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肝脏肿块的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层螺旋CT具有各项同性、极快的扫描速度、超薄层厚等优势,能显示更小的血管分支。本研究对36例患者行肝脏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旨在探讨对肝脏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肝脏肿块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132-01
  多层螺旋CT具有各项同性、极快的扫描速度、超薄层厚等优势,能显示更小的血管分支。本研究对36例患者行肝脏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旨在探讨对肝脏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我院2010年4月~2013年6月经过手术病理临床证实的肝肿块病变36例共43个病灶。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18例,穿刺针吸细胞学证实11例,根据甲胎蛋白和B超检查、临床随访0.5a以上而证实7例。43例中男21例,女15例。最大病变5cm,最小0.5cm。其中肝癌14例、血管瘤10例、肝转移瘤7例、肝脓肿5例。
  1.2方法。使用双北(碘海醇注射液)或优维显(碘普罗胺注射液)30~60ml经肘正中静脉在10~20s内快速注入,于注药后不同时间10、15、20、25、30、35、40、45、50s和1、2、3、4、5、6、7、8、9min进行系列动态扫描。扫描层面根据CT平扫选择病变最大最显著层面。取患者仰卧位,做造影剂过敏试验,试验阴性进行下一步。患者仰卧于CT扫描床上,从足部向上扫描一张定位像,最长1536mm,根据申请单的提示确定扫描范围。扫描参数:120kv,150mAs,0.75mmSlice,每圈移床量(Feed/Rotation)10mm,扫描延迟时间25s,Craniocaudal(头到足扫描方向)。造影剂选择欧乃派克或优维显80~100ml,用高压注射器设速度2~3ml/s选肘正中静脉给药,进行双期螺旋扫描。
  2结果
  原发性肝癌中动脉期病变轻度增强仍显低密度9例,较明显增强病变7例,肝脏呈等密度6例,病变显著增强高于肝密度8例,肿块内显示粗大或蛇行不规则血管影6例。门静脉期很快变为低密度,最快25s,最长135s。肝血管瘤、肝转移瘤、肝脓肿等都有不同程度强化。肝血管瘤10例中有9例动脉期显示周围斑点状强化或外围性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80s全部强化2例,135s全部强化3例,5min全部强化2例,2min全部强化1例,余1例6min尚可见中心部斑点状低密度。全部病例10min延迟扫描仍见增强效果。转移瘤动脉期周边部明显强化4例,周壁厚薄不均匀。无明显强化3例,未见粗大供血动脉,门静脉期均显示为低密度。肝脓肿动脉期周边部环状增强,较规整,病变内无强化。有3例周边部在强化环的衬托下可见双重轮廓。
  3讨论
  肝脏的双重供血提高了CT造影显示肝肿瘤的能力。多数肝肿瘤只有肝动脉供血,几乎不接受门静脉供血。
  因很多肝肿瘤是乏血管的,而且因肿瘤内坏死,囊性变,肿瘤血管等,既往腹部CT扫描选择在平衡期前最佳肝脏强化时间扫描成像显示病变是适宜的,但因诱导时间较长,此期成像对富血管肿瘤及定性诊断是困难的。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能分别显示肿瘤的最佳增强期和肝脏的最佳增强期,因此能更好显示病变的血供特点和病理生理学特征[1-3]。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期表现粗乱不规则血管或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后1~2s恢复为低密度,而多层螺旋CT恰好反映了肝动脉供血、坏死、囊变等特点。由于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不仅可获得薄至0.75mm一层的图像,而且可完成许多种技术的成像,更利于肝肿瘤的早期诊断,甚至对伴肝硬化的小肝癌的诊断提供了更加有效依据。而肝血管瘤是开始呈周边斑点状强化或外围增强,逐渐向心性扩展强化,4~8min仍显示增强效果为其特点[4]。
  肝转移瘤多表现为平扫低密度,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即使有强化周边部也显厚薄不均,而且在双期CT像上均呈低密度,明确提示乏血管性。部分周边部增强也仅持续2~3min。肝脓肿显示边壁环状增强或显示双重轮廓,脓肿无增强。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肝脏的定位及鉴别诊断更具重要价值[5]。
  普通增强CT主要充分显示病灶,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则强调病变的动态增强变化。无论用手推或高压注射器均需保证在注药后10~35s内扫描3~4层,注射速度要保证在3~8ml/s,注射总量我们用80~100ml,国外有人用150~180ml,在高压注射器的情况下,CT室护士是要付出受辐射代价的,对此减少注射总量至50~60ml是有效方法。注射总量减少,在平衡期出现前只仅仅提供一个短暂的最佳肿瘤强化时间和肝脏强化时间,对此注射速度尤为重要。因此使用多层螺旋CT行肝脏双期扫描,不仅提高了肝肿瘤的检出率,而且利于肝脏微小病变的早期发现,为患者的生存争取了宝贵的时间[6-8]。
  参考文献
  [1]Garcia PA, Bonaldi VM.Bret PM, et al.Effect of rate of contrast medium injection on hepatic enhancement at CT[J].Radiology.1996, 199: 185-189
  [2]Foley WD.Dynamic Hepatic CT[J].Radiology.2009, 170: 617
  [3]Riordan EO, Craven CM, Wilson D,et al.Dual phase hepatic CT: Influence of scanning direction on liver attenuation [J].AJR, 2000, 174: 1417-1421
  [4]陆蓉,施裕新,顾美芳,沈飞,朱小庆,贲志进.16排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6):853
  [5]周康荣,主编.螺旋CT[M].第1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97-115
  [6]张工化,卢众志.双螺旋CT肝脏增强双期扫描的定位诊断[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7):997
  [7]郑进方,王海东,符少清,等.螺旋CT双期扫描诊断伴肝硬化的小肝癌的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10):1462
