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的阅读不算系统,写作也是半路出家。我从22岁进入童书出版行当,到55岁离开,很有幸与书尤其童书打了几十年交道,我把人生最好的时光都交给了它。出版待我不薄,它叫我热爱书,热爱阅读,以至于去写书。 回想起来,我对书的热爱始于童年。小时候读了些书,父母鼓励我读书,给我订杂志买书,《小朋友》《儿童文学》和《红领巾》是一直订的。《中国少年报》开始没有订上,因为一个班仅分配几份,不过作为补偿,可以在新华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阅读不算系统,写作也是半路出家。我从22岁进入童书出版行当,到55岁离开,很有幸与书尤其童书打了几十年交道,我把人生最好的时光都交给了它。出版待我不薄,它叫我热爱书,热爱阅读,以至于去写书。
回想起来,我对书的热爱始于童年。小时候读了些书,父母鼓励我读书,给我订杂志买书,《小朋友》《儿童文学》和《红领巾》是一直订的。《中国少年报》开始没有订上,因为一个班仅分配几份,不过作为补偿,可以在新华书店到学校来卖书时优先买一本书。
那时我住在南京,每个星期天,父母就带我去中山东路的新华书店买书。记得有个大雪天,母亲带我去新华书店,我买了《儿童文学》。回来时母亲带我顺道去同事家串门,他们说话,我就在一边看新买的杂志,那一期上有金近的《狐狸打猎人的故事》,看得津津有味。父母文化都不高,但也看书,藤制的小书架上有父亲的《铁流》,我也看。母亲的包里那些日子就放一本《红岩》,说办公室的人都看,吸引了我。父母对我看书也没有硬性要求,也不管我功课,就是要我别躺着看把眼睛看坏了,别吃饭看把胃弄坏了。于是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因为有习惯了,找到什么书读什么书,《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是小学五年级读的,那时我去亲戚家住,他家里有大学生,床上扔着这些书,我就拿来读,读得似懂非懂。
有了书要抓紧看,因为还有好多人等着。坐着看,躺着看,吃饭时看,黑咕隆咚的走廊里也看,父母怎么喊也不顶用,到底把眼睛看近视了。年纪到了想去当兵,可是眼睛不合格,可发愁了,于是我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跑到山上去登山远眺,据说有用。不用督促就做眼睛保健操,手指头把眼皮都刮出茧子了。教室黑板上的标语上有几行小字,每天盯着看,要是能看清就心花怒放,阴天看不清心情就像天气那样沮丧。幸好眼睛没有坏到那个份上,有惊无险当了兵。
当了兵的我依然喜欢读书,白天训练学习,没有空闲时间看书。熄灯号响了后,就钻进被窝里,打手电筒看,看鲁迅的书,也看马雅可夫斯基和郭小川、贺敬之的诗。我当时手头有个本子,把看到的警句妙语和段落往上面抄,类似于现在的学生抄好词好句。拉练时也把书打进背包带着,到了宿营地晚上有书看,背包就算比别人的沉些也愿意。读书没有功利,就是成了习惯,没想到要写作当作家。后来父亲写信说有个朋友在出版社工作,听说我喜欢看书,问想不想去出版社工作,想的話就写点什么去看看。我当然想去,知道出版社是出书的,我喜欢看书。那时正值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我就写了首马雅可夫斯基式的诗寄去。就这样,我退伍后就进了出版社,做了童书编辑。这是读书给我带来的机会吧。
后来我做了总编辑和社长,便号召编辑能写作的就写作,还出了个政策——每位写作的编辑,可以在本社出一本书。因为我觉得,编辑要是能够写作,就能很好地与作者交流。要想写作,就要读书,读书能激发对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要叫编辑通过阅读写作和受人尊重建立起职业兴趣,包括派编辑人员轮流去国外参加书展,这不仅仅是福利和找几个版权,也是去看国外的同行怎么工作,看做书多么有尊严,书能做得多么漂亮,这也是建立职业兴趣的一个方法。在当时,我们是新成立的地方出版社,那时有的童书出版社有不少作家和画家在做编辑,他们懂书,有作者资源会培养年轻作者,抓了很多好稿子,撑起了出版社的柱和梁,我也想叫我们的出版社这样,聚集起专业的人才,出版许多好书。通过多方面努力,我们慢慢建立了一支优秀的编辑队伍,整个出版社的发展健康而快速,积累了大量好产品,形成了品牌影响力,成为业内很重要的一家童书出版社,有的编辑成为业内很有影响力的编辑。
在我看来,要做一个好编辑,首先要有学识,要有鉴别和处理文本的能力,更需要能够洞察和构建,能够给作者提出建议,引导他们发挥潜在的特长,写出更出色和不一样的作品。我现在是个作者,我希望编辑和我交流,指出我稿件里的问题,告诉我怎样做才能更好,才能写得有进步。当一个好编辑,就要大量阅读,要知道你的领域里高度在哪里,如果不知道高度,不能和作者一起去达到高度,服务再周到,也不会成为一个好编辑。
我做童书出版做得正好时去了作家协会工作。为了这个我还病了一场,因为我的心都在童书上,我不知道离开它我还能做什么。我又开始阅读,读了些做出版时无暇顾及的书,开始写作,找到了继续与童书为伍的方向。这些年来,我边阅读边写作,写出了一些作品。我遇到许多好朋友,他们从各方面帮助我,有经验的作家和研究者给我开书目。好编辑和我交流,给我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我是看着中国的童书出版一步步走过来的,我知道现在这样的局面多么来之不易,我们都要好好维护它。我会好好读书充实自己,用经典照耀自己,使自己的文字能闪耀光芒。我将慢慢写,和好编辑好出版社一起,继续为童书的繁荣出把力。
