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古以来笔墨在中国画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和重要元素,是不得不提的技法,更是画家心灵的寄托,情感的表达,功底与能力的表现,本文旨在梳理陆俨少山水画刍议中对笔墨的解读,并就笔墨的实际运用和笔法墨法的理论知识进行概括。使我们对中国画的笔墨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让我们体会到绘画理论知识的指导性作用,从而理解读书对绘画的重要性。
【关键词】陆俨少;山水画;笔墨精神
一、引言
读陆俨少山水画刍议关于笔墨的泛论对我绘画上有了很大的启发,以前模糊不清的问题一下子就明白了。作为一名专业的国画学习者。更应该深入了解陆俨少先生笔墨形成的渊源,笔法墨法的系统知识脉络,以及在当今时代,我们如何用笔墨去表现自己,在学习陆俨少先生的笔墨里又有自己新鲜的血液呢?
二、陆俨少与笔墨
陆俨少从小就喜欢画画,信笔涂鸦,也没有老师指点,在乡间也看不到名作,但是对国画充满了兴趣,一副好画,他就仔细的看逐笔的看,看他总的神气,看他如何布局,如何用笔,如何渲染,默记在心,心中有一个好的标准后,在看其他的画才有所比较。当时吴湖帆的画很有名,设色有其独到之处,非他人所及,陆俨少认为如果走他这条路,研求设色,他的技法是可以学到,但是,吴湖帆画中的婉约雅致的词意,风韵嫣然的娴静美,是没办法达到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长有短,陆俨少认为自己的性格体现在笔墨上,无婉约之境,是诗意而非词意,只有以己之长,才有超越前人的可能,至此陆俨少在山水画中更加注重自身的特点,注意线条,研究笔墨点线,笔笔见笔,不欲以色彩取媚。绝去依傍,另辟蹊径,才有所创新。
三、陆俨少笔法
陆俨少论用笔有快有慢,有时振笔疾书,有时轻描淡写,有时从容不迫,云烟落纸,弄笔如弹丸,随意点染,皆成文章;有时揎拳卷袖,狂叫惊呼。下笔如急风骤雨,顷刻立就,未放先行,欲倒又起,虚实变幻,不可揣测。这是用笔与创作时情绪结合,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在练笔阶段,为了用笔的变化,他要求:用笔要竖得起,臣得下,竖笔拖笔必须穿插交叉互用;提揿二者穿插互用;中指拨动,因中指最靠近笔尖,稍动一下,点画之间便起微妙的变化;用笔节奏动静参用,几笔凝重沉着之间,参以几笔飞动之势,以求不平。陆俨少强调用笔变化,这一方面是出于用笔规律本身需要,另外一方面则是出于表现不同对象的需要。因此他说:峰峦、山石、屋宇、桥梁之类,是静止的东西,是画得稳重。云水等要画得流动。草树有风则动,无风则静,在动静之间。画雪景要画得静,画大风大雨要画得动。由于对象的殊异,引起了画法的动静不同。山是静的,由于云气的流动而益见其静;急流是动的,急流是动的,由于礁石的兀峙而益见其动。有的笔沉着凝重,力透纸背,有不可动摇之势,是属于静的方面,如画山石等等,而画云水,用笔流畅飞动,和山石之笔墨形成尖锐的对比,使动者益动,静者益静。
陆俨少对用笔最初比较强调变化,其变化的规律既是来自生活,也是来自传统。他早期的用笔可以看出受王、唐寅以至王蒙和陈洪绶等的明显影响。那时他是有一种将用笔的沉着与痛快分解开来,通过两者相反相成的并列以达到沉着痛快的效果的想法和做法。而后来他通过用笔修炼的深化,认识到只要用笔气盛,心有定力,下笔直书,就能够达到既沉着又痛快、两者兼有的效果。到了这时,用笔追求变化对他来说似乎已不很重要了,重要的是用笔的整体统一感。陆俨少晚年的用笔,可以说已将云、山、树、石都归入了一个整体浑沦的境界。
四、陆俨少墨法
