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经典文本,这些文本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值得学生细细品析。于是,很多教师将较多的课堂时间交由学生自主表达与交流,看似呈现出开放的课堂,但学生的动态生成缺乏统整,认知层次停滞不前。如何将经典文本中零散的信息进行统整,笔者结合《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依托主题,让零散信息不断聚合
小说的核心主旨是刻画人物形象,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是作者为了展现人物特点而精心设计的。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发现,并放任其交流,阅读教学课就成为了汇报交流课,一些毫无认知价值的资源也会充斥其中。为改变这一问题,笔者设计了板块状的教学结构。
第一板块:紧扣课文第3自然段,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之后交流自己所理解的人物,初步认识到林冲的谦虚谨慎和洪教头的目中无人,并知道作者以对手戏的方式展开描写。第二板块:在学习完第3自然段之后,教师将学生思维关注范畴逐步向后续段落扩展,并着力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将人物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此时,学生所关注的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物、一个语言点,而是契合文本“对手戏”的结构,进行对应交流,以类比、组块和统整的方式展开分享,有效地回避了单一、零散的课堂分享结构。第三板块:在感受人物形象特点之后,教师围绕着《水浒传》整本书的人物刻画宗旨,拓展了一些资料:一位留学生读了这一故事之后,认为林冲怕这怕那,根本不像是一位好汉,而洪教头敢作敢当,直爽豪迈,更像是好汉。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回到课文,重新谈谈自己对林冲和洪教头这两个人物的看法,并相机说说自己对绿林好汉的理解。
纵观这三个板块,整节课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感知有定位。借助对第3自然段的研读,教师引导学生紧扣语段的内容,细读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外貌,形成对人物形象的初步感知。第二,辐射有广度。随后的教学,教师以人物形象为突破口,将学生的层次从自身原本的状态提升到对作者写作秘妙的探究上,促发学生内在思维的变化。第三,延展有后续。在第三板块的教学中,教师从“这一篇”向更为广阔的“这一本”拓展,将学生认知能力的训练转化为认知思维的拔节。整体来看,这三个板块的设计始终紧扣文本表达的中心,板块之间更是逐层递进、环环相扣,动态生成的资源更是依循着文本表达的主旨不断统整、聚合。
二、聚焦表达,让零散感知不断深入
经典的文本的语言往往包含着丰富的言外之意,进入中高年级之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变得丰富而多元,他们在具体情境下的语言举止并不是学生一眼便可看穿的,如果只是让学生用“我读懂了”“我明白了”等句式泛泛而谈,学生的认知就会局限在肤浅而程式化的境地。为此,教师就需要在学生认知不够深入、内蕴揣摩不够透彻时进行点拨与引领,将肤浅性认知朝着文本的核心不断迈进。
如核心语段第3自然段中,洪教头与柴进的一组对话可谓精彩至极,但学生往往只能读到其中的表面意思,关于林冲的巨大杀伤力,没有教师的点拨与引领便难以体悟。其实,洪教头的每句话都是对着柴进所讲,但句句都指向林冲。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洪教头对话中的弦外之音,笔者就设计了这样的教学:首先,理解本意。教师集中出示洪教头的对话,消除因为年代久远而难以理解的“何故厚待”“流配的犯人”“依草附木”等,初步理解洪教头话里的内在含义。其次,感知表达。教师可以针对洪教头指桑骂槐的特点,巧妙地进行语言内容的转换,如“林冲,你……”让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洪教头内心所想,并将蕴藏在对话中的真实含义破译并直接转化出来,学生很快进行了调整:“林冲,你不过是一个囚犯,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有一点本事就冒称自己是禁军教头,完全是一个不要脸的家伙。”这样的解读完全深入到洪教头的内心世界,将原本人物蛮横跋扈的嘴脸体悟得入木三分。最后,朗读对比。学生的转化表达不仅需要积累素材、调整语言,还需要饱满情绪的支撑,教师可以顺势而下,将阅读文本时激荡起来的情感融入到文本之中,组织学生进行多维度、多形式的朗读,并充分与后面林冲所说的“不敢不敢”联系起来,极力展现洪教头嚣张蛮横的气焰,同时将林冲处处忍让的状态融入到学生的内在意识中。
