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编的话
人生是一条单行道,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必然过程。人活在世上,风险无处不在,每一个人都会经受死亡的考验。我们无法做到长生不老,但可以用坚强的品质延长生命的长度,用积极进取的精神拓宽生命的宽度,从而活出人生精彩。死亡教育是一种帮助个体认清死亡的现象及本质,积极地预防和应对各种死亡事件,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延长寿命的教育。
广东药学院邹宇华教授主编的《死亡教育》一书开我国死亡教育之先河,并率先在广东药学院大学生中开设“死亡教育”讲座及选修课,来正确引导大学生关注健康,珍爱生命。死亡教育内容庞大,我们无法展示全部内容。希望本文能有抛砖引玉的作用,促使大家主动思考死亡、理解死亡,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去感受生活、感受生命。
现实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每个人都会经受死亡的考验,我们无法回避,无法做到长生不老。
死亡,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的忌讳词语。我们从小就知道,与死亡有关的事都说不得。死亡成为禁忌,人们不去谈它,不去想它,也对它加以全盘否认,一想到死,随之而来的都是负面联想——悲伤、恐惧、诅咒。人们以为只要不提起“死”,它就不会来临。但人人都会死却是千真万确的,古往今来无人可以逃避,任何人永远都无法改变。
死亡教育对青少年尤为重要。不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并不代表他们已经了解该领域的知识。孩子们通过不正当、不合理的渠道和途径在潜意识里获得的“死亡教育”,注定是不全面的、偏激的,甚至是畸形的。例如,经常玩武打、格斗电子游戏的孩子会对血腥场景麻木不仁,甚至会认为人有无数条生命,可以随意杀之。这势必会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心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伤害,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极为不利。针对青少年屡见不鲜的轻视生命、曲解死亡和恐惧死亡的现实,死亡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死亡教育的含义
早在半个世纪前国外就开始了死亡教育,现在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
国外很多学校都开设有死亡教育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体验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有关联的复杂心情”,并学会“在各种非常情况下把握住对情绪的控制力度”,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
他们的学者认为,人们对死亡愈知觉,愈了解,则对生命的看法就能愈积极,愈能合理安排生命过程,且会在生存过程中创造完整的生命意义。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卫生保健知识的普及、医疗设备的改进、经济生活的提高,现代人所面临的死亡事件越来越多,感受到的死亡问题越来越显著。
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较过去有了很大提高,这也意味着今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面临死亡事件所带来的冲击与问题的机率大增,死亡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与迫切。
美国学者Wass等人认为,死亡教育是以指导死亡这个课题为主题的正式教学或教学团体,除了正式教学之外,也广义地包含非正式的、偶发的、自然的、定期与不定期的和非直接的与死亡相关的教学。
台湾学者黄天中则从心理与健康的角度出发,认为死亡教育是教育每一个人明白和接纳死亡,使每一个人有知识、有能力来处理死亡带来的种种问题,舒解悲恸等情绪。
美国学者丹·利维顿认为:“死亡教育的目标在于帮助人们以虔诚及理解的态度面对无法改变的死亡。”
由此可知,死亡教育不是一种指向死亡的教育,而是帮助个体认清死亡的现象及其本质,积极地预防和应对各种死亡事件,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延长寿命的教育。
这种教育的目的在于消除人们因挫折、不解、失意、恐惧死亡而带来的悲观、不安、无常和空虚,以鞭策自己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正价值,实现更高的追求,不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死亡教育的意义
现代人生活和工作处处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及感受着死亡有关的问题。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既给我们增加了便利,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如汽车相撞、飞机失事、煤矿坍塌、战争死亡等灾难。因此,如何寻求安身立命之道更比往昔重要。
