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50964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是个教育大发展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特别是电化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和重要。计算机及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就像是一对隐形的翅膀,给学校教育的课堂带来了质的飞跃,同时也给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了变革的契机,信息技术就如同一股新鲜血液给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生命元素。
  在近20年的学校教育中,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学校教学,而且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如:电子白板、微课堂、翻转课,网络互动学习等,都使教学模式和教育方式大大的革新。使用多媒体电教设备与课程相结合的好处真的是很多,结合我自身上课的体验谈一下: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宽了学生对生活的感触
  语文是一门知识体系非常繁琐与庞大的课程,而小学生的语文教材内容也存在着信息量大、涉及面广的特点。很多课文都是作者根据常年生活经验积累的感触,或者对某一事物寄予了浓厚情感而写成的,但是对于生活经验尚浅,阅历不是很多的小学生来说,有些地方是不好理解的,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丰子恺写的《白鹅》文中的白鹅高傲、不拘一格,走起路来大摇大摆,吃起来斯斯文文,腔调高傲等这些情景,只有亲眼看到才能有所体会,可现在大多数小学生很少能看到鹅,所以他们作为学生中的低年龄群体,往往生活阅历与感官发展水平不够高,也就注定他们很难从白鹅的形态动作,生活习性间体会白鹅的可爱之处,而信息技术手段就很好的弥补了孩学生在这方面的缺失。我们在讲课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白鹅活动的视频,这样老师就可以边看视频边进行讲解,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课文。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
  新的课改要求规定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学生们在学校不仅要学会基础知识,还要培养自己主动学习,爱学习的好习惯。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是比较慢的,对于学生来说也比较枯燥;而今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半开放教学,比如,现在的翻转课堂,教师可以将课程大部分知识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家就可以提前学习,而在课堂上,就可以针对这一课程的某一难点进行讨论,课程主体让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进行点播,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也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填鸭式”学习。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进行探索,自己动手,既提高同学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提升了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三、能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只有真的做到关爱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可以提升自己的威信力,才能更加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尤其在小学教学中,如果能抓住小学生的心理,让小学生喜欢老师,自然而然会加强小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热度和积极性。小学老师除了可以在日常学习中对学生予以耐心的教导与温暖的关爱,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这样一个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处处开花的时代背景下,但是在一些教学多媒体的应用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一些农村学校用这些电教设备还是望尘莫及;二是有的学校有设备但“不会用”的问题还依然广泛存在着;三是有设备也会用,但教学中过度依赖多媒体设备而导致“喧宾夺主”的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我有如下建议:
  四、提高的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
  设备不足的问题还需要国家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出,给教育大力支持;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提升自己使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的能力。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存在着有一部分老师教学观念落后的现象,不重视或者怕麻烦使用信息技术来辅佐教学,很多老师整堂课都依靠口述与板书传授知识,但是小学生却是缺乏耐心的群体,在多元化的今天这样的课堂会使小学生很快的失去兴趣。对于有些概念,学生无法全部理解,只能依靠死记硬背,这样死板生硬的课堂会极大扼杀了学生的思考力和创新思维。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不断发展,我们教师的素质也应在随之提高,不能只是默守陈规,照搬老一套,我们要与时代同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
  五、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与许多老师过不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相反,有的老师则是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模拟各类情境,综合运用图象、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但是,它毕竟是一种为解决教学服务的工具,它的应用往往是解决常规教学中的学生较难理解、不熟悉、缺少感性认识等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我们利用它只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课堂中的难点和不易理解的地方,为教学创制多种情境以丰富课堂,而并不是要它喧宾夺主。有效而合理的现代课堂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不应该是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的教学资源的再现,而应该是教师的教育与学生资源再现的综合利用,是一种更有效地教育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课堂上的外延,是课后与课堂上的互补,是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专业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手段给教学插上了一对有力的翅膀,使得教学事半功倍,课堂也变得有声有色。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可以说是“双管齐下”,从老师教的角度,可以弱化难点,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生学的角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纳程度。当然我們也不能只单纯的利用信息技术去传达知识,更多的理论指导还是要老师来完成,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扬长避短,才能有效教学,才能让我们教育事业这棵老树长青!
其他文献
高中政治主观题又称材料分析题,一般由一两则材料和设问组成,是政治试题中的一种重要题型。它具有信息容量大、能力层次多、综合要求高、选拔功能强等特点,在考查学生基础的同时,更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试题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并调动学科知识的能力。与客观题相比,主观题形式比较灵活,考查综合性的知识,可以更好的拉开高中生之间的差距,但是也更能检验出学生的政治素养和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使学生充分利用
期刊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要想把它學好,并能学以致用,除了需要我们基本的听、读、说、写以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它的兴趣,然后将自己积累的东西学以致用。毕竟它是一门开放的、有情感的、灵活性的科学。可是对于刚刚踏入小学阶段的学龄儿童来说,该怎样引导他们学好语文,以及怎样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呢?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我着实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充分利用家校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期刊
现行的小学数学作业都以题海战术为主,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机械重复训练,学生怕做数学作业,每天检查作业时学生总以各种籍口为理由,有不少学生“忘记”做数学作业,这也是数学老师很头痛的事情。作为一线的教育实践者,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根据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把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中,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在完成作业的
期刊
阅读理解是阅读者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进而加工编码,获得知识意义的活动过程。人类知识的传递大量的是通过阅读理解活动来实现的。  阅读理解题多见于英语、语文等文科学科,其实我们数学学科中也有,通常在试卷中以填空题或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因其题目篇幅较长,需耐心阅读理解;方法新颖,综合度高,需在短时间内理解并会运用;数据通常多而复杂,需掌握方法化繁为简。因此,大多学生见了就怕,怕了就放弃。  然而,阅读理
期刊
我曾听到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故事,那位老师教小学三年级。第一堂课给每个小学生发一张印有《滕王阁序》原文的纸。让学生两周时间背诵下来。小学生听话,两周时间全部背诵下来。谁知这位老师接着又让学生背诵白居易的《琵琶行》。没有其它作业,只是背诵。结果家长不愿意了,纷纷来找校长。校长找到这位老师,批评她胡闹。这位老师平静地说:“给我一个月时间,如果还有家长来找,我主动辞职。”没想到一个月之后,来找的家长却是让
期刊
近年来,全国各地初级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进行得轰轰烈烈,很多学校,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很多初级中学在这些改革中成效显著。而很多农村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设施差,英语教师教研氛围不够,师资缺、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虽积极投身其中,尽心尽力,却伤痕累累,必备不堪,没有预想中的美好效果。所以,我们农村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结合实际情况,找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改革之路。根据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觉在英语
期刊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一谈及阅读,人们联想的往往是语文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们看不懂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走势图,等等。此即表明,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可否认,兴趣是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要我学”远远不如“我要学”来的有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也明确的提出了情感态度的目标,强调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属于情感态度的领域内,我们应当充分的给与重视,因为它关系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
期刊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内容的设计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教材的编写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一、合理安排,贯穿始终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
期刊
一、“小纸条”诞生记——应运而生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四年级是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孩子们从刚刚入校时天真烂漫的儿童逐渐变成学校里的小哥哥小姐姐,他们的内心开始出现了些许“大人感”。这个阶段,一些优秀的孩子已经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还有一些孩子,没有在学习中获得足够的快乐和成就感,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要我学”变成了“不得不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