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荒原宣战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steelp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满无数神奇传说和原始情结的北大荒,据考证,原本泛指东北原始大荒原,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岁月更迭,沧桑巨变,北大荒的范围逐渐缩小为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牡丹江平原和三江平原一带的亘古荒原。历史发展到今天,北大荒概念已是黑龙江垦区的特称了。
  自1947年北大荒大规模开发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几代拓荒者的努力,昔日北大荒已变成今天的北大仓。黑龙江垦区现拥有16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所属9个分局、104个农牧场、2000多个工、商、运、建、服企业,分布在全省56个市县,占地总面积5.43万平方公里,是全国耕地面积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垦经济区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在这场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中,解放军广大复转官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在世界军垦史上,自古以来,拥兵屯垦的事例绵续不断,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的伟大壮举,古今中外绝无仅有,有着非凡的意义和影响。
  
  军垦史上的伟大壮举
  
  北大荒地处北国高寒地区。当年,这里荆莽丛生,泡沼遍地,野兽出没,渺无人烟。寒冷和“鬼沼”使这里成为恐怖蛮荒之地。许多文人墨客曾这样描写北大荒的冬天:“呼气为霜,滴水成冰,赤手则指僵,裸头则耳断”,“大烟炮过后,时见雄鹰跌落于林下,孤狼陈尸于河谷,古泉咽涩,大江断流”……北大荒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要想在此立足谈何容易!正如当代著名作家聂绀弩在《北大荒歌》中所写:“不有天神下界,匠星临凡,天精地力,鬼斧神工,何能稍改其面庞!”
  北大荒的垦殖,大约可以追溯到辽金乃至秦汉时期。但是有组织的开发则始于明清之时。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推行“足兵、屯田”之策“备边”于此;清初,沙俄入侵,清王朝多次颁布“招垦令”,实行“旗丁”制,屯垦于黑龙江流域,以强防务。康熙23年(1684年),康熙帝“令征罗刹(俄罗斯)之兵,筑城屯田,永驻爱珲”。嗣后,便继之以民国的放荒垦殖,日本侵略者的移民开拓……历代统治者终因其无法克服的矛盾,均以最后的失败而告终。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和人民军队,才真正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它的开发,不仅远胜于长江三角洲的规模之巨,艰苦之卓绝,就是与俄国的西伯利亚、日本的北海道和美国西部的开发相比,也毫不逊色。
  一部北大荒的开发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军垦史。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抢夺抗战胜利果实,扩大地盘,积极集结部队抢占东北。针对这种形势,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号召,要求“除负有重大作战任务的野战兵团外,一切部队和机关,必须在战斗和工作之暇从事生产”。遂派出大批部队官兵和地方干部开赴北大荒,创办农场,生产粮食,点燃了开发北大荒的第一颗火种。此后5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号令和部署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先后共有7批集体复员转业到北大荒,他们是:1948年至1949年,在解放战争中负伤致残的荣誉军人3100人;管领国民党部队起义投诚的解放团组教干部和警卫战士4000余人;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2师干部战士8300人;1956年铁道兵部队17000余人;1958年复转官兵10万人;1966年3月的复转官兵10700人;1968年生产建设兵团现役及复转官兵4831人,再加上各个时期零散复员转业官兵,共计近15万人。
  这场开发始终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部署下进行的。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进一步做出了一系列关于开发建设北大荒的战略决策和部署。除复转官兵外,进一步动员了5万名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名支边青年、54万名城市知青,以及大批地方干部,组成一批又一批垦荒大军,从祖国四面八方开赴北大荒。
