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如何在美术欣赏课中进行审美教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p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美术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绘画的基本技能,还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艺术启发和熏陶,来提高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来实现的,而审美素质教育大部分在美术欣赏课中得以实现。
  关键词:美术教学 欣赏课 审美教育
  
  初中美术是绘画动手、训练技法为主的,通过多年对初中六册美术课本的总体分析,除了工艺课和绘画课外,教材的审美内容约占总课时的20%,虽然所占比例较少,但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方面却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落实审美素质教育,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
  
  由于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每次上课都是范画加步骤演示,一遇到欣赏课就一跳而过,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其实美术欣赏和其它艺术欣赏一样,是一种特有的精神活动。它一方面是通过作品本身塑造的艺术形象,把观赏者带到一个特定的具体的艺术境界,激发起人们这样或那样的思想感情波涛;另一方面,观赏者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来理解作品中的形象,有时甚至以自己的经验与认识去丰富和补充作品里艺术形象的内涵。例如:当我们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潘鹤的雕塑《艰苦岁月》、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等艺术作品时,这些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就会激发起我们思想感情上的种种反应,或兴奋、或崇敬、或自豪。中外美术史上的许多优秀作品之所以百看不厌、耐人寻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能不断地激发起观赏者再创造的兴趣,使他每看一次都有一些新的发现和体会,从而成为人们不断欣赏的对象。
  做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不怕麻烦,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教育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二、 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画得不美的作品却被教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例如,当我们在欣赏法国画家马蒂斯的油画时,有的学生觉得他的画从形象上相当不像,更与野兽派中的野兽二字沾不上边,还有立体派的毕加索的画,同学们一开始接受不了,我们应该把这些画派的发展及艺术主张介绍给学生,他们也就会慢慢适应。而我们在欣赏清朝画家朱耷的花鸟时,会觉得他的画大都奇特怪诞,给人以“不美”的感觉,而当你把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及身份介绍后,就会发现这位既“哭之”又“笑之”的画家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往往是一种孤独、冷漠、高傲和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情绪,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学生也便会慢慢理解他的画。通过这些反差,学生会渐渐发现艺术作品并不是单纯以画得像不像做标准,如果画得像就是好的,还不如直接用照相机去拍摄。有了这些思考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
  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地介绍艺术,应当从上而下地将美学重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眼界,而不是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在出示徐悲鸿的作品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赞叹声,而出示刘海粟的作品时,学生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是两种不同的画种,画家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自然美的追求……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就要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揭示出美的规律,打动学生感官,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会有一种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累积了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抓住学生最初的感觉,可以作为深入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图》时,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作品,用语言简单地描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课堂呈现一片活跃、热烈的气氛。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后,我趁机简单地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时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把马的思想和画家的思想联系了起来,而且把马的精神上升到民族的精神,学生不知不觉中感受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鲜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评论有序进行,避免出现随意的现象。总之,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
其他文献
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而实现这个目标的主阵地就是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就成了教学的最高目标。传统教学方式重在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以语文课的讲读法为例,在教师设计的思路框架中,学生的思维多处于被动状态,少有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机会,素质教育提出的目标要求与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方式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发现数学的规律。这也是现代教育价值观的一个彻底的改变。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本人就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
期刊
多媒体课件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数学问题融入生活实际,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难为易,而且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收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选题的“新”、“
期刊
当前我们的教学之中,各个学科都存在着学困生。针对学困生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也结合自己的教学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和建议。然而,当前我们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却又陷入了为了转化而转化的怪圈中。就英语学科而言:虽然英语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滞后,最终成为学困生,这种现状制约了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进而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给学生的后续发展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其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重视示范作用,自主构思,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关键词:作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志,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
期刊
新课标基本理念的第三条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总体目标第四条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点滴入手,以小带大,从观察、思考到想象,从一题多解、一图多用到标新立异,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
期刊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表明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外,最重要的需求就是被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得到别人的肯定性评价,可以说这是人的社会性特征的具体表现,也是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潜能的根本动力,是人性中最根本的渴望。  试想,黑格尔当年如果不是老师的那段赏识性评语的激发,或许世界上会少了一个
期刊
摘 要: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构建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树立情感意识,创设平等、和谐、尊重、民主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从而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文章从激发兴趣、发展个性、合作探究、主动参与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主动性 激发兴趣 合作探究 主动参与 和谐课堂    现代教学理论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着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是认知过程,是智力活
期刊
“小班化教育”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世界性发展趋势和实施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强调要让每个学生受到充分的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怎样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呢?关键是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指导并开展课堂教学,对教学价值的体现、学生成长的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正确理解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科学理念    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在于促进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帮助学生创造自信、谦虚和朝气勃勃的人生。  一、内容上寻求创新。在教学内容上要重视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这是创新的前提。   二、过程中寻求创新。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把握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它是一个以熟悉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和发展的多质性、多层次的学习过程,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