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习题教学价值丰富物理教学内涵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部分之一,对整个物理教学效率的高低,对学生巩固知识、活化规律的理解起十分关键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在教学中对习题进行变式拓展,从而训练学生思维水平、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除了变式训练,实际上物理习题教学中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价值,如构建物理情景为后续学习铺垫,作为德育素材,作为反例铲除错误前概念,激发学生自我效能感等.挖掘习题的这些价值,可以丰富物理教学的内涵.
  1 构建情景突破教学难点
  能否突破重难点关乎物理教学的成效,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重要的影响,更会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教学中教师会想方设法突破难点.然而难点突破的效果受多重因素影响,比如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教学资源、教育时机的把握等.教学中有时候,感觉效果不够理想.此时,就要在后面的习题教学中,利用习题呈现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从而化解教学难点.
  例如,学生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时,对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反向加速的运动情景理解起来很吃力.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依赖于例1所构建的物理情景得到有效突破.
  例1 一个小球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它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某时刻它的速度为20 m/s,从此时刻开始,试计算它经过2 s、4 s、6 s、8 s、10 s后的末速度和位移,将计算结果填在表1中.
  分析计算结果,你可以得出什么信息?并结合你已经掌握的物理知识谈谈你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引导学生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v0 at和位移公式s=v0t 12at2得到如表2所示结果.
  接着,让学生依据表2画出小球的v-t图象.要想看懂图,必须先会画图.学生得到的v-t图象,如图1所示.画出v-t图象后原先不明白的学生豁然开朗.
  本题还可以适当拓展,让学生把物理情景和物理图象及物理意义建立联系.拓展如下:在例题的基础上增加条件.假设在斜面上放置一弹性挡板,10 s末小球恰好与挡板相撞,碰撞后其速度的大小不变.让学生计算12 s末、14 s末、16 s末的速度,让学生在图2的基础上,画出小球前16 s的v-t图象,如图2所示.
  2 承上启下为后续学习铺垫
  例1除了可以挖掘其承上功能帮助学生理解v-t图象外,还可挖掘其启下功能,为后面学习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做一点铺垫.让学生由表2画出运动示意图,观察表2并思考:(1)小球何时回到出发点?(2)小球何时到最高点?(3)小球在哪些时刻处在斜面上的同一个位置?(4)小球在哪些时刻速度大小一样?(5)小球从出发到最高点的时间等于从最高点返回出发点的时间吗?(引导学生归纳等时性)(6)小球回到出发点时速度与初速度有何异同?(引导学生归纳对称性)(7)小球的速度在4 s末以后为负值,表示什么意思?(8)小球的位移为负值表示什么含义?(9)如果斜面的倾角增大,还会是刚才的规律吗?有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斜面倾角增加到90°呢?
  3 作为反例破除错误前概念
  学习者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之前,在日常生活中按照自己的习惯、经验、思维方式而获得的一些感性印象、积累的一些缺乏概括性和科学性的经验,形成了前概念.有些前概念是正确的,对学生学习物理科学概念有正面促进作用;有些前概念是错误的,称之为错误前概念,它会阻碍学生构建正确的物理概念,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教学中要想办法破除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列举反例是破除前概念很好的方法之一.
  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时学生会错误地认为:v-t图象的同一条直线在t轴上方和t轴下方其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在折线处物体的速度改变方向;等等.要破除学生的这些错误认识教师可以在例题1画出图2的基础上,让学生计算图象上第2 s、第8 s的加速度,并思考这两个时刻物体的加速度是否相同,思考前16 s何时离出发点最远,物体在何时改变运动方向,改变运动方向时物体加速度的方向是否改变,物体加速度在何处改变方向等.还可以把图2变成位移-时间图象,让学生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比较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的差异,从而加深都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4 拓展资源实现学科德育
  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理念.高中物理教学肩负渗透学科德育的重任.物理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担当这样的责任,尤其是很多习题情景挖掘后可以实现安全教育.“高中物理很多内容都是研究运动物体的受力、运动,有很多资源可以挖掘后成为交通安全意识的优秀素材,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实现物理教学的德育功能,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例题1经过适当的挖掘,拓展也可以实现渗透德育的目的.展示学生做过的习题如下:汽车以3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发现前方有紧急事故,马上采取紧急制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求:汽车经过10 s后的速度和10 s内的位移.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本题中汽车的运动与和例1中物体运动的区别.
  生:开始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师:有什么不同呢?
  生:汽车速度变为零后静止,而小球速度为零后反向加速.
  师:很好,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汽车刹车速度减少到零后,刹车制动力消失,加速度也消失,所以速度一直保持为零——静止.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到最高点速度为零后,加速度还在,故而反向加速.