  这是一场大规模的、集团式的开发。以复转官兵为核心的广大拓荒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边开荒、边生产、边积累、边建设、边扩大”的五边方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拼搏,终于在昔日的亘古荒原上,建成了现代化的国有农场群。现在,黑龙江垦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农业企业集团和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95%以上,年粮豆总产稳定在90亿公斤以上,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75亿公斤以上,可供京、津、沪三大城市和解放军三军官兵一年的口粮。拥有资产总额500亿元,企业年销售收入达118亿元。199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黑龙江垦区组建成北大荒集团,进入全国120家大型企业集团行列。
  北大荒的开发,是世界军垦史上的伟大壮举和奇迹,具有开创性的影响和意义。
  
  开发建设北大荒的中坚力量
  
  一个事业的成功,必然有其核心骨干的率先垂范作用。北大荒的事业历经半个多世纪,今天已汇集160万人口为之奋斗。在这支庞大的垦荒大军中,广大复转官兵始终是北大荒开发建设的中坚力量。这个历史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长期艰苦奋斗中形成的。
  广大复转官兵不是一支普通的队伍,他们是一个英雄的群体。据资料记载,参加北大荒开发建设的14万多名复转官兵中,有老红军60余人,老八路2000余人,有参加过解放战争的16000余人,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53000余人。截止到2000年末,垦区尚有荣获各级战斗英雄称号的128人,立特等功的408人,立大功的2929人。他们当中有5次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全国一级战斗英雄的赵中华;有被授予华东一级战斗英雄、应邀参加开国大典的王宪法;有在朝鲜战场击落敌机4架、被华东炮兵命名为“对空射击英雄”的孙福祥;有在淮海战役中手捧炸药包勇炸黄伯韬兵团司令部地下室的战斗英雄周惠忠;有身经百战被授予“孤胆英雄”称号的侯兰田;有电影《渡江侦察记》中的侦察英雄原型、立功12次的战斗英雄王树功;有359旅南泥湾开荒英雄刘海;有老虎团团长张海峰;有白云山团团长赵世贤;……他们忠于革命、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英雄气概,鼓舞着人们为北大荒的事业奋斗不已。
  同时,他们又是一支有很高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的队伍。广大复转官兵多年受党的培养教育,在人民军队大熔炉中冶炼,树立起崇高的革命理想和人生观、价值观。据统计,到2000年末垦区现有的71635名复转官兵中,干部23437人,占总数的32.71%;党员36922名,占总数的51.54%。这些复转官兵在开发建设北大荒的战斗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有:身经百战的红军师长、铁道兵垦荒先锋余友清;参加过志壮起义而最终献身农垦事业的莫余生;身残志坚的荣军老模范迟子祥、郝光浓;为征服大酱缸而冒死潜水挂钩的任增学;为保护国家财产而献出年轻生命的罗海荣;舍身救战友而与野熊搏斗壮烈牺牲的何明华……据史料记载,复转官兵已有4000余人为北大荒的事业而献身。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英雄业绩,充分体现了他们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具有无限的感召力,激励着更多的人为开发建设北大荒贡献力量。
  历史事实证明,广大复转官兵是一支具有坚定革命理想、高度思想政治觉悟、有无私奉献精神和严明的组织纪律的英雄队伍,这样的队伍坚无不摧、战无不胜,这样的队伍有极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他们率先垂范的带动影响下,垦区人民形成了一支具有独特精神、独特作风和思想品格的农垦产业大军。经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北大荒已建成全国耕地面积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新型垦区。到2000年垦区累计生产粮豆2219亿斤,向国家上交商品粮1381.4亿斤,上交利税60亿元。
  
  北大荒精神的主要创造者和实践者
  
  神奇的北大荒事业举世瞩目,这是因为北大荒人在亘古荒原上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因为他们在长期拼搏征服北大荒中创造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北大荒精神。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北大荒精神,集中体现了北大荒人这个英雄群体高度的政治觉悟、思想境界、行为规范、意志品格、道德情操、精神风貌和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诚。
  北大荒精神的形成,与北大荒人所处的时代、历史背景以及现实的实践活动密不可分。
