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1:新浪微博可能被什么绊倒?
新浪微博初战告捷,这个大家都看到了。那么下一步呢?新浪会持续成功吗?如果说有风险,它最有可能被什么绊倒?要真正成为一个商业上成功的平台,新浪微博还需要在战略层面作出哪些部署?
胡延平:新浪未来三个坎
新浪微博一开始成长挺慢的,后来新浪做了一些营销,比如说通过搜索引擎、互联网导航网站去吸引用户过来,包括在媒体上做宣传,量就慢慢上来了。差不多到半年左右的时候,我个人的粉丝量就从原来的一两千增长到了两三万。当时最初那批人的活跃程度已经降低,但随着新用户的注入,大家又玩起来了。
微博成长有很明显的羊群效应。当用户的数量到一定量级以后,更多的人就会向这个地方汇聚。当然,新浪微博的成长,主要还是一些重要的微博事件吸引了大众眼球,比如说谷歌退出中国的事件。这条信息就是我第一个在新浪微博上发出,也是第一个把这个消息传到国外的。后来的拆迁事件、宜黄事件、有毒疫苗、毒牛奶等事件,对新浪微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在新浪微博上,那些粉丝量特别少的用户玩不起来,这是目前为止还没解决的问题。粉丝量在一百以下的很小的草根用户,在微博上活跃度不高,还没有把微博当成自己的地盘,只是偶尔来遛一遛。也就是说,新浪微博还有某种单向传播的性质,这和新浪未来成长是有矛盾的。这就导致新用户越多,流失的老用户就越多,因为很多老用户玩不起来,这个也就造成了僵尸用户。
这也是新浪改版的原因。新版本叫V4,新浪微博必须通过改版来增强用户之间的黏性,提高用户的活跃度。V4的改进实际上在sNs和微博之间做了一个结合,增强了用户个人的功能,新浪微博似乎看上去更像SNS。
微博给了新浪一个新的机会,让它原地复活,掀起新的一拨浪潮。但反过来讲,也使得新浪增加了风险,面临一些问题。因为新浪必须要去驾驭一个过去没有驾驭过的、更复杂的系统。
微博是一个自下而上的WEB 2.0系统,治理难度非常大。如今微博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有人妖魔化微博、质疑微博、给微博泼脏水,从管理的角度来讲,真的很难驾驭。从内容上来讲,过去管理门户内容、博客内容相对都好办,但在微博的层面,上亿用户就很难管了,这是一个海量的用户资源。
如今新浪正处在一个拐点,也是一个起点。如果新浪能够把握住几个关键点,突破几个关键的障碍,把握几个关键契机的话,新浪微博可以做得很大。
第一个关键点是,赶在微博用户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之前,完成微博的资本化运作,融资也好、上市也好。第二个关键点是,赶在腾讯的微博用户量和用户活跃程度超越新浪之前,把新浪微博成功地做成一个SNS产品。第三个关键点就是,赶在相当一部分用户对微博失去新鲜感之前,成功实现商业化。
新浪微博必须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一次大的融资,依托这个融资,把微博的治理结构建立起来,为后面的IPO做好准备,并建立完整的微博营销系统。新浪微博目前在营销方面布局还不够大,力度也不够大,营收量也不够高。
如果接下来的这三个点踩得不好,新浪微博的未来可能就比较悬。
此外,新浪还面临两个现实的风险。一是政策监管风险,二是一些外围做微博营销的企业,可能把微博营销的水搅浑,甚至破坏性地开发这个市场,这是需要新浪微博警惕的。现在微博的盈利模式还不清晰,未来看,第一可能是广告营销,第二可能是电子商务,主要是这两类。游戏娱乐在微博里也可能盈利,但相对于电子商务和广告营销类少一点。谢文:创新是最大的挑战
新浪如今也在改版,但要突破商业模式这关不容易。在现有的架构上做点小广告,有点小小的收入不难,难的是能否撑起一个可持续的、规模化的、竞争力很强、别人难以轻易模仿的商业模式。现在还看不出来。
新浪微博需要创新,抄是没用的。Twitter在其不长的历史上,有过一次重要的战略定位转变。在创业最初的三年里,它的定位是社交型媒体,但在实际运营中,它发现用户们更热衷于追逐名人和热门即时新闻的传播,而对熟人之间那些日常鸡零狗碎的信息没有多少兴趣。于是重新进行了战略定位,突出了社会化媒体的地位。市场口号也改为“Look at what’shappenning a round the world now”(“看看世界上正发生什么”)。今年更进一步改为“Followyour interests”(“跟随你的兴趣”)。正是基于这一战略转型而进行了一系列产品改进与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新浪微博出自网络门户,自然突出了社会化媒体的属性,少走了Twitter初创期的弯路。但是,在这些微博上的亿万用户固然生产和传播了大量新信息,但在整合与融合传统网络媒体方面,至今没有什么建树。根据Alexa.com的统计,新浪微博对新浪门户流量的贡献很小(上行3.7%,下行6.6%),与搜索引擎的贡献相比差距甚远,而且我相信,这些来自微博的微小贡献也主要是新浪员工努力操作的结果,不是广大用户的自觉行为。所以,微博只能定性为一种与传统网络媒体并列的新型媒体,而不能称为整合与融合传统网络媒体的新一代媒体或新媒体。