死亡教育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死亡教育是适应人口老龄化,提高个体生活质量的需要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工作的丧失、生理的变化和社会关系的变迁使得老年人承受着过重的心理负担,许多老年人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除了亲人和社会保障体制的照顾外,老年人自身应学会调节不健康的、趋向死亡的心理,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规划人生。学校教育应该贯彻优生、优死的终身健康思想,从青少年开始实施死亡教育,为人口老龄化奠定健康的心理素质。
死亡教育是引导个体消除不良心理,实现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使青少年个体参与社会的竞争性和变动性加剧,面临着接受社会规则与被社会接受的冲突。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仍过分关注智力的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教育,忽视对学生恐惧、自卑、虚荣、紧张等不良心理的指导,导致了许多学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采取自杀、自我封闭等极端措施。所以,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成败,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境,体悟生命的真正价值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不容忽视的教育内容。这是死亡教育的心理学意义所在。
死亡教育是指导个体承担社会责任、关爱他人的需要
勇于承担责任、关爱他人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作为子女、朋友和团体中的一员,当父母、朋友和身边的人心理郁闷、病危或濒死时,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能够做什么?每个人都有分担朋友的忧愁和照顾亲人的责任和义务,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我们掌握了同情的技巧和濒死各阶段体验的知识基础之上。这是死亡教育的社会伦理价值所在。
死亡教育是教化人心的需要
面对当今功利主义盛行、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不再怀有创造生命意义、体现人生价值之崇高理想,取而代之是漠视生命的态度和行为,这是精神或心灵空虚的反映。特别是拥有美好生命及前途的青少年,却有着令人忧心的高犯罪率及自杀率。死亡教育的目的就是在教导人们从认识死亡意义中重新找回人的生命的真义与尊严。 死亡教育是完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接受教育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死亡既然是每个人无可避免的结局,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死问题就应予以教导,死亡教育应包含于教育范围内。
美国利奥·巴斯卡力博士1982年所著《人、人生、人性》一书中曾深切地指出:“死亡是生命的导师”,而人们对死亡的惧怕是起于对其无知。如果儿童对死亡产生的好奇、疑惑,无适当的宣泄管道或处理,将使其失去认识死亡意义的机会,而无法体悟生命的真义。传统的刻意回避则只会增添死亡的神秘色彩,从而让儿童徒增莫名的恐惧。因此,人对死亡越知觉、越了解,则对生命的看法就越加积极,就会在生存的过程中努力创造精彩的生活。死亡实为生命导师,在生命教育中不可忽视。
面对生死问题渐增的社会,对死亡及濒死的正确了解和调适,以及体会生命的本质与目的是必要且急需的。教育的目的既是在为创造幸福完美的生活而预备,而死亡又与健康、完满的生命密不可分,死亡教育实是生活的准备。
死亡教育的目的
1、使人们正确地认识死亡的各种表象、情境与反应。
2、引导人们对生死进行思考,并经由个人宗教信仰的指引、哲学的思考及在死亡教育课程中的学习来促使自我警醒与觉察。
3、懂得尊重、维护及不伤害他人的生命。
4、尽可能降低人们对死亡的害怕、恐惧和逃避。
5、以坦然、积极的态度面对死亡。
6、赋予人们对生命意义的重新体验。
7、让人们珍惜自己的生命及提高生活质量。
8、让人们对其人生作最后旅程的事前规划。
9、了解死亡的原因、预防与延缓死亡的措施。
死亡教育的作用
明确死亡不是遥远的,积极珍惜生的价值
对于死亡的回避并非只发生在东方文化中,在西方社会也是同样的。一位西方的心理学家讲到西方缺乏对死亡的研究时认为,现代西方社会对死亡抱绝对否定的态度,死亡成为一个忌讳的课题,大多数人不愿意谈论它,他说:“与死亡打交道时,我们文化的一般策略是回避,我们不能勇敢地面对死亡。”
对于中学生来说,生命美丽的画卷刚刚展开,无限的可能会使他们认识不到生命的短暂,从而不知道珍惜年少好时光;也有可能他们幼稚的心灵,因为死之必然而认识不到生命的意义。这两种态度其实都不是正确对待生命的态度,也易于导致虚度时光,或者消极厌世的思想,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而死亡教育其实也是人生观教育的一项内容,让青少年了解人生的短暂,激励他们要早日树立人生的方向,找到生活的目标。把死亡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是让他们思考人生的一个独特而又有效的手段,只有拥有直面死亡的勇气,才会有勇敢生活的动力。而对于死亡的回避,不是一种理性的态度。对于死亡的回避会使人们感觉死亡是遥远的,至少对于青春年少的人来说是这样。但是,对于死亡的回避却并不能真的回避死亡,却可能忽略了生的意义。
死亡是唯一与生存相提并论的主题。不知道生命的脆弱,不理会生与死的距离,也就不会太在意生命的价值。只有那些真正体验了死亡的人才会珍惜生的时光,濒死体验是人们觉醒的信号,但又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幸运,在死亡的信号灯前调头?
