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死了父亲”句式的历时考察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cai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主要从历时的角度考察领主句式“王冕死了父亲”以及相关句式“王冕亡父”,认为前者是后者类推的结果,而后者又和“亡”自身的意义发展有关,并认为领主句式的产生和动态助词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文中还论述了该领主句式的构式意义以及“领”作为话题的条件等,对前人的某些结论予以否定。
  关键词:领主句 历时分析 构式意义 话题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王冕死了父亲”一直是让语法学界头疼的句子,先贤从生成语法、构式语法、认知语法等多个角度对其作出过阐释。但综观前人的成果,多在共时层面进行探讨,而缺乏历时层面的研究。本文拟立足历时语料考察该句式,进一步阐明构式意义。我们预测,“王冕死了父亲”句式应该和“王冕丧父”、“王冕亡父”是前后继承的关系,由于“丧”、“亡”意义相近,因此本文主要考察“亡”的演变过程及相关句式的发展。
   一 先秦文献的考察
   先秦文献中,“亡”作“死”义的用例很少,其意义多为“灭亡”或“逃亡”,能带宾语,表使动意义。和本文相关的“失去”义,在这一时期也很少见。
   此时,“死”主要有三种用法,即作动词、名词或形容词,其中最常见的是名词性用法,动词性用法次之。“死”后可以带宾语,多表示为动意义,如:
   例1:死王事,加二等。(春秋左传)
   总之,先秦时期,没有出现本文所讨论的句式,而“亡”的两个相关意义“死”和“失去”也还没有发展成熟,用例较少。
   二 两汉魏晋文献的考察
   这一时期,“死”的用法并没有什么发展,“死”带宾语时仍然是为动用法,没有出现本文所讨论的句式;而“亡”基本发展出了“死”和“失去”的意思。“亡”发展出“死”义,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
   首先,由“灭亡”义发展而来。
   “亡”常和国家连用,表示灭亡,在《左传》中,还常和某一姓氏连用,表示一个家族的灭亡。此时,“亡”就已经略含“死”的意思了,因为家族的灭亡常常和这个家族领袖的死亡有关。这一用法在西汉时期继续发展,如:
   例2:昔有扈氏为义而亡,知义而不知宜也;鲁治礼而削,知礼而不知体也。(《淮南子》)
   这里的“有扈氏”和“鲁”相对,应该表示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族。但如果只看前句则很难判断。
   其次,由“消失”义发展而来。
   “亡”和“存”相对,表“消失”,此时,“亡”常常和“身”连用,如:
   例3:苌弘知周之所存,而不知身所以亡。(《淮南子》)
   身体消失了,不存在了,也就是死了。在同一文献中,“身”还有和“死”搭配的用例:
   例4:(徐偃王)身死国亡,子孙无类。
   可见,“亡”已基本具有“死”的意思了。更典型的“死”义用法如:
   例5:三年而桀乃亡。(《淮南子》)
   “亡”的“失去”义也和“消失”义相关,可看作“消失”的使动用法。如:
   例6:当居而弗居,其国亡土。(《淮南子》)
   “亡土”指“失去土地”,也就是“使土地消失”。
   东汉时期,“亡”的这两个意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用例越来越多。但此时,“亡”的主事多是君王或家族领袖,鲜见普通人,也即“亡”还在受“灭亡”义主事的限制。
   《史记》中出现了众多和本文要讨论的句式相似的句子:
   例7:对曰:“不和。小人惧失君亡亲,不惮立子圉……”
   例8: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
   例9:是岁,失两将军军,亡翕侯,军功不多,故大将军不益封。
   这里的“亡”是否是“死亡”义值得怀疑。如前所述,“亡”作“死亡”讲时,其主事多为君王或家族领袖等重要人物,而没有普通人,而在上面的例句中,“亡”后的名词多为普通人,且常常和“失”并列使用。因此我们认为,上面例句中的“亡”并非“死亡”义,而是“失去”义。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王冕死了父亲”句式的雏形,因为后者也同样具有“失去”的意义。
   从句式上看,它也和典型的领主句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后者的“领”作主语后,不能再作“属”的修饰语,即使用代词复指也不可以,如不能说“王冕死了他的父亲”等。而例句中却存在这样的句式,如例8。
   在《三国志》中,“亡”的“死亡”义进一步发展,主事可以是普通人。如:
   例10:妻早亡,文王复以女继室。
   《三国志》及其后的《搜神记》中,也存在由“亡”构成的领主句,但数量不多,且多和“失”连用,如:
   例11:此儿三岁亡母,五岁失父,以累汝也。