  师:非常棒!如果汽车行驶的路面是在一个很长的斜坡上速度变为零后要一直保持静止,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踩住刹车、拉起手刹……
  师:是的,其实及时在我们看起来水平的路面上停车也应该拉起手刹,否则可能会出现一下意想不到的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停车不拉手刹是非常危险的四大开车陋习之一.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则“离奇”的交通事故.一个广西的司机停车忘记拉手刹,结果车自己往前走,把正在车前走路的一名男子卷入车轮下,最终男子不治身亡. 在云南一个司机把车停在下坡路段时忘记拉手刹,结果把自己撞死了.从以上的分析和事故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生:做事要有安全意识,要有责任心,……
  通过和学生以前做过的交通工具减速的习题的比较,让学生找出异同,升华物理习题教学的效果,在比较中学会抓住解题的关键因素.通过习题拓展和生活常识建立起联系,并补充案例教育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有责任心对自己、他人、社会都很重要.在物理习题中,还有很多习题可以和德育联系起来,例如自由落体、动量定量和禁止高空抛物、惯性与自行车不准载人、万有引力与航天、电路与用电安全、匀变速直线运动一章中经常和行车安全联系起来,可以在反应时间、超载、严禁酒驾、严禁疲劳驾驶等方面做文章,达到渗透德育的目的.
  总之,我们的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不能仅仅是和学生们做题,还应该充分挖掘习题的价值,借此实现突破物理教学难点、为后续教学内容铺垫、破除错误前概念、实现学科德育,从而丰富了物理教学内涵.
其他文献
河北省唐山市迎宾路小学(以下简称“迎小”)是一所坐落在城乡结合部的区直小学。在校生2800余人,62.5%的学生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2012年,我被任命为迎小校长。上任伊始,摆在我面前的是急需解决的14起发生在校园中的恶性事件:七人磕坏牙齿。五人摔断胳膊,一人眼睛受伤,一人从二楼跌落……  面对如此缺乏内涵、管理混乱的学校。我该如何“经营”?一个温暖的午间,我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样一段文字——“
期刊
在当今知识主宰经济的时代里,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则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及进行高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具有较强迁移能力的人,对各种不同环境和事物,尤其对意料之外的或从未从事过的或从未遇过的事物与环境,能够灵活将所学知识和已有能力迁移于其它领域解决问题,成功应变,顺利完成新领域中的任务.  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更侧重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而且,学习内容前后是相互衔接,具有严密的
俗话说:“疑问是通向真理的桥梁”.这充分凸显了提问的重要性,因为解决问题主要侧重学生的技能,而提出问题则预示着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较高要求.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以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提问意识  长久以来,灌输式学习模式一直是我国教学的主要方式,初中物理教学也不例外.在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
高中物理教材人教版选修3-2第五章介绍了交变电流.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对恒定电流比较熟悉,因为初中里涉及到的基本都是恒定电流的题目,对交变电流了解的并不多,特别是交变电流的有效值问题,笔者想就此问题做一陈述.  交变电流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电流、电压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电,与直流电相比,交变电流强调更多的是电流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由于交变电
苏教版新课改革不断深入,许多地区的初中物理教学逐渐趋于开放性,意在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式并且引导其不断地总结提高自己.开放性试题需要通过不同的角度,达到锻炼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目的,因此开放性试题的设计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对试题的条件、结论及解题策略等方面的训练,有针对性的设计题目,使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  1物理力学开放性试题的设计技巧  1.1推陈出新,用新颖的方法设计问题  在设计试
家用电路的电流是正弦式电流,关于正弦式交流电的有效值,高中物理教材中也只是给出结论,让学生直接应用.文中笔者给出了正弦式交流电的有效值的推导,也旨在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按照电流有效值的定义:让交流与恒定电流分别通过阻值相同的电阻,如果在交流的一个周期内它们产生的热量相等,那么这个恒定电流的电流值就是交流电的有效值.  如图1为正弦式交流电的图象,瞬时电流的表达式为I=I0sin
随着科学教育的不断发展,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也随之不断改进.在初中物理的初学阶段,学生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有时因受“物理难学”,“物理公式套不完”说法的影响,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和畏难心理.因此,为使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初中物理阶段的教学应充分挖掘教材、实验、生活、情感等教学资源的优势,用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畏惧心理,从而增强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1开展课题研
3 要点举例  3.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例1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 s释放一个相同的小球.当持续放下n个小球之后,如图2所示,用手机把小球滚动的场景拍摄,测得AB=15 cm,BC=20 cm,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滚动的加速度值;  (2)拍摄像片时B球的速度值;  (3)C和D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4)在A球上面还有几个正在滚动的小球?  解析 因为每隔0.1 s放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是知识的创新、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的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我们的现行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应试教育还主导着我们教育的方式.为了培养更优秀的创新人才,我们对学生势必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笔者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一些探讨和研究.  1要
在已发表的文献中,关于物理概念教学的文章很多,但在这些已发表的文献中,许多作者并没有区分好物理概念和物理量,混淆了两者的界限,其中尤以同名的物理概念和物理量为重,常见表述为“定量的物理概念,即物理量”或者“物理量就是定量的物理概念”.  其实,物理概念和物理量是有本质区别的:物理概念是物理量的前提,也是物理量的基础,物理量从属于与之相应的同名物理概念,没有物理概念,就谈不上物理量;物理量通常都有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