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是培养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从笔者教学实践出发,立足课堂,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准备;课堂设计;教学方法
任何科学学科知识都是人类经验的固化。但科学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课堂中要唤醒文本生命。有生命的化学让学生经历化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让学生经历化学实验探究过程,还原科学家的发现过程,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情境问题,能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能将化学观念和思维迁移应用。简而言之,化学教学必须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指向。
一、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首先,理解教学价值:为什么教?为什么学?比如,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探究,这两个探究的功能和价值是不一样的:“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旨在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体现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性质、关注物质变化、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及对结果的解释和结论。“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旨在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其次,梳理知识体系、课标要求、教材及学习进程。比如,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我们的定位是初中,老师要知道学生之前已经知道了什么,高中还要学习什么?老师要了解学情与进阶,老师知道的要比学生更多。
再次,教学资源准备。第一,相关视频准备,可以让课堂更直观生动。例如《水的净化》一节可以准备“荒野逃生”,“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流程”等视频。第二,创新实验改进,让课堂学习效果更好。例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中亚铁离子与镁、铝等反应现象不明显,这时可以在试管壁上放一块磁铁上下移动,黑色的铁粉就会附着在试管内壁跟着上下移动,使学生更直观的看到实验现象。第三,广泛阅读素材,最大限度拓寬学习视野。例如《水的净化》,可以提供给学生“新加坡的再生水厂材料阅读”,当然若条件允许,建议学生上网查阅更多的有关水的净化的资料则更好。课本只是一个例子,社会生活瞬息万变,生活素材丰富多彩,用心准备会使学科教学更富生命力与生动性。
最后,目标检测的准备。老师每节课都要制定并展示学习目标,并且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教学,究竟该怎样检测目标的达成呢?目标达成是需要证据说话的,并不是几个学生的展示和分享就能说明问题,而是需要全体学生经过检测,因此教师要精心准备达标检测试题。
二、完善课堂设计与实施
课堂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案,是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有力的手段,课堂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学习目标:包含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水平要求。即通过什么方式学习什么内容,达到什么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2)问题情境:只有在真实情境体验中解决问题,学科知识的学习才更有生命力。
(3)问题设计:科学的问题设计层层递进,由易到难,能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问题的逻辑性能引导学生形成学科思维和品质。
(4)学习活动:可以根据学习需要设计多种学习活动,如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验探究,学生对话,展示分享等,在活动体验中经历学习的过程才是学习本身。
(5)整理归纳:通过梳理一节课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形成对一节课的整体认知,真正实现由认知内化到实践生成到迁移应用。
(6)目标达成:学生限时完成达标检测题,从而判断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目标达成检测题不是少数学生的展示,是人人必须做,人人过关的要求。
三、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师应当更多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受到更多的活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各类化学实验的开展过程,这样在理论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也能够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PPT放映的方法来为学生展现各类化学物质的图片,学生通过这样直观的认知能够对化学物质有更多的熟悉感,更加具体直观的了解这一物质,大大地降低学生学习和记忆这一类化学物质的难度。另外为更多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可以留出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提出质疑。在进行实验设计的讲解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存在哪些缺陷和不足。在这样的思考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质疑精神,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同时进行自主探究,寻找更高效更合理的解决办法。科学的发展过程当中,质疑精神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对于现有理论的质疑和反思,是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教师应当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质疑,同时要为自己的质疑找到很好的依据和支撑点,同时尝试着自己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总而言之,知识是无穷尽的,让学生在事实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意义,形成学科视角、学科观念、学科素养,学生用自己习得的知识、能力、素养,去认知世界,解决新问题及将要面临的社会问题,学会关照生命,关注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感才是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沈芳.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34)
[2] 巫旭芳.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J].福建教育学院报.2003(12)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准备;课堂设计;教学方法
任何科学学科知识都是人类经验的固化。但科学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课堂中要唤醒文本生命。有生命的化学让学生经历化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让学生经历化学实验探究过程,还原科学家的发现过程,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情境问题,能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能将化学观念和思维迁移应用。简而言之,化学教学必须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指向。
一、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首先,理解教学价值:为什么教?为什么学?比如,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探究,这两个探究的功能和价值是不一样的:“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旨在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体现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性质、关注物质变化、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及对结果的解释和结论。“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旨在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其次,梳理知识体系、课标要求、教材及学习进程。比如,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我们的定位是初中,老师要知道学生之前已经知道了什么,高中还要学习什么?老师要了解学情与进阶,老师知道的要比学生更多。
再次,教学资源准备。第一,相关视频准备,可以让课堂更直观生动。例如《水的净化》一节可以准备“荒野逃生”,“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流程”等视频。第二,创新实验改进,让课堂学习效果更好。例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中亚铁离子与镁、铝等反应现象不明显,这时可以在试管壁上放一块磁铁上下移动,黑色的铁粉就会附着在试管内壁跟着上下移动,使学生更直观的看到实验现象。第三,广泛阅读素材,最大限度拓寬学习视野。例如《水的净化》,可以提供给学生“新加坡的再生水厂材料阅读”,当然若条件允许,建议学生上网查阅更多的有关水的净化的资料则更好。课本只是一个例子,社会生活瞬息万变,生活素材丰富多彩,用心准备会使学科教学更富生命力与生动性。
最后,目标检测的准备。老师每节课都要制定并展示学习目标,并且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教学,究竟该怎样检测目标的达成呢?目标达成是需要证据说话的,并不是几个学生的展示和分享就能说明问题,而是需要全体学生经过检测,因此教师要精心准备达标检测试题。
二、完善课堂设计与实施
课堂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案,是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有力的手段,课堂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学习目标:包含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水平要求。即通过什么方式学习什么内容,达到什么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2)问题情境:只有在真实情境体验中解决问题,学科知识的学习才更有生命力。
(3)问题设计:科学的问题设计层层递进,由易到难,能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问题的逻辑性能引导学生形成学科思维和品质。
(4)学习活动:可以根据学习需要设计多种学习活动,如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验探究,学生对话,展示分享等,在活动体验中经历学习的过程才是学习本身。
(5)整理归纳:通过梳理一节课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形成对一节课的整体认知,真正实现由认知内化到实践生成到迁移应用。
(6)目标达成:学生限时完成达标检测题,从而判断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目标达成检测题不是少数学生的展示,是人人必须做,人人过关的要求。
三、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师应当更多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受到更多的活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各类化学实验的开展过程,这样在理论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也能够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PPT放映的方法来为学生展现各类化学物质的图片,学生通过这样直观的认知能够对化学物质有更多的熟悉感,更加具体直观的了解这一物质,大大地降低学生学习和记忆这一类化学物质的难度。另外为更多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可以留出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提出质疑。在进行实验设计的讲解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存在哪些缺陷和不足。在这样的思考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质疑精神,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同时进行自主探究,寻找更高效更合理的解决办法。科学的发展过程当中,质疑精神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对于现有理论的质疑和反思,是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教师应当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质疑,同时要为自己的质疑找到很好的依据和支撑点,同时尝试着自己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总而言之,知识是无穷尽的,让学生在事实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意义,形成学科视角、学科观念、学科素养,学生用自己习得的知识、能力、素养,去认知世界,解决新问题及将要面临的社会问题,学会关照生命,关注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感才是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沈芳.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34)
[2] 巫旭芳.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J].福建教育学院报.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