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本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1988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学水平与综合素质的表现。那么,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板书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创新呢?笔者通过自己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觉得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小学语文的教学应坚守本质,并结合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板书,激活动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技术;板书;优化
  一、 板书的设计
  1. 确定板书目标
  板书包含教学内容、中心思想、课堂设计等,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因而板书的目标就是课堂教学目标。我们在设计板书时要先明确其目标,再沿着这根导线开展教学。该目标既要能深入浅出,体现出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更要能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兴趣、有信心、积极地参与语文的教学活动,从而既能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2. 锤炼板书文字
  板书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其在具体的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板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浓缩与提炼,是教学内容的精华,并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因此,语文板书必须去冗存精,锤炼语言文字,使教材内容简单明了,让学生轻松掌握语文知识。
  3. 合理布局板书
  由于黑板的空间有限,因而我们要合理布局板书,对板书中的文字、线条、图表等进行科学安排。首先要求书写规范,布局紧凑、美观,条理清晰,以便于学生学习与分析。其次就是要合理“留白”,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和理解对“留白”处进行补充,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让学生学习和参与教学板书的设计,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 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
  1. 优势互补,共同作用。
  多媒体技术以其声图并茂的优势带给学生新奇的视觉感受,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心,激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课件都是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出现,其更适合于课文内容、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等资料的介绍。我们在讲解文章时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向让学生展示、讲解相关的背景,让他们对课文的主旨、历史环境等有个更加深刻的了解,但是其很难突显文章的分析思路和章法,这反而是传统的板书的强项。板书能够随时重现课文内容的重点与要点,能够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板书的分析能够让学生由表及里,去繁留简,逐步掌握课文的主题,深刻认识课文反映的真实意义。传统板书与多媒体课件各有各的优点,只要将它们进行有机结合,即可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服务于语文课堂的教学,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2. 紧抓核心,以微见著。
  以微见著是板书的特性与优点,板书是一面镜子,它能够以简短的字词或语句突显课文内容的主题思想。板书必须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紧抓教材的核心,提炼语句,突出中心,引导启发。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可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现桂林的美丽山水,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接着转入课本,与学生一起朗诵课文,和学生一起分析,并提出桂林漓江水有什么特点、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的问题。我们在黑板上快速画出几座山峰和江水,并在上面留下“留白”,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填写,最后经过大家的讨论和分析得出漓江水独有的“静”“清”“绿”的特点和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言简意赅,并且把桂林的山和水的形态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这样能使学生容易感知桂林的山水,掌握课文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3. 结合情境,注重熏陶。
  多媒体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以其声图并茂方式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简单明了,而且有利于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把学生引入生动、有趣、感人的情境之中,让他们如同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内心,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学习能力。这也是众多教师喜欢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原因之一,但是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却不能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毕竟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不是很强,过多的资料不仅使他们目不暇接,而且无法分清主次,致使学生抄写过多的笔记,有时候一些课文的重要内容学生还没来得及记录,教师手指一按就一闪而过,使学生的课堂笔记不能完整记录。再者就是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插图、动画、乐响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产生了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课堂氛围十分活跃的表面现象,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影响了有效教学的开展。因此,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教学时,还应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板书教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生成性和互动性。我们在写板书时能够一边写,一边与学生进行互动,再结合多媒体所创设的情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步入课文的中心思想,与作者进行对话,掌握语文知识。在这种意境美、书写美的环境下,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爱上语文,自觉规范自己的书写,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
  4. 学生参与,引导实践。
  在进行板书设计时,我们教师大多不会放心让学生自己完成,而是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完成预设目标。其实在板书教学中,我们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但要让学生参与教学板书的设计,还要能够接受学生的意见,并一起研究讨论,一起优化板书。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积极的鼓励,更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板书的教学水平。为了让学生获取更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在不影响教学进度情况下,我们可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视频或者幻灯片向学生展现我们设计板书时的分析思路,让学生了解板书设计的步骤和要点,而后经常组织学生在本子上摹拟板书,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本子上列出课文纲要或是结构图示,通过摹拟板书的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结束语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板书都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但是板书更能体现言传身教的教学意义,更能彰显我们的教学智慧,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相比拟的。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优化语文教学板书,彰显板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谢美书.不能抛弃的板书之美——小学语文课堂板书之我见[J].教育(文摘版),2017,05.
