾半天也排不好。我就先让大家在教室里自己的座位旁站好,然后说:“我们今天要玩一个快乐的数字游戏,我们现在都是鱼,老师是大鱼,小朋友是小鱼,请小鱼跟着大鱼,我们一起游到池塘里面好不好?”这期间要注意把“小鱼”们拉开距离,以防触碰到其他小朋友,还要保持队伍大体的先后顺序,到了“池塘”,我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小小的调整,按高矮顺序排成四行,然后每队从矮到高,开始报数:“1,2,3,4,5,6,7......”,重复两遍之后,确认了每个同学报的数没有错误,就让他们记住自己是几排几号,先提问加深印象,比如提问:“你在几排?--几号?--左边是几号?--右边是几号?”“好,答对了,奖你一个沙包。”再提问第二个,以此类推,大家基本记住,几乎每人手里都有一个沙包之后,我们就开始玩砸沙包游戏,四行从中间分开,每侧两行,中间留出一个大的空地,两边我各画了一条线,“下面我们要玩游戏了,我点到几排几号,就请这个同学往前走,站到线后面,然后把沙包砸向对面的同学,对面的同学可以躲,躲完以后要站回自己的位置。”通过这个游戏,小朋友牢牢记住了自己的排号和位置。第二次排队就不会忘记了。这个游戏简单、新颖,学生喜欢参与,接受得快,效果也好。
音乐法
音乐带给人的常常是积极向上的影响,不同的音乐,给人以不同感觉。经研究证明,音乐对学生来说,可以改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在室外的体育课堂上使用音乐,也能让一节平淡简单的课,变得生动起来。比如在一年级的“单双脚跳游戏”教学中,我用录音机播放《动物园》,我本来是想先引导孩子们了解里边的动物,结果还没来得及提问,就有同学跟着乐曲扭起来,我吃了一惊,问:“你们知道这里面是什么动物吗?”“小猫、蜜蜂、牛、鸡......”回答虽然不完全正确,但是大部分都在里面了,于是我播放了另一节精心挑选过的,有小兔子、小青蛙、小袋鼠等跳跃行走的动物的音乐,问:“大家听到了哪几种动物呀?--你们知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跳的?--我们跟着他们一起跳好不好?”“好--”大家跟着音乐,模仿着各式各样的小动物,散在场地上,一蹦一跳地跳起来,我穿行其中,不禁莞尔:“大家现在知道小兔子怎么跳了吗?”“这样,这样。”学生比划着,“哦,是不是双脚跳呀?”“是。”“那我们来学学小兔子双脚跳。”于是学会了双脚跳。
演示法
演示教学法有实物(人)演示、影片演示。用实物演示,能够使动作更直观、更形象。而影片演示,主要使用在动作的慢化或分解上,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例如"前滚翻"的教学,就很适合使用实物演示,用两块橡皮泥,分别捏成一方一圆的形状,用手推动,圆的远比方的要滚动顺利。接着让大家掌握其“蹲撑,两腿蹬直,同时曲臂、低头、提臀、团身向前滚翻。前滚时,头的后部、肩、背、臀部依次着垫,当背着垫时,迅速屈小腿。上体与膝部靠紧,两手抱小腿,向前滚动成蹲立”的要领,进行练习,有的同学团得不是很圆,滚动时还是有困难,于是我把圆的那块橡皮泥捏出一些突起,再滚动,比原来就要困难多了,同学们很容易就理解了老师的意思,再练习时就注意到这些问题了,有的同学自己管不好胳膊腿的,还让别的同学在旁边帮看,到底是那块地方出了问题。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地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教学,是忠实地执行了《新课标》的要求,也能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龚正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
[3]杨斌等.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教学探析[J]. 体育世界2007(4).
[4]古亚玲等.新课标下改进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J]. 体育师友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