责编:何建娇
其他文献
书读得最开心的时候,是凭兴致读书。身边如果有本书,随手翻翻,既和做课题、搞科研没有丝毫联系,也和做作业、赶任务搭不上边际。这种时候读书,心情往往是最高兴的,因为既没有一定要读出什么来的负担,也没有一定要从书本里研究出什么来的压力。通常的情况是,只要那本书能够看得下去,就一定会读下去。凭兴致读书时对书的范围是没有什么限制的,而且何时读书也从来不去确定。在大多数情况下,读书的姿势大概也是不很雅观的,坐
請铭记 那一张红色的船票 先辈们曾高举着它登上红船 于是南湖的粼粼波光中 火热的信仰缓缓起锚 革命在岁月长河里勇敢航行 那船票把纯粹理想变成奋斗的桨 请感恩 那一张红色的船票 祖辈们凭它登上无畏的破冰船 这便是劈开屈辱的新中国 拥有比钢铁更坚硬的脊梁 解放的旗帜飘扬在重生的航道 那船票把卑躬屈膝变成昂首阔步 请珍惜 那一张红色的船票 父辈们用它登上改革年代的货船
巴黎莎士比亚书店 西尔维娅·惠特曼是位于巴黎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店的所有人。这家著名的波西米亚风格的书店,由美国人西尔维娅·比奇创办于1919年。20世纪20年代,书店是当时许多著名作家和诗人的聚集地,如埃兹拉·庞德、欧内斯特·海明威等。1941年,西尔维娅·比奇宁可关闭书店,也不肯将最后一本乔伊斯的《芬尼根守灵夜》卖给纳粹占领军官员。 西尔维娅·惠特曼的父亲乔治·惠特曼于1951年成为这家著名书
四月,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春风轻拂,天清气爽。当第26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书香中国”建设如火如荼,中华大地充溢着书香。 3月31日,“百年辉煌共读华章”——上海、湖南、江西、安徽等五省在武汉联合点亮“长江读书节”的阅读之灯,拉开了四月全民阅读月的序幕。接着,黑龙江第七届“书香中国·龙江读书月”、广东“南国花正红”、重庆四川成渝双城阅读联动、云南“书香云南·全民阅读月”、陕西以“百年征程·
书名:《人民至上》 作者:阮青 出版: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作出的精辟
其实我不太关心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我关心的是我为什么读书。我觉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关心我为什么要读书,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反思我一生,读书对我最大的益处,就是我不是我们了,我是我。 什么意思呢?其实读书要解决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我们到底读完书之后是想变得和人一样,还是想变得和人不一样。如果没有这个问题在那悬着,读书其实没有多大意义。 但这个事情是分成两步走的,第一步,你必须先得变得跟人一样,然
距离不能触及的岛屿,心曾经在痛 宛如海洋蓝色的梦想 渴望覆盖国的家、水的边缘 南海的鱼群漂泊已久,在守望中 聆听海岸呼唤 像海鸟一次次无助的飞翔 翅翼被沉重的阴影束缚 航母的心结,错过了盛开的浪花 让异国的舰船长驱直入 祖国的胸怀,总是抱不拢远方的孩子 在屈辱中强忍泪水 用愤怒的海浪捶打失落的岛礁 有家就有温暖,就有穿过海洋的庇护 一滴水可以洞穿坚硬的石头 让祖国挺直脊
夜幕沉沉,寒风呼啸。关上窗户,我坐在书桌前,翻开《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书厚过砖头,600多页,二十五章。昨夜一气看到第十二章“中国的昨日与现在”,今晚接着行云流水地往下读,争取在明夜啃掉这块沉甸甸的砖头。速读的习惯和能力由来已久,是我上初中时被父亲单位的“大笔杆子”逼出来的。也是他,把我引上的阅读之路。 我上的中学就在我的出生地。它是全县最偏僻的一个农耕小镇,也是公社“首府”
借阅点距离远、山路崎岖,是四川旺苍县推广全民阅读的难题。为了延长公共文化服务半径,当地以试点村落农家书屋为核心,在社组集中地带挂起图书漂流柜。 图书从县城“走”到乡村,从农家书屋“走”进居民家中,流淌在田野上的这缕书香,让阅读成为村里的一道新风景。 四川广元市旺苍县城南,群山连绵,公路一直向山上延伸,直入东河镇红垭村。 春日正暖,村民辜朝兵爬上山坡,走向自家的养鸡场。辜朝兵的养鸡经验,来自在
薛冰先生是著名的作家、藏书家,也是南京著名的乡邦文献研究学者,是当之无愧的“南京文化名片”。薛冰先生酷爱读书、藏书,作为资深爱书人,他见证了南京书店业几十年的兴衰沉浮,体验了其背后的文化变迁。 本文选自2001年薛冰先生回顾南京书事的长文《南京书事》,原题《书店风景:各人头上一方天》,本文选取的段落,记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南京出现的一些有文学特色的独立书店(当时还没有“独立书店”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