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式教学的几点看法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xu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案的编写原则
  首先,在学案编写中转变了以前的教学思想,学案的设计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案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再次,学案的设计不一定所有学科都一样,同一学科不同课型也存在着差异,所以每节课学案的设计也不一定都相同,再者学生的基础不同,在编写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使学案形式上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且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人深,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最后,学案的编写,强调了内容创新,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学案的设计环节
  针对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学案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课前预习:这一环节主要是对课文字词读音、书写、解释的考查,学生课下完成,通过这一环节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2、作者简介:通过对作者基本情况的简介,使学生更深刻了解作者生平及其主要作品;3、写作背景:把写作背景与课文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更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把握作品的主旨;4、整体感知:每次学新课,读完课文后,我都在学案上设计一个“整体感知”环节,这一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5、问题研讨:对课文中的重点问题采用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引导,师生共同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6、拓展延伸: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既与课文有关又高于课文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三、学案注重“导”与“学”
  1、“学案”应注重“学”
  学案中的“学”在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几乎整个活动过程都在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课堂是充实的。因此,在设计学案时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本节课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发展他们那方面的能力,以及他们目前的水平与教材之间的差距。注意设计的层次和梯度,让差一点的学生“吃饱”,好一点的学生“吃好”,优秀的学生“跳一跳”,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交叉互动创造必备的训练条件。
  2、“学案”应注意“导”
  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教师是学生的得力助手,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既然有了学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注意自己的角色,注意自己对时间的支配权利,这和以前有了天壤之别,不要无故干涉学生的活动,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远远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拙”。在课堂上,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旦你给了他们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他们潜力的巨大会让你瞠目结舌。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我们的主导作用,注意教学环节安排的合理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教育方法的艺术性,使我们的教学有戏剧性的境界。对学生大可不必担心,放开他们的手脚,大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们在巡回帮助他们时,学生绝对不会“冷落”了你,你自己也开心地参与,忙得不亦乐乎。
  四、学案实施的意义
  实施了“学案导学”方案后,教师的任务并非减轻,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和道德素养,明确自己的任务,加强业务素质。课堂上认真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不是有了“学案”就“放羊”,把课堂教学搞得热热闹闹,没有成效。课下教师需要搜集更多适合教材、学生的教学、教育资料和相关信息,供学生参考和学习。此时教师的任务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大了工作量,只不过都“隐藏”在课下了!课下,教师的工作需做得更深、更细;努力准备各种材料,使之更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材料更具有逻辑性、趣味性、生活化,这样的课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游刃有余。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日益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老师们都想以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式,激活学生思维,收到喜人的效果。确实,当今的语文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积极,在这种氛围中,学生迸发出了智慧火花,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然而,这种“气氛活跃,发言积极”,又让我们有的语文教师走入了另一个误区,一味地追求课堂“热闹”,片刻的“沉默”便视作“
期刊
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一中,有一位语文教师总是忙碌不休。有同事不解地说:你早已是高级老师了,又评上了省里的“十佳”,还要这么辛苦干嘛?难道想评特级吗?余老师闻听,也总是淡然一笑:特级固然值得追求,但是我更看重的是学生们眼里满意的微笑。  从2002年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通过招聘考试调入昌江一中以来,余老师已经连续教了七年的高三,毕业的已8个班500余位学生。为了上好课,余老师在备课上下足了工夫。他的课堂
期刊
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同学们的学习日益紧张。面对繁重的复习任务,有的同学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却不知所措;有的同学如无头苍蝇到处乱撞,虽忙碌不已却收获甚微;还有的同学干脆“今朝有酒今朝醉”,寄希望考试时能“灵光一现,菩萨显灵”……我们该如何进行期末考试的复习呢? 复习方法多种多样,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希望本文能给同学们的复习带了一些指导和灵感。  1. 做好复
期刊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北宋之交著名女词人。她出身富贵,才貌出众,善绘画、通音律、工诗词,是历史上少有的才女,但她的婚姻很不美满,婚后抑郁寡欢,故词中“多忧愁怨恨之语”。  这首词写一位闺中女子(实际上是作者自己)在明媚的春光中,回首往事,而愁绪万端。  上片
期刊
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是河北省重点中学,创建于1948年3月,1996年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重点中学。2001年经河北省教育厅评估,省政府批准,被授予“河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称号。  学校位于石家庄中心地带,毗邻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和河北日报社,学术氛围浓厚,交通便利。校园环境幽雅,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开,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体育馆、学生食堂错落有致。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阅读是语文能力的基石,语文素质的高低同能否扩大阅读面有很大的关系,这是许多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同时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最感头痛和棘手的问题。因为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初中生都不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他们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少得可怜。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80篇(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可是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有阅读课
期刊
语文课教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能在语文教师中引发热议。日前,全国9所高校的师范教育专家集聚上海师范大学,就教育部“国培计划 (2010)——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进行经验交流。2010年,国内所有省份均步入“新课改”行列,各地共有200多名小学、高中语文名师在上师大分期研修。“国培”之后,教师们纷纷表示,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这里激荡,自己的教学方法面临革新。  语文课别教成旅游推介  在人教版
期刊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古人称文章好的开头为“凤头“,可见开头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它能提炼中心,完整结构,吸引读者。它能使文章锦上添花,令阅卷者倦处生神。这种说法并不夸张。因此,作文时多花费点时间、多动点脑筋,写个好的开头,是十分必要的。下面笔者结合例文谈一下作文开头常用“七技法”。  一、抒情点旨法。即在文章的开头就直接倾诉自己的真情,以点明文章的主旨。常用的抒情法有假设式抒情、对比式抒情和烘
期刊
徐志摩(1897-1931),浙江省海宁县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的代表人物。1910年开始接受“新学”,1921年春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剑桥大学两年的英国资产阶级教育,给了他很深的影响;剑桥大学的两年自由生活,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在《康桥,再会吧》中说,康桥,是他“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泉源”“精神依恋之乡”,他的诗情是和他的理想一同在英国的康桥萌发的。   “人是自然的产儿,就好比
期刊
“碎石、寻玉、造匣、拟题”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读后感写作“八字诀”,颇受学生好评。下面以《为学》读后感写作为例,谈谈该“八字诀”的用法。  一、碎石,即对阅读的材料进行认真思考、细致分析  读后感,是对阅读原文后的感想。“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缺乏对原文的认真分析、研究,“感”就失去了依托和出发点,文章就很难写下去。若东拼西凑,强缀成文,也难免因缺乏真情实感而为败笔。所以要想成功地写好读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