  [2]顾金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板书设计[J].考试周刊,2016,19.
  [3]覃春旺.小学语文板书设计及应用[J].教育,2016,11.
  作者简介:
  陈梅凤,福建省泉州市,侨星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识教育是传统的“自由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纵观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领域进行的相关研究,关于独立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为研究对象,找出本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落实完成本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改革的任务,为其他独立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摘 要:人生大社会,班级小社会。在班级这个小社会中,作为管理者——班主任来说,有学不完的知识。一、怎样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呢?二、如何高效地收取作业?三、如何防止遗忘,有效复习?四、如何树立正气?  关键词:学习状态;作业;复习;正气;留心;感;悟  我们不是哲学家,能从一滴水中看世界,也不是一位禅者,从一朵花中就参悟人生。但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处处留心皆学问,点点滴滴见真知。  人生是一个大社会
摘 要:“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需要。幼儿教育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实践,只有源于幼儿生活、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才是活的教育。笔者从关注资源的筛选,形成适宜的资源模块;建构本土蛋品课程框架,规划蛋品课程的主题活动;“游戏化课程建设”精神
摘 要:历史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教材展开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为例,阐述了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以教材为基础改革教学方法与内容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教学改革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证实了立足教材展开教学,在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关键词:多媒体设备;历史课程;教学资源;“用教材教”  一、 引言  “用
摘 要:广角思维,就是在原有思维模式上的扩展和延伸,是发散学生思维的集中体现。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除了包涵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包括对学生的思维扩展和延伸,即让学生能够以更加广阔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因而也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工作重点。尤其是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内容,思维演练的难度在逐渐加深,以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为主要宗旨,是学生技能和思维紧密结合的重要表现。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
摘 要:文言词汇的教学可以采用联系推断法。联系字形推断,联系古今推断,联系语境推断,联系句式推断,在多方联系中巧妙推断词义,让文言词汇的教学充满趣味且效果明显。  关键词:文言文词汇教学;联系;推断  语文阅读版块中,文言文是课内外文本联系最紧密的一块,历来是老师们教学和备考的重难点。综合课标、考纲和考点的要求,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点在于指导学生读懂文章。读懂文章的根本是什么?是准确理解文言词汇。在长
摘 要:通过开展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提高学生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形成观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素养;语文探究;发表观点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和定位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思想指导,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其根本。考试的压力,让以往的语文课程过于强调工具性,片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而忽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以知识为载
摘要:分析了开放实验的模式及与传统课内实验的差别,说明了开放实验对能力的要求,构建了“开题论证”加“过程考核”加 “验收答辩”三位一体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动态化、多样化的开放实验考评方式,修正了原来机械的验收答辩定成绩的传统实训考核模式。开放实验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单片机;开放实验;实践能力;考评模式  单片机是现代测控的核心,《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软硬件技术结合非常紧密、理论性和
摘 要:我们站在大历史的角度去看王小波,他的根本上的争议是来源于他对时代的态度,所以从当下来看,他的文章虽然有所不足,但是却可以理解,而他的对于中国个性与自由、科学与理性的追求却是永不磨灭的成绩。或许对王小波争议的理解与最终消弭,正预示着人性与个性的调和,预示着下个新时代的开始。  关键词:王小波;争议性;当代文学;理性;人性  一、 引言  历史评价如同古史传说,荟萃了无数人的精力与研究,一方面
摘 要:近几年全国大部分城市的高校招生制度都处于改革中,录取制度改革对于考生填报志愿以及高校的招录来说都是一个难题。招生宣传是整个招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如何提高招生宣传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指导和帮助,成为必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招生制度;招生宣传  根据2014年9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我国高考制度将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革新形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