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ei5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壮族民间游戏产生于壮族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中,在壮族儿童间广为流传且能传承壮族文化,是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一种活动。文章阐述了壮族民间游戏的概念、理论基础、在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中应用优势,结合问卷调查及实际的教学案例分析,发现壮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存在着游戏资源少,改编表面化,素材挖掘不深;游戏内容复杂,存在安全隐患;游戏材料投放单一,游戏常态化难以展开;游戏目标偏重于身体健康发展,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教师缺乏对壮族民间游戏的专业指导等问题,并提出要广泛收集、整理、筛选壮族民间游戏,有针对性地进行游戏改编,家园合作收集与整合游戏材料,将游戏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关键词:壮族民间游戏; 幼儿健康教育活动;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G613.7
  文献标识码:A
  一、壮族民间游戏的概念界定
  壮族民间游戏源于壮族民间现实生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广大壮族劳动人民的结晶,它与壮族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在壮族儿童与成人之间广为流传,是一种能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活动。通过调查,壮族民间游戏的基本分类主要为棋艺类游戏、体育竞技类游戏、歌谣游戏等。本研究認为壮族民间游戏是形成于壮族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具有与该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独特内容与形式,流传于壮族儿童之间且能传承壮族文化、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活动。
  二、民间游戏理论基础
  壮族民间游戏是民间游戏的一种,本研究从民间游戏的生物学、心理学、民俗学、教育学等方面对壮族民间游戏的特点与健康教育价值进行探索,为研究壮族民间游戏在中班幼儿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撑。
  1.生物学基础
  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看,高等动物的游戏是“为生存而斗争”,适应环境、繁衍后代[1]。高等动物在其幼年时期就有相互追逐、打闹,练习捕猎与占有领地技巧行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是人具有人脑,人类通过运用思维和想象,给游戏制定规则,使游戏变成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民间游戏就是古代人民群众不断进化与创作的结晶。
  2.心理学基础
  第一,经典游戏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游戏是人类进化史的复演,他提出个体心理的发展反映着人类发展的历史。例如,儿童的爬行是人类动物阶段的反映,儿童玩扔掷、追赶、“藏猫儿”是人类野蛮阶段的反映,儿童使用玩具的活动和挖掘沙滩的活动是人类农业阶段的反映等[2]。
  第二,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够达成的心愿,受唯乐天性的驱动。在受约束的过程中,人为了达成实现不了的心愿而创作了民间游戏。
  第三,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认知发展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活动的表现之一就是游戏。游戏是智力活动的体现,通过研究儿童游戏和模仿,让感知活动与运算思维活动相联系。比如民间游戏中的七巧板源于宋代为了开展筵席,将形状不一的桌子拼搭在一起,最终发展为利用多边形等拼搭成平面几何图形的智力游戏——七巧板。
  3.民俗学基础
  民俗学研究认为,游戏主要源于祖先风俗习惯的残留。古代的生活习惯与民族风俗、神话传说是民间游戏的重要来源。如奴隶社会时期,世界各地都会因为打猎成功而有手舞足蹈的风俗,进而产生了“斗鸡”“走狗”“六博”等民间游戏。
  4.教育学基础
  我国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儿童游戏的记载,关于教育方面的记载大多伴随着对游戏的论述与态度而存在。我国古代人推崇“乐学”即“寓教于乐”,对儿童教学游戏化,通过游戏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宋代学者朱熹主张用“咏歌舞蹈”达到 “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明代学者王阳明强调教学必须顺应儿童的特点,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3]。1837年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创建了世界上的第一所幼儿园,儿童游戏从完全自发到有组织起来,儿童游戏逐渐与教育联系起来,成为教育的一种手段。游戏是人的天性,民间游戏是游戏的重要形式。在教育领域,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逐渐得到挖掘,为此许多民间游戏得到传承与发展,如民间智力游戏“七巧板”“华容道”“诗中”“灯谜”“字谜”等。
  三、壮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应用的优势
  壮族民间游戏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游戏,它蕴含着独特的教育价值与丰富的教育内涵,对壮族地区的幼儿有着独一无二的意义。壮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健康教育的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幼儿身体健康的发展