与死神擦肩而过,我们才知道死亡是如此的近,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甚至不堪一击。让我们共同近距离体会到死亡的莫过于那场“非典”的巨大恐怖。“非典”给所有的人上了一堂关于生死的课,但这堂课大家似乎都没有做笔记,课堂的内容很快就淡忘了。
珍爱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
人一般是随着岁月的增加才会越来越感到死亡的临近。也有的人是在毫无感觉的情况下被医生诊断出了与死亡的距离。死亡是任何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但却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够平静接受的。
一位叫伊丽莎白·罗斯的心理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关于死亡的开创性研究,她克服阻力与200名身患绝症的人谈话,发现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会经历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否认,认为这不是真的,怀疑医生的诊断有误;
第二个阶段是愤怒,对周围的人充满敌意、怨恨;
第三个阶段是讨价还价,这时他们希望尽可能地延缓死亡的到来,祈求医生,甚至求仙信神,不惜一切代价,试图抓住任何一根可能救命的稻草;
第四个阶段是消沉,这是接受现实的前兆,当然这是最为悲伤的时期;
第五个阶段是接受,表现为他们着手处理一些未尽事宜,放弃一些无法实现的目标,尽量挽回一些人生的遗憾,希望多和亲人在一起。
实际上,那些明白了死亡距离的人也可能会有两种选择,一是及时行乐,一是更加珍惜生命。
从心理上来说,死亡意味着意识的停止,思想的终结。反过来看,那种没有思想的生,与死何异?
既然,每个人都不得不接受死亡的现实,每个人都希望生命历程中少一些遗憾,为什么一定要用最后的时间来弥补呢?因此,心理学家既提倡进行老年人晚年的死亡辅导,尽量减缓他们濒死时的痛苦,也提倡进行青年人的死亡教育,使他们及早正视死亡,珍视生的美好。
体现人的社会价值
通过死亡教育来改变人们的思想,使之做一名社会有用之人。很多人对死亡只字不提,怕一不小心与自己拉上关系。其实,大多数人到了自己真的面临死亡或周围的人死亡的时候,除了感叹,好像也不能做出什么可以改变死亡不发生的行动,能做的只有伤悲。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他们都不情愿主动去了解或交流有关死亡的知识。
通过死亡教育,我们可以让人们能清楚地知道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人生的最终结局就是死亡。肉体必然死亡,但精神可以永存。因此,在死亡到来之前,我们应珍爱生命,善待每一秒钟,为社会多做奉献。与其逃避死亡,不如把每一天过得更有意义,起码到了那一天也能说一声:今生无悔。 进行死亡教育的时间
人的一生,从一岁多开始到死,都有必要接受死亡教育。比如,1~2岁的小孩,可以告知火、电、开水有危险,不能乱动。否则,伤害身体,甚至引起死亡。
不少家长反映和孩子谈论死亡是一件很难启齿的事,尤其是对年幼的孩子。一位两岁幼儿的家长回忆说:孩子的奶奶去世了,我和孩子说,奶奶去世了,孩子问我,什么是“去世”,我说就是不在了。有一天,孩子把杯子里的牛奶喝完了,她对我说:妈妈,牛奶去世了。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应该怎么办?
