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欧洲名人最多的小城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igh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座外表看上去非常平淡无奇的欧洲小镇,它的房屋和街道与欧洲其他地方的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区别恐怕是几乎每一栋房屋上都挂着一块或几块牌子。如果你停下脚步,静下心来读一下那些牌子上的名字,将会大吃一惊,因为竟然有这么多耳熟能详的名人曾居住在这座小镇中,其中包括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歌德、格林兄弟为代表的大文豪们,还有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社会学家。
  这个神奇的小镇就是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哥廷根。在这个12.3万人的小镇里,每4个人中就有1个大学生,它就像英国的牛津和剑桥一样,是学术、科学及文化的中心。在哥廷根的一处草地内,坐落着19世纪最著名的物理学家威廉·韦伯和数学家高斯的雕塑。在哥廷根,韦伯与高斯曾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合作研究地磁学和电磁学,共事多年。他们在哥廷根上空搭建了两条铜线,构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磁电报机,并在1833年的复活节实现了从物理研究所到天文台之间距离约1.5千米的电报通信。
  距离这座雕塑五分钟的路程,是季羡林先生当年在哥廷根求学时期的住所。1935年到1945年,季羡林在哥廷根待了十年,完成了从学生到大师的转变。季羡林的故居现在并没有挂牌,可季羡林先生去世后,有不少中国人前来探访,搞得那家楼上的住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1923年到1924年,朱德在哥廷根大学学习社会科学。他的故居是一栋两层楼房,墙上挂着“朱德元帅,中国1923—1924”的牌子。地下室如今改成按摩院了,有人对此很生气,其实完全没必要。在德国,人们对知名人物的态度和我们是不同的。
  哥廷根城里,挂名人牌子的楼房比比皆是。小镇的房子几乎被那些过往的名人租遍了,从内城到外城。不止是科学家、大文豪,汉诺威国王乔治五世竟也在哥廷根普通的民居里住过几天。显然,小镇居民不能把这些房子都开发成博物馆,否则现代人就没地方住了;而按照德国人的风俗,每换一茬租客就要重新粉刷内墙并更换家具,当年这些名人居住的时候,多半还没有那么出名,所以随着房客的更换,他们使用的东西多半也就扔掉了。
  格林兄弟的故居现在成了理发店;高斯的故居现在是一家酒馆;歌德曾住过的房子,现在就是一个普通宿舍。大家别忘了,歌德可是德国的第一大文豪,因而这个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前不久,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就因为拆迁闹得沸沸扬扬;要是鲁迅故居被改造成其他用途,很难想象会引起怎样的风波。
  弗里德里希·维勒,学化学的应该都知道,他用人工合成了尿素,打破了有机化合物的“生命力”学说。其实哥廷根在19世纪时出了一批这样杰出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但在他们的时代还没有诺贝尔奖,否则哥廷根就不止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了。
  在哥廷根,如果一个人足够出名,除了他曾居住的房屋要挂牌子外,这栋房屋所在的街道也会以他的名字命名。比如,开普勒大街等。
  大卫·希尔伯特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他于1943年卒于哥廷根,他的居所离季羡林故居仅一箭之地。当时季羡林就在哥廷根求学,只不过那时他还是个年轻小伙子,而大卫·希尔伯特已经是个著名人物了。
  能在哥廷根读书和生活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你至少能租一套自己仰慕的大师曾住过的房子。这个小镇虽然没有特别漂亮的风景,但若想瞻仰大师、沾点灵气的话,还是值得一去。
  (选自《世界博览》2012年第18期,有改动)
其他文献
人生初春,这是做梦的日子,也是装满心事的时节。初二年级更是如此,它是许多人倍加瞩目的关键时期。下面的这篇文章原来不是写给同学们的,而是写给成人,特别是家长们的。但同学们又何妨“自读”,或者和爸爸妈妈“共读”呢?从中也许我们还可以获得观照自我的镜子、解开内心奥秘的钥匙、融洽亲子关系的情感黏合剂——  当你不再年轻时,许多往事已然随风而去。但是,那份年少轻狂时的豪情、失意、心痛却是挥之不去的。每每想起
大家简介  范小青:女,祖籍江苏南通,从小在苏州长大。1978年初考入苏州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留校任文艺理论教师,1985年调入江苏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全国政协委员。从1980年起发表文学作品,以小说创作为主,著有长篇小说18部,代表作有《女同志》《赤脚医生万泉和》《香火》等;中短篇小说300余篇,代表作有《城乡简史》等;另有散文随笔、电视剧本等。共创作