这个问题对Twitter而言不算严重,因为它是一个创业公司,没有历史包袱。但对兼营微博、又面临全面向Web 2.0转型的中国网络公司来说,无法整合与融合传统新闻资讯服务业务就得不偿失了。将微博男立域名,甚至分拆,都是在资本运作上貌似有理,但实际上是回避挑战,错失全面资产整合升级战机的懒招笨招。
新浪微博要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需要在至少三方面有所创新:第一,个性化的新闻资讯智能推荐匹配机制;第二,同质人群的新闻资讯智能推荐匹配机制;第三,新闻资讯与相关广告和服务推广体系的智能匹配机制。在这些方面,Facebook的“喜欢”机制和Google+的“火花”机制都是不错的初步尝试。这些创新都不容易,如果新浪微博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有所突破,将另有一番天地。否则,等Facebook、谷歌或苹果找到了办法,前景就不妙了。
问题2:未来微博几分天下?
如今的微博战局,新浪领军,腾讯紧随其后。这几家的微博战略有何
不同,未来会呈现怎样的竞争态势?谢文:腾讯还有机会
新浪是一个媒体抱负比较重的公司,互联网思维的能力比较弱。在微博之前,这个公司是没有决策的,属于资本操作型。曹国伟生性谨慎,又是CFO出身,挣不着钱的事儿不太愿意干。风险比较大的、看不见前景的、需要耐心培育的事儿他都没兴趣,所以把一个本来是WEB 2.0的架构,砍成了一个Twitter的架构试一把。在大家都不试的情况下,成了一个奇兵。如果说资本运作是曹国伟的强项,那么互联网创新就是他的弱项。能不能在微博初战告捷的基础上,能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创新产品,真正承担起新浪转型的重任,这个还没有定论。
腾讯是一个团队色彩比较重的公司,实用主义占统治地位。正因为实用主义色彩,所以在创新方面、占据社会主流方面,做一个理直气壮的、人人敬佩的老大方面,腾讯做得比较差。新浪微博发展下去,可能威胁到腾讯赖以生存的即时通讯的地位,所以腾讯和新浪拼得很厉害。
如果把微博定义为通讯沟通的工具,腾讯未来超越新浪是有可能的;但如果定义成媒体属性很强的服务,腾讯基本没有指望了。媒体不在人数多少,而在于人的质量。如果人们获取信息和新闻,讨论时政、社会问题都依托微博来进行,这类人是比较高端的,是由圈子、社会网络决定的,要改变它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这个意义上腾讯已经输了。但如果通过创新,腾讯做一个不同的微博,赋予其他的生命力,那还是有机会的。当然,新浪微博作为媒体属性,现在还不成熟,还大有改进空间。所以我现在不承认它是一个有效的媒体。
胡延平:动摇QQ还很困难
我个人的感受是,同样一条微博,在腾讯的转发量已经超过新浪。但腾讯微博的互动量偏少,用户不爱说话,或者说不是那么爱思考。新浪的用户在转发评论里,能说点有质量的话。从用户的活跃程度来看,腾讯要超过新浪还不太可能,但从账户数来讲,超越新浪应该是用不了多久。
新浪微博新版推出了聊天的工具,增强了微博上用户之间的关系,互动起来比过去方便多了。新浪的改版是很成功的,而且必须要这么改,这一天不是来得早,而是来得晚了。但迄今为止,也只是新浪微博站内给用户提供一个比较便捷的即时沟通服务,动摇QQ还比较困难。
虽然目前腾讯微博还不能与新浪抗争,但整个腾讯大品牌比新浪微博的量级大很多,所以未来竞争还不好说。腾讯的资金很强大,这也是新浪需要加强的一个方面。2011年是新浪微博的规模扩张年,第二年就必须是运营年,解决上市问题,营收问题,用户活跃度、用户质量问题等,转向内涵型发展。
从目前来讲,新浪微博还能跟腾讯再拼一阵,但后面怎么样就不好说了。腾讯一定是跟随战略,跟在新浪微博后面,紧紧地咬住它。
新浪微博初战告捷,这个大家都看到了。那么下一步呢?新浪会持续成功吗?如果说有风险,它最有可能被什么绊倒?要真正成为一个商业上成功的平台,新浪微博还需要在战略层面作出哪些部署?