“孩子有一天突然问我,什么叫‘死’,我当时一愣,对他说,‘死’就是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很美,但现在你还不能去。”这位家长的孩子这时已经6岁了,但他不知道这样回答孩子行不行。
儿童问题咨询专家表示,在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生老病死都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重大人生问题,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答复。
4岁以前 孩子一般不会主动提出这个问题,除非家中或他的生活环境出现具体的死亡事件。
4~5岁 第一次主动发问死亡问题。这一阶段的孩子对人生的许多问题都表示出兴趣,与具体的死亡没有多大关系,而提问的本身也表示他的一种发育上的成熟。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讲,“死”只是一个词汇,他并不太懂这个词汇的含义,他能理解的往往只与他经历的具体过程相关。
6~7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一般不认为死亡是一个生命的终结,有可能会认为“死”只不过是一个暂时睡着了的现象,过一段时间他还会再醒来。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当注意一个原则,那就是尽量不要主动向孩子解释这个问题。如果他问到了,一定要正面回答,避免含糊不清或欺骗的回答,如“他走了”,“他睡着了”等等。
7~9岁 孩子已经对死亡有了较客观的认识。他们与成人世界沟通的渠道扩展很多,也可从多种媒体获得丰富的信息,对父母的依赖性减少,已知死亡是永久的离别,对在自己身上也会发生的客观事实是认同的态度。
10~12岁 孩子对死亡的态度接近成人。
青春期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已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和理智判断能力。他们对死亡的看法虽然跟成人没有很大差别,但是他们的感情世界明显动荡不安。一方面,他们很难接受死亡造成的事实,另一方面死亡带来的惊恐会造成情感上的长期困惑。
《死亡教育》
全书分八篇:概述篇、死亡的原因篇、死亡教育的内容与方式篇、死亡的预防与推延篇、死亡的社会预防篇、死亡标准篇、临终关怀篇、案例回放篇。
通过基本知识、理论阐述、案例介绍等形式表明一个人应具备的生死态度。该书是每一个人——不论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年轻人,正视人生、坦然面对死亡现象及本质、保持心理健康实用的必备参考书。
《心理强大之路》
人的心理如同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锻炼变得强健有力的。《心理强大之路》提供的思考和训练方法,能够帮助你认识自己,对抗外界强加于你的心理操纵,让你的心理走上强大之路。对于很多人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认知和心理强大的训练,多年来一直跋涉在心灵的黑暗深处,看不到心理强大的阳光。耽于幻想、意志薄弱、害羞、胆小、害怕接触异性、害怕冲突、自卑、奴性、心理素质差……由于心理弱小,你将成为被他人控制的心理奴隶。
邹宇华 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赤岗校区分党校校长,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研究知名专家。
先后主持科研和教改课题53项,发表论文130多篇,编写专著及教材40多部,媒体采访报道130多次,获得各类奖励和成果50多项,应邀在各地做专题讲座100多场。2008年6月,担任广州市科技专家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团团长,率团赴川救灾,分别获中国科协及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表彰。
主要著作有《心态决定健康》、《如何预防和矫正儿童不良行为》、《社区卫生服务组织文化》、《社区老年病自我调理及衰老的延缓》、《不良生活行为与健康》、《青春期性教育指南》、《死亡教育》等。
人生是一条单行道,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必然过程。人活在世上,风险无处不在,每一个人都会经受死亡的考验。我们无法做到长生不老,但可以用坚强的品质延长生命的长度,用积极进取的精神拓宽生命的宽度,从而活出人生精彩。死亡教育是一种帮助个体认清死亡的现象及本质,积极地预防和应对各种死亡事件,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延长寿命的教育。
广东药学院邹宇华教授主编的《死亡教育》一书开我国死亡教育之先河,并率先在广东药学院大学生中开设“死亡教育”讲座及选修课,来正确引导大学生关注健康,珍爱生命。死亡教育内容庞大,我们无法展示全部内容。希望本文能有抛砖引玉的作用,促使大家主动思考死亡、理解死亡,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去感受生活、感受生命。
现实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每个人都会经受死亡的考验,我们无法回避,无法做到长生不老。
死亡,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的忌讳词语。我们从小就知道,与死亡有关的事都说不得。死亡成为禁忌,人们不去谈它,不去想它,也对它加以全盘否认,一想到死,随之而来的都是负面联想——悲伤、恐惧、诅咒。人们以为只要不提起“死”,它就不会来临。但人人都会死却是千真万确的,古往今来无人可以逃避,任何人永远都无法改变。
