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中华文化是个圆,圆的半径是中文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先生于近日辞世,享年89岁。中华传统文化在他的生命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即使接受过正规的西方语言文学熏陶,他也依然不改中国传统文化人的本性。如今,让我们重温他关于中华文化的精彩演讲——
  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圆,半径就是中文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爱护我们的母语》。我们的母语当然就是中文、汉语,在海外叫作华文、华语。
  我一直觉得我们的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圆形,圆心无所不在,圆周无处可寻,而这个圆的半径就是中文了。这个半径有多长,这个文化就能够走多远。所以我想我们从事写作的人,就是想把这个大圆的半径延长,让这个圆显得更加博大。
  像我们读吴承恩的《西游记》,不用查字典,大部分人都可以读懂。大约600年前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也是很简单,尽管《三国演义》是文言文。孟子都是2400多年前的人了,《孟子》在诸子文章里面应该是语言最流畅、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史记》比较难读一点,离现在约2100年了。
  中国的诗词曲虽然年代很久,但透明如白话。离现在大约1600年的时候,陶渊明的诗,他的《桃花源记》也是非常好懂。晚一点的李白、苏东坡等等,大部分人也都能读得懂。所以到了现在,古代的一些名句都变成成语了,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雪泥鸿爪”、“不识庐山真面目”,等等。
  再看西方,就看现在最流行的英文语言体系,英国文学史一开始的一些文字,是从北欧的瑞典和挪威那一带传到英国来的。那是中世纪的文字,现在已经看不懂了,需要翻译。世界上有英文这种语言大概只有1000年,莎士比亚写《哈姆雷特》的那个时代,根本就没有英文,只是莎士比亚把英文摆在这些人的嘴里而已。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古典传统悠久而丰富,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教这些东西,不能让它缺席,我甚至认为如果教科书里面把文言文拿掉了,那无异于剥夺了我们下一代的文化继承权。对中华民族的学生而言,他们应该有权利继承那么悠久丰富的中华文学、中华文化。
  我这一代人在读中学的时候,没有电视看,没有网络可以用,也没有今日的种种赏心乐事,我们课余唯一的娱乐就是读旧小说,读得津津有味,不会比现在年轻人读《哈利·波特》逊色。旧小说的语言,如果你读久了之后,你的中文就会通的。金庸的小说如此流行,跟他用旧小说的语言就有很大的关系。
  中文越来越淡忘,就会发生西化,甚至恶性西化
  可是现在很不幸地出现了另外一种语言,我把它叫作“译文体”,就是翻译出来的文体。翻得好的固然是很好,以前中国刚开始翻译外文的时候往往使用文言文,像严复、林琴南、辜鸿铭,也还是很好。不过这种译文体发展到后来,大家的英文越学越起劲,中文越来越淡忘,中文就会发生西化,甚至发展到了某种程度成了恶性西化。
  我常常看见有这样的文体,也不一定是翻译,他因为看翻译看惯了,或者是英文读得太认真了,比如说他会写出像“他是他父亲唯一的儿子”这样的句子,这话用中文说应该就是“他是独子”,对不对?再比如“他是一位素食主义者”,听起来好有学问呐,某某主义者,其实我们中文只要说“他吃素”就完了。再比如说这位政治家充满了“前瞻性”,我们其实讲“远见”就很简单了。再比如说“企图心”,其实我们本来讲“雄心”、“雄图壮志”就够了。
  五四运动到现在90年了,文言文是不是完全作废了,跟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了呢?我们是不是可以完全靠白话文来应付所有的问题了呢?不见得。因为我们还有几千条甚至上万条的成语,这些成语往往四个字或者三个字一句。