   总之,这一时期由“亡”构成的领主句仍然强调“失去”的意义多一些,“亡”后的名词多是表示亲属等关系的名词。
   三 宋辽金文献的考察
   在隋唐五代时期,“死”、“亡”的发展变化不大,语料中没有出现新的用法。一直到两宋时期,尽管由“亡”构成的领主句出现得越来越多,但仍与“失去”义纠缠不清,和现代典型的领主句仍有一定差别,“领”仍然可以由代词复指出现在修饰语位置。如:
   例12:先生死,二经生丧其师,仕于学者亡其朋。(《昌黎文钞》)
   但这种混淆的情况并不是意味着“亡”的“死亡”义发展缓慢,恰恰相反,“亡”的死亡义已经成了“亡”的最主要意义。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死”才可以经过类推获得进入领主句的资格。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和现代汉语相近的领主句,一例由“亡”构成,一例由“死”构成,均现于《董解元西厢记》,如:
   例13:不幸死了蒲州浑 元帅。
   例14:孙飞虎,因亡了元帅,夺人妻女。
   我们说以上两句和现代汉语领主句相近,主要因为动态助词“了”的出现。在现代汉语领主句中,动态动词几乎是必须的,其中“了”最为常见。而且,“死”第一次出现在领主句中,就带有“了”。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领主句的出现和“了”虚化的完成有很大关系。
   由于“死”没有失去意义,除了领主句以外,是不能带主事宾语的,因此我们预测,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死”和主事宾语之间都会出现动态助词。
   四 元明清文献的考察
   由“死”和“亡”构成的领主句在元代得以进一步发展。元曲中大量出现该类句式,其中由“死”构成的领主句全部带动态助词“了”,而“亡”则有部分不带。
   例15:从三岁上亡了他母亲,如今孩儿七岁了也。(《感天动地窦娥冤》)
   例16:闻的大唐家死了秦琼,老了敬德。(《薛仁贵荣归故里》)
   例17:若不是死了俺娘亲和父亲,这家私和你匹半停分。(《杨氏女杀狗劝夫》)
   “亡”类领主句中,“领”成分仍然可以作修饰语,类推而来的“死”类领主句也存在类似的现象,但数量较少。而“亡”类领主句式中,宾语仍多为一价亲属名词,罕有其他名词性成分,这显然限制了该句式的使用范围。而“死”类则没有此限制,其后的名词很多是零价名词,如例16。这些为“死”在领主句式上的发展领先于“亡”奠定了基础。
   明代,领主句发展更加迅速,“死”类领主句大量增多,且没有发现“领”由代词复指修饰“属”的现象,而由“亡”构成的则越来越少。《金瓶梅》中,“死”类领主句15例,而“亡”类仅1例;在“三言二拍”中,“死”类22例,“亡”类仅2例。同时,“死”类领主句出现了由无定名词充当宾语的情况,而“亡”类则无。
   例18:真个象死了人的一般。(《西游记》)
   例19:只是他家死了人,却怎处?(《醒世恒言》)
   允许无定成分进入宾语位置,为领主句拓宽了使用范围,现代汉语中,“无定”已经成为进入领主句宾语位置的一个要求。
   清代文献中,“亡”出现得越来越少,甚至没有找到“亡”类领主句的用例,此时文献中的“亡”的意义也比较单一,除了在“兴亡”等合成词中外,大多表示“死”义,作谓语、定语及补语。而反观“死”,用例则大量增加,“死”类领主句也大量出现。
   五 “亡”、“死”的意义发展轨迹
   “亡”发展为“死亡”义,是由于外部为了以委婉的说法来替代“死”,而“亡”自身的“灭亡”义和“消失”义都和“死亡”相关,易于引申。“亡”的“消失”义具有使动用法,即“失去”义,此时“亡”作为二价动词,自然具有“S+V+O”句式,但“失去”某一生命体常常意味着该生命体的“死亡”,所以该句式中的“亡”在意义上和“死亡”义纠缠不清。随着词义的演变,“亡”的“消失”义逐步衰亡,而“死亡”义却逐步兴盛,此时的“S+V+O”句式中的“亡”已经可以看作是“死亡”义了,但由于使用上还有限制,因此该句式只能算“准领主句”。“亡”本来是“死”的委婉说法,但由于该义项发展较早,所以人们早已把两词等同,在动态助词发展以后,“亡”的“S+V+O”句式又类推到“死”,而当“死”也具有这种句式后,“死”和“亡”的分别就越来越小了。由于语言的经济性,语言只能选择其一,而“死”更口语化,所应用的范围更广,在领主句中没有一价名词作宾语的限制,可以带无定宾语等,于是“亡”的使用逐渐减少,直至退化成一个语素,而“死”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一直使用至今。
   六 关于“王冕死了父亲”的构式意义
   很多学者在研究“王冕死了父亲”的构式意义时,都认为其体现了王冕的巨大悲痛和损失。刘国辉(2007)分析该类句式更是直接地使用了“伤感度”作为其构式意义。本文认为,“伤感度”只是一种个别的现象,不是该类句式的构式意义,领主属宾句的构式意义是“‘属’的某一动作或状态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死”常常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以“死”类构式也常常带有不好的意思,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如:
