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因其特有的优势,在我国交通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也给沿线环境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如生态平衡破坏、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气候变异等,了解了公路建设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我们要主动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更好地掌握环境保护的途径和方法。本文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对社会环境和生态的影响,提出了几项防治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U412.36文献标识码: A
为了减少公路建设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应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即在充分考虑工程与环境相互影响,工程实施与环境资源开发,以及环境与经济相统一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建设,首先要完善环保法规及政策,提高全民尤其是公路建设者的环保意识,通过对公路建设各个阶段的环境问题的监测分析和处理,达到减少甚至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系统的目标。
一、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1高速公路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是宏观的环境,公路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从整个社会角度出发,评述项目建设对地区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文化带来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有:对居民的影响,主要包括原住居民的分布、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路线对两侧的阻隔产生的影响。对经济的影响,公路建成后,使沿线的农业用地、开发用地或商业用地转变为多行业提供服务的特殊用地,促进了沿线土地资源的开发,加速农产品、矿产、林业产品的输送,信息交流,及劳动人口流动,提高了区域的工业产值,推动城乡的商品交换、文化交流及农业的综合开发,促进了经济发展。对房屋拆迂的影响,公路建设会造成一定数量居民的拆迁安置.使沿线居民人口结构及需求发生变化,改变了原有居民的联系及交往方式,影响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
1.2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涉及面很广,包括:对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的影响,建设期施工机械的使用及大量的开挖取土破坏了土体原有的自然结构和水的循环路径,相应地改变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其生长、活动的规律.阻碍生态系统蔓延。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包括路线施工中高填、深挖的坡面及取棄土场地,扰动后容易产生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病害对沿线水土保持所产生的影响。对水文、地质的影响,高速公路施工时.由于填方和挖方对地表扰动较大,改变了原有的地貌。尤其是隧道的进出口及仰面坡的开挖,对局部山体稳定不利.可能会引发塌方.滑坡、软土层滑移等不良地质病害。
二、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措施
公路建设将按照科学的发展观,严格“三同时”的要求,努力使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以求公路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既要考虑到道路的线形美观,又要考虑行路人的心理和视觉的感受,做到“显山露水”;建设时尽可能不破坏区域内的土地、环境和栖息者的自然属性,充分发挥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减小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在完成工程建设的同时,进行改良环境结构、减少污染、降低噪音的生态工程建设,做到施工和生态恢复同步推进,使公路交通设施作为一种人文景观与周围景观在更大范围内融为一体,形成保护自然、改良环境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带状公路生态系统或区域交通生态系统,使公路通车之日便是绿色长廊建成之时。
2.1公路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节约土地资源: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节约土地正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选线规划时应顺地形地势,选择合理的路线位置,考虑公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整体布局和总体协调效果,尽量减少高填深挖作业。特别是在平原地区,路基填筑需土量较大,应尽量选择贫瘠地段、微凸地形、坡岗等设集中取土场,同时注意将取土坑与地方水产养殖、农田灌溉结合起来,综合利用。
2、保护利用水资源:选线时尽量不改变水流方向,更不得堵塞、阻隔水流,保护自然流态。应尽力避让湖泊、水库、河流、鱼塘、城镇居民区的饮用水源等地,当路线必须通过时,宜将路线布设于水体的下游,并采取绿化等隔离措施保护水质不受污染。
3、路线防护工程的设计:在防护设计中,应采取符合环保要求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一致的防护措施。对于土质路段优先选用植物防护,并尽量采用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对软质岩石边坡坡顶、坡脚和两端修成具有自然风格的圆弧形;对坚硬岩石挖方边坡,采用直线式边坡,坡脚、坡顶用折角,以体现挺拔、刚毅。排水设施形成系统,不露或少露圬工痕迹。
4、公路绿化工程的设计:绿化是道路总体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绿化与周围环境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两侧的自然风景资源,加上人工改造,可以建成带状公园,展示出公路工程特有的长距离的线形美景。绿化同时还具有调节气候,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净化空气,改善大气环境;降噪声,保护声环境;固斜坡,防止水土流失,保持路基稳定;诱导视线,防眩,确保安全行车等作用。