  构造成语的美学基本要求,就是简洁,然后是对仗,再有就是铿锵。对仗跟铿锵、平仄还有关系。有时候我问我的学生,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讲“张三李四”,为什么没有听人说“张四李三”?其实很简单,我们讲“张三李四”,就是平平仄仄。“山明水秀”,也是平平仄仄。
  这种成语太多了,“前呼后拥”“旁门左道”“千山万水”“千军万马”,都是这样。打仗的时候我们不会看见一个兵骑十匹马,倒过来“千马万军”也不行,也不能十个兵骑在一匹马上,可是我们不假思索地说“千军万马”,极言军马之多。我们不会去算,到底十比一是怎么来的。因为“千军万马”、“千山万水”,平平仄仄就是好听。我想了很久,四字成语里面很少有违背这个规矩的。唯一“不正经”的一句成语,就是“乱七八糟”。因为按照美学应该是“乱七糟八”,或者“七乱八糟”,结果它就偏偏是“乱七八糟”,所以就乱七八糟。
  几年前台湾的“教育部长”说,一个人老用成语是懒惰的表现,我認为不然,所以跟他有好几次的争吵。因为用普通的成语,“鸟语花香”“山明水秀”,固然是简单,可是有些成语里面有历史,有地理,有典故,有文化的背景,像“得陇望蜀”、“朝秦暮楚”之类,就不是那样简单了。所以真正把成语掌握好的人,绝对不是懒惰的,一定是相当认真的。最近台湾有一位“立法委员”在开会的时候说,台湾这个高铁现在亏空得不得了,他要说“债台高筑”,结果说成了“债筑高台”,所以有些成语还是常常会弄错。
  根要求其深,文要求其便,心要求其平
  简体字和繁体字在两岸之间引起很大的讨论,很多文章都很有道理,不过我以一个受害人的身份举一个例子。我这“余光中”三个字简无可简,偏偏有大陆的朋友认为我这个“余”字一定是简化的结果,所以他为了尊重起见,就主动加上了一个“饣”字旁,我就变成“有馀”的“馀”了。“余光中”就变成暗淡的暮色了。我的妻子叫范我存,范仲淹的范。那么也有人认为这个“范”一定是简化的结果,所以就自动地还原为师范大学的那个繁体字“範”。
  今天我们这个主题是“同根·同文·同心”,非常好。就是因为这样的关系,我们可以跟大家沟通,因为我们就是同根、同心,同时更重要的是同文。方言虽有不同,可是我们说的普通话是一样的,因此我觉得根要求其深,文要求其便,心要求其平。
  根要求其深,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不要“相煎”要和平。文应该就是当年五四运动的时候胡适提倡国语的文学,他说想求国语的文学,先要锻炼文学的国语。我认为现在行得通的文学的国语,就是大家都会讲的普通话,就是求其便。
  那么心求其平呢,就是所有的华人,大陆的海外的,让我们都希望中国能够富强、强大,朝更理想的愿景前进,所以我们需要平心静气,将心比心,然后心心相印。
  (《解放日报》2017.12.17等)
其他文献
近些年,声势浩大的造城运动正在改变着中国农村的面貌。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时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自然村減少到270万个,10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平均每天有将近250个自然村落消失。目前,行政村也从原来的七十几万个减少到了现在的不到六十几万个。  2012年,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1.3%。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张孝德曾撰文说,这标志
期刊
在反对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之后,地方出来了一个形式主义的怪现象、新动向。有的地方花上百万建平台,甚至用GPS监控扶贫人员是否在岗,就更是形式主义“下沉”到基层到扶贫第一线了。  从“一天陪洗8次澡”到“一年接待500批调研”  如今,反“四风”已经5年,政风大有好转,但不可过于乐观——就在这几天,中部某县干部说,当地一个乡是出名的“被调研明星乡”,这一年有500多批领导干部前来调研,“这意味着乡里一
期刊
十八大以来,不少地方积极探索多种治理新路径,以期走出乡村凋敝困局。当前成效显著的有十三种模式,它们或聚焦体制创新,优化组织架构;或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位一体,探路治理体系多元;或瞄准公共服务,寓管理于服务……  政经分离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后,需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只有跟乡村自治组织分开,集体经济才能得到更充分发展;与此相对应,基层自治组织只有将经济职能剥离以后,才能更专业化、精细化,给