   例20:若是死了尉迟恭,则显我老三好汉。(《尉迟恭单鞭夺槊》)
   例21:死了哈里虎,这个金眼国可唾手而得。(《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以上的几个例子中,对说话人来说,“死”造成的都不是不好的影响,反而都是好的影响。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领主属宾句的构式意义是“影响”,但这种影响未必是对“领”的影响。
   该句式的构式意义是“产生影响”,决定了该句式常常作为某一事件的原因,影响着另外的事件,因此其常常放在因果复句中,做原因分句。
   例22:老鸨子死了粉头——没指望了。(《金瓶梅》)
   例23:营内只因死了公明,彼此惊乱。(《封神演义》)
   本文随机检索的100例该句式中,前后有明显因果关系的达82例。如果着眼于篇章的因果关系,这个比例则接近100%。
   因果复句是偏正式复句的一种,语义中心在正句(果)上。既然领主句常常处于偏句上,那么其主语作为话题的资格就十分可疑了。前人多着眼于抽象的句式,而忽略了其在篇章中的地位。从本文的语料来看,该类句式单独以完整句子形式出现的情况极少,具有一定程度的不自由性。该句式的构式意义是“影响”,那么到底如何影响,影响的结果是什么,才是为听者所关注的。如“王冕啊,七岁上死了父亲”,这句话总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死了父亲”然后怎么样?话似乎没有说完,只有加上一个结果分句才完整——“王冕啊,七岁上死了父亲,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在这里,“王冕”是话题,但它是全句的话题。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那么全句的话题应该在正句上,如“王冕死了父亲,我们终于出了一口恶气”,该句的话题说是“我们”,比说是“王冕”更为合适。我们用话题标记“啊”来测试。
   例24:王冕啊,死了父亲,我们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例25:王冕死了父亲,我们啊,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显然后者的合格度更高,它所关注的对象(话题)应该是受影响者,也就是说,只有当“领”和受影响者的所指相同的时候,“领”才具有话题的资格。
   综上所述,我们将领主句的构式意义界定为“主事宾语的某一行为或状态对话题产生了重大影响”。
  
   注:本文系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对‘王冕死了父亲’句式的再认识”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Z13。
  
   参考文献:
   [1] 郭继懋:《领主属宾句》,《中国语文》,1990年第1期。
   [2] 刘国辉:《“王冕三岁死了父亲”的认知构式剖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 沈家煊:《句式和配价》,《中国语文》,2000年第4期。
   [4] 沈阳:《数量词在名词短语移位结构中的作用和特点》,《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第1期。
   [5] 张伯江:《“死”的论元结构和相关句式》,《语法研究和探索》,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作者简介:单宝顺,男,1981—,辽宁沈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 宋襄公是历史上颇富争议的一个人物,赞美者认为他仁义有信,具有贵族精神;批评者认为他虚伪残暴,是假道学的典型。其实,宋襄公性格不过是受春秋时期宋国文化熏染而形成的,在看似不合情理的行事后面,都有其内在合理的逻辑性。  关键词:宋襄公 让国能贤 图霸有志 慎杀能仁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公元前637年,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因泓之战的失利受伤而含恨去
期刊
摘要 韦庄为晚唐著名诗人,更属西蜀著名词人,其诗歌中所体现的理想是否实现,纵览其生平可知,年迈之韦庄在实现政治理想的同时,是否获得心理的满足,从其西蜀诗歌创作中可窥斑见豹。究竟是何原因造成此种矛盾?本文试为之揭晓。  关键词:韦庄 诗歌 理想 现实 矛盾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自咸通元年(860)至天 四年(907),是唐王朝各种不可调
期刊
