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几千年的教育成本拉下来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ht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互联网正在推动人类文明迈上信息革命的新台阶。如果说农业革命解决了人类的生存和温饱,工业革命提高了物质生活的品质,那么信息革命将以提高精神生活的品质为终极目标。站在人类文明变革的转折点上来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无论给予多高的评价都不过分。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互联网的发明是人类智慧的延伸,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中的一次新的飞跃。从技术变革与人类发展的互动规律来看,互联网的发展将经历五个阶段。
  目前我们还主要处于互联网的第一个阶段——信息互联,主要是解决人类知情权的平等。互联网的出现,从根本上重塑了媒介的形式,让大家共享到大量的内容,也使每个普通网民获得了参与的权利、表达的权利、知晓的权利。
  互联网的第二个阶段就是消费互联阶段。人们对电子商务、网络消费早已不再陌生。2015年“双11”某家网站的销售额已近千亿元,这是任何一家实体商店都不可能达到的。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移动终端的爆发增长,将推动移动互联网与新技术的不断融合,催生出许多新的业务形态和消费产品。
  互联网的第三个阶段将是生产互联。随着对消费链条影响的深化,互联网的触角将延伸至传统的生产领域。一个大规模的私人定制时代,将先后通过农业生产互联和工业生产互联得以实现。
  此后,互联网会继续发展至第四个阶段,即智慧互联阶段。这时候互联网将帮助人类真正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的飞跃,彻底改变人类智慧积淀和文化传承的传统模式。可以设想,那将是教育无须苦读的时代,是一个普遍心有灵犀的时代,是一个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时代。
  最终,互联网将会发展到生命互联阶段,满足人类健康长寿的愿望。随着健康信息管理的手段不断丰富,传统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将逐渐被以健康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生命管理模式所替代。智能手环会实时检测你的血压,智能牙刷可以测你的血相,智能马桶会测量若干生理指标。人类对健康的管理是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不再是疾病的管理。
  当然,上述各个阶段并没有清晰的时间分界,因为递进与融合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互联网是自由的,是开放的,是平等的,是个性的,是合作的。互联网给人类提供了伟大的“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精神。互联网以其无往不胜的渗透力浸润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互联网 教育会发生什么
  我们正处在这个文明大变革的时期。可以说,互联网时代是新闻真正自由的时代,政治充分民主的时代,互联网时代文学将进入无经典的时代,艺术将成为雅俗共赏的时代,历史将会更加真实客观的时代,学术将迎来开放存取的时代,教育也将变为互为师生的时代。
  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技术进步推动了传统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的变革,推动了学习方式和形态的转变。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学习模式发生变化。在互联网 时代的屏幕化和碎片化特征下,人们的学习模式也呈现屏幕化和碎片化发展,学习者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名校、名师的教学课程,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选择性和自主性更强。
  其次,学习模式的变化引发教、学、评的改变。原有的课堂形态、课程结构以及考核形式开始难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学习者的学习模式发生改变,教学方式从传统的单向知识的传授向“影响式”和“互动式”教育转变。
  再次,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还表现在教育观念的转变。翻转课堂、可汗学院、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云端学校等的出现,导致现有的师生关系、管理模式、教学方式的改变,进而重构学校的存在方式。
  尤其是作为互联网与教育真正融合的产物,MOOC正逐步呈现其强大的力量。原来无法上大学的群体,未来能够借此很方便地学习大学课程;讲课教师在云端,教室在云端,学校在云端;传统的教室逐渐成为学习的会所,成为学生集体做作业、答疑的场所;教师成为会所的辅导员,与学生直接交谈的时间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未来均互为师生;留学的概念将被模糊,你可以在中国学外国的课程,也可以在外国学中国的课程。
  资源共享时代已经来临,知识共享时代必然到来。世界上最大的出行用车公司Uber没有一辆自己的出租车;最大的旅行住店公司Airbnb没有一间自己的旅馆;Alibaba没有自己的售货大楼或店面;PayPal没有自己的分行和网点;MOOC将会取消所有单一功能的教室。
  我们无法忽视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对教育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互联网突破了时空限制,已成为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互联网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成为共享优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互联网打造了没有围墙的学校,是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必然选择;互联网汇聚了海量知识资源,是人类文明传承新的重要平台。
  面对变革我们该做什么
  在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时代,技术革新可以使生产成本下降,产品销售价格也随之下降。但对于教育,知识传播的模式一直没有革新,师生比例也没有显著变化。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教育成本几千年来几乎没有下降过。
  但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MOOC的开放性和高覆盖率将大幅度降低教育成本。MOOC的开放使其轻易地辐射到那些原本无法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一大群用户,学习者不需缴纳学费或只需缴纳少量费用就能参与到MOOC上的名师开设的课程当中。尽管MOOC课件的一次性制作成本高,但学习者众多,可多次利用,MOOC大发展后,生均教育成本会明显下降。
  如果说我们的上一代是数字难民,我们这一代是数字移民,那么现在的学生们已是正宗的数字原住民。当数字原住民都能够用极低的费用,通过最便捷的途径,在网上完成学业、学到知识、提高修养、提升能力,那么我们的大学该何去何从?