陆俨少对于用墨,主张用笔既好,用墨自来。他认为所称'墨分五彩',没有好的用笔就觉无五彩之妙。主要还是在用笔,墨由笔生,笔干墨枯,笔湿墨润。在用墨中突出用笔的作用。原因之一是水分较多的湿墨。行笔要快,用湿墨笔多提起用笔尖,用干笔笔多揿下用笔肚子,因势利用,这里主张湿笔行笔要快多提起,是以见笔,以免笔迹因墨水太多而糊化。原因之二则是下笔平均着力,心中要有一种定力。对下笔平均着力,陆俨少解释用笔铺开而不散开,散开和铺开不同,虽然已经铺开但是还是可以聚合。另外他还解释说,不紧不结乃见笔法。松忌散,不散宣紧,但紧了又病结,笔与笔之间相犯乃结;笔与笔之间既无情感,又无关联,各自管自,这样虽松而病散;如果各顺其势,情感相通,互不打架,则虽紧不结。如果相生相发,顺势而下,气脉相连虽松不散"。陆俨少用笔铺开应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用笔本身不紧不结,笔毛是铺开而不散。用笔之所以能达到笔毛铺开而不散,是用笔本身含有内劲,因此,下笔使笔毛铺开,笔迹呈开张之势,但因用笔者有内劲,放开之势中同时又含有收敛的势态,所以笔毛虽铺开而不散。实际上这也就是用笔的弹性伸缩惯性所造成的。二是用笔铺开也指在运笔过程中一笔一笔的运行铺开。这要求笔与笔之间昼不相犯以免结和糊,同时又要避免笔与笔之间因自管自而无关联,这就要求用笔有一种平均的、连贯的、绵绵不绝的定力。也就是说,要通过连贯的、绵绵不绝的内劲,使得笔毛的收放张敛处于一种有序的节律伸缩之中。因此也可以说,用墨讲求用笔要铺开,也就是要通过用笔来铺墨,这铺开的墨要求丰腴(含力度而润)且较均匀,显得十分自然。要求墨丰腴而不烂,当然作画时不能老是去蘸墨。不老是蘸墨,笔中墨水会越来越枯淡,这就要求我行我素,通过下笔的定力,使笔迹从枯迹中显出丰腴。用笔相对于用墨之能事,大约就在于此了。
五、如何学习陆俨少的笔墨精神
一个画家形成他独特的风格,有其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经历不同,环境不同,想法也会不同,世上也只有一个陆俨少,我们喜欢他的画,也觉得他说的都是对的,可以学习,用到自己的身上来,不能一味模仿,将自己圈在这个范围里。学习前任的技法,站在传统的角度上观察自然的山水草木,在从内心获得对外的真实感受,才能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陆俨少:《山水画刍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12月.
【关键词】陆俨少;山水画;笔墨精神
一、引言
读陆俨少山水画刍议关于笔墨的泛论对我绘画上有了很大的启发,以前模糊不清的问题一下子就明白了。作为一名专业的国画学习者。更应该深入了解陆俨少先生笔墨形成的渊源,笔法墨法的系统知识脉络,以及在当今时代,我们如何用笔墨去表现自己,在学习陆俨少先生的笔墨里又有自己新鲜的血液呢?
二、陆俨少与笔墨
陆俨少从小就喜欢画画,信笔涂鸦,也没有老师指点,在乡间也看不到名作,但是对国画充满了兴趣,一副好画,他就仔细的看逐笔的看,看他总的神气,看他如何布局,如何用笔,如何渲染,默记在心,心中有一个好的标准后,在看其他的画才有所比较。当时吴湖帆的画很有名,设色有其独到之处,非他人所及,陆俨少认为如果走他这条路,研求设色,他的技法是可以学到,但是,吴湖帆画中的婉约雅致的词意,风韵嫣然的娴静美,是没办法达到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长有短,陆俨少认为自己的性格体现在笔墨上,无婉约之境,是诗意而非词意,只有以己之长,才有超越前人的可能,至此陆俨少在山水画中更加注重自身的特点,注意线条,研究笔墨点线,笔笔见笔,不欲以色彩取媚。绝去依傍,另辟蹊径,才有所创新。
三、陆俨少笔法