期刊
12月9日是第十四个国际反腐败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采访了部分省级追逃办负责人,请他们讲述了追逃追赃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和场景、曲折与艰辛。这些归案人员的故事再一次表明,世界上没有所谓的避罪天堂,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穿着破衣服隐藏在棚户区工地  2017年12月1日,大连市某棚户区工地。  “你是不是周骥阳?”浙江省公安机关的同志拍了拍中年男子的肩膀,彼时的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和鞋子,手里提着买好的
期刊
“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照旧不办”的“新衙门作风”,其本质上就是庸政懒政怠政,是一种新的腐败,危害不小。而要根治“新衙门作风”,必须多管齐下,要下“硬功夫”,出“杀手锏”“动刀子”“出重拳”。  “新衙门作风”:面热心冷,只笑不做  与面冷心冷的“老衙门作风”不同,改头换面、换上新马甲的“新衙门作风”是面热心冷,以崭新花样、微笑面孔、软拖手段表现出来,只微笑不干事。  一是“打太极”。一些部门
期刊
目前,法院为“老赖”准备了“10大酷刑”,可谓一旦失信,寸步难行。当然,构建诚信社会,绝非法院的事情,需要各个职能部门及相关企业协同配合,减少部门利益掣肘,降低追责门槛,尽最大限度压缩“老赖”的“赖账空间”。  近日,河北唐山男子赵勇在网上讲述了自己遭遇“教科书式老赖”的经历。  2015年,他父亲被女司机黄某撞成植物人。两年来,赵家承受了巨大的经济、精神压力,肇事方却没有赔钱,甚至在此期间黄某还
期刊
《论语》的《学而》篇提出了五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这五种关系无论是确立还是解除,个体自由选择程度都要受到家族、社会、时代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学而》作为《论语》的首篇,主要探讨了两个基本问题:“学什么”和“怎么学”。此篇中的“学”,不仅包括学习各种知识,还包括向生活实践学习,最终指向是学“为人”,即如何把“人”做好。《学而》篇提出了学“为人”要处理好五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兄
期刊
那天和父亲母亲在家里一边聊天一边看电视,妻子无意中说起了我脱发的事情:“你看你的头发,近来掉的越来越厉害了,头发一少显得更老了。”面对妻子的担忧,我故作老成地自我解嘲说:“岁月不饶人啊,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说老就老了。”正当我准备接着大发感慨时,妻子向我使了个眼色,我一下没明白是啥意思。  妻子看我不开窍,又用眼神瞟了一下坐在身旁的父亲和母亲。我这才反应过来,心里顿时一阵自责,后悔刚才不该说那些错
期刊
在直播技术进步的前提下,网红经济、猎奇心态、围观消费糅合在一起,让死亡变成围观者的狂欢,而死者生命消逝本身也成为一种消费主义下的宿命和隐喻。“高空极限运动第一人”吴永宁的坠亡很好地阐述了这个观点。  自称“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全网粉丝超百万,26岁的吴永宁于11月8日在湖南长沙市天心区某大楼坠亡。警方通报称,其死亡原因系高空坠亡,排除他杀。如果没有这次意外,他将在11月10日携继父和母亲前往湖北
期刊
走近一座村庄,或多或少都会看到一些形态各异的老树,如同一位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安详地端坐在村庄深处,守望着日月星辰、流年四季和来来往往的村人。乡谚说“人老弯腰,树老焦梢”,人一老,腰易弯背易驼,树一老,树梢便会干枯焦黄。老人似老树,沟壑遍布的皱纹酷似龟裂的树皮;老树如老人,遒劲弯曲的树皮宛如佝偻的脊背。老人与老树,犹如一对患难与共的兄弟,与村庄休戚与共,述说着岁月的无情,感慨着人间的沧桑。人老了,经
期刊