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性,在对唯心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进行精辟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从多个角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为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提供强大的理论指导。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一系列新的形势和问题,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建设指明了实践方向。本文试图结合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再品读,以期为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做一定的理论支撑分析。
关键词 实践观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1845年春马克思就自己的理论研究心得写的提纲式的笔记,总共十一条,篇幅不长,但是却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扼要地表述了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基本点,不但划清了同唯心主义的界限,也划清了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界限。该提纲首次制定了科学的实踐范畴,强调实践在认识和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似一条红线自始至终贯穿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中,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科学的实践观不仅在当时产生巨大理论和实践指导,功效,而且对于今天我们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也有重要的典范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内涵解读
实践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的总和,它有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以及科学实验活动。对于科学的实践观点,即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客观的活动”,是可以感知和理解的。自古以来人们进行的实践,都能被人们看到、感知到,它们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活动,具有客观性。
其次,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现实的人的“能动的”活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人们在实践中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经常表现出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马克思认为,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是“革命的实践”、是“改变世界”的活动。
最后,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性,而不是单个人孤立的活动。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脱离社会关系去孤立地观察人,当然,也就看不到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的,也看不到人的实践活动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总之,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活动。它同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有本质的不同,是唯一科学的实践观,它奠定了新世界观的牢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再品读
(一)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对人的认识具有决定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运动、发展,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总会面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没有现成的答案,我们只有努力去探索、分析,才会出现新的认识。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对某个事物或者现象的认识、对新旧问题的解决,不能仅靠大脑的逻辑思维甚至幻想就能解决,人们解决问题还必须进行艰苦而持续的实践活动。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另外,实践还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的认识不是一层不变的,它总是由浅入深、从片面到全面,从低级往高级发展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当然,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把认识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不难理解,正确的认识可以帮助、促进人们进行改造世界的活动,错误的认识则会起阻碍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呢?我们怎样才能判定一种认识是正确的,具有真理性,检验的标准又是什么?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把科学实践范畴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把实践看作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看作是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种不断接受实践检验,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实践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全部理论的枢纽。因此,马克思曾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
(二)实践与环境、教育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以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为代表的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那么,另一种环境和教育又是由谁来改变的?事实上,环境也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也一定是受过教育的。人们改变环境的活动本身也就是一种实践,而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学习活动中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至于教育者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承,进行教育活动,则更显然是一种实践活动。人们进行教育活动,接受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提高了自己的技能,并运用这些技能改变着周围的环境,促使社会向一定方向发展。因此,环境和人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环境创造人,人通过实践使外部环境内化为自我;另一方面,人也创造环境,人通过实践使主体的本质力量外化和客体化,把人的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物化到客观对象上。
(三)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人类最早的实践是物质生产活动,也叫生产劳动、生产实践。生产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活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为人类衣食住行等生活提供必要的材料产品,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作用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能反作用于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人们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进行改革。我国的体制改革,是以维护社会主义根本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为前提,它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关系,而是改变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具体形式,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市场生产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
三、科学发展观彰显实践的本质特性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思想观点,新世纪新阶段如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切实解决一系列的新老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依据当前社会发展实际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给我们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的实践方向。
至于科学发展观的创新理论观点是否科学,在实践中的功效有多大,价值体现在哪,最终只有通过实践的不断发展才能检验,这些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实践为标准来检验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曾说过:“衡量发展成效要由人民群众评判。”让群众来评判,既是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试金石”,又是衡量发展的“晴雨表”。
总而言之,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科学发展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必将不断展现出它的威力。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和战略地位决定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实践指向和要求。社会实践催生并创立了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反过来实践又指导并创立科学理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特色。当然,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实践的,实践性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鲜明特征。
项目来源:合肥工业大学科学研究发展基金,项目编号:2009HGXJ0070
(作者: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现代科技与信息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吴雪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3]周泽之、罗保国等.社会历史之谜的科学解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讲.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
[4]杨春贵.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100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5]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 实践观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1845年春马克思就自己的理论研究心得写的提纲式的笔记,总共十一条,篇幅不长,但是却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扼要地表述了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基本点,不但划清了同唯心主义的界限,也划清了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界限。该提纲首次制定了科学的实踐范畴,强调实践在认识和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似一条红线自始至终贯穿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中,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科学的实践观不仅在当时产生巨大理论和实践指导,功效,而且对于今天我们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也有重要的典范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内涵解读
实践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的总和,它有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以及科学实验活动。对于科学的实践观点,即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客观的活动”,是可以感知和理解的。自古以来人们进行的实践,都能被人们看到、感知到,它们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活动,具有客观性。
其次,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现实的人的“能动的”活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人们在实践中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经常表现出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马克思认为,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是“革命的实践”、是“改变世界”的活动。
最后,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性,而不是单个人孤立的活动。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脱离社会关系去孤立地观察人,当然,也就看不到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的,也看不到人的实践活动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总之,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活动。它同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有本质的不同,是唯一科学的实践观,它奠定了新世界观的牢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再品读
(一)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对人的认识具有决定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运动、发展,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总会面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没有现成的答案,我们只有努力去探索、分析,才会出现新的认识。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对某个事物或者现象的认识、对新旧问题的解决,不能仅靠大脑的逻辑思维甚至幻想就能解决,人们解决问题还必须进行艰苦而持续的实践活动。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另外,实践还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的认识不是一层不变的,它总是由浅入深、从片面到全面,从低级往高级发展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当然,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把认识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不难理解,正确的认识可以帮助、促进人们进行改造世界的活动,错误的认识则会起阻碍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呢?我们怎样才能判定一种认识是正确的,具有真理性,检验的标准又是什么?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把科学实践范畴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把实践看作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看作是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种不断接受实践检验,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实践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全部理论的枢纽。因此,马克思曾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
(二)实践与环境、教育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以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为代表的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那么,另一种环境和教育又是由谁来改变的?事实上,环境也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也一定是受过教育的。人们改变环境的活动本身也就是一种实践,而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学习活动中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至于教育者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承,进行教育活动,则更显然是一种实践活动。人们进行教育活动,接受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提高了自己的技能,并运用这些技能改变着周围的环境,促使社会向一定方向发展。因此,环境和人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环境创造人,人通过实践使外部环境内化为自我;另一方面,人也创造环境,人通过实践使主体的本质力量外化和客体化,把人的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物化到客观对象上。
(三)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人类最早的实践是物质生产活动,也叫生产劳动、生产实践。生产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活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为人类衣食住行等生活提供必要的材料产品,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作用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能反作用于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人们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进行改革。我国的体制改革,是以维护社会主义根本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为前提,它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关系,而是改变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具体形式,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市场生产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
三、科学发展观彰显实践的本质特性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思想观点,新世纪新阶段如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切实解决一系列的新老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依据当前社会发展实际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给我们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的实践方向。
至于科学发展观的创新理论观点是否科学,在实践中的功效有多大,价值体现在哪,最终只有通过实践的不断发展才能检验,这些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实践为标准来检验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曾说过:“衡量发展成效要由人民群众评判。”让群众来评判,既是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试金石”,又是衡量发展的“晴雨表”。
总而言之,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科学发展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必将不断展现出它的威力。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和战略地位决定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实践指向和要求。社会实践催生并创立了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反过来实践又指导并创立科学理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特色。当然,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实践的,实践性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鲜明特征。
项目来源:合肥工业大学科学研究发展基金,项目编号:2009HGXJ0070
(作者: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现代科技与信息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吴雪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3]周泽之、罗保国等.社会历史之谜的科学解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讲.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
[4]杨春贵.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100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5]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