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jh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结合常德市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现状,提出了适宜地方院校借鉴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方高校 ; 转型 ; 创新实践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湘教通[2016]400号);湖南文理学院2016年教改项目(校办通[2016]23号)。湖南省大学生研创项目(湘教通[2016]283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231-01
  1.常德市高校工科生创新创业现状
  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以来,常德市六所大专院校着力工科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工作,社会与城市的发展对学生创新能力要求逐渐增强,而在人才培养大纲中理论与创新实践矛盾较大,急需建立一种适应于教学和实践并存的培养模式。研究团队走访了常德市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发现根据专业不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也有区别。如:湖南文理学院结合转型强化高校直接面向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通过转型建立了协同服务中心、制定创新产业大楼方案等实践基地;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建立校内创业孵化基地、人才服务中心等,通过简化公共课学时,给学生留出大量的实践实习时间,学生能在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专业课程和选修自己喜欢的课余实践课程,服务社会能力较强;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结合专业优势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直接服务于实践,最大程度上锻炼了现场应变能力。
  1.1优势
  地方高校在培养学生定位上接地气,能落实到实践教学,相关双师型教师能积极联系企事业单位,强化自身基础知识,建立相当多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1.2劣势
  高校与高校间的实践联系不是十分紧密,在资源条件的共享上相对闭塞,社会实践基地挂牌后无法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功课学生的基础课中大部分被公共課占据,虽然创新创业学分代替选修学分,由于选修课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低,在教学和缓解学生课业压力的作用不大,工科生疲于应对繁重的课业压力,使得创新成果质量差,教师评价体系的不健全使得创新实践成果数量和质量均受到限制。
  2.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2.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兴趣
  传统的“一对多”教学模式是地方院校工科专业的特点,尤其是工科生公共课基础薄弱,底子较差,在学习自制力上十分欠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要求60分及格,学生低标准要求自己,更谈不上创新。以慕课、互联网+等模式渗入教学,增设课外学习作业,把课堂交给学生,以交流为主,教师启发式点评的互动方式才能提高实践成果质量。
  2.2灵活考核标准,解放学生大脑
  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不适合所有的地方院校的工科学生,大部分学生在创新方面并没有天赋,而小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上是值得下功夫的,往往创新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公共课及专业理论课上存在难以及格的问题,结合这种情况,教育工作者需要灵活考核标准,建立互补型的课程考核体系,进而从学校层面建立智能化管理平台,将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建立档案库,细化课程考核分值。
  2.3督评信息化管理,改革教学管理体系
  高校工科专业中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师往往是“双师型”教师,此类老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而授课课时每年在350-800课时,在繁重的课堂教学中建立创新督评考核体系能调动教师在此项工作中的积极性,鼓励改革原有呆板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
  常德市高校工科学生在实践性教学环节展现的创新力强于理论课,作为创新实践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应有自主意识,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打破常规。地方高校应在通识教学基础上放开思维,培养大脑活跃具有“中国梦”思维的实践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吕亚荣.规范化创新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文汇,2012.12
  [2]李月晶.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校教育研究,2009.2
  作者简介:管益敏(1983—),女,汉族,湖南常德人,湖南文理学院副教授/工程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城镇景观规划方面的研究。
  王云(1974—),男,汉族,湖南常德人,湖南文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植物资源与开发方面的研究。
  顾建中(1975—),男,汉族,湖南常德人,湖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及植物栽培方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为社会输送人才,因此,只有把握好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教育的实施才有意义。然而,从目前来看,大学中文教育的弊病在于现代文学观念的欠缺以及教学模式存在漏洞,而如何矫正和改进现存问题,是为广大一线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实践,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文教育 ; 文学观念 ; 教学模式 ;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
期刊
【摘要】《在中国古诗的屋檐下》是诗人马利军对古诗词的解读集。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具体处境、文化素养等因素,以变化多样的文体形式为载体,对33首古诗词进行再创造的解读,思维活跃、古今对接、标题新颖、观点独到,带给读者贴近心灵的别样享受。  【关键词】马利军 ; 古诗解读 ; 评析  【中图分类号】G229.27;H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36-
期刊
【摘要】责任感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学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还没有形成,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时期,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承担起这一职责,引导学生扭转各种不良倾向,通过班级建设、学科教学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责任担当意识,成长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高中教育 ; 社会责任感 ; 重要意义 ;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
期刊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的重心,既是班级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条件,也是班级目标实现的途径。面对中职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班主任——最核心的管理者,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师爱”的专业程度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我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反思和重建班级管理观。  【关键词】班级管理 ; 师爱专业 ; 反思与重建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B 【
期刊
【摘要】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裂缝”长期无法弥合导致了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而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关注度不够、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家庭教育欠佳则使得“留守儿童”持续存在并发展着。这些“留守儿童”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面临诸多成长的问题。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 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相应措施,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
期刊
【摘要】新媒体是除了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外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越来越多的体育组织认为新媒体在体育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推广体育运动、颂扬体育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媒体主导的传播格局中,微博、微信作为新媒体的典型代表是当今中国传播领域中的主流力量。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WTA天津公开赛新媒体(以微博、微信为代表)传播相关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探讨体育
期刊
【摘要】本文以人教社新版PEP教材为基础,根据新课标理念,结合教学实践,以及最近参加的新教材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提出了新教材下教师如何利用 Let’s talk 和 Let’s learn 两大板块,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小学英语课堂真正“活”起来。  【关键词】新教材 ; 英语课 ; 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
期刊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广大教师为适应新时期教学标准的要求,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就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教学方法。作文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学会取人之长来补己之短,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来优化自己的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阅读兴趣 ; 阅读习惯 ; 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258.2;G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
期刊
【摘要】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今天,高中语文教学又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培养高中生文字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更丰富学生的思想领域,陶冶学生情操,懂得鉴赏文学作品等,而对古文——文言文的赏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因此,探析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不可或缺。以下笔者就从文言文教学的实践出发,简要分析几点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望对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审美鉴赏、审美创造能力,
期刊
【摘要】在汉族士林尤以仕清为耻的舆论背景下,纳兰容若以小令《江南好》为仕清的友人们击节,表面看来是对友人的关怀,其实暗藏为汉儒仕清剖辨的深意。  【关键词】士人心态 ; 词人立场 ; 友情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92-01  江南好,水是二泉清。味永出山那得浊,名高有锡更谁争。何必让中泠。(纳兰容若《江南好》)  公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