胡延平:新浪未来三个坎
新浪微博一开始成长挺慢的,后来新浪做了一些营销,比如说通过搜索引擎、互联网导航网站去吸引用户过来,包括在媒体上做宣传,量就慢慢上来了。差不多到半年左右的时候,我个人的粉丝量就从原来的一两千增长到了两三万。当时最初那批人的活跃程度已经降低,但随着新用户的注入,大家又玩起来了。
微博成长有很明显的羊群效应。当用户的数量到一定量级以后,更多的人就会向这个地方汇聚。当然,新浪微博的成长,主要还是一些重要的微博事件吸引了大众眼球,比如说谷歌退出中国的事件。这条信息就是我第一个在新浪微博上发出,也是第一个把这个消息传到国外的。后来的拆迁事件、宜黄事件、有毒疫苗、毒牛奶等事件,对新浪微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在新浪微博上,那些粉丝量特别少的用户玩不起来,这是目前为止还没解决的问题。粉丝量在一百以下的很小的草根用户,在微博上活跃度不高,还没有把微博当成自己的地盘,只是偶尔来遛一遛。也就是说,新浪微博还有某种单向传播的性质,这和新浪未来成长是有矛盾的。这就导致新用户越多,流失的老用户就越多,因为很多老用户玩不起来,这个也就造成了僵尸用户。
这也是新浪改版的原因。新版本叫V4,新浪微博必须通过改版来增强用户之间的黏性,提高用户的活跃度。V4的改进实际上在sNs和微博之间做了一个结合,增强了用户个人的功能,新浪微博似乎看上去更像SNS。
微博给了新浪一个新的机会,让它原地复活,掀起新的一拨浪潮。但反过来讲,也使得新浪增加了风险,面临一些问题。因为新浪必须要去驾驭一个过去没有驾驭过的、更复杂的系统。
微博是一个自下而上的WEB 2.0系统,治理难度非常大。如今微博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有人妖魔化微博、质疑微博、给微博泼脏水,从管理的角度来讲,真的很难驾驭。从内容上来讲,过去管理门户内容、博客内容相对都好办,但在微博的层面,上亿用户就很难管了,这是一个海量的用户资源。
如今新浪正处在一个拐点,也是一个起点。如果新浪能够把握住几个关键点,突破几个关键的障碍,把握几个关键契机的话,新浪微博可以做得很大。
第一个关键点是,赶在微博用户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之前,完成微博的资本化运作,融资也好、上市也好。第二个关键点是,赶在腾讯的微博用户量和用户活跃程度超越新浪之前,把新浪微博成功地做成一个SNS产品。第三个关键点就是,赶在相当一部分用户对微博失去新鲜感之前,成功实现商业化。
新浪微博必须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一次大的融资,依托这个融资,把微博的治理结构建立起来,为后面的IPO做好准备,并建立完整的微博营销系统。新浪微博目前在营销方面布局还不够大,力度也不够大,营收量也不够高。
如果接下来的这三个点踩得不好,新浪微博的未来可能就比较悬。
此外,新浪还面临两个现实的风险。一是政策监管风险,二是一些外围做微博营销的企业,可能把微博营销的水搅浑,甚至破坏性地开发这个市场,这是需要新浪微博警惕的。现在微博的盈利模式还不清晰,未来看,第一可能是广告营销,第二可能是电子商务,主要是这两类。游戏娱乐在微博里也可能盈利,但相对于电子商务和广告营销类少一点。谢文:创新是最大的挑战
新浪如今也在改版,但要突破商业模式这关不容易。在现有的架构上做点小广告,有点小小的收入不难,难的是能否撑起一个可持续的、规模化的、竞争力很强、别人难以轻易模仿的商业模式。现在还看不出来。
新浪微博需要创新,抄是没用的。Twitter在其不长的历史上,有过一次重要的战略定位转变。在创业最初的三年里,它的定位是社交型媒体,但在实际运营中,它发现用户们更热衷于追逐名人和热门即时新闻的传播,而对熟人之间那些日常鸡零狗碎的信息没有多少兴趣。于是重新进行了战略定位,突出了社会化媒体的地位。市场口号也改为“Look at what’shappenning a round the world now”(“看看世界上正发生什么”)。今年更进一步改为“Followyour interests”(“跟随你的兴趣”)。正是基于这一战略转型而进行了一系列产品改进与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新浪微博出自网络门户,自然突出了社会化媒体的属性,少走了Twitter初创期的弯路。但是,在这些微博上的亿万用户固然生产和传播了大量新信息,但在整合与融合传统网络媒体方面,至今没有什么建树。根据Alexa.com的统计,新浪微博对新浪门户流量的贡献很小(上行3.7%,下行6.6%),与搜索引擎的贡献相比差距甚远,而且我相信,这些来自微博的微小贡献也主要是新浪员工努力操作的结果,不是广大用户的自觉行为。所以,微博只能定性为一种与传统网络媒体并列的新型媒体,而不能称为整合与融合传统网络媒体的新一代媒体或新媒体。