由于年龄尚小,学生原本的认知能力相对有限,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他们原始的认知层面,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点拨引领的职能,在学生理解肤浅、偏颇、困难时,及时深化、纠正、解惑,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迁移实践,让零散发现不断转变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核心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特点,是学生进行叙事、记人习作的示范资源。因此,在教学这样的文本时,教师不能让学生止步于自己的感知和解读层面,而需要从语言表达的视角对文本的内容进行解读,将其与语用训练整合在一起,进行迁移性训练,从而为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描写两人比武过程的第7自然段为例,在初读之后学生被作者精彩的描写所折服,但究竟精彩在什么地方呢?很多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能够发现作者所运用的动词非常精准,但这一自然段值得学生探究的语用价值远远不止于此。为此,笔者就从动词出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板块。
第一,在初步阅读之后圈画出语段中的动词,比如描写洪教头的“劈头打来、提起”,描写林冲的“横、退、扫”。第二,组织学生对这两组动词解读,发现这两组动词中蕴藏的丰富信息:两组动词一一对应,展现两人比武时的回合,洪教头有来招,林冲有化解,从而使得描写极富层次感;另一个方面,它们都是对人物的集中反映,教师可以紧扣这两组词语,阐述它们与林冲谦虚谨慎、洪教头蛮横跋扈之间的联系,使得文本语言与人物形象之间相得益彰,为人物形象的展现与刻画增添了靓丽的一笔。第三,教师将描写林冲的语句进行分块呈现,并指不同的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利用同桌互助、男女生朗读的方式进行朗读训练,再借助于“对手戏”的方式重新关注,从而将两人比武的过程融入到学生的认知深处,并组织学生将这些动词串联和组合,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两人比武的过程。
在这一案例的教学中,教师就以学生原本的认知为起点,借助段落中最为核心的动词不断向文本的深处漫溯,逐步铺开,将学生的意识浸润在文本结构的内在层次上,感受作者基于人物形象的动作设计,相机品味动词精准的表达技巧,并在各种形式的朗读过程中将文本的语言内化到思维意识深处,为学生搭建了口头复述的语用实践平台。纵观这一板块教学流程,可谓丝丝入扣、步步为营,从原本零散性的感知与交流向着学生的语用表达实践转变。
经典类文本中的语言教学价值点很丰富,但教师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地展开教學,也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进行零散信息汇总,更不能始终止步于学生既有能力的维度上,而应对学生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资源进行适度取舍、巧妙统整,回避传统教学中平铺直叙的结构设计,形成富有层次、认知聚焦、极具深度的课堂结构,将学生的思维意识浸润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有效地推动学生语文核心能力在原有层次上不断发展和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永安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一、依托主题,让零散信息不断聚合
小说的核心主旨是刻画人物形象,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是作者为了展现人物特点而精心设计的。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发现,并放任其交流,阅读教学课就成为了汇报交流课,一些毫无认知价值的资源也会充斥其中。为改变这一问题,笔者设计了板块状的教学结构。
第一板块:紧扣课文第3自然段,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之后交流自己所理解的人物,初步认识到林冲的谦虚谨慎和洪教头的目中无人,并知道作者以对手戏的方式展开描写。第二板块:在学习完第3自然段之后,教师将学生思维关注范畴逐步向后续段落扩展,并着力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将人物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此时,学生所关注的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物、一个语言点,而是契合文本“对手戏”的结构,进行对应交流,以类比、组块和统整的方式展开分享,有效地回避了单一、零散的课堂分享结构。第三板块:在感受人物形象特点之后,教师围绕着《水浒传》整本书的人物刻画宗旨,拓展了一些资料:一位留学生读了这一故事之后,认为林冲怕这怕那,根本不像是一位好汉,而洪教头敢作敢当,直爽豪迈,更像是好汉。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回到课文,重新谈谈自己对林冲和洪教头这两个人物的看法,并相机说说自己对绿林好汉的理解。
纵观这三个板块,整节课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感知有定位。借助对第3自然段的研读,教师引导学生紧扣语段的内容,细读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外貌,形成对人物形象的初步感知。第二,辐射有广度。随后的教学,教师以人物形象为突破口,将学生的层次从自身原本的状态提升到对作者写作秘妙的探究上,促发学生内在思维的变化。第三,延展有后续。在第三板块的教学中,教师从“这一篇”向更为广阔的“这一本”拓展,将学生认知能力的训练转化为认知思维的拔节。整体来看,这三个板块的设计始终紧扣文本表达的中心,板块之间更是逐层递进、环环相扣,动态生成的资源更是依循着文本表达的主旨不断统整、聚合。
二、聚焦表达,让零散感知不断深入
