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感恩教育融入学生资助工作中

来源 :管理学家·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滴水之恩,应涌泉相报,这句名言相信每个人都非常熟悉,在学生资助工作中,这句话显得更是意义重大。但遗憾的是当前高校中很多贫穷学生都出现了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感恩之心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到学子的人生之路,对整个社会良好精神风貌的形成也是非常不利。作为教育管理者发现、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研究对策,将感恩意识融入学生资助工作中,对于提高高校困难生资助工作的效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感恩;意识淡薄;资助;引导;教育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
  当前,经济资助确实为困难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对国家和社会提供的资助怀有感恩之心,但在资助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受助不感恩的不良现象,令人堪忧,具体表现为:
  (一)对感恩认识不足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圣贤自古就教导后人要懂得知恩、感恩、酬报恩德。然而在当前学生资助工作中,部分学生在获得了资助后,常常认为是理所当然,有的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好,获得资助非我莫属,觉得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在获得资助后,请吃请喝,大肆挥霍;还有的认为自己受到资助是在帮助资助方获取好名誉,双方互利,不存在恩惠;他们缺乏最基本的对“恩”的认识。
  (二)不心存感恩
  现在的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己经缺少了对父母、老师、同学感恩的情意,对待老师缺乏起码的尊重。虽然有的学生知道获得资助是社会或者个人给予的恩惠,但是心中却很淡漠,缺乏感激之情。
  (三)缺乏回馈社会的感恩意识
  在各种资助金颁发仪式上,学校领导都勉励获得资助的学生要好好学习,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学校、回报父母。然而现实却不尽人意,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依靠社会资助和国家助学贷款完成了大学学业,但其中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对国家的助学贷款不予偿还,还有些大学生对学校催交学费和贷款表示不满甚至因此憎恨母校;有些大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学成后却毁约不回等等。
  (四)攀比、虚荣心理严重
  很多高校在给予困难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没有给予其相应的精神资助,没有对他们的心理进行关注和思想上的正确引导,造成了受助者虚荣心强、攀比心重,对身边同学的关爱显得麻木不仁,缺乏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受助者以弱势群体自居,但又担心身边的人瞧不起,随之会产生挫折感,导致自卑、失落、困惑、抑郁、仇富以及自我封闭的心理,久而久之会积淀成为以一种知恩不报、恩将仇报的极度自私心理。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
  当前社会功利主义日益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片面追求利益的同时,使人们的道德出现滑坡。贫富差距的现实存在,一些社会资助和个人资助因为过于注重经济的资助,忽略了受助者的心理需求,使受助者产生一种理所当然、受之无恩的心理。
  (二)学校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足
  目前,我国学校主要将重心放在学业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上,学生关心最多是成绩和就业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虽然在日常教育中也在提倡感恩,但采取的方式大多是灌输式、注入式的教育方法,宣传力度不够、不能形成长效机制,从而使学生的感恩能动性缺失。
  (三)家庭教育问题使学生自私心理严重
  在家庭中,现在高校的学生大多是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的要求更多的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往往忽略了对子女的感恩教育,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父母的无私奉献成为了单边行动,弱化了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育。另外由于有些家长自身素质的欠缺,没有以身作则,不孝敬长辈、不文明行为,孩子耳濡目染,直接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作用。
  三、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对策
  感恩并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或美德,更是一种需要自觉性的现象,感恩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它需要教育的点拨和引导,高校辅导员在资助工作中要不断渗透感恩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
  引导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感恩教育需要遵循由知到情再到行的一个过程,利用对学生的经济资助进行感恩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言感恩之情,常做感恩之事。所以,学校作为感恩教育的主体,应倡导各院系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主题鲜明的感恩教育,通过讲道理、明事理,把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融合,让受助学生的心灵在温馨平等、受到尊重的氛围中接受洗礼。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学校橱窗、班级板报、网络等活动,使感恩教育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排解受助学生的孤独情绪,养成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此外還可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如成立自强社、爱心社、志愿者团队等。通过对学生一系列的感恩教育使学生的感恩意识从认知层面发展到情感层面进而达到实践层面。
  (二)引导学生感恩父母
  要引导学生不能简单地把贫困归结为父母或社会自身的问题,甚至产生不满等情绪。要引导学生算经济账,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父母的真实的生活情况,让他们懂得父母付出的艰辛。要利用父亲节、母亲节、父母的生日等开展感恩教育及专题团日活动等,让他们懂得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学会感恩,要懂得生命的不易、亲情的珍贵。学会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教育学生感恩老师
  辅导员可以利用大量的实例告诉学生,老师们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办理贷款和各项资助的手续,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理疏导,可以说学生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与老师的辛勤劳动密不可分。辅导员要教育学生感谢老师的教诲和辛勤的培养,尊敬师长,树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要弘扬尊师、爱师、谢师的风气。
  (四)进一步规范学生资助体系
  应从制度上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在具体的认定过程中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和宿舍同学等多层面对学生的生活情况、消费情况等进行了解,建立跟踪档案,实施动态管理,查堵非贫困学生进入受助通道。
  (五)加强法制观念教育