  远古的人类从石器时代走到青铜器时代,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把石头用完了。今天的人们用数码相机替代了胶片相机,也不是因为柯达公司的胶片技术不够先进。今后某一天我们的学生不到学校上课,可能也不是因为我们的学校排名不够靠前,我们的院士和专家的数量不够多,仅仅是因为技术要促进人类文明迈上新的台阶。
  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贪婪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转变观念。大学作为文明社会最重要的组织机构,千百年来保持了它崇高的社会地位,大学的任何变化都会带来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但在今天的文明转折时期,如果我们不能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我们至少应该紧跟人类文明走过的脚步。如果你没有看到这种变化,说明你老了,如果你反对这种变化,你可能就完了。
  (作者系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
其他文献
20世纪初的中国,时局动荡,云诡波譎,新旧力量冲突、中外思想碰撞异常剧烈而复杂,中国正在内忧外患中迎来政治、社会与文化的现代转型。一个时代的变迁,需要新的信念、新的思维、新的方法的驱动。此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先驱者,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创者约翰·杜威的访华,无疑是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教育界甚至是政界的一大盛事。壹  杜威于1919年5月1日(一说4月30日)到达中国,4天之后,“五四”运动爆发
让时间说话  事缓则圆,让时间说话。  我在写下这个题目时,是琢磨了另外一个开头的,但我辞世46年的父亲,突然站在我的身旁,拍了拍我的肩膀,代我开了这样一个头。我以为父亲为我这篇短文的头开得好,开出了我下来想要说的话,而且是,那些话像我开头写的一样,都是父亲当年说过的话。  父亲说过,人没尾巴难认。  父亲还说,时间没尾巴难抓。  时间在父亲的意识里,是具体的,像人或是别的物件一样,是可触摸的,只
家庭伦理,作为调节整个家庭成员由于血缘、姻缘、收养等基本关系而衍生出的行为准则,是整个社会伦理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道德规范。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处于“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这一结构长此以往的延续,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家庭制度的稳定和发展。因而,“忠孝一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传统思想一直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家庭的伦理道德中。  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融合,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中国
讲经典,没有常规,讲述者各有各的法门。可要想讲得好,讲得妥帖有趣,也不容易。我很喜欢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小册子,13篇,不到十万字,是他在西南联大教书时写的,里面介绍了《说文解字》《易》《书》《诗》《史记》《汉书》等传世经典以及辞赋、诗文等文学史常识。喜欢,是因为这本小书知识上简洁精辟,行文又是浅明晓畅的白话文,堪称典范,至今不知印了多少册,自己也成了经典。传统文化、传世经典需要“常”谈,但怎么
在自媒体时代里,随着大众传媒的便捷,作为历史见证者,“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使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转变为有据可查的文本世界,意味着中国公众史学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但如何通过正确引导,使中国公众史学由“可以”变成“可行”,进而成为一门学科,宁波大学钱茂伟先生《中国公众史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一书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公众史学学科建设的意义重大,今日中国逐步
碑志文源于先秦时代,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其实际功用大致是记功、记事和记墓主,一般来说以事实为依据,以真实为追求,具有记录历史的作用,也是后人研究历史时常用的重要材料。学界关于碑志文的研究整体上呈现两个侧重,一个是侧重于研究碑志文的史学价值,另一个是侧重于研究唐前碑志文。徐海容著的《唐代碑志文研究》则专门以唐代的碑志文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补充了学界的空白。该著作于2018年由中华书局付梓刊行,在
//壹//  1981年,我从家乡的前仙中学毕业,考上了县城里的元氏一中。在此之前,我还从来没有离开过前仙村前后左右高低错落排列着的那一圈山环。只有一次学骑自行车,不小心一路向东骑到了十五里地开外的南佐。南佐是个有好几万人口的大镇,有好几条通往不同方向的公路在这儿交会,于是,南佐也就成了周围四里八乡的贸易中心。我爷爷他们那代人总是走着去南佐赶集,买卖各种农副产品和家庭用品,遛遛达达走一趟正好一整天
明人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言及竹枝词的起源地:“《竹枝》本出巴渝。”杜甫在夔州寄居期间作的《夔州歌》中有“竹枝歌未好,画舸莫迟回”,中唐顾况《杂曲歌辞·竹枝》也提及“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可知巴渝民间歌唱竹枝词盛况。从朗州到夔州  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参与王叔文主导的“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湖南朗州。《太平御览》记载:  刘禹锡贬朗州司马,比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与言者
我一向坚信亲人或相知甚深的人之间存在某种奇妙的心灵感应。2021年1月15日,我在校园中散步,思绪刚好想到吴老师,想何时再请他来湛江做客,突然在微信群里看到了“吴福辉先生今晨在加拿大突然逝世,享年82岁。医生诊断心脏病突发”的消息。我想这决不是偶然,它应该就是我们师徒之间的一种心灵感应吧!得知消息,我的心情悲恸,精神恍惚,眼前始终晃动着老师那威严而又温和的影子。  我最早感受到吴老师的威严是在20
晚清的改良派,由于接触西方的语言和文字,开始觉得汉字繁难、文言艰深,推进切音字运动之馀,大力提倡白话文,试图把白话变成维新变法的宣传工具,办白话报传播其主张,影响力有限。黄遵宪1902年《致严复信》明确提出了文体改良的意见,乏有响应者。章太炎等革命派,政治立场激进,思想和文体上守旧,坚持国粹主义,在文学上以复古为革新,驳斥所谓采用万国语(世界语)的论调。  晚清的白话文运动无果而终。壹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