  [8]黄远亮,王卫中,吴秀蓉,等.多排螺旋CT对巨大型肝癌诊断[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1):7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与分析过程。  方法:对我院2008~2012年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经内科及静脉止血药的治疗下均出血停止好转出院,治愈率100%。  结论:静脉止血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治疗方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到我院普外科的200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100例)采用采用急腹症剖腹探查,观察组(100)采用腹腔镜探查。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确诊、术后住院天数、进食量、止痛药、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入院诊治的25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采用的溶栓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25例患者溶栓治疗后17例血管完全再通,5例血管部分再通,3例血管未再通。尿激酶溶栓总有效率为88.0%。25例患者的NIHSSS评分在溶栓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5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鼻窦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一年间我院收治的79例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将采用鼻窦镜手术治疗的 4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微波热凝治疗的 39 例作为对照组,根据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病例数39例,高于对照组的35例,观察组的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的89.7%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疗效。  方法:将来我院治疗初次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2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为常规组,纳洛酮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3mg/次的纳洛酮,加入1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两组均为14天一疗程。观察两组结果。  结果:纳洛酮组在意识障碍的恢复、血肿吸收、水肿产生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常规组。  结论:纳洛酮临床治疗脑出血不只是可以改善神经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对胸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复苏的影响。  方法:选择SAS I~Ⅱ级36例胸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3组。每组1 2例。A组为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为静脉全身麻醉组;C组为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全身麻醉组,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进行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各指标的监测。  结果:全身麻醉联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左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间的剖宫产术后产妇5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0例。观察组采用左布比卡因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比两组产妇接泵后4h、12h及24h的VAS评分和肌力恢复至4级及以上的病例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结果:观察组产妇和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62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2.4±6.2)min、(41.6±6.5)mL、(10.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后遗症的高危因素,为降低此类情况发生率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儿生活质量。  方法:对研究组支原体肺炎发生阻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与对照组支原体肺炎未发生阻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研究组患儿体内MP-IgM、血沉以及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白细胞水平与对照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因。  方法:对145例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神经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根据患者既往史、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可确定病因。本组患者中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127例,占总病例人数87.6%。  结论:加强预防脑血管疾病,减少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帕金森综合征临床特征MRI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