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如何面对被拆迁群众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y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德平是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长子。他不仅与父亲交流思想,而且及时记录下父亲的谈话内容。他撰述的文章,来自自己当时与父亲谈心时的“日记”。这让我们知道了在家庭生活中的胡耀邦和他对时势的态度和判断,价值斐然。
  面对被拆迁群众:我应向人民检讨
  1952年的1月8日,时任川北区党委书记和行署主任的胡耀邦同志在南充市检查工作。在步行途中,又检查了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和工人俱乐部工程。这时許多拆迁户向耀邦同志围了上来,纷纷诉说拆迁中的问题,当时政府威信很高,拆迁户也给足了领导们面子,虽无起哄闹事,但像这种直面的批评和意见反映,对耀邦同志来说还是第一次。
  耀邦同志耐心听取拆迁户的意见,又看到两处工程都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拆迁民房过多,因而当场指示因陋就简结束工人俱乐部全部工程,不准继续拆迁民房。并在1 月10 日致信南充市市长吴致中,请吴市长在南充市召开的二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宣读他写给大会的一封信。
  信中写道:“所购买的民房,是否还有没全部合理地给足购买金的,所收回的国有土地户,是否还有没全部妥善安置的,如发现有,务须由修建机关立即并合理地予以补偿和安置。不办或拖延者,以违纪论处。”
  耀邦同志还检查了自己的“官僚主义”:“一年多来,公家修建房屋,不仅浪费很大,而且因为收回了大量国有土地,购买了大批民房,特别是将其中一部分拆掉,使政府财产与政府威望遭受了许多损失。在这个问题上,我犯了官僚主义的错误,应向人民群众检讨。”
  由于政府、部队带头,南充市城建和居民住房等方面的矛盾处理得还算比较好,解决了拆迁户和政府用地的矛盾,也未留下什么后遗症。
  未曾想到,1952年7月耀邦同志奉命进京调中央工作,传言就是到政务院建筑工程部任常务副部长,部长是井冈山根据地的开拓者之一、老资格的陈正人同志。我想,传言比较可靠,因为这事是我外祖母告诉我的,她都知道,可知传言范围之广,可信度也就大了。为此,耀邦同志十分兴奋,能为全国城市搞基本建设,为老百姓修建房屋,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以后任命有变,致使他十分遗憾,郁闷了几天。
  看待小城镇建设:人都挤到城市怎么成
  耀邦同志对西方国家的小城镇印象很好,认为可以学习借鉴,为我所用。他说:“欧洲许多国家的小城镇很发达,人们并不羡慕大城市。我们也要逐步把小城镇搞起来,那里有适合当地条件的工业、商业、服务业,有比较好的教育和文化设施,有看戏、看电影、听音乐和吃东西的地方,有活跃的经济、文化和信息交流,不是很好吗?小城镇要搞就搞好,做好规划,搞一个成一个,不要搞了两年又拆。”
  如何平衡现代化大都市、众多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的人口和居住条件,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1978年春节,耀邦同志刚到中组部上班后,在跟一位中年朋友聊天时深情谈道:“不要忘记农村,中国幅员广阔之处在农村,中国的大舞台在农村。中国人口那么多,城市容纳得了吗?人都挤到城市怎么成?一定要建设好农村,要建设发展乡镇、小城镇。乡镇逐渐形成规模,星罗棋布,将众多农民吸引到小城镇,以城市带动星罗棋布的乡镇,带动农村,形成网式的格局,也许是解决中国众多人口的一个方向,一个发展模式。”
  1979年12月,耀邦同志主持召开了全国地县宣传工作座谈会,在会上他说道:“我的意见要从明年开始好好考虑建设小城镇的问题。使我们国家几千上万个小城镇,主要不是靠国家投资,主要靠集体投资的办法,集体所有制的办法,把我国几千上万个小城镇建设成为农村里面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中心场所。”耀邦同志说的用集体所有制的办法建设小城镇,是否空想?20 世纪80 年代发展起来的浙江苍南龙岗镇,萧山的航民村,东阳的横店村,北京的窦店村、郑各庄,江苏江阴的华西村,山东龙口市的南山村,广东顺德、东莞的小城镇的发展,就是这样的典型。
  1983年12月22日,在一次会议上耀邦同志又提出:“不能把眼光只放在十八亿或者二十亿亩土地上,只把眼光放在粮食上。必须要逐渐从耕地的狭小范围内一步一步地、积极地冲出来,离土不离乡。”
  看待消费:年轻人穿花衣服学开汽车
  在团中央工作期间,据耀邦同志的警卫秘书李汉平同志回忆:20 世纪60 年代,耀邦同志下乡调研,来到河北安国,在田间地头和一群男女青年社员席地而坐,他问:年轻人究竟有什么希望?有什么要求?青年们七嘴八舌地说:我们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旁边就是轰隆轰隆的铁道线,城里人的生活多好啊!
  我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一位女同学写过一篇作文,描写她在夏天穿了一件花色鲜艳的布拉吉。立即遭到周围同学的讥笑和讽刺,说她爱美,爱打扮,但她内心却充满了一种少年女生的愉悦。她的内心独白是:“今天我穿花衣服,明天你们就会穿上更美的连衣裙!”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当时穿花衣服的号召,就是团中央发起的,父亲当然是个最积极的策划人,并得到财政部的大力支持,国家为此增加了税收,时为财政部部长的李先念为此喜上眉梢。这是我记忆中耀邦同志第一次倡导消费。
  改革开放以后,耀邦同志率先穿起西装。为此,一些民主党派的老同志给他写信:中央提倡的都好,就是穿西装不好,因为西装不是我们的,应该穿中山装……他在大会上回答说:中山装也不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服装,是孙中山先生引进后改装的。
  改革之初,他就和身边的人讨论,要让青年人学些什么技艺呢?他提出应该训练青年人开汽车,他是否预见到今后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也会在本国大行其道呢?