  北大荒精神诞生于人民解放战争的炮火声中。广大复转官兵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头顶蓝天,脚踏荒原,战酷暑,斗严寒,吃窝头,住马架,手挥镐,肩拉犁,在人烟罕至、条件十分恶劣的荒原上安营扎寨,开荒种地办农场。他们在艰苦创业的实践中,磨砺出了不畏艰难、以苦为荣、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北大荒人自力更生、白手起家、艰苦奋斗、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这种打着鲜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革命传统印记的“马架子精神”、“人拉犁精神”,就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产物。时代和实践为创业时期以复转官兵为代表的拓荒者创造了实现理想、施展抱负的历史机遇,也为北大荒精神的诞生铸就了摇篮。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革命传统,构成了北大荒精神的重要内涵。那种不怕苦、不怕死、迎难而上、无所畏惧的精神;那种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那种为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大业而甘愿牺牲个人利益直至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哪一样不是解放军大熔炉中千锤百炼出来的瑰宝!而这些瑰宝一经与北大荒的土地有机溶合便具有了浓郁的农垦特色。如果说北大荒精神源于解放军光荣革命传统的话,那么它的直接源头应是南泥湾精神,或者说北大荒精神是南泥湾精神的延伸和发展。
  当年,在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战争和饥饿双重压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成为我军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王震将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号令下,高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旗帜,率领359旅将士,拉开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序幕。广大指战员白手起家,一锹一镐地在荒凉的南泥湾开垦出5万亩良田,养猪3000多头,还办起了许多小工业和服务业,实现了粮食、蔬菜、被服等生活物资自给有余,培养出了南泥湾精神。王震将军作为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奠基人、北大荒开发建设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再次举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旗帜,将南泥湾精神植根于北大荒的黑土地,使其成为北大荒精神的重要支柱。
  据史料记载,1945年359旅3000余名官兵挺进东北剿匪,在北大荒的土地上洒下了热血,也播下了南泥湾精神的种子。
  王震将军挥师开垦北大荒的队伍中,有许多是当年开发南泥湾的英雄。其中李桂莲、肖克平、刘海、黄振荣,在当年南泥湾大生产时,他们都是359旅的营长,而来北大荒时,他们都分别是团长或师长了。到北大荒后,他们仍然保留着当年的那股劲,那种作风,各自独挡一面,率领战士们开荒建场,把南泥湾精神播撒在广阔的三江平原大地,为北大荒的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南泥湾精神一旦升华为北大荒精神,在这块黑土地上就有着无比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激励鼓舞着更多的人聚集到这面旗帜下,为北大荒的事业而奋斗。广大复转官兵是北大荒精神的主创者和实践者。北大荒事业是永恒的,北大荒精神也是永恒的。2000年8月江泽民同志来黑龙江垦区视察并题词:“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对黑龙江垦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寄以无限厚望。这面书写着“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的旗帜,必将一代代永远传承下去,指引着北大荒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时俱进,勇往直前,创造新的辉煌。
  
  北大荒科技文化进步的原动力
  
  北大荒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昔日它的文化却很落后。据载,在近三百年来的历史上,只有清代顺治年间的江南才子吴兆骞等因“科场案”而被流放到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将江南文化带到了北大荒。其间他也只写出一本诗集《秋笳集》。20世纪30年代一些作家、诗人主要是活动在哈尔滨等大城市,他们的作品主要是反映城市文化阶层。而广大复转官兵在部队长期培养教育下,绝大部分都有较高的文化知识。他们当中有一大批人在复员转业前就是文化工作者。他们来到北大荒后,脚踏实地生活、劳动在这块土地上,从火热的斗争中吸取营养,激发创作灵感。他们当中有作家、版画家、诗人、摄影家、编辑、记者等。