死亡教育对青少年尤为重要。不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并不代表他们已经了解该领域的知识。孩子们通过不正当、不合理的渠道和途径在潜意识里获得的“死亡教育”,注定是不全面的、偏激的,甚至是畸形的。例如,经常玩武打、格斗电子游戏的孩子会对血腥场景麻木不仁,甚至会认为人有无数条生命,可以随意杀之。这势必会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心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伤害,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极为不利。针对青少年屡见不鲜的轻视生命、曲解死亡和恐惧死亡的现实,死亡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死亡教育的含义
早在半个世纪前国外就开始了死亡教育,现在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
国外很多学校都开设有死亡教育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体验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有关联的复杂心情”,并学会“在各种非常情况下把握住对情绪的控制力度”,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
他们的学者认为,人们对死亡愈知觉,愈了解,则对生命的看法就能愈积极,愈能合理安排生命过程,且会在生存过程中创造完整的生命意义。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卫生保健知识的普及、医疗设备的改进、经济生活的提高,现代人所面临的死亡事件越来越多,感受到的死亡问题越来越显著。
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较过去有了很大提高,这也意味着今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面临死亡事件所带来的冲击与问题的机率大增,死亡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与迫切。
美国学者Wass等人认为,死亡教育是以指导死亡这个课题为主题的正式教学或教学团体,除了正式教学之外,也广义地包含非正式的、偶发的、自然的、定期与不定期的和非直接的与死亡相关的教学。
台湾学者黄天中则从心理与健康的角度出发,认为死亡教育是教育每一个人明白和接纳死亡,使每一个人有知识、有能力来处理死亡带来的种种问题,舒解悲恸等情绪。
美国学者丹·利维顿认为:“死亡教育的目标在于帮助人们以虔诚及理解的态度面对无法改变的死亡。”
由此可知,死亡教育不是一种指向死亡的教育,而是帮助个体认清死亡的现象及其本质,积极地预防和应对各种死亡事件,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延长寿命的教育。
这种教育的目的在于消除人们因挫折、不解、失意、恐惧死亡而带来的悲观、不安、无常和空虚,以鞭策自己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正价值,实现更高的追求,不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死亡教育的意义
现代人生活和工作处处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及感受着死亡有关的问题。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既给我们增加了便利,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如汽车相撞、飞机失事、煤矿坍塌、战争死亡等灾难。因此,如何寻求安身立命之道更比往昔重要。
死亡教育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死亡教育是适应人口老龄化,提高个体生活质量的需要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工作的丧失、生理的变化和社会关系的变迁使得老年人承受着过重的心理负担,许多老年人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除了亲人和社会保障体制的照顾外,老年人自身应学会调节不健康的、趋向死亡的心理,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规划人生。学校教育应该贯彻优生、优死的终身健康思想,从青少年开始实施死亡教育,为人口老龄化奠定健康的心理素质。
死亡教育是引导个体消除不良心理,实现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使青少年个体参与社会的竞争性和变动性加剧,面临着接受社会规则与被社会接受的冲突。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仍过分关注智力的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教育,忽视对学生恐惧、自卑、虚荣、紧张等不良心理的指导,导致了许多学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采取自杀、自我封闭等极端措施。所以,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成败,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境,体悟生命的真正价值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不容忽视的教育内容。这是死亡教育的心理学意义所在。
死亡教育是指导个体承担社会责任、关爱他人的需要