Do you like getting on line?  Yes,of course.Most students will say so.It’s true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a part of teenage life.  A new report on 3375 students aged from 10 to 18 in seven Chinese citie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一篇抒情小品。在这篇84字的小短文里,作者融叙事、写景、议论与抒情为一体,在空灵明丽的景物描写中渗透着微妙的人生感悟,散发着深沉的人生哲理。  文章共有三个小段落,层次非常清楚:第一段叙事,第二段写景,第三段议论与抒情。  我们先看第一段的叙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照进屋中的皎洁月光,激起了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思,令他“欣然
我生于20世纪90年代,周围的老人总说,我们生在幸福的年代。  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我站在时间的河岸上,看着过去的河水流走。对于过去,我仅有的记忆,是天安门倒计时牌下拥挤的人群和当时我并不理解的欢呼。当我真正懂得回归的意义,真正感到生活的实实在在时,21世纪已经来了。当跨世纪的钟声响起,我成了欢呼人群中的一个……  这样想来,生于90年代的我们,并不是因为生于90年代而占了大
龙是柏树,树长堰塘,塘在成都西的一个山坳里。我去看它的时候已经中午,天不晴不雨,小船在长溪摇了一小时,人上岸,溪里的一群鸭子也上岸,竟一直导游到塘边。  塘实在的小,像一口游泳池,塘边的土峁上去就是人家,孤孤的一家,那个红袄绿裤的姑娘站在一堆柴禾前望着我,红肥绿瘦般地鲜艳。龙树螺旋形地横卧在塘的上空,让人担心要倒坍下去,亏得这土峁,以及土峁上的孤屋和姑娘压住了树根。我想,龙是从这一家农户出来的,或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每次念这首著名的散曲,除了一丝淡淡的哀愁之外,我总能感受到其中绵绵不尽的江南韵味。自从跟随学校小记者团去了趟杨桥之后,我对这首散曲所传达的江南意蕴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人们印象中的江南应该满是水乡泽国、粉墙黛瓦、吴侬软语,可如今时代飞速发展,江南的许多城市都变成了钢筋水泥的世界,少了柔和之美,多了强硬之姿。而杨桥却始终保持着原本
和《纪念白求恩》一样,本文的论说思路非常清晰:第一段开宗明义,揭示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第二段阐述了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的道理;第三段指出,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能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第四段说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解放全中国;第五段论述了开追悼会的目的,不仅是寄托哀思,更重要的是团结人民。文章以悼念张思德同志为依托,紧扣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议论,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
陶勑恒,1951年9月生,江苏南京人。心理学教授,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应用心理学专业负责人,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客座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江苏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大学生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心理学会理事长, 南京红十字会“红十字灾难救助志愿者工作委员会”督导。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9亿人得不到干净的水。每年因为不洁用水而死亡的人数约为330万人,大多是5岁以下的儿童。拉丁语的“竞争”一词,原本形容的就是那些争夺河流的人。为争夺约旦河,以色列与邻国战斗了数十年,这场“战争”至今没有结束。    埃塞俄比亚·背水的比娜约  25岁的艾莉特奥·比娜约,家住埃塞俄比亚西南部柯恩索地区的弗洛村。弗洛村坐落在高山之巅,用水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  8岁时,比娜约就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