摘要 柳宗元游记散文的人化自然境界的形成,既有学习继承前人经验的因素,又与人生经历、远大理想、正直个性和不幸遭遇相关,还与他在散文艺术领域的探索和不懈的变革社会的执著精神相一致。  关键词:柳宗元 游记 人化自然 境界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美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情趣的结晶,在继承学习前人创作技巧、吸取前人艺术精
期刊
摘要 广告语言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备受各个领域学者们的青睐,而语言学的发展使得广告语言的研究逐渐趋向于语言和语境的关系研究。语用预设相对于话语理解而言具备合适性和共知性,而其本身则具有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广告是一种极具策略性的交际行为,广告用语正是巧妙地运用了语用预设这三个特性衍生出交际所需的策略性。因此,从语用预设的视角研究广告语言是十分有意义的。  关键词:广告用语 语用预设
期刊
摘要 儒家强调个体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积极用世是他们的高尚品格。《论语》中贯穿着这种入世的思想。然而,在《论语·先进》“侍坐”章中,曾皙提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志向。孔子听后感慨说“吾与点也”。当代绝大部分《论语》注本都把“吾与点也”解释为孔子对曾皙的赞许之词。本文从孔子的入世及隐逸观角度,结合“侍坐”章文本创设的情境,对“吾与点”的深层含义作进一步的挖掘。  关键
期刊
摘要 语用是对光杆形容词句形成制约最重要的因素。本文对光杆形容词句的语体分布、句类分布及使用的典型环境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形成制约的原因。  关键词:光杆形容词句 语体 语境 句类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对于光杆形容词句,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为了便于本专题的研究,我们把光杆形容词句定义为:形容词单独做谓语的句子,不含
期刊
摘要 汉初,统治者以黄老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方针,采取与民休息、清净无为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由此也给文学的发展以积极的影响。政论文也不例外,黄老思想对汉初政论文《新语》、《新书》、《韩诗外传》的浸润尤为明显。  关键词:黄老思想 政论文 影响 《新语》 《新书》 《韩诗外传》  中图分类号:B234 文献标识码:A     黄老道家形成于战国末期的秦汉之际,假托
期刊
摘要 苏轼在徐州任知府期间,受地域文化氛围、人生遭遇的多种影响,其思想更加成熟圆融,对儒道的思考和认识达到了更高程度的融合。这种思想的转变,影响了苏轼文学创作风格的转变和深化。  关键词:苏轼 徐州 “寄遇”思想 创作观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苏轼在徐州期间的生存环境及心路历程   北宋熙宁十年(1077),苏轼调任徐州知府,进入了他的
期刊
摘要 “入出”说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范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自南宋以来,多有学者以“入出”说概括文学创作、文学阅读的过程,研究者们也多以“入出”说的提出时间为起点来研究。本文认为,“入出”说与中国古典文艺学理论中的一些概念范畴,如“感物”、“物化”、“兴”、“妙悟”、“知音”、“知人”等有着一定的承继转换关系,并在肯定已有的“入出”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从对中国古典文艺学理论中相关概念范
期刊
摘要 构图无论是对绘画,还是对电影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艺术要素,构图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了艺术作品的水准。本文结合张艺谋的电影作品,对绘画构图和电影构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使两者之间得到更好的借鉴和融合,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绘画构图 电影构图 联系和区别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绘画构图,是一个美术术语,是指画家在一个有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