经典的文本的语言往往包含着丰富的言外之意,进入中高年级之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变得丰富而多元,他们在具体情境下的语言举止并不是学生一眼便可看穿的,如果只是让学生用“我读懂了”“我明白了”等句式泛泛而谈,学生的认知就会局限在肤浅而程式化的境地。为此,教师就需要在学生认知不够深入、内蕴揣摩不够透彻时进行点拨与引领,将肤浅性认知朝着文本的核心不断迈进。
如核心语段第3自然段中,洪教头与柴进的一组对话可谓精彩至极,但学生往往只能读到其中的表面意思,关于林冲的巨大杀伤力,没有教师的点拨与引领便难以体悟。其实,洪教头的每句话都是对着柴进所讲,但句句都指向林冲。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洪教头对话中的弦外之音,笔者就设计了这样的教学:首先,理解本意。教师集中出示洪教头的对话,消除因为年代久远而难以理解的“何故厚待”“流配的犯人”“依草附木”等,初步理解洪教头话里的内在含义。其次,感知表达。教师可以针对洪教头指桑骂槐的特点,巧妙地进行语言内容的转换,如“林冲,你……”让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洪教头内心所想,并将蕴藏在对话中的真实含义破译并直接转化出来,学生很快进行了调整:“林冲,你不过是一个囚犯,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有一点本事就冒称自己是禁军教头,完全是一个不要脸的家伙。”这样的解读完全深入到洪教头的内心世界,将原本人物蛮横跋扈的嘴脸体悟得入木三分。最后,朗读对比。学生的转化表达不仅需要积累素材、调整语言,还需要饱满情绪的支撑,教师可以顺势而下,将阅读文本时激荡起来的情感融入到文本之中,组织学生进行多维度、多形式的朗读,并充分与后面林冲所说的“不敢不敢”联系起来,极力展现洪教头嚣张蛮横的气焰,同时将林冲处处忍让的状态融入到学生的内在意识中。
由于年龄尚小,学生原本的认知能力相对有限,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他们原始的认知层面,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点拨引领的职能,在学生理解肤浅、偏颇、困难时,及时深化、纠正、解惑,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迁移实践,让零散发现不断转变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核心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特点,是学生进行叙事、记人习作的示范资源。因此,在教学这样的文本时,教师不能让学生止步于自己的感知和解读层面,而需要从语言表达的视角对文本的内容进行解读,将其与语用训练整合在一起,进行迁移性训练,从而为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描写两人比武过程的第7自然段为例,在初读之后学生被作者精彩的描写所折服,但究竟精彩在什么地方呢?很多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能够发现作者所运用的动词非常精准,但这一自然段值得学生探究的语用价值远远不止于此。为此,笔者就从动词出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板块。
第一,在初步阅读之后圈画出语段中的动词,比如描写洪教头的“劈头打来、提起”,描写林冲的“横、退、扫”。第二,组织学生对这两组动词解读,发现这两组动词中蕴藏的丰富信息:两组动词一一对应,展现两人比武时的回合,洪教头有来招,林冲有化解,从而使得描写极富层次感;另一个方面,它们都是对人物的集中反映,教师可以紧扣这两组词语,阐述它们与林冲谦虚谨慎、洪教头蛮横跋扈之间的联系,使得文本语言与人物形象之间相得益彰,为人物形象的展现与刻画增添了靓丽的一笔。第三,教师将描写林冲的语句进行分块呈现,并指不同的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利用同桌互助、男女生朗读的方式进行朗读训练,再借助于“对手戏”的方式重新关注,从而将两人比武的过程融入到学生的认知深处,并组织学生将这些动词串联和组合,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两人比武的过程。
在这一案例的教学中,教师就以学生原本的认知为起点,借助段落中最为核心的动词不断向文本的深处漫溯,逐步铺开,将学生的意识浸润在文本结构的内在层次上,感受作者基于人物形象的动作设计,相机品味动词精准的表达技巧,并在各种形式的朗读过程中将文本的语言内化到思维意识深处,为学生搭建了口头复述的语用实践平台。纵观这一板块教学流程,可谓丝丝入扣、步步为营,从原本零散性的感知与交流向着学生的语用表达实践转变。
经典类文本中的语言教学价值点很丰富,但教师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地展开教學,也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进行零散信息汇总,更不能始终止步于学生既有能力的维度上,而应对学生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资源进行适度取舍、巧妙统整,回避传统教学中平铺直叙的结构设计,形成富有层次、认知聚焦、极具深度的课堂结构,将学生的思维意识浸润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有效地推动学生语文核心能力在原有层次上不断发展和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永安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