  独成流派、影响遍及国内外的北大荒版画,便是以复转官兵来垦区后为发端的。张作良、晁楣等一批版画家在部队时就从事美术工作,1958年集体转业到北大荒后,劳动实践启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开始版画创作,并组织带动起一个版画创作群体,使北大荒版画走出中国,迈向世界。
  在复转官兵中有一大批较有成就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导演、演员等文学艺术人才。他们在北大荒的土地上积极参加劳动,刻苦从事艺术创作,为北大荒的文化繁荣做出了贡献。如当代著名作家林予、符宗涛等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先后分别创作的长篇小说《雁飞塞北》、《大甸风云》,以及电影《老兵新传》、《北大荒人》等,都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复转官兵在北大荒艰苦创业的感人故事,从而使北大荒的事业日益深入人心。有了事业的凝聚,必然招来更多的人才,1958年随着大批复转官兵的到来,垦区又接收了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以及军队被错划的“右派分子”1400多名。他们大都是司局级以上的干部和文化人。其中有许多著名作家、诗人、画家、戏剧家,如丁玲、艾青、聂绀弩、丁聪、黄苗子、吴祖光等。他们先后被摘掉“右派”帽子,同转业官兵一起为北大荒的经济建设和文化繁荣贡献力量。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大批城市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更进一步提高了北大荒人的整体文化素质。同时,火热的斗争生活也培养造就了梁晓声、张抗抗、姜昆、常新港、王左泓等一批年轻作家、艺术家,为北大荒的文学艺术创作群体增添了新鲜血液。
  广大复转官兵开赴北大荒,不仅促进了这里的文化繁荣,也给这块黑土地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转业官兵中原本就有相当一批科学技术人才。仅举二例:1958年八五O农场的1.2万名复转官兵中,就有各类工程技术人员1400多名,占总数的12%;到友谊农场的2300名复转官兵中,有350名工程技术人员,占15.2%。广大复转官兵来到北大荒后,为黑土地贡献着他们的聪明才智。
  桂体仁,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在部队从事雷达技术工作。1958年转业到北大荒,曾任农垦科学院电气高级工程师。他的父亲是国民党元老,伯父是国民党海军总司令,全家人都创造条件希望他到台湾或美国定居,可是他坚决扎根北大荒从事科研工作。多年来他研制的玉米精量点播机和粮食电子秤、煤气炉恒温控制器、粮食自动测温仪等分获省部级以上奖励,他本人多次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和特等劳动模范。
  蔡尔诚,1958年从防化兵部队转业到北大荒,从事农场气象工作。多年来他长期观云测雨,写出数十万字的观察笔记,提出了“中国暴雨云型”的理论,出版专著《看天测云雨》一书。他多次参加国家气象中心、联合国气象部门发起组织的“云场分析强降水预报试验”,预报结果,他在时效、落区、降水量三个方面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甚至比中央气象台的预报准确率高20%以上,比日本气象台电子预报高40%以上。
  上述仅仅是广大复转官兵的一个小侧面,大量事实证明,北大荒的科技进步与复转官兵密不可分。为适应北大荒事业的发展需要,在王震将军的亲自领导和组织下,1957年创办了农垦勘测设计院,提高了北大荒开发的科技含量;1958年创办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王震亲任校长,首批学员的绝大多数都是复转官兵,从此,北大荒有了自己的人才摇篮。目前,全垦区拥有大专院校6座,中等专业学校13座,普通中学156座,人才基地星罗棋布;1980年垦区又建起了农垦科学院,为推进北大荒的科技进步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垦区有10万余名科技工作者,占垦区职工总数的14.2%。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大批城市知青、大专院校毕业生陆续来到北大荒,更是提高了垦区人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
  此外,我们还应看到,广大复转官兵在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同时,对保卫边疆、巩固边疆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中国人民解放军15万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功绩不可磨灭,将永载史册,并将继续鼓舞着一代代拓荒者为北大荒的事业奋斗不息。
其他文献