勇于承担责任、关爱他人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作为子女、朋友和团体中的一员,当父母、朋友和身边的人心理郁闷、病危或濒死时,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能够做什么?每个人都有分担朋友的忧愁和照顾亲人的责任和义务,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我们掌握了同情的技巧和濒死各阶段体验的知识基础之上。这是死亡教育的社会伦理价值所在。
死亡教育是教化人心的需要
面对当今功利主义盛行、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不再怀有创造生命意义、体现人生价值之崇高理想,取而代之是漠视生命的态度和行为,这是精神或心灵空虚的反映。特别是拥有美好生命及前途的青少年,却有着令人忧心的高犯罪率及自杀率。死亡教育的目的就是在教导人们从认识死亡意义中重新找回人的生命的真义与尊严。 死亡教育是完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接受教育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死亡既然是每个人无可避免的结局,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死问题就应予以教导,死亡教育应包含于教育范围内。
美国利奥·巴斯卡力博士1982年所著《人、人生、人性》一书中曾深切地指出:“死亡是生命的导师”,而人们对死亡的惧怕是起于对其无知。如果儿童对死亡产生的好奇、疑惑,无适当的宣泄管道或处理,将使其失去认识死亡意义的机会,而无法体悟生命的真义。传统的刻意回避则只会增添死亡的神秘色彩,从而让儿童徒增莫名的恐惧。因此,人对死亡越知觉、越了解,则对生命的看法就越加积极,就会在生存的过程中努力创造精彩的生活。死亡实为生命导师,在生命教育中不可忽视。
面对生死问题渐增的社会,对死亡及濒死的正确了解和调适,以及体会生命的本质与目的是必要且急需的。教育的目的既是在为创造幸福完美的生活而预备,而死亡又与健康、完满的生命密不可分,死亡教育实是生活的准备。
死亡教育的目的
1、使人们正确地认识死亡的各种表象、情境与反应。
2、引导人们对生死进行思考,并经由个人宗教信仰的指引、哲学的思考及在死亡教育课程中的学习来促使自我警醒与觉察。
3、懂得尊重、维护及不伤害他人的生命。
4、尽可能降低人们对死亡的害怕、恐惧和逃避。
5、以坦然、积极的态度面对死亡。
6、赋予人们对生命意义的重新体验。
7、让人们珍惜自己的生命及提高生活质量。
8、让人们对其人生作最后旅程的事前规划。
9、了解死亡的原因、预防与延缓死亡的措施。
死亡教育的作用
明确死亡不是遥远的,积极珍惜生的价值
对于死亡的回避并非只发生在东方文化中,在西方社会也是同样的。一位西方的心理学家讲到西方缺乏对死亡的研究时认为,现代西方社会对死亡抱绝对否定的态度,死亡成为一个忌讳的课题,大多数人不愿意谈论它,他说:“与死亡打交道时,我们文化的一般策略是回避,我们不能勇敢地面对死亡。”
对于中学生来说,生命美丽的画卷刚刚展开,无限的可能会使他们认识不到生命的短暂,从而不知道珍惜年少好时光;也有可能他们幼稚的心灵,因为死之必然而认识不到生命的意义。这两种态度其实都不是正确对待生命的态度,也易于导致虚度时光,或者消极厌世的思想,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而死亡教育其实也是人生观教育的一项内容,让青少年了解人生的短暂,激励他们要早日树立人生的方向,找到生活的目标。把死亡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是让他们思考人生的一个独特而又有效的手段,只有拥有直面死亡的勇气,才会有勇敢生活的动力。而对于死亡的回避,不是一种理性的态度。对于死亡的回避会使人们感觉死亡是遥远的,至少对于青春年少的人来说是这样。但是,对于死亡的回避却并不能真的回避死亡,却可能忽略了生的意义。
死亡是唯一与生存相提并论的主题。不知道生命的脆弱,不理会生与死的距离,也就不会太在意生命的价值。只有那些真正体验了死亡的人才会珍惜生的时光,濒死体验是人们觉醒的信号,但又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幸运,在死亡的信号灯前调头?
与死神擦肩而过,我们才知道死亡是如此的近,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甚至不堪一击。让我们共同近距离体会到死亡的莫过于那场“非典”的巨大恐怖。“非典”给所有的人上了一堂关于生死的课,但这堂课大家似乎都没有做笔记,课堂的内容很快就淡忘了。
珍爱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
人一般是随着岁月的增加才会越来越感到死亡的临近。也有的人是在毫无感觉的情况下被医生诊断出了与死亡的距离。死亡是任何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但却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够平静接受的。
一位叫伊丽莎白·罗斯的心理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关于死亡的开创性研究,她克服阻力与200名身患绝症的人谈话,发现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会经历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否认,认为这不是真的,怀疑医生的诊断有误;
第二个阶段是愤怒,对周围的人充满敌意、怨恨;
第三个阶段是讨价还价,这时他们希望尽可能地延缓死亡的到来,祈求医生,甚至求仙信神,不惜一切代价,试图抓住任何一根可能救命的稻草;
第四个阶段是消沉,这是接受现实的前兆,当然这是最为悲伤的时期;
第五个阶段是接受,表现为他们着手处理一些未尽事宜,放弃一些无法实现的目标,尽量挽回一些人生的遗憾,希望多和亲人在一起。
实际上,那些明白了死亡距离的人也可能会有两种选择,一是及时行乐,一是更加珍惜生命。
从心理上来说,死亡意味着意识的停止,思想的终结。反过来看,那种没有思想的生,与死何异?
