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兴趣”着手谈写作教学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jy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必须从学生兴趣出发,涉及孩子的情感领域,才会激发写作内驱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作文,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一、加强作文生活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中,要为学生接通生活的源泉,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作文课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准备作文的内容,四年级第二单元作文,要求选择一个最愿意写的星期天,把它写出来,叙事过程中写出自己和家人的感受,在教学第二单元之前,我就把此次作文任务布置了下去,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自己感兴趣的事,把在家庭、社会、自然界出现的人物、事物、景物转化为写作素材,等到写作文时。学生们厚积而薄发,就会信手拈来,灵感百出。
  
  二、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
  
  首先,在教学中将习作与讲读课文结合起来,例如在讲授第八册第10课《猫》时,在分析了猫的古怪性格及小猫的可爱后,引导学生分析作者为什么把猫写得如此栩栩如生?这样写好不好?学生马上回答出因为作者热爱生活,能认真、仔细地观察、深入地思考,所以抓住了猫的特点,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作者的生活态度,热爱生活,认真写作,也要写出好文章来。
  学生有了积极观察的动机,在这一前提下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认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运用学过的各种观察方法,如有顺序,展开联想,抓住特点,注意发展变化,重点部分写具体等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增长见闻,丰富感受,练习表达。教师要充分相信孩子,不要做任何内容的限制,放手让他们去观察自己喜欢的东西。
  
  三、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拓展兴趣
  
  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引导他们想象,这样会使思维更加广阔,认识和感受更加丰富。“当我们走进兰花凤梨及食虫植物室,一株茂盛的红宝石蝴蝶兰映入我的眼帘,一朵朵红宝石一般的花朵嵌在绿色的枝叶上,它们好像在冲我们招手,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一棵棵猪笼草也不示弱,它摇动着巨大的花朵,似乎在自我介绍:‘我叫猪笼草,是食虫类植物,我会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气来吸引虫子,虫子只要爬进我的大桶里,我的桶就会合上盖子,然后流出一种液体可以把虫子溶化,吸收。你可千万别小看我哟!我是你们人类消灭害虫的好帮手呢!’”
  还有“二十年后的我”、“月球上的人类”、“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让静止的画面活起来,让将来的景象浮现于我们的眼前,启发想象可以使学生的眼界更开阔,思想更活跃,作文内容更丰富,更富有儿童的情趣。
  
  四、上好作文评议课,给学生一个跳跃的机会,对以后的写作更感兴趣
  
  作文评议课可以自评自改,学生写完一篇习作,教师要先鼓励他们多读几遍,在读中发现不足,及时修改,从而养成诵读自己习作的好习惯,在自读自改之后再把习作抄好,贴在“作文园地”里,供大家品读、评改,互读互改、生生互动,锻炼了学生之间主动沟通,交流的能力。
  作文评议课,也可以教师认定评价和学生相互评定,这是一个学生不断扬弃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认识、了解、鉴赏更多的妙笔佳作,还能发现、评改练笔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交流填补自己知识的空白。
  可以说,评议使学生从原位置跳到一个新高度,学生通过上作文评议课,从例文、评定文、交流文中受到启发,会在今后的写作中扬长避短,使“死”的知识,升华为“活”的能力,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我们要走进孩子的文化世界,拓宽学生的习作渠道,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创设最佳的情境,尊重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来,让他们的“童趣”挥洒得酣畅淋漓,引出作文的“源头活水”。
其他文献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此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读”和“查”相结合    在阅读过程中,难免碰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如果对这些阅读障碍置之不理,那么所阅读的内容就不知甚解,学生自然而然对阅读不感兴趣,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随时利用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使阅读时能深入地理解,让学生享受到阅读带来的成功喜悦。    二、“读
期刊
目前,在中小学中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一提到作文就头痛,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认为作文是学习中最难的一件事,主要原因是觉得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要克服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给以指导。    一、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    作文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加强联系,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引导学生认识作文  所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就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就是自己的真实生活。教学生
期刊
以往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但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要走出低谷,燃眉之急就是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使这种兴趣持久不衰,要教给学生阅读的顺序和方法,要通过领练和课外自练培养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爱学习、会学习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心理学家认为:爱好和兴趣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不断产生新冲击力。有兴趣学习就会有一种渴望感,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探索精神。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语文产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真正要学好它,需下一番苦功不可。笔者结合自己和他人平时的教学实践,认为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提高语文能力应该有所帮助。简言之,就是语文学习要“七勤”。    一、勤于朗读    俗话说:一天不念,心里明;两天不念,说不明;三天不念,忘干净。“念”字在这里就是指出声朗读。好多同学读书不愿出声,更不愿放声,这样不好。因为用普通话正确的朗读,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字正腔圆,不添字、不漏
期刊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念上有较大的变化,并且对于每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在自主阅读和课外阅读量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许多同仁在这方面都做过尝试,而且都有一定的收获,我也将自己的一些浅显看法写出来,望大家指点。  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应该做到:    一、加强朗读教学    1、教师
期刊
《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等,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受到陶冶、思想品质得到培养,意志品质得到锻炼。    一、在教学内容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包含在语文词语和句子之中的,教学中要善于抓住那些表达
期刊
小说《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死了。这已经是无可非议的事实,那么,是谁害死了祥林嫂的呢?  是卫家山的婆婆或者贺老六族中的大伯害死了祥林嫂吗?自从祥林死了以后,婆婆就打算改嫁儿媳祥林嫂为小儿子娶亲筹备聘礼。她对儿媳很苛刻,让其没完没了地劳作,还限制人身自由,又大发婆婆淫威,不把儿媳当人看待。对儿媳逃到鲁镇做工的做法,她非常气愤,硬是让家族的人,把儿媳五花大绑地塞进花轿卖给山里的贺老六。不管祥林嫂怎样的
期刊
一、培养语感常用的教学策略    汉语语言文字具有它的形象性、隐喻性、意味性和模糊性,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尤其要重视整体感悟。  小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形象感  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倡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像,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
期刊
结课既是既往教学过程和未来教学过程的联结点,同时还应当为下一教学过程创造必要的条件。教学时应把握好这个结束部分、最后环节,使之成为“精彩之笔”。笔者在语文课堂的结课上,常用以下方法:    1、归纳式。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解决后,教师结合课文,对所学内容作一概括、总结,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明晰的了解和牢固的把握,增强教学的效果。如《变色龙》一课的结课可这样设计:
期刊
小学生很喜爱读古诗,觉得这些诗读起来琅琅上口,越念越有味道。  小学语文课本,选了很多首古诗,其中绝大多数是唐诗。唐代正是我国诗歌空前繁荣、空前普及的时代,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优秀诗篇。根据记载,当时连放牛娃都会吟诗。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闪烁的明珠,它哺育了后代许多杰出的诗人,像郭沫若、艾青、郭小川等,当代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也说自己每天必读唐诗。这正如一位著名哲学家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