陆俨少论用笔有快有慢,有时振笔疾书,有时轻描淡写,有时从容不迫,云烟落纸,弄笔如弹丸,随意点染,皆成文章;有时揎拳卷袖,狂叫惊呼。下笔如急风骤雨,顷刻立就,未放先行,欲倒又起,虚实变幻,不可揣测。这是用笔与创作时情绪结合,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在练笔阶段,为了用笔的变化,他要求:用笔要竖得起,臣得下,竖笔拖笔必须穿插交叉互用;提揿二者穿插互用;中指拨动,因中指最靠近笔尖,稍动一下,点画之间便起微妙的变化;用笔节奏动静参用,几笔凝重沉着之间,参以几笔飞动之势,以求不平。陆俨少强调用笔变化,这一方面是出于用笔规律本身需要,另外一方面则是出于表现不同对象的需要。因此他说:峰峦、山石、屋宇、桥梁之类,是静止的东西,是画得稳重。云水等要画得流动。草树有风则动,无风则静,在动静之间。画雪景要画得静,画大风大雨要画得动。由于对象的殊异,引起了画法的动静不同。山是静的,由于云气的流动而益见其静;急流是动的,急流是动的,由于礁石的兀峙而益见其动。有的笔沉着凝重,力透纸背,有不可动摇之势,是属于静的方面,如画山石等等,而画云水,用笔流畅飞动,和山石之笔墨形成尖锐的对比,使动者益动,静者益静。
陆俨少对用笔最初比较强调变化,其变化的规律既是来自生活,也是来自传统。他早期的用笔可以看出受王、唐寅以至王蒙和陈洪绶等的明显影响。那时他是有一种将用笔的沉着与痛快分解开来,通过两者相反相成的并列以达到沉着痛快的效果的想法和做法。而后来他通过用笔修炼的深化,认识到只要用笔气盛,心有定力,下笔直书,就能够达到既沉着又痛快、两者兼有的效果。到了这时,用笔追求变化对他来说似乎已不很重要了,重要的是用笔的整体统一感。陆俨少晚年的用笔,可以说已将云、山、树、石都归入了一个整体浑沦的境界。
四、陆俨少墨法
陆俨少对于用墨,主张用笔既好,用墨自来。他认为所称'墨分五彩',没有好的用笔就觉无五彩之妙。主要还是在用笔,墨由笔生,笔干墨枯,笔湿墨润。在用墨中突出用笔的作用。原因之一是水分较多的湿墨。行笔要快,用湿墨笔多提起用笔尖,用干笔笔多揿下用笔肚子,因势利用,这里主张湿笔行笔要快多提起,是以见笔,以免笔迹因墨水太多而糊化。原因之二则是下笔平均着力,心中要有一种定力。对下笔平均着力,陆俨少解释用笔铺开而不散开,散开和铺开不同,虽然已经铺开但是还是可以聚合。另外他还解释说,不紧不结乃见笔法。松忌散,不散宣紧,但紧了又病结,笔与笔之间相犯乃结;笔与笔之间既无情感,又无关联,各自管自,这样虽松而病散;如果各顺其势,情感相通,互不打架,则虽紧不结。如果相生相发,顺势而下,气脉相连虽松不散"。陆俨少用笔铺开应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用笔本身不紧不结,笔毛是铺开而不散。用笔之所以能达到笔毛铺开而不散,是用笔本身含有内劲,因此,下笔使笔毛铺开,笔迹呈开张之势,但因用笔者有内劲,放开之势中同时又含有收敛的势态,所以笔毛虽铺开而不散。实际上这也就是用笔的弹性伸缩惯性所造成的。二是用笔铺开也指在运笔过程中一笔一笔的运行铺开。这要求笔与笔之间昼不相犯以免结和糊,同时又要避免笔与笔之间因自管自而无关联,这就要求用笔有一种平均的、连贯的、绵绵不绝的定力。也就是说,要通过连贯的、绵绵不绝的内劲,使得笔毛的收放张敛处于一种有序的节律伸缩之中。因此也可以说,用墨讲求用笔要铺开,也就是要通过用笔来铺墨,这铺开的墨要求丰腴(含力度而润)且较均匀,显得十分自然。要求墨丰腴而不烂,当然作画时不能老是去蘸墨。不老是蘸墨,笔中墨水会越来越枯淡,这就要求我行我素,通过下笔的定力,使笔迹从枯迹中显出丰腴。用笔相对于用墨之能事,大约就在于此了。
五、如何学习陆俨少的笔墨精神
一个画家形成他独特的风格,有其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经历不同,环境不同,想法也会不同,世上也只有一个陆俨少,我们喜欢他的画,也觉得他说的都是对的,可以学习,用到自己的身上来,不能一味模仿,将自己圈在这个范围里。学习前任的技法,站在传统的角度上观察自然的山水草木,在从内心获得对外的真实感受,才能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陆俨少:《山水画刍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