这个问题对Twitter而言不算严重,因为它是一个创业公司,没有历史包袱。但对兼营微博、又面临全面向Web 2.0转型的中国网络公司来说,无法整合与融合传统新闻资讯服务业务就得不偿失了。将微博男立域名,甚至分拆,都是在资本运作上貌似有理,但实际上是回避挑战,错失全面资产整合升级战机的懒招笨招。
新浪微博要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需要在至少三方面有所创新:第一,个性化的新闻资讯智能推荐匹配机制;第二,同质人群的新闻资讯智能推荐匹配机制;第三,新闻资讯与相关广告和服务推广体系的智能匹配机制。在这些方面,Facebook的“喜欢”机制和Google+的“火花”机制都是不错的初步尝试。这些创新都不容易,如果新浪微博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有所突破,将另有一番天地。否则,等Facebook、谷歌或苹果找到了办法,前景就不妙了。
问题2:未来微博几分天下?
如今的微博战局,新浪领军,腾讯紧随其后。这几家的微博战略有何
不同,未来会呈现怎样的竞争态势?谢文:腾讯还有机会
新浪是一个媒体抱负比较重的公司,互联网思维的能力比较弱。在微博之前,这个公司是没有决策的,属于资本操作型。曹国伟生性谨慎,又是CFO出身,挣不着钱的事儿不太愿意干。风险比较大的、看不见前景的、需要耐心培育的事儿他都没兴趣,所以把一个本来是WEB 2.0的架构,砍成了一个Twitter的架构试一把。在大家都不试的情况下,成了一个奇兵。如果说资本运作是曹国伟的强项,那么互联网创新就是他的弱项。能不能在微博初战告捷的基础上,能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创新产品,真正承担起新浪转型的重任,这个还没有定论。
腾讯是一个团队色彩比较重的公司,实用主义占统治地位。正因为实用主义色彩,所以在创新方面、占据社会主流方面,做一个理直气壮的、人人敬佩的老大方面,腾讯做得比较差。新浪微博发展下去,可能威胁到腾讯赖以生存的即时通讯的地位,所以腾讯和新浪拼得很厉害。
如果把微博定义为通讯沟通的工具,腾讯未来超越新浪是有可能的;但如果定义成媒体属性很强的服务,腾讯基本没有指望了。媒体不在人数多少,而在于人的质量。如果人们获取信息和新闻,讨论时政、社会问题都依托微博来进行,这类人是比较高端的,是由圈子、社会网络决定的,要改变它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这个意义上腾讯已经输了。但如果通过创新,腾讯做一个不同的微博,赋予其他的生命力,那还是有机会的。当然,新浪微博作为媒体属性,现在还不成熟,还大有改进空间。所以我现在不承认它是一个有效的媒体。
胡延平:动摇QQ还很困难
我个人的感受是,同样一条微博,在腾讯的转发量已经超过新浪。但腾讯微博的互动量偏少,用户不爱说话,或者说不是那么爱思考。新浪的用户在转发评论里,能说点有质量的话。从用户的活跃程度来看,腾讯要超过新浪还不太可能,但从账户数来讲,超越新浪应该是用不了多久。
新浪微博新版推出了聊天的工具,增强了微博上用户之间的关系,互动起来比过去方便多了。新浪的改版是很成功的,而且必须要这么改,这一天不是来得早,而是来得晚了。但迄今为止,也只是新浪微博站内给用户提供一个比较便捷的即时沟通服务,动摇QQ还比较困难。
虽然目前腾讯微博还不能与新浪抗争,但整个腾讯大品牌比新浪微博的量级大很多,所以未来竞争还不好说。腾讯的资金很强大,这也是新浪需要加强的一个方面。2011年是新浪微博的规模扩张年,第二年就必须是运营年,解决上市问题,营收问题,用户活跃度、用户质量问题等,转向内涵型发展。
从目前来讲,新浪微博还能跟腾讯再拼一阵,但后面怎么样就不好说了。腾讯一定是跟随战略,跟在新浪微博后面,紧紧地咬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