  (1)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大部分的壮族民间游戏属于体育类游戏,它们离不开攀、爬、跑、跳等大肌肉动作与手部操作的精细动作。在游戏活动中,活动者的身体平衡能力、耐力、手指的灵活操作能力获得发展[4] 。例如,“踩高跷”,两脚踩在高跷上,保持平衡的同时要往前走,锻炼了幼儿的平衡能力与大腿肌肉的发展。“打陀螺”通过用手鞭打陀螺,达到锻炼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
  (2)锻炼动手能力,促进大脑的发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指尖上”,科学家根据脑科学的一些研究结果提出:玩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开展壮族民间游戏需要一定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制作玩具,这样既可以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可以锻炼其大脑机能。
  (3)促进感觉统合系统能力的发展。感觉统合能力是指大脑将人体的感觉信息统合起来,做出正确的反应的能力。壮族民间游戏可以为幼儿提供视觉、触觉、平衡觉、本体觉等的训练。如踩风车、踩高跷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掷毽子可以促进眼睛和动作的协调,“母鸡抱鸡窝”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防止“鸡蛋”被偷走,同时训练幼儿听觉与视觉的敏感度。
  2.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1)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有些壮族民间游戏是需要游戏器材的,幼儿通过制作游戏器材,认识鸡毛、彩纸、布料、铜板等游戏材料,了解壮族风俗的由来与游戏工具的特点,增进对壮族的认同感与认知。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还可以获取更多的认知经验,如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   (2)锻炼儿童的意志力。意志是心理品质的重要构成因素。在幼儿阶段,儿童的自制力较差,意志的发展水平不高。壮族民间游戏具有竞技性,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克服游戏困难,可以增强毅力与意志。
  3.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壮族民间游戏中的棋艺游戏属于智力游戏,如“围捕老虎”,两个人玩,每走一步都要深思熟虑,将对方“吃”掉。 这些游戏都可以让幼儿从中启发智慧,锻炼思维能力。
  4.利于传承壮族民间文化
  壮族民间游戏是壮族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它源于壮族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具有传承壮族民间文化的功能。幼儿参加壮族民间游戏活动,既可以娱乐身心,又可以增进对壮族文化的了解,接受民族精神的熏陶,增强壮族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认同感。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现代游戏,这种充满文化底蕴的游戏活动更受到广大教育者与幼儿的支持和喜欢。
  四、壮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壮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中应用的现状,我们在壮族人民聚居的百色市多所幼儿园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教育者都非常支持壮族民间游戏运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但壮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中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游戏资源少,改编表面化,素材挖掘不深
  壮族民间游戏产生于壮族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中。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提高,壮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出现了变化,很多的壮族民间游戏没有得到继承与发扬。在调查中,关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资源少、游戏形式单一” ,选择分别高达80.33%、68.85%。教师组织过的壮族民间游戏,选择“抛绣球”的有67.21%,其次是“走板鞋”62.3%,剩下的选项如“跳花灯”“抢花炮”等壮族民间游戏则很少人选择。可见教师们偏向于组织一些常见的壮族民间游戏。在观察中发现,教师所组织的壮族民间游戏很多都是简单继承,重复传统玩法,只在内容上稍作改编,没有对原始素材进行深入挖掘。对于那些不常见的壮族民间游戏则没有组织过,缺乏对壮族民间游戏的创新引用,或仅开展几个单一的壮族民间游戏。长此以往,幼儿可能会对这几个游戏丧失兴趣,从而不能深入了解壯族民间文化。
  2.游戏内容复杂,存在安全隐患
  壮族民间游戏具有竞技性、健体性的特点,有些壮族民间游戏是属于青少年、成年人的游戏,游戏运动量大、技巧性强。比如:跳桌,表演者在扎实的长腿桌上进行模仿鸡、鸭、蛙、蟹等动物的动作,有时还做出翻滚、倒立等与武术糅合的动作;“踩风车”,游戏规则是4人为一组,踩在木制的风车架上,分别手握木架,先落地的人用力踩,同样时间内转的圈数最多,姿势最美妙的组获胜。这些壮族民间游戏竞技色彩强烈,内容复杂,动作危险,而幼儿的骨骼柔软,不适合剧烈的运动。在调查中也反映了这一点,对于影响壮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应用的因素,62.3%的人选择安全因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安全是首要的条件。因此,幼教工作者不敢把更多的壮族民间游戏运用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来。