20世纪50年代前期,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保持一个声音说话,是冷战背景下社会主义阵营共同对抗资本主义阵营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种和谐的局面在苏共二十大后被逐渐打破,1960年中苏关系几度波澜,矛盾和危机迭起。为弥合中苏裂痕,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曾凭借与中苏之间的特殊关系,两度进行调解。    以第三者身份奔走北京和莫斯科,促成无果的两党会谈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闭幕后的第二天,苏共中央联
期刊
20世纪50年代,在汾河之西、吕梁山东麓,南起罗城、北至沙沟村绵延10公里地区内,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项目中的4项,即太原化肥厂、太原第一热电厂、太原化工厂、太原制药厂,以及由苏联专家指导设计、山西省自筹资金兴建的太原磷肥厂共5个大型企业拔地而起。同时建成了庞大的厂外公用工程,主要包括:专用铁路线约30公里及一座专用调车编组站;从晋祠到金胜村的直径1.25米大型引水专用钢
期刊
原山西省副省长、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刘开基同志,“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就被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游街示众,继之便不断“坐喷气式飞机”,挂大木牌,跪地,接受大会小会批斗,最后被关进一间小黑屋里,长时间过着与外界音信断绝的孤独生活,也等待着各种批斗的突然来临。  一个共产党员被关在共产党的监狱里,经受他从未遭受过的种种折磨,这种特殊的遭遇,对刘开基是一个特殊的考验。  我和刘开基同志相识50年,在我
期刊
全国首台全甲醇新发动机    大同汽车制造厂继1997年打出国内首创的“中国一号”甲醇汽车品牌之后,2000年11月又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全甲醇(M100)新式发动机。全甲醇(M100)新式发动机对传统汽油发动机结构进行了重大改革,它的显著特点是:百分之百燃烧甲醇,再不用汽油。这种发动机可避免因国产甲醇中含蜡成分较高而导致的甲醇发动机发生喷油嘴被蜡质堵塞现象,燃料消耗可比传统甲醇发动机下降30%以上
期刊
陈云是中共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协助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陈云是举世公认的经济专家。他既善于抓宏观的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大事,也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工作。善于算经济账,是他终其一生的职业特点。在主持国家经济工作的时候是这样,甚至在退休以后,在他的晚年,也是这样。他常说,搞经济建设必须学会算经济账。
期刊
20世纪70年代,刘顺同志在山西省雁北地区公安局工作。他身高马大,不多讲话,除埋头工作外,不见与局外人有什么交往。我和他虽然同在一个机关大院工作,抬头不见低头见,却从来没有打过招呼,全然没想到在1976年的春天,我与他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相遇,看到他的思想航程拐过一个不小的弯子。  一提到1976年的春天,就让我不寒而栗。周恩来总理的去世,如同支撑新中国的三根擎天大柱突然断裂了一根,举国沉浸在悲痛之
期刊
尊敬的《党史文汇》编辑部:  我是贵刊的一位读者,刊中不少文章使人深感受益。但读了贵刊今年第6期登载的李君如先生《再学毛泽东》一文,心中却如堵块垒,因为该文对有些问题的论述不符合事实,有的部分对重要史实隐而不谈,这无论对研究党的历史还是思考现实都是不利的。在此,恳请贵刊允许我提出疑问。  李先生在其文章的第三部分引用了1935年12月25日《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瓦窑堡会议)》第六
期刊
一    1987年5月9日,山西《临汾日报》发表了一条新闻。这条新闻的副题是:老共产党员的一件义举;主题是:赵树理生前好友捐款为赵树理树碑。全文为:  一群四十多年前和赵树理同吃一锅饭的老共产党员,主动捐款5700元,于4月25日在赵树理家乡山西省沁水县尉迟村建起了墓碑。这是建碑负责人苗培时和赵树理儿子赵二湖参加墓碑揭幕仪式后在侯马招待所告诉记者的消息。  1982年在太原召开的全国第一次赵树理
期刊
邓小平的政治生涯“三落三起”,富有传奇色彩,与之相映的三次婚姻,也充满了甜酸苦辣。意大利人但丁在《神曲·净界》中说:“爱是美德的种子。”通过对邓小平三次婚姻历程的分析,让我们真切地领悟到,“志同道合”是邓小平对待爱情的主题。他两度失妻,一为天灾,一为人祸,最后与卓琳结合,共同走过了弥漫硝烟的战争岁月,走过了饱尝痛苦的蒙难时刻,用亲身经历告诉了人们,什么是人类永恒的真爱。    邓小平的第一位妻子是
期刊
战争年代,邓小平与山西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来过山西几次?还是个问号。笔者去年曾在《党史文汇》上发了一篇文章,叙述小平同志1957年、1973年、1975年三次来山西的情况。最近因筹办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活动,发现小平同志曾在20世纪60年代去过大同,但确切时间和内容不详,职业习惯使我踏上了调查采访的旅程。  邓小平的大同之行时间短暂,行踪保密,新闻媒体没有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