  高校要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让受资助学生意识到诚信既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要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诚信。同时,这种教育应提前在受资助前,这样可以杜绝部分学生对自己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作假的现象。再者,要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诚信行为,轻则诫勉,重者则取消其受资助资格并扣除相应学分。这是诚信制度执行的关键和强有力的措施,它将会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总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程, 大学生的诚信感恩教育是一个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过程,感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健康的心态,报答社会的良性循环。在资助工作中,对于受助者适时、系统地进行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唤起受助者的感恩心,对感恩有清醒的认知并激发起其感恩行为,有助于受助者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有助于受助者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助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梦教育是我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中国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论文从高校中国梦主题教育的必要性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主题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从思想引领、文化塑造、实践育人三个方面对高校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中国梦;主题教育;有效性;高校  一、高校中国梦主题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中国梦既宏大高远,又真切平实,既描绘了国家、民族的宏伟
期刊
摘要:国家及教育部正在积极引导和努力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独立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要力量,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要求。转型时期的独立学院不仅需要一批教学科研的学术专家,更需要一支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管理团队来推动转型发展。本文总结了目前独立学院管理团队的现状,分析了转型对管理人员的新要求,提出提升独立学院管理团队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管理团队建设  独立学
期刊
摘要:幼儿正处于一个创造和发展的时期。我们应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培养他们探索发现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让幼儿在广阔的天地里进行创造。使他们渐渐从无到有,从潜在到现实。愉快的进行创造表现体现自身价值,健康充实的成长。  关键词:创造;发展;积极性;创造潜能  一、 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创造的欲望。 创造来源于兴趣和好奇心,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幼儿的好奇心重,对有趣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80后、90后逐渐登上职场舞台,作为“个性化”管理工具的九型人格也开始备受管理者的关注,用其指导企业的管理活动,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更加突出。本文主要探讨在招聘甄选的各主要环节中如何应用九型人格,以期有针对性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建议,摆脱“个性化”管理困境。  关键词:九型人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招聘甄选  九型人格((Enneagram)也称为“性格形态学”,起
期刊
摘要:上世纪80年代,中央正式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现已经历了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在这三十年间我国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困难。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的问题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实际,寻求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化改革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高校后勤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
期刊
摘要: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 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为目标, 分析了电工电子实验对电子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意义,提出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实践模式和实践措施,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 增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期刊
摘要:在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口语中负迁移现象显得尤为明显。本文从词汇、句法、语用等方面分析学生英语口语中的错误,避免母语负迁移作用,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关键词:英语口语;母语;负迁移  一、语言迁移理论  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的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Transfer 一词最早出现在一个多世纪以前,Whitney用它来指代
期刊
摘要:本论文从完全学分制的背景下,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介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来源和国内外发展趋势,分析了学院实施全程导师制的现状,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目前导师制的组成模式以及导师制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导师制;绩效考核  随着高等教育人数规模的急剧扩张,高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术研究等任务完成的质量压力增大。作为一线的高校辅导员由于人手有限、管理事
期刊
一、排除无关因素干扰,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总任务  在任何一个演示实验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与概念、原理、规律的本质联系无关的现象,这些现象在演示实验中起着干涉观察的作用。为克服无关因素的干涉,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总任务,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如何在演示实验是选择信息。  例如,楞次定律教学观察的中心任务是考察感生电流的方在何时会发生改变?使它改变的因数有哪些?在观察任务的指引下,学生就会将注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是高校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针对在行政管理中出现的办事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对策,使行政管理更加规范化、高效化。  关键词:行政管理;管理效率;问题;建议  行政管理是一种以国家的政策法规为依据的管理方式。高校行政管理是以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法规、规章制度为依据,使教育管理活动正常化、有序化,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