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怀,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于学生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然而,和平年代,学生对爱国的理解不太深刻,尤其是在外来文化广泛传入、猛烈冲击的今天,部分学生崇洋媚外的思想有所抬头,因此,加强爱国情怀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党和国家明确指出,培养爱国情怀,必须从青少年抓起。那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呢?本文拟从语文的课堂教学、经典诵读、传统节日、第二课堂方面,让学生感知历史、理解文化、认识名人、传承精神,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厚植学生爱国的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他们逐渐成为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深挖;语文资源;厚植;爱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383
我国翻译巨匠傅雷曾说:“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作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的确,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只要利用好手中的语文资源,深入挖掘,就能带领学生认识自己的祖国,了解它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了解它的辽阔、壮丽,了解它的逐步壮大,了解伟大的人民在国家强大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不懈的努力,从而在学生心中种下的爱国种子。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笔者通过观察实践探索,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深挖教学资源,感知历史的厚重
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思想教育内容,教师应了然于胸,正确辨析哪些篇目承担着爱国教育的内容。同时,深刻的剖析文章的思想内涵,从中解构出关于爱国方面的具体内容。例如:袁珂的《女娲造人》一文是神话传说,作者对远古时代的人类诞生之谜是在大胆而奇特的想象中表达出来的,可适当地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第一人称“我”叙述女娲见到自身造的人后的喜悦心情;而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古代诗歌,诗人金戈铁马驰骋中原报效国家的愿望是通过梦境来实现的,可反复用深情诵读的方法来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怀;莫怀戚的《散步》属于叙事散文,作者浓郁的尊老爱幼的情感是在写景、叙事和议论中抒发出来的,适宜用以情感人的方式来感染教育学生。可见,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才能掌握主动权,从而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知我们厚重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以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组织经典诵读,理解文化的博大
传统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我们当代中国人所继承,而且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和学习。当然,很多经典的东西,我們一时无法理解透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知识将变成一笔丰厚的财富,引导我们在知识的海洋融会贯通,自由翱翔。因此,我们要以诵读的方式,先把这些知识储备起来。诵读唐诗宋词,感受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阅读成语故事,学习古代人的求学和为人的高尚情操;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理解夹缝中的历史和堙没的辉煌。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诵读、赏析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氛围之美,还可以通过竞赛、文艺汇演等形式,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自己朗读才能的机会,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让学生感受祖国壮丽的山河,辽阔的土地,灿烂的文明,理解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欢度传统节日,深化名人的效应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重视庆祝各种重大的传统节日,而这些重大节日几乎都和历史人物有关。例如,屈原之于端午节,嫦娥之于中秋节,王维之于重阳节。在语文课堂上,遇到类似名人题材时,可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欢度节日,记住一位先贤,学习一种精神,激发一份爱国的情怀。首先,可以让学生通过发达的网络系统,搜集、分析、整理资料,对节日的来源、习俗有更全面的了解。其次,通过集体研究、交流合作、创设情境、代入角色等,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促进学生对名人事迹的了解,激发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第三,通过赛诗会、赏菊花、吃粽子、登高等与名人有关的活动,让节日逐渐演变为充满娱乐色彩的全民性节日,使学生在娱乐中渐渐受到名人思想的熏陶,主动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起青年一代保家卫国的责任和担当。
四、开拓第二课堂,传承文化的自信
语文第二课堂是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和重要延伸,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了解国家历史、感悟名人精神、体验革命生活的机会,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受到各方面的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以观赏为主的电影电视课程中,把学生的情感一下子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让学生直观的感知历史,获得了最直接的写作素材。还可以适时地布置一些观后感活动,加深学生对这类知识的印象。在以听说为主的朗诵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畅所欲言的时事辩论会,优美抒情的配乐诗文朗诵会,甚至是爱国主义主题演讲大赛等等,只要是能发动尽可能多的学生的参与的,可以不拘形式、百花齐放。在以书写为主的竞赛活动中,可以设置尽可能丰厚的奖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劳动节手抄报,国庆节黑板报,魅力中国书法绘画比赛等,为学生创造充分表达感情和见解的条件和机会,让文化的自信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去。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有着厚重的历史、辽阔的土地、灿烂文明和许多的杰出的名人。大量的课文就是它们持续存在的见证。我们可以通过深挖这些语文教材内外的资源,让学生一点点深入感知那些远去的历史、美丽的风景、不断涌现的聪慧、勤劳的人们,从而让那份爱国的情怀厚植到学生的心坎里去。让语文不再枯燥,让历史栩栩如生,让爱国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1] 刘奔丽,杨景春.语文教材爱国主义思想概说[J].绥化师专学报,2000,2.