  据李汉平同志回忆:1984年我们家从富强胡同6号搬到现在的居址,中央警卫局也给他分了一套居室,汉平同志想把原来的住房留下。耀邦同志对他说,富强胡同我家的房子要还给团中央,一间也不要留。你的房子也要还给机关。以后总有一天我们的老百姓可以用自己的钱买汽车、买房子。
其他文献
“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照旧不办”的“新衙门作风”,其本质上就是庸政懒政怠政,是一种新的腐败,危害不小。而要根治“新衙门作风”,必须多管齐下,要下“硬功夫”,出“杀手锏”“动刀子”“出重拳”。  “新衙门作风”:面热心冷,只笑不做  与面冷心冷的“老衙门作风”不同,改头换面、换上新马甲的“新衙门作风”是面热心冷,以崭新花样、微笑面孔、软拖手段表现出来,只微笑不干事。  一是“打太极”。一些部门
期刊
目前,法院为“老赖”准备了“10大酷刑”,可谓一旦失信,寸步难行。当然,构建诚信社会,绝非法院的事情,需要各个职能部门及相关企业协同配合,减少部门利益掣肘,降低追责门槛,尽最大限度压缩“老赖”的“赖账空间”。  近日,河北唐山男子赵勇在网上讲述了自己遭遇“教科书式老赖”的经历。  2015年,他父亲被女司机黄某撞成植物人。两年来,赵家承受了巨大的经济、精神压力,肇事方却没有赔钱,甚至在此期间黄某还
期刊
《论语》的《学而》篇提出了五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这五种关系无论是确立还是解除,个体自由选择程度都要受到家族、社会、时代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学而》作为《论语》的首篇,主要探讨了两个基本问题:“学什么”和“怎么学”。此篇中的“学”,不仅包括学习各种知识,还包括向生活实践学习,最终指向是学“为人”,即如何把“人”做好。《学而》篇提出了学“为人”要处理好五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兄
期刊
那天和父亲母亲在家里一边聊天一边看电视,妻子无意中说起了我脱发的事情:“你看你的头发,近来掉的越来越厉害了,头发一少显得更老了。”面对妻子的担忧,我故作老成地自我解嘲说:“岁月不饶人啊,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说老就老了。”正当我准备接着大发感慨时,妻子向我使了个眼色,我一下没明白是啥意思。  妻子看我不开窍,又用眼神瞟了一下坐在身旁的父亲和母亲。我这才反应过来,心里顿时一阵自责,后悔刚才不该说那些错
期刊
在直播技术进步的前提下,网红经济、猎奇心态、围观消费糅合在一起,让死亡变成围观者的狂欢,而死者生命消逝本身也成为一种消费主义下的宿命和隐喻。“高空极限运动第一人”吴永宁的坠亡很好地阐述了这个观点。  自称“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全网粉丝超百万,26岁的吴永宁于11月8日在湖南长沙市天心区某大楼坠亡。警方通报称,其死亡原因系高空坠亡,排除他杀。如果没有这次意外,他将在11月10日携继父和母亲前往湖北
期刊
走近一座村庄,或多或少都会看到一些形态各异的老树,如同一位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安详地端坐在村庄深处,守望着日月星辰、流年四季和来来往往的村人。乡谚说“人老弯腰,树老焦梢”,人一老,腰易弯背易驼,树一老,树梢便会干枯焦黄。老人似老树,沟壑遍布的皱纹酷似龟裂的树皮;老树如老人,遒劲弯曲的树皮宛如佝偻的脊背。老人与老树,犹如一对患难与共的兄弟,与村庄休戚与共,述说着岁月的无情,感慨着人间的沧桑。人老了,经
期刊
台湾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先生于近日辞世,享年89岁。中华传统文化在他的生命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即使接受过正规的西方语言文学熏陶,他也依然不改中国传统文化人的本性。如今,让我们重温他关于中华文化的精彩演讲——  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圆,半径就是中文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爱护我们的母语》。我们的母语当然就是中文、汉语,在海外叫作华文、华语。  我一直觉得我们的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圆形,圆心无
期刊
部队官兵来自五湖四海,说不好普通话,在战时有可能酿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不同时代对“有话好好说”有着不同的要求。在信息化的时代,在联合作战的体系中,用好“军语”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有话好好说”  早在1960年8月,《解放军报》就发表了题为“我们一定要把普通话学好”的社论,这是《解放军报》吹响的第一声“有话好好说”的号角。此后,《解放军报》还就说好普通话刊发过很多新闻和言论。部队官
期刊
破伤风针,这可能是公众最为熟知的一种“针”,无论是钉子扎了脚,还是玻璃划了手,第一反应便是打破伤风针。然而,中国普遍使用的破伤风针,由于过敏率偏高、效果维持期短,半个多世纪前就已经被不少国家淘汰。  2017年11月底,25岁的公务员刘云打了一次破伤风针。约一周之后,她感到3个针口部位的皮肤有点肿、痒。上网一查,刘云发现这是迟发性破伤风针过敏,“网上说还挺普遍的”。  对蔡超来说,这是他在工作中频
期刊
世界都希望读懂“新时代的中国”,因为进入新时代,中国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国际角色,中国的角色有益于世界和平、发展与稳定。而要读懂“新时代的中国”,则要把握好几个关键词,即新思想、新论断、新目标和新愿景。  近日,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名中国学及汉学专家在上海展开讨论,“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新时代的平衡发展”“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新时代的制度建设”“新时代的大国外交”都是重点议题。其中以“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