  3.游戏材料投放单一,游戏常态化难以展开
  游戏的材料是幼儿进行学习活动的工具,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发展需求是不一样的,这要求幼儿园对游戏材料投放有适宜性、层次性。而很多壮族民间游戏是利用乡土资源来制作游戏工具的,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幼儿园里的乡土资源非常少,尤其是城市里的幼儿园。在调查中也发现,幼儿园只是将经常开展的几个壮族民间游戏的游戏器材摆放出来,其他相关的材料或工具没有活动就不投入使用。游戏材料少,想要将壮族民间游戏进行多样化的开展是件困难的事情。
  4.游戏目标偏重于身体健康发展,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认知
  壮族民间游戏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特点,是壮族人民生活的结晶,它又是经过了实践与沉淀的壮族文化。很多的壮族民间游戏属于体育类游戏。在调查中问及“幼儿园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的具体时间”,有高达85.25%的教师选择户外活动的时间,而其他时间开展关于壮族文化的活动很少。这表明教师在开展壮族民间游戏活动目标偏重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重在以体育类的形式开展壮族民间游戏。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民族认知的方面则常常通过“三月三”“七月十四”等节日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样割裂了壮族民间游戏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所开展的壮族民间游戏与现代游戏就相差无异,失去了该有的民族灵魂。
  5.教师缺乏对壮族民间游戏的相关指导
  在调查中发现,园长、教师、幼儿对壮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健康教育活动是持支持、感兴趣的态度,72.13%园长认为选择开展壮族民间游戏很有必要,幼儿对壮族民间游戏的态度,感兴趣的有77.05%,但在调查影响壮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中应用的因素时,幼儿的兴趣与幼儿园不重视达54.1%,这看起来自相矛盾了,然而并非如此。幼儿园与幼儿在主观上对壮族民间游戏的开展是支持的,但存在的客观因素成为壮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健康活动开展的障碍。深入调查发现,教师虽然知道壮族民间游戏的优点,但缺乏其对壮族民间游戏的了解,其强烈要求开展相关的培训,开设关于壮族民间游戏的特色课程。
  五、壮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根据以上壮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将壮族民间游戏更好地融入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最大地发挥壮族民间游戏的健康教育价值,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1.广泛收集、整理、筛选壮族民间游戏
  现代经济发展飞快,壮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一些壮族民间游戏没有得到传承与发展。针对幼儿园壮族民间游戏资源稀缺、游戏形式单一的情况,广泛收集、整理、筛选壮族民间游戏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
  首先,社会、家长、幼儿园三位一体的通力合作进行收集。教师通过查阅资料、民间走访,与家长或社会相关的民间人士合作,收集壮族民间游戏的原始素材。   其次,按照壮族民间游戏特点和幼儿五大领域分类整理。整理好第一手材料之后,需要对原始素材进行深入分析,看这些游戏是否具有使用价值与教育价值,若这些游戏不具操作性和适宜性,或者危害幼儿健康,则剔除在外。
  最后,将收集到的壮族民间游戏进行筛选。如在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抢花炮”中,通过查阅资料,向同事、家长咨询。最后选用了“抢花炮”“赶小猪”“母鸡抱鸡窝”这三个在内容上较为符合中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的游戏。
  2.有针对性地进行游戏改编
  对壮族民间游戏进行改编,一定要在尊重壮族民间游戏原有的玩法上,竭力保留壮族民间游戏的特点,根据幼儿园的现实基础、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要求,对壮族民间游戏的内容、形式、材料、场地进行适当改编。如在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抢花炮”的内容上增加了“赶小猪”“母鸡抱鸡窝”等壮族民间游戏,使游戏内容更加丰富;在形式上,通过游戏闯关、团队合作的形式,保留壮族民间游戏的竞技性,锻炼幼儿的意志力与合作能力;在材料上,将原来装有火药的花炮改为适宜幼儿使用的纸制小球,保证幼儿的安全。这样符合中班幼儿的健康发展要求,既不影响幼儿的身体安全,又保留壮族民间特色的游戏,受到幼儿的喜爱。
  3.家园合作收集与整合游戏材料
  游戏材料是游戏进行的关键。制作壮族民间游戏材料工作量大、时间长、需要原料多,这对于幼儿园和教师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沟通,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育儿环境,共同承担育儿任务。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将工作分配给家长,家长再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与幼儿一起制作游戏材料,家园共育促进幼兒的发展[5] 。我们在解决材料问题的同时要思考材料的摆放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通过整合游戏材料与环境创设,既有效利用了资源,又节省了活动空间。因此,幼儿园要邀请幼儿共同参与环境创设,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4.将游戏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中