5、新型的生态恢复技术的应用:采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可以实现大幅度降低高速公路工程成本,减少路域植被的养护费用、改善路域景观、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之目的。例如: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技术,针对岩土边坡无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环境,并且岩石坡度较大,无法用常规技术进行生态恢复的特点,通过在坡面喷附一层结构类似于自然土壤且能贮存水份和养份的植物生长基层材料,解决了岩土边坡无法生长植物的难题。再者以欧美为典型的湿式喷播快速植草技术和以日本为典型的客土及厚层生长基础喷播技术已经在国内高速公路高边坡绿化工程成功应用,这些都能够达到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完美的结合。
2.2公路项目施工期阶段
1、控制空气污染:公路施工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是扬尘。施工现场尤其是采石场、拌合场及取土场等地,要经常洒水,控制扬尘量;工点要做到“五必须,五不准”:即必须围挡作业,必须硬化施工现场道路,必须实行喷水湿法运输,必须配备专门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洁施工现场;不准高空抛撒渣土和粉尘材料,不准干法搅拌混凝土,不准施工场地存有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不准砂石料未覆盖。
2、控制水污染:水污染主要是施工排放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而在生活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不得设置沥青混合料及混凝土搅拌站,不得堆放或倾倒含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渣、建筑材料等;施工材料应远离地下水,并提供环形排水沟和渗水坑以防止向外流出而污染地面水。施工机械设备冲洗物、施工废水不得排入地表水源地保护区及地下水取水点保护区。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集中在施工营地,其水质和城市生活废水一样,虽然量不是很大,但是如果防治措施不当,也很容易造成水环境污染。
3、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取土时注意保护当地植被及水土资源,并将取土坑与农田排灌结合起来,综合利用。对于场地取土,要做到边开采、边平整,及时还耕。对开挖土方、回填土方过大的路段,施工应避开雨季。弃土应尽量减少毁坏植被、侵占农田,并不得阻塞原有的排水系统,对弃土堆应及时整平复垦或绿化。对施工临时占地,应将原耕地表层熟土推在一旁堆放,待施工完毕将这些熟土再恢复到原耕地表面。
4、控制噪声污染:施工机械和各种运输车辆会产生较强烈的噪声,对附近公共场所和操作人员产生较大的影响。首先应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安装有效的消声器以降低噪声。另一方面,安排工人轮流操作机械,尽量减少工人接触高噪声的时间。
三、结束语
公路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起因于勘察、设计,发生在施工建设期。施工建设期的环境管理是关键环节,成败取决于施工组织管理者的环保意识、知识和管理能力。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抓源头,固根本,打破传统的做法与模式,建立健全各阶段环保管理体制,对于高速公路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小军.生态公路建设的理念与实践[J].公路,2006,7(7):209-211.
[2]项卫东,郭建,魏勇,等.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6).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U412.36文献标识码: A
为了减少公路建设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应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即在充分考虑工程与环境相互影响,工程实施与环境资源开发,以及环境与经济相统一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建设,首先要完善环保法规及政策,提高全民尤其是公路建设者的环保意识,通过对公路建设各个阶段的环境问题的监测分析和处理,达到减少甚至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系统的目标。
一、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1高速公路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是宏观的环境,公路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从整个社会角度出发,评述项目建设对地区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文化带来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有:对居民的影响,主要包括原住居民的分布、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路线对两侧的阻隔产生的影响。对经济的影响,公路建成后,使沿线的农业用地、开发用地或商业用地转变为多行业提供服务的特殊用地,促进了沿线土地资源的开发,加速农产品、矿产、林业产品的输送,信息交流,及劳动人口流动,提高了区域的工业产值,推动城乡的商品交换、文化交流及农业的综合开发,促进了经济发展。对房屋拆迂的影响,公路建设会造成一定数量居民的拆迁安置.使沿线居民人口结构及需求发生变化,改变了原有居民的联系及交往方式,影响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
1.2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涉及面很广,包括:对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的影响,建设期施工机械的使用及大量的开挖取土破坏了土体原有的自然结构和水的循环路径,相应地改变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其生长、活动的规律.阻碍生态系统蔓延。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包括路线施工中高填、深挖的坡面及取棄土场地,扰动后容易产生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病害对沿线水土保持所产生的影响。对水文、地质的影响,高速公路施工时.由于填方和挖方对地表扰动较大,改变了原有的地貌。尤其是隧道的进出口及仰面坡的开挖,对局部山体稳定不利.可能会引发塌方.滑坡、软土层滑移等不良地质病害。