既然,每个人都不得不接受死亡的现实,每个人都希望生命历程中少一些遗憾,为什么一定要用最后的时间来弥补呢?因此,心理学家既提倡进行老年人晚年的死亡辅导,尽量减缓他们濒死时的痛苦,也提倡进行青年人的死亡教育,使他们及早正视死亡,珍视生的美好。
体现人的社会价值
通过死亡教育来改变人们的思想,使之做一名社会有用之人。很多人对死亡只字不提,怕一不小心与自己拉上关系。其实,大多数人到了自己真的面临死亡或周围的人死亡的时候,除了感叹,好像也不能做出什么可以改变死亡不发生的行动,能做的只有伤悲。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他们都不情愿主动去了解或交流有关死亡的知识。
通过死亡教育,我们可以让人们能清楚地知道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人生的最终结局就是死亡。肉体必然死亡,但精神可以永存。因此,在死亡到来之前,我们应珍爱生命,善待每一秒钟,为社会多做奉献。与其逃避死亡,不如把每一天过得更有意义,起码到了那一天也能说一声:今生无悔。 进行死亡教育的时间
人的一生,从一岁多开始到死,都有必要接受死亡教育。比如,1~2岁的小孩,可以告知火、电、开水有危险,不能乱动。否则,伤害身体,甚至引起死亡。
不少家长反映和孩子谈论死亡是一件很难启齿的事,尤其是对年幼的孩子。一位两岁幼儿的家长回忆说:孩子的奶奶去世了,我和孩子说,奶奶去世了,孩子问我,什么是“去世”,我说就是不在了。有一天,孩子把杯子里的牛奶喝完了,她对我说:妈妈,牛奶去世了。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应该怎么办?
“孩子有一天突然问我,什么叫‘死’,我当时一愣,对他说,‘死’就是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很美,但现在你还不能去。”这位家长的孩子这时已经6岁了,但他不知道这样回答孩子行不行。
儿童问题咨询专家表示,在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生老病死都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重大人生问题,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答复。
4岁以前 孩子一般不会主动提出这个问题,除非家中或他的生活环境出现具体的死亡事件。
4~5岁 第一次主动发问死亡问题。这一阶段的孩子对人生的许多问题都表示出兴趣,与具体的死亡没有多大关系,而提问的本身也表示他的一种发育上的成熟。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讲,“死”只是一个词汇,他并不太懂这个词汇的含义,他能理解的往往只与他经历的具体过程相关。
6~7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一般不认为死亡是一个生命的终结,有可能会认为“死”只不过是一个暂时睡着了的现象,过一段时间他还会再醒来。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当注意一个原则,那就是尽量不要主动向孩子解释这个问题。如果他问到了,一定要正面回答,避免含糊不清或欺骗的回答,如“他走了”,“他睡着了”等等。
7~9岁 孩子已经对死亡有了较客观的认识。他们与成人世界沟通的渠道扩展很多,也可从多种媒体获得丰富的信息,对父母的依赖性减少,已知死亡是永久的离别,对在自己身上也会发生的客观事实是认同的态度。
10~12岁 孩子对死亡的态度接近成人。
青春期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已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和理智判断能力。他们对死亡的看法虽然跟成人没有很大差别,但是他们的感情世界明显动荡不安。一方面,他们很难接受死亡造成的事实,另一方面死亡带来的惊恐会造成情感上的长期困惑。
《死亡教育》
全书分八篇:概述篇、死亡的原因篇、死亡教育的内容与方式篇、死亡的预防与推延篇、死亡的社会预防篇、死亡标准篇、临终关怀篇、案例回放篇。
通过基本知识、理论阐述、案例介绍等形式表明一个人应具备的生死态度。该书是每一个人——不论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年轻人,正视人生、坦然面对死亡现象及本质、保持心理健康实用的必备参考书。
《心理强大之路》
人的心理如同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锻炼变得强健有力的。《心理强大之路》提供的思考和训练方法,能够帮助你认识自己,对抗外界强加于你的心理操纵,让你的心理走上强大之路。对于很多人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认知和心理强大的训练,多年来一直跋涉在心灵的黑暗深处,看不到心理强大的阳光。耽于幻想、意志薄弱、害羞、胆小、害怕接触异性、害怕冲突、自卑、奴性、心理素质差……由于心理弱小,你将成为被他人控制的心理奴隶。
邹宇华 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赤岗校区分党校校长,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研究知名专家。
先后主持科研和教改课题53项,发表论文130多篇,编写专著及教材40多部,媒体采访报道130多次,获得各类奖励和成果50多项,应邀在各地做专题讲座100多场。2008年6月,担任广州市科技专家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团团长,率团赴川救灾,分别获中国科协及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表彰。
主要著作有《心态决定健康》、《如何预防和矫正儿童不良行为》、《社区卫生服务组织文化》、《社区老年病自我调理及衰老的延缓》、《不良生活行为与健康》、《青春期性教育指南》、《死亡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