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利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utyfox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物质财富记录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在某段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文化遗产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高中的历史教学中,丰富了课本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史兴趣,培养了学生能力,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文化遗产 途径 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85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如果说历史教学仅仅围绕着“分数”或“等级”进行,那么,历史教学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高中的历史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品德、道德、理想等方面的教育。而干巴巴的一本歷史教材是很难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文化遗产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被利用到历史教学中,这也成为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历史学科本身和文化遗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应当重视灵活引用文化遗产的有关内容。
  一、文化遗产的涵义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利用现状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是比较单调乏味的,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一本教材,一堆复习题,这可能是历史学科留给学生最深刻的印象了。新课改以后,虽然我们仍然是“戴着枷锁跳舞”,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高考历史学科“等级制”的实行,对历史学科而言已经是极大的解放了。新课改以来的历史高考试卷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信息时代应更加关注学生解析材料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的能力。所以,如何拓展学生的视野,如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这已经是历史教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了。
  新课改以后,历史教材增加了大量有关文化、科技和社会史方面的内容,突出了历史教材的丰富性和人文色彩;呈现方式注重图文并茂,并增加了“学思之窗”、“探究学习”、“历史纵横”、“活动课”等内容,这就为文化遗产引入课堂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近几年,笔者尝试把太仓的历史文化遗产引入历史课堂,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的途径
  正如以上所述,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被利用的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1.通过教师讲解,丰富、完善课本知识
  这是一种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如笔者在讲解中国古代戏曲时,总会穿插昆曲以及起源于太仓的作为伴奏的江南丝竹,让学生了解昆曲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江南丝竹在其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再比如讲到《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时笔者总会联系我们太仓的实际情况。太仓的多种特色文化丰富多彩,有全国桥牌之乡、武术之乡、龙狮之乡、民乐之乡等称号,文学、舞蹈、戏曲、音乐、摄影、书法等文化艺术硕果累累。从课本联系到现实生活,再回归到课本,这些太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教学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参观考察
  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是最直观的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意这些资源的应用。以太仓为例,太仓地处扬子江口,东海之滨,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人文荟萃。这座千年文化古城留给我们太多的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利用实践活动课,把学生带出了课堂。如太仓市的浏河镇,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古时就有“六国码头”的美誉。是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著名百岁寿星画家朱屺瞻的故乡。有天妃宫(玛祖庙)、紫薇阁、梅花草堂、戚继光阅兵台、新闸桥(林则徐建)、老浮桥、望江亭、明清古街、吴健雄墓园等丰富的历史景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这样的教育实践,学生学会了通过文化遗产去联系课本上的相关知识,自然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弘博大的胸襟。
  3.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动手能力
  当然,由于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还是很有限的。但是,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以上提到的太仓的历史古迹还有很多,当与课本相关内容有联系时,笔者往往会采取分工合作探究的办法,让学生分组完成,如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传输相关资料,或者利用互联网查阅。如笔者在上《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框内容时,要求学生收集台资企业在太仓的发展情况,学生利用互联网了解了太仓的陆渡镇,共有三十多家台资自行车零配件企业,被国际自行车权威杂志评为“世界上最集中的自行车生产基地”。通过这样的方式,以现实事例说理,使理论更具有说服力。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人翁精神,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四、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的作用
  文化遗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史兴趣,拓展学生视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文化遗产相关内容引进高中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与学史效果。同时,突破了历史教材的人为限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经验或体验的过程。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古迹这样的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直接的情感体验,增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也培养了主人翁精神。
  3.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习惯,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格、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更加稳定、更趋成熟,他们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来分析问题。文化遗产在教学中的利用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之,把文化遗产引进高中历史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早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就已经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作为未来的接班人,更应该具备这样的意识。通过近几年的摸索,笔者明显地感到学生视野拓宽了,主动性增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显著提高了。高中历史教师重视关注学生,关注现实,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能有效提高高中的历史教学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大伟主编.有效研修[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叶小兵等.历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在解答高考英语选择题时,不少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应变能力较差,解题容易受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导致失分较多。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类单项选择题:读完题干后,一看就觉得容易,认为答案应该选C,绝对不是答案D,因为D选项看似不符合基本的语法规则,但是正确的答案偏偏是我们首先排除的D答案。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只是看到了句子的表面现象,没有对句子结构进行深层分析,结果导致所选答案是错误的。这类题目往
[摘 要]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作者从“学生解放”的角度,并结合自己参与三年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教学实践及其效果,认为要解放“被压迫者”的学习力,创新教育改革,借鉴西方先进教育理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教学 互动课堂 “四新”历史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80 
[摘要]  叙例在作文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怎样写才能很好地论证、演绎中心论点……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学生。以作文题“弯腰侧身过小门”为例,尝试从作文题目的材料出发,深入分析所给材料的叙例思路,指导学生以司马迁为例,遵循叙例思路完成论证片段,并进一步修改原有的作文片段,强化叙例思路。给学生提供一种作文思路的同时,强化语言训练,对学生梳理叙例思路,整合作文素材,
[摘 要]2015年的全国卷Ⅱ不论是出题依据的内容、构思的形式、难易程度还是创新方面都不仅更加接近学生和教学的实际,而且不乏能力考查的力度,真可谓技巧娴熟、独领风骚。  [关键词]高考历史 新课改 全国卷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114  众所周知,高考贯穿新课改的精神、凸显学习能力的考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究竟应该以什
用“半壁江山”来形容作文在中考语文中的地位,一点也不为过,因此它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作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语文成绩的高低,笔者结合多年来作文指导的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让标题更靓丽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那么怎样才能拟出一个出彩的好标题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含蓄。欣赏好的文题犹如品茗一般,愈品愈有味,而低劣的文题如白开水,令人索然无味。如以“美丽”为话题作文,
前几天笔者参加了一所知名初中的公开教学活动,其中一节历史课是《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所用教材为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这位教师通过展示视频材料、学生演讲和教师的讲述等方式,还原了“五四运动”当天的现场,包括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32名学生被捕等主要经过。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到五四运动时青年学生的激情,也分析了这种激情的内涵即社会责任、爱国热情等。之后,教师抛出了一个问题:“你
许多学生看到主观题就脑子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是好,甚至对命题者的意图都搞不清楚。在高考政治备考中,学生对主观题既害怕又不敢放弃,既想得高分又苦于找不到“神仙”指引,而这个“神仙”就是解题的思路及方法技巧。下面以2014年合肥市二模文科综合中的部分政治主观题为例,分析解题的“拦路虎”,以期对教师指导学生复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合适的支点,找到解题的关键  例1(38题第一问)材料一2013年12月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阅读要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我认为,要达到这个目标,应该让学生在阅读中做到有新见,有灵感。那么,如何去做到这一点呢?笔者以为学生的阅读要真真切切的围绕以下的三个方面去做。  一、学生与文本互动  学生的阅读要想达到有新见且发出灵感的目的,首当其冲的是要读
不久前参加了一次教学研讨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4位教师就人教版英语Book 6 Unit 4 Global Warming 的阅读部分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but does it matter? 进行了同课异构活动。笔者通过对四节阅读教学课的观察和思考,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一、教学目标明确有效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
苏人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20课《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共分为三个框题,分别是“我国的人口问题”“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其中“保护环境”是这一课的重点框题,因为我国的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保护环境,建设清新、洁净、优美、舒适的家园,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当前面临的艰巨而紧迫的任务。那么,怎样把这一课的教学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呢?如果只在书本上画上几条线,写上几句标语口号,是不能让学生体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