  仅仅靠壮族民间游戏在户外活动时间开展,难以将壮族民间游戏的健康教育价值有效发挥。而将游戏融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各种类型壮族民间游戏能有效利用。
  (1)将壮族民间游戏融入主题活动中。在具有壮族特色的节日,如“三月三”“七月十四”等,幼儿园可以开展一到两周的壮族文化主题活动,将壮族民间游戏融入节日主题活动,这样既能宣传民族传统节假日文化,也可以让幼儿体验壮族游戏的乐趣。
  (2)将壮族民间游戏融入区域活动中。壮族民间游戏有很多智力游戏,大部分是棋艺游戏,我们可以把壮族民间游戏的棋艺游戏材料投放到幼儿园的智力区域,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也可以在壮族文化区域把抛筷子、打尺子等锻炼手指肌肉群的小型游戏融入进去。
  (3)将壮族民间游戏渗透到零碎的教育活动中。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衔接之间有许多可利用的零碎时间,如来园前、户外活动后、用餐后等。 可以利用这些零碎的时间开展壮族民间游戏活动,比如在饭后的活动时间给幼儿讲解早上户外活动玩的壮族民间游戏的有关知识和小故事,或在来园前、离园后组织对山歌、打尺子、抛石子、抛筷子等小型游戏。充分利用这些零碎的教育时间,不但能使一日活动各环节连贯有序,还可以充分发挥壮族民间游戏的健康教育价值。
  5.对教师进行壮族民间游戏的相关培训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要实施幼儿的各项教育必须教师来指引。为此,在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中开展壮族民间游戏,教师必须对壮族民间游戏的规则、特点、健康教育价值及其蕴含的壮族文化精神有足够的了解并能灵活运用。幼儿园还可以请民间艺人来主持讲座,组织教师深入壮族人民聚居的地方,组织民间采风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壮族民间游戏的培训。
  参考文献:
  [1]韩宏莉.学前儿童游戏[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5-23.
  [2]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2-17.
  [3]周小虎.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60.
  [4]赵晓卫,李丽英,袁爱玲.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课程[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5]刘 婧.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以重庆市A幼儿园大班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1.
其他文献
于中国国民经济层次持续提高的当下社会情况,森林资源属于中国生态环境和经济持续进步道路上的关键助力要素。于展开林业森林资源林政管控事项的进程范围内,应该具备融汇科学
镜子在生活当中是必不可少的物品,人们每天用镜子来鉴照自己的仪表、举止……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笔者通过多年语文教
运用列举、图例、表格的方法,通过具体的园所管理实例、途径,总结、提炼出实施教育管理、构建优质园所的策略。在追逐教育梦的路上,营造和谐发展的环境,强化教师队伍的管理,
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发挥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农业在发展过程当中,会涉及水利施工,这就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现象的形成,从而给农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目
老年皮肤瘙痒症多由皮肤老化,外界寒热,潮湿刺激及某些慢性病和内在因素引起,部分合并糖尿病,肝胆疾患,肾脏疾病和神经性疾病。顽固瘙痒经久不愈者易合并内脏恶性肿瘤〔1〕,本组报告
我们使用美满霉素和氨苯砜口服治疗痤疮疗效满意 ,并与四环素和灭滴灵组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0 0例痤疮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人 ,其中
在互联网+的时代条件下,国内外创客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创客空间的创建纷纷多了起来,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关注与器重。当创客精神遇到教育,可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方式,让其迸发出
患者男性,52岁,水产业个体户,自1990年8月起头皮、躯干及四肢等处出现鳞屑性红斑.1992年下半年,间断服用"复方青黛丸",外用"去炎松尿素软膏"、"恩肤霜"等.1997年10月,在当地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一线教师关注、思考与实践的话题。文章通过一线教学的案例,简明生动地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培养“追问、变着问、有疑必问”的数学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科学精神” “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三个方面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