二、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措施
公路建设将按照科学的发展观,严格“三同时”的要求,努力使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以求公路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既要考虑到道路的线形美观,又要考虑行路人的心理和视觉的感受,做到“显山露水”;建设时尽可能不破坏区域内的土地、环境和栖息者的自然属性,充分发挥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减小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在完成工程建设的同时,进行改良环境结构、减少污染、降低噪音的生态工程建设,做到施工和生态恢复同步推进,使公路交通设施作为一种人文景观与周围景观在更大范围内融为一体,形成保护自然、改良环境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带状公路生态系统或区域交通生态系统,使公路通车之日便是绿色长廊建成之时。
2.1公路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节约土地资源: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节约土地正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选线规划时应顺地形地势,选择合理的路线位置,考虑公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整体布局和总体协调效果,尽量减少高填深挖作业。特别是在平原地区,路基填筑需土量较大,应尽量选择贫瘠地段、微凸地形、坡岗等设集中取土场,同时注意将取土坑与地方水产养殖、农田灌溉结合起来,综合利用。
2、保护利用水资源:选线时尽量不改变水流方向,更不得堵塞、阻隔水流,保护自然流态。应尽力避让湖泊、水库、河流、鱼塘、城镇居民区的饮用水源等地,当路线必须通过时,宜将路线布设于水体的下游,并采取绿化等隔离措施保护水质不受污染。
3、路线防护工程的设计:在防护设计中,应采取符合环保要求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一致的防护措施。对于土质路段优先选用植物防护,并尽量采用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对软质岩石边坡坡顶、坡脚和两端修成具有自然风格的圆弧形;对坚硬岩石挖方边坡,采用直线式边坡,坡脚、坡顶用折角,以体现挺拔、刚毅。排水设施形成系统,不露或少露圬工痕迹。
4、公路绿化工程的设计:绿化是道路总体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绿化与周围环境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两侧的自然风景资源,加上人工改造,可以建成带状公园,展示出公路工程特有的长距离的线形美景。绿化同时还具有调节气候,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净化空气,改善大气环境;降噪声,保护声环境;固斜坡,防止水土流失,保持路基稳定;诱导视线,防眩,确保安全行车等作用。
5、新型的生态恢复技术的应用:采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可以实现大幅度降低高速公路工程成本,减少路域植被的养护费用、改善路域景观、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之目的。例如: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技术,针对岩土边坡无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环境,并且岩石坡度较大,无法用常规技术进行生态恢复的特点,通过在坡面喷附一层结构类似于自然土壤且能贮存水份和养份的植物生长基层材料,解决了岩土边坡无法生长植物的难题。再者以欧美为典型的湿式喷播快速植草技术和以日本为典型的客土及厚层生长基础喷播技术已经在国内高速公路高边坡绿化工程成功应用,这些都能够达到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完美的结合。
2.2公路项目施工期阶段
1、控制空气污染:公路施工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是扬尘。施工现场尤其是采石场、拌合场及取土场等地,要经常洒水,控制扬尘量;工点要做到“五必须,五不准”:即必须围挡作业,必须硬化施工现场道路,必须实行喷水湿法运输,必须配备专门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洁施工现场;不准高空抛撒渣土和粉尘材料,不准干法搅拌混凝土,不准施工场地存有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不准砂石料未覆盖。
2、控制水污染:水污染主要是施工排放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而在生活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不得设置沥青混合料及混凝土搅拌站,不得堆放或倾倒含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渣、建筑材料等;施工材料应远离地下水,并提供环形排水沟和渗水坑以防止向外流出而污染地面水。施工机械设备冲洗物、施工废水不得排入地表水源地保护区及地下水取水点保护区。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集中在施工营地,其水质和城市生活废水一样,虽然量不是很大,但是如果防治措施不当,也很容易造成水环境污染。
3、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取土时注意保护当地植被及水土资源,并将取土坑与农田排灌结合起来,综合利用。对于场地取土,要做到边开采、边平整,及时还耕。对开挖土方、回填土方过大的路段,施工应避开雨季。弃土应尽量减少毁坏植被、侵占农田,并不得阻塞原有的排水系统,对弃土堆应及时整平复垦或绿化。对施工临时占地,应将原耕地表层熟土推在一旁堆放,待施工完毕将这些熟土再恢复到原耕地表面。
4、控制噪声污染:施工机械和各种运输车辆会产生较强烈的噪声,对附近公共场所和操作人员产生较大的影响。首先应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安装有效的消声器以降低噪声。另一方面,安排工人轮流操作机械,尽量减少工人接触高噪声的时间。
三、结束语
公路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起因于勘察、设计,发生在施工建设期。施工建设期的环境管理是关键环节,成败取决于施工组织管理者的环保意识、知识和管理能力。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抓源头,固根本,打破传统的做法与模式,建立健全各阶段环保管理体制,对于高速公路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小军.生态公路建设的理念与实践[J].公路,2006,7(7):209-211.
[2]项卫东,郭建,魏勇,等.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