[2] 苏秀水.语文教学怎样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湖南教育,2002,6.
[3] 王咏梅.积极挖掘学生潜力 培养语文核心素养[J].甘肃教育,2019(7):45.
关键词:深挖;语文资源;厚植;爱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383
我国翻译巨匠傅雷曾说:“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作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的确,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只要利用好手中的语文资源,深入挖掘,就能带领学生认识自己的祖国,了解它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了解它的辽阔、壮丽,了解它的逐步壮大,了解伟大的人民在国家强大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不懈的努力,从而在学生心中种下的爱国种子。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笔者通过观察实践探索,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深挖教学资源,感知历史的厚重
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思想教育内容,教师应了然于胸,正确辨析哪些篇目承担着爱国教育的内容。同时,深刻的剖析文章的思想内涵,从中解构出关于爱国方面的具体内容。例如:袁珂的《女娲造人》一文是神话传说,作者对远古时代的人类诞生之谜是在大胆而奇特的想象中表达出来的,可适当地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第一人称“我”叙述女娲见到自身造的人后的喜悦心情;而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古代诗歌,诗人金戈铁马驰骋中原报效国家的愿望是通过梦境来实现的,可反复用深情诵读的方法来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怀;莫怀戚的《散步》属于叙事散文,作者浓郁的尊老爱幼的情感是在写景、叙事和议论中抒发出来的,适宜用以情感人的方式来感染教育学生。可见,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才能掌握主动权,从而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知我们厚重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以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组织经典诵读,理解文化的博大
传统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我们当代中国人所继承,而且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和学习。当然,很多经典的东西,我們一时无法理解透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知识将变成一笔丰厚的财富,引导我们在知识的海洋融会贯通,自由翱翔。因此,我们要以诵读的方式,先把这些知识储备起来。诵读唐诗宋词,感受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阅读成语故事,学习古代人的求学和为人的高尚情操;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理解夹缝中的历史和堙没的辉煌。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诵读、赏析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氛围之美,还可以通过竞赛、文艺汇演等形式,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自己朗读才能的机会,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让学生感受祖国壮丽的山河,辽阔的土地,灿烂的文明,理解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欢度传统节日,深化名人的效应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重视庆祝各种重大的传统节日,而这些重大节日几乎都和历史人物有关。例如,屈原之于端午节,嫦娥之于中秋节,王维之于重阳节。在语文课堂上,遇到类似名人题材时,可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欢度节日,记住一位先贤,学习一种精神,激发一份爱国的情怀。首先,可以让学生通过发达的网络系统,搜集、分析、整理资料,对节日的来源、习俗有更全面的了解。其次,通过集体研究、交流合作、创设情境、代入角色等,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促进学生对名人事迹的了解,激发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第三,通过赛诗会、赏菊花、吃粽子、登高等与名人有关的活动,让节日逐渐演变为充满娱乐色彩的全民性节日,使学生在娱乐中渐渐受到名人思想的熏陶,主动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起青年一代保家卫国的责任和担当。
四、开拓第二课堂,传承文化的自信
语文第二课堂是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和重要延伸,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了解国家历史、感悟名人精神、体验革命生活的机会,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受到各方面的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以观赏为主的电影电视课程中,把学生的情感一下子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让学生直观的感知历史,获得了最直接的写作素材。还可以适时地布置一些观后感活动,加深学生对这类知识的印象。在以听说为主的朗诵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畅所欲言的时事辩论会,优美抒情的配乐诗文朗诵会,甚至是爱国主义主题演讲大赛等等,只要是能发动尽可能多的学生的参与的,可以不拘形式、百花齐放。在以书写为主的竞赛活动中,可以设置尽可能丰厚的奖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劳动节手抄报,国庆节黑板报,魅力中国书法绘画比赛等,为学生创造充分表达感情和见解的条件和机会,让文化的自信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去。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有着厚重的历史、辽阔的土地、灿烂文明和许多的杰出的名人。大量的课文就是它们持续存在的见证。我们可以通过深挖这些语文教材内外的资源,让学生一点点深入感知那些远去的历史、美丽的风景、不断涌现的聪慧、勤劳的人们,从而让那份爱国的情怀厚植到学生的心坎里去。让语文不再枯燥,让历史栩栩如生,让爱国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1] 刘奔丽,杨景春.语文教材爱国主义思想概说[J].绥化师专学报,2000,2.
[2] 苏秀水.语文教学怎样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湖南教育,2002,6.
[3] 王咏梅.积极挖掘学生潜力 培养语文核心素养[J].甘肃教育,2019(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