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党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源泉,在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同时,努力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从小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爱祖国的人。因此,在语文学科中渗透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教学目标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笔者谈谈自己的见解。
在学习语言时,引入爱国思想
语文是集思想性、情感性于一体的工具学科,这一特性就决定了教师不应是机械的语言训练,而是充满情感的训导和练习。语言是外表,表情达意才是语言的内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而思维与语言又是不可分割的,恰当的语言训练会使学生的感受加深,认识更为明确。并赋予思维过程的条理性及深刻性。实际上人的意识主要就是语言的意识,何况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又是语文教学本身应完成的任务,因此通过语言表达加深内心感受,是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如我在教《桂林山水》一课时,先要学生浏览全文,再进行感情范读,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活,并随着文章的感情,应用高、低、快、慢、轻、重 、停顿及语调变化,读出文章的基调和韵味。通过充满激情的朗读,营造一种情境和氛围,使饱蘸情感的语言内化到学生心中。从而让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文字。另外在学习语言时,标点与文字粘连配合往往能补充文字尚未表达的含意。引导学生琢磨其含意,感受爱国情。如《草地夜行》一文中:“要记住革命”出现了三次,启发学生思索前两次有引号,第三次没引号,这是为什么?(前两次是老红军说的话和小红军想起该话而用引号,第三次是小红军内心的誓言将要成为自己的行动,因而不用引号。)故事发生在红军北上抗日的长征途中,当时“要记住革命”指的是何意?(要与侵略者血战到底。)从而使学生感受小红军的抗日爱国之情。
从语文的教育功能“文以载道”的关系来说,“文”是“道”的形式,“道”是“文”的内容,而爱国主义教育,则是“道”的重要部分。而祖国语言又反映了我们民族的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是民族智慧的结晶。祖国语言的美好、伟大和表现力,对儿童的影响,似涓涓细流,隽永而深长。通过祖国语言的学习,儿童的情感、思想和境界会变得高尚起来,所以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语言是“伟大的人民导师”。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学习人物品质时,激励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爱”。这种“爱”是强烈而深沉的。而一个人的情感又是与认识紧密联系着的,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发生的。儿童也不例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许多多描写领袖人物、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课文。这些人物都是热爱祖国的典范。“范例胜过训诫”,榜样对道德情感的形成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形象,尤其要结合教材充分感受领袖人物、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高大形象,可以说这是阅读教材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部分。因为,以道德榜样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这同样是符合儿童的认识特点的。 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课时,董存瑞当时只有19岁,却能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课文中写到:“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出坚毅的光芒。”“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学生从这些撼动人心的语句中深深的体会到董存瑞热爱祖国,舍生忘死,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是多么的伟大。从而感悟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吗?能吃得饱、穿得暖吗? 这样从感受形象出发,从中受到感染,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形成情绪记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那样,这种情绪记忆“不仅有思想,而且有情感和内心感受”,学生便会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潛移默化的影响。这不仅使学生加深理解了教材内容和句,并产生爱和憎的,或喜和恶的,或敬和鄙的情感,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三、在情境教学时,强化爱国热情。
所谓教学情境,指的是某种有利于教学的富有感情色彩的特有的氛围。创设教学情境就是让学生置身特定情境之中,深入体验语文的情感,做学习的主人。这样可以内化学生的爱国情感,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我事先发放有关抗美援朝的连环画、通讯、小说等,让学生传阅。帮助学生形成对志愿军战士的初步印象,然后引导他们一起谈论《英雄儿女》、《上甘岭》等影视片,结合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置身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之中,去感受作者的心态和当时的情境,带领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因此,运用情境教学法,把儿童带入根据教材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教材,从整体上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认识,从而激发情感,必然激起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四、在导课、释题时,渗透爱国情感
“导课、释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师更应注重导课的艺术,导课要目的明确,紧扣课题,要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另外,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而导课,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
例如在教《难忘的一课》时,我抓住课题“难忘”二字,问:为什么称这节课是“难忘”的一课?同学们经过阅读课文,认识到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胜利前的五十多年,台湾一直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着,他们不准台湾人民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的孩子们开始学习用祖国的语言来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以,这节语文课对长期遭受统治和奴役的台湾人民及其孩子来说,确实是“难忘”的;而对亲身感受这一节蕴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感情的语文课的学生来说,也是终生“难忘”的。揭示题眼“难忘”的内涵,使学生认识了台湾从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他们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奋发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德育工作与语文课堂的可以互相渗透的地方是无所不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德育功用的比比皆是。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包含着美感和道德感。这就必须以“动情”为基础。没有爱国之情,就谈不上爱国主义教育。情感是“粘力”,也是“热力”, 教育贵在以人为本,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爱国教育教育。
在学习语言时,引入爱国思想
语文是集思想性、情感性于一体的工具学科,这一特性就决定了教师不应是机械的语言训练,而是充满情感的训导和练习。语言是外表,表情达意才是语言的内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而思维与语言又是不可分割的,恰当的语言训练会使学生的感受加深,认识更为明确。并赋予思维过程的条理性及深刻性。实际上人的意识主要就是语言的意识,何况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又是语文教学本身应完成的任务,因此通过语言表达加深内心感受,是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如我在教《桂林山水》一课时,先要学生浏览全文,再进行感情范读,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活,并随着文章的感情,应用高、低、快、慢、轻、重 、停顿及语调变化,读出文章的基调和韵味。通过充满激情的朗读,营造一种情境和氛围,使饱蘸情感的语言内化到学生心中。从而让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文字。另外在学习语言时,标点与文字粘连配合往往能补充文字尚未表达的含意。引导学生琢磨其含意,感受爱国情。如《草地夜行》一文中:“要记住革命”出现了三次,启发学生思索前两次有引号,第三次没引号,这是为什么?(前两次是老红军说的话和小红军想起该话而用引号,第三次是小红军内心的誓言将要成为自己的行动,因而不用引号。)故事发生在红军北上抗日的长征途中,当时“要记住革命”指的是何意?(要与侵略者血战到底。)从而使学生感受小红军的抗日爱国之情。
从语文的教育功能“文以载道”的关系来说,“文”是“道”的形式,“道”是“文”的内容,而爱国主义教育,则是“道”的重要部分。而祖国语言又反映了我们民族的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是民族智慧的结晶。祖国语言的美好、伟大和表现力,对儿童的影响,似涓涓细流,隽永而深长。通过祖国语言的学习,儿童的情感、思想和境界会变得高尚起来,所以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语言是“伟大的人民导师”。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学习人物品质时,激励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爱”。这种“爱”是强烈而深沉的。而一个人的情感又是与认识紧密联系着的,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发生的。儿童也不例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许多多描写领袖人物、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课文。这些人物都是热爱祖国的典范。“范例胜过训诫”,榜样对道德情感的形成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形象,尤其要结合教材充分感受领袖人物、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高大形象,可以说这是阅读教材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部分。因为,以道德榜样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这同样是符合儿童的认识特点的。 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课时,董存瑞当时只有19岁,却能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课文中写到:“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出坚毅的光芒。”“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学生从这些撼动人心的语句中深深的体会到董存瑞热爱祖国,舍生忘死,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是多么的伟大。从而感悟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吗?能吃得饱、穿得暖吗? 这样从感受形象出发,从中受到感染,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形成情绪记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那样,这种情绪记忆“不仅有思想,而且有情感和内心感受”,学生便会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潛移默化的影响。这不仅使学生加深理解了教材内容和句,并产生爱和憎的,或喜和恶的,或敬和鄙的情感,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三、在情境教学时,强化爱国热情。
所谓教学情境,指的是某种有利于教学的富有感情色彩的特有的氛围。创设教学情境就是让学生置身特定情境之中,深入体验语文的情感,做学习的主人。这样可以内化学生的爱国情感,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我事先发放有关抗美援朝的连环画、通讯、小说等,让学生传阅。帮助学生形成对志愿军战士的初步印象,然后引导他们一起谈论《英雄儿女》、《上甘岭》等影视片,结合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置身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之中,去感受作者的心态和当时的情境,带领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因此,运用情境教学法,把儿童带入根据教材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教材,从整体上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认识,从而激发情感,必然激起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四、在导课、释题时,渗透爱国情感
“导课、释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师更应注重导课的艺术,导课要目的明确,紧扣课题,要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另外,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而导课,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
例如在教《难忘的一课》时,我抓住课题“难忘”二字,问:为什么称这节课是“难忘”的一课?同学们经过阅读课文,认识到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胜利前的五十多年,台湾一直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着,他们不准台湾人民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的孩子们开始学习用祖国的语言来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以,这节语文课对长期遭受统治和奴役的台湾人民及其孩子来说,确实是“难忘”的;而对亲身感受这一节蕴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感情的语文课的学生来说,也是终生“难忘”的。揭示题眼“难忘”的内涵,使学生认识了台湾从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他们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奋发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德育工作与语文课堂的可以互相渗透的地方是无所不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德育功用的比比皆是。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包含着美感和道德感。这就必须以“动情”为基础。没有爱国之情,就谈不上爱国主义教育。情感是“粘力”,也是“热力”, 教